全清宫都听到废太子之女的心声后

《全清宫都听到废太子之女的心声后》

第三十八章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而此刻的纳兰揆叙,也久久无法入睡。

汉臣在朝中一贯被压制,前明时候科举取士,本是收拢天下读书人,为国家效命的法子,到了这一朝,朝中真正说话有用的却不是通过科举战战兢兢升官做事的人,而是那些凭借祖先荫庇的勋贵们。

上升渠道被堵住,既然无法位极人臣,本就让一些人得过且过,就是有心怀天下的读书人,在朝中独木难支,说出来的话又怎么会有用?

可今日太子家的郡主话语中带出几分这些来,是不是暗有所指呢?

难道太子有这份心思?

纳兰揆叙光是想想,就觉得浑身上下充满了干劲儿!

当今圣上固然圣明,可是前有三藩之乱,后有准噶尔不安分,中间还要忙着休养生息,自然心思放不到这上头来。

如果太子果真有这样的心思,说句不尊敬的话,来日龙驭宾天,太子登基,是不是就要付诸行动了?

纳兰揆叙此刻忽然觉得满洲那些勋贵攻讦得倒没错,太子果然是让汉臣教养大了,一心都是偏的。

可是,偏的好!偏的妙啊!

纳兰揆叙越想越激动难安,恨不能现在就披衣起身,找几个友人痛痛快快地诉说一番。

虽然如此,他心里也还有分寸,知道这些事情也不好一下子都传扬开来,毕竟事以密成,语以泄败,这点道理他还是明白的。

隔日,他慎之又慎请了几位极为亲密,又在文坛素有名声,不爱张扬的友人,少之又少地将这消息透露了些许。

不出所料,这些人起先都不屑一顾,觉着太子就算身边围绕着汉臣又如何,他终归是个满人,首崇满洲的思想怎么会改变?只是可怜黎民百姓,不久就又要饱受战乱之苦了,何其悲哉!

然后一转头,纳兰揆叙就知道这些友人都派了家人拿了银两分散各地去找读书的同窗子弟了。

肯定是快马加鞭往家里带这个好消息去了。

别以为读书人都是傻子,也有脑子很灵活的,哪怕这个太子就是装样子搞制衡又怎么样?再装样子,肯定也要提拔汉臣的。

只要有一丝能够爬上去的机会,他们也要努力争取,一旦上去了,想拉下来可就不那么难了。

听说这位太子手下得用的人不多,他们也得早做打算才是,各地都有些颇负盛名的才子,早些接来京城落脚,届时没准就近水楼台先得月了呢?

凌晨激动不已,畅想未来的太子一觉醒来,看着桌案上面以各种理由拖着武学进度的折子,一瞬间被泼了一盆冷水,整个人打回原形。

想远了想远了,他现在手下缺人,连个武学都办不好,哪来的能力去做其他的?

太子想到这里就觉得又憋屈又后怕。

武学这件事,从直郡王到后面老八都是支持的,八旗的兵力不能这么衰弱下去,否则就是等着被洋人打。

这件事,汗阿玛打一开始没掺和,太子能

理解。

他们这些皇子做了,是想另辟蹊径做出一番事业来,在朝臣看来就是小打小闹,不至于伤了八旗的根本。

所以重臣也不会认真起来反对,就是各种推脱,各种扯皮,虽然不同意,也不会反过来暗地里使多大绊子。

一旦汗阿玛也表现出要改革的想法,这就不是小打小闹了,重臣们一个不依,暗地里使手段,一个不小心着了道,这件事闯出祸端来,大臣们就有了足够多的理由反对。

届时,汗阿玛吃力不讨好,反倒威望受损,他们就更别说了,轻则夺爵,重则圈禁。

所以这件事真的就是几个皇子掺和,太子本来以为他们这些兄弟,后来都能闹出九龙夺嫡的事情来,想必本事也大着呢。

谁知一上手,他们连个户部都搞不定。

就这还九龙夺嫡?

太子深深怀疑自我,所以他其实真的是败给了汗阿玛吧?老四能力也没有想象那么厉害,他最大的优点就是平安无事活到了汗阿玛驾崩那日?

今年才二十三岁的四贝勒胤禛:......

楚鸢老早就知道太子阿玛在为了钱发愁了。

只可惜办一所武学少说也要上千两银子,这还是最开始的,她想想自己虽然已经算得上是暴富,但存下来的钱也不过是九牛一毛,想帮忙也有心无力。

她坐在一边看着几个叔叔伯伯苦闷的样子,不由得摇摇头。

【做出这么一点小变革就要死要活的,这满人就这么害怕我们汉族人吗?】

太子:......不是我,我没有。

才知道自家侄女在三百年后是汉族的众人:......怪不得她一开始透露他们的未来时,语气都特别欢快,原来是在幸灾乐祸?

但与此同时,他们也觉得这话似乎有些道理。

要是不害怕,怎么就这么严防死守的?

