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我的文艺时代

《1979我的文艺时代》

第一百九十一章 猴票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八十年代是个非常有活力的年代,许多传奇故事的主人公都诞生在这个年代。

周末学校放假,姜玉楼回家和家人团聚,享受着难得的温馨时光。

明明家里的日子过得好起来了,大哥却神情郁郁,整个人看着都有些颓废的样子。

花园里,两兄弟坐在亭子里,姜玉楼关心地问道:“大哥,你是不是有什么心事?”

“唉。”姜援朝叹了口气,可就是不说。

姜玉楼皱眉道:“大哥,咱们是亲兄弟,还有什么是我不能知道的吗?”

“弟,大哥我是不是很无能啊?”姜援朝犹豫了一番,说道。

姜玉楼激动地说道:“大哥,你这说的是什么胡话?在我心里,你一直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他说的都是真心话,要不是大哥姜援朝牺牲了自己,他哪里有上大学的机会,恐怕初中上完就要被迫辍学了。

姜玉楼盯着他的眼睛,认真地问道:“是不是有人说闲话了?”

“也不怪别人,你说我一个大老爷们,一天到晚闲在家里,什么工作都不干,像什么话吗。”姜援朝支支吾吾片刻,才说道。

姜玉楼怔了一下,旋即明白大哥心里所想。

他懊恼地拍了下脑门,也是他最近太忙了,没有关心自己的家人。

说起来大哥从上河村搬到燕京也有一段时间了,刚开始他不熟悉燕京,不让他找工作倒也说得过去。可现在,几个月过去了,大哥还是跟个无业游民一样,他心里肯定是过不去这道坎的。

想明白了后,姜玉楼问道:“大哥,你想做什么工作?”

“我……我就会干农活。”姜援朝憨厚的面庞不由一红,接着又急于表现地伸出胳膊道:“不过我力气大,能干体力活。”

看着眼前淳朴的大哥,姜玉楼心里很难受。

他拍着大哥的两条胳膊,认真地说道:“大哥,我接你和爸妈过来,是来享福的,不是来给人当牛马的。”

“啊,弟,我……”姜援朝张大了嘴,眼眶都红了。

“大哥没本事,也帮不了你的忙。”

姜玉楼心里一暖,他知道这才是大哥最近情绪郁郁的原因。

“大哥,你想做生意吗?”

“做生意?我……我不会啊。”

“不会可以学啊。走,咱们现在就去做生意去。”

“现在就去?”

姜玉楼现在也不想休息了,更不想写作,而是和大哥一人一辆自行车,骑着就出了金鱼胡同。

……

“叮铃!”

姜玉楼打了声响铃,“大哥,就是这儿了。”

两辆自行车,一前一后地在邮电局门口停了下来。兄弟两人把自行车锁好,走进大厅时发现里面竟然在排队。

姜援朝看着排队的人群,小声问道:“弟,我们来邮电局干什么?”

“买邮票。”姜玉楼神秘地说道。

后世的邮局门可罗雀,几近倒闭,现在可是实打实的牛逼部门,寄信、寄包裹、电报、汇票等等,都得在这办理。

两人排了一刻钟才轮到他们。

姜玉楼对着柜台后面的柜员道:“您好,我买邮票。”

“要几张?”

柜员拽过一个四方连就要撕。

“猴票还有么,我想要一版。”

“一版?你确定要一版?”

“对,还有全国山河一片红有吗,也来一套。”

“小同志,你这是收藏啊?”柜员回过味。

“嗯,我挺喜欢邮票的。”

“……”

柜员表情古怪,却也没说什么。

现在刚刚有集邮的概念,爱好者不多,而且人们耻于将邮票跟金钱联系在一起——或者说,人们耻于谈钱。

只见她翻了半天柜子,才找出几本册子。

先是生肖猴票,一版80枚,每枚8分。

“猴票是六块四毛,其他的没有了。”

姜玉楼主要是收藏精品,其次呢,当然为了赚钱!

“猴票还有吗?”

只是一版的话赚头不够啊。

“没了,就剩一版了。”柜员翻了个白眼。

“那全国山河一片红,怎么就没有了?”

“啧!”

柜员不耐烦了,道:“全国山河一片红市面上有的都被收起来销毁了,现在才想起来收藏,早干嘛去了?”

“早我不是没钱么……”

他笑了笑,拿着册子出了邮电局。

他之所以买这些就是为了收藏等升值。

比如全国山河一片红,号称邮票之王。发行之初,人们认为它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因为每年发行了上百个不同题材,即便是同题材,也有很多不同版本,并没有在意这种邮票的特殊性。

后来大家慢慢发现这是一张错票时,再想大面积收藏,已经来不及了,因为当时国家已经大肆回收销毁了,如今的存世量不足百枚。

后世,由于该邮票印刷发行量仅非常小,再加上回收销毁,因此存世量极少,很多地方一枚都没有,根据一些资深邮票藏家估算,目前全新完整品相者仅有不到十枚,根据公开拍卖会的拍卖记录,最高价格高达一千二百万元。

至于猴票,在邮票收藏界更是大名鼎鼎。

集邮这种收藏爱好在国内是从五十年代兴起的,猴票发行当年并未引起国内众多集邮爱好者的重视。

直到有消息传出说邮电部门打算发行的是十二生肖邮票的套票,猴票才引起集邮市场的追捧。

后来一度炒到了单枚过万,整版一百二十万的惊人价格,收藏界称之为“金猴”。

再者,猴票的作者是黄永玉;

发行数量由于种种原因,也稀少无比。

据说,当初发行的时候,原准备发八百万,后来考虑集邮基数少,缩减到了五百万,而在印制过程中,由于技术原因损坏,最后只出来四百多万,流传后世的就更少。

如果只是如此,猴票价格也不至于如此之高。

传说猴票的价格还是某些幕后之人为了利益推动的,才导致猴票价格一路狂飙。

出了邮电局后,姜援朝疑惑的问道:“弟,你买这么多邮票,就是为了什么收藏?”

“收藏是一方面,还有一方面是为了赚钱。”姜玉楼道。

“邮票也能赚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