还不是因为汉民人口众多,文化优秀,所以害怕有朝一日被推翻或者同化。

要是放在以前,这几个皇子压根不会觉得,也不会承认这一点。

他们只会说反正最后是爱新觉罗氏赢了天下。

然而已经被侄女带来的后世消息接二连三打击到的众人,已经根本不关心什么同化不同化的了。

要知道中原之地文化绵延数千年,一向自称□□,除自己以外的地方大都是尚未开化之地,人自然也都是野蛮人了。

就算对外交流上一向友好谦虚,那也是端着□□的架子,那是大国风范。

然后到了大清,就被洋人反过来一锅端了?

想想就觉得丢人呐!

直郡王是个脾气暴躁的,越想越生气,大清正值风雨飘摇,危难之际,这些朝臣们不说为君分忧就算了,还反过来倒帮忙!

岂有此理!

他忽然猛拍着桌案,眼神炯炯看着太子:“既然这帮人不肯同咱们合作,咱们为什么不找别人?”

“二弟!你一向得汉

臣的心,他们也愿意帮着你,我看啊,咱们不如干脆抛开这帮子八旗里的老骨头,带着汉人干这事儿得了!”

“朝廷的钱用不了,那就去找个合适的地方悄悄办,然后一边叫选上的人来京城考,一边让人报到官府,来个先斩后奏!闹不了多大还有用!”

直郡王越想越觉得是这个理,他虽然头脑粗笨些,但身边也有智囊出主意啊!

“汉臣在朝堂上一向被满臣压制着,你这时候抛根橄榄枝给他们,武学也是他们受益最多,他们心里觉得你是明主,当然愿意跟随你,替你办事!到时候人多势众,他们再反对还能怎么样呢?”

太子听到这句“明主”心头一跳,脸色有些不好,正要说话,又被自己女儿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声给打断了。

楚鸢嘴上赞同一句不说,心里也替直郡王摇旗呐喊。

她看不惯这些只顾自己敛财,不管百姓死活,眼里只知道自己门前利益,根本不为整个国家考虑的蠹虫们很久了!

【好好好!就该这么做才是,让这些人看看到底谁才是八旗的主人!到底谁才是他们应该忠心的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农村包围城市——】

太子顿时觉得头疼了,再看看旁边几个蠢蠢欲动的兄弟,一时间更无语了。

汗阿玛不在,这几个兄弟真的是毫无顾忌,这些话说出来也不怕犯忌讳的?

就算如今汗阿玛大概也许应该不会在意,但是反对他的朝臣肯定不会放过的。

就算汗阿玛在他失宠情况下,可以五十群臣意见,让他二废二立,但问题在于,他根本不想因为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被废啊!

不过老大和瑚图里说的还有几分道理。

他的确与汉人臣子更加亲近,毕竟最开始立太子,也是汗阿玛为了安汉人的心。

不说满人入关前,就是世祖爷那会子,汗阿玛也没当过太子,更多是被宗室大臣推举上位的。

满人从来没有这个习惯,都是成则为王败则为寇。

所以他这个太子身份,天然就更加亲近汉臣,也只能亲近汉臣,因为太子的存在,就意味着过去宗室贵族的话语权在被逐渐削弱。

但是他还不能毫无节制地去亲近汉臣,一来,他不过是储君,要那么大势力干什么?汗阿玛心里又会怎么想?

二来,他虽然是太子,也是满人,八旗是大清的根基,也是他的根基,如果根基毁了,他再是太子又如何?汉臣再亲近他又如何?到时候说不准哪一路人揭竿而起,得了民心,汉臣眼里他还算个啥?

他不过是穷途末路之下没有选择的选择。

但现在第一个难题迎刃而解了,汗阿玛不会再轻易猜忌他,就像如今的满人和汉人面对洋人威胁,可以短暂放下仇恨一致对外一样,他和汗阿玛亦是如此。

他是汉臣没有选择的选择,汉臣于他何尝不是如此。

同样的形势,在不同的环境下得来的结果也有着天壤之别。

他虽然不是八旗正经的主人,但也是储君,想要辖制他们,自然也有的是手段。

不过此事也不可太张扬了,瑚图里说得对,应该广积粮,缓称——

这句话险些出口时,太子忽然精神一振,察觉到有些不对。

这句话怎么这么耳熟呢?

似乎是前朝那位明太祖起兵时——

他猛地抬头看向自己的几个兄弟,只见他们一个个翻书的翻书——书拿倒了,对着窗外看风景的看风景——窗户没开,只是脸上都憋着笑。

再看看自己女儿,正在纸上写写画画,心里念叨着:

【大清总共给洋人赔了这么多钱啊?让我算算分给三百年后的人们,大家分别能分到多少钱?】

【!!!这么多!比我中彩票还要多,我可以给自己买套房子都!!!】

太子微微叹气,哎,女儿只是心里这么想,又没说出来,俗话说君子论迹不论心,孩子还小,他能怎么办呢?

既然她喜欢,现在都这么念念不忘,改天给她多置办几套宅子好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