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吊之前,崇祯掀桌

《上吊之前,崇祯掀桌》

第175章 联手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第177章联手

正月十五,是华夏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元宵节。

按理来说,元宵节的话,那定然是要闹元宵的,赏花灯、吃汤圆、吃元宵、猜灯谜、放烟花等等,更是增添喜庆气氛,为春节划上句号。

可崇祯十五年的这个元宵节,江西南昌府城里,却压根见不到一点热闹的场景,或者说,根本没有元宵节该有的气氛。

路上偶有行人,都是低头匆匆而行,就似乎大街上有吃人老虎一般。

还真别说,南昌城里的大街小巷,能迈着嚣张步伐,横行而走的,也确实是有,并且他们还都有一个相同的特征,那就是穿着军服,握着刀枪的军卒。

南昌原宁王府,如今已经改名为鲁王府。这里倒是热闹,多少算是有些元宵节的气氛。

大殿内,穿一身蟒袍的鲁王,即李自成所封,被崇祯皇帝宣告天下不赦的左良玉坐在诸位,笑看殿中热舞。

在他的下侧另有一案几,坐着一个年轻人,和左良玉有几分像,是为左良玉的儿子左梦庚,当初左良玉所部兵变时候满门被杀,就这么一个儿子因为随军活了下来。

在下面,分为文武两侧,分别坐那饮宴。

文官这边,以原朝廷派在左良玉所部军中的监军黄澍为首,如今被左良玉封为鲁国宰相。

左良玉自然不知道,在原本的历史上,何腾蛟被满清抓住之后,派了好多人劝说他投降,许以高官厚禄,又以他家人要挟,但是何腾蛟都不投降,最后被杀。

只是左良玉知道,他要想成大事,没有谋臣可不行。虽然他有一个黄澍,但是黄澍贪财,且就一个谋臣,肯定也是不够的。

“是啊,殿下,这缺德的事情不能做!”

但是,袁宗第的答复,显然是有底气的,比左良玉的实力更强,以至于左良玉节节败退,都把他的老巢武昌城给弄丢了。

他左良玉现在有个什么,还想让何腾蛟投降,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连张献忠那个八大王趴了皇帝在凤阳的皇陵,都能被招安过,又有什么事情不可能发生呢!

忽悠完了手下之后,左良玉去和李自成的军队谈判。本来按照他的意思,两边都是贼了,就不要再继续打下去了,结盟起来和朝廷干就是。

左良玉无奈之下考虑要放下他那不值钱的自尊,向李自成投降时,竟然又有好消息传来了。

只听左良玉坐在上首,手一摆,让歌舞退下,然后对大殿内的这些人说道:“孤刚收到大顺军那边的一个好消息,言明国皇帝已经到南京城,只带了五万人马,令孤集合全军精锐,和殿下一道,水陆并进,会猎南京城下。”

如今,他们两个人的态度,对他们来说,不要太正常了!

左良玉说了话,两人也当没听到,压根理都不理他。

他当时造反的时候,直接把堵胤锡和何腾蛟都给扣押了,所以堵胤锡和何腾蛟都不知道外面的情况。暂时来说,他也不想让堵胤锡知道真实的情况。

这一开口,便是石破天惊,竟然是要帮左良玉除掉当今皇帝!

左良玉一听,顿时心惊,立刻问道:“你家主人是谁?为何要帮孤除掉当今皇帝?孤如何信之?”

只是一开始,这两人都不同意,他就把这两人都软禁了,等他们改主意。只是没想到,这都过去了半年,这两人却还是这幅臭脾气,他心中多少是有些不高兴的。

听到这话,本来好像是两个聋子的两人,都是猛然转过头,看向左良玉,全都开口说话了。

那皇帝从小在紫禁城长大,压根没有出过京师的,能领兵跑出京师打仗?躲在紫禁城里瑟瑟发抖,喊着快勤王才是正常的事情!

堵胤锡看了一眼一直不说话,盯着他看得左良玉儿子,然后才回答左良玉说道:“微臣以为,当今天下,可分李贼……李自成,张献忠,朝廷和建虏以及我们这五大势力。其中建虏在关外,可以暂不考虑。中原争霸,当属另外四家。而朝廷是王朝末年之气象,其实已经不足为虑。张献忠又退缩蜀地一禺,因此,最强者莫如李自成也!”

左良玉听了心里不由的苦笑,这个时候哪里还是李自成最强,最强的应该是朝廷,就是皇帝所领之军啊!

看到底下人全都是诧异之色,他便详细说道:“大顺军和大清兵联合那次,就是大清那边提出挖皇陵之事,然后以大顺军七万,大清兵五万前去挖皇陵,而明国皇帝搜集所有兵力也才只有七八万而已。但是,明国皇帝却还是主动出京师进攻了……”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扫视底下,看到不少人微微惊愕时,便又开口说道:“殿下言明,经过去年的交战,已经掌握明国皇帝的命门所在,南京之战,能一战而下,无须孤之军在南京城下拼命!”

如果左良玉真答应了堵胤锡,由堵胤锡去调节他和朝廷之间的关系,那十之八九,堵胤锡怕是一去不复返。

说完之后,他便主动开始说起当今皇帝的事情来。

听到这话,何腾蛟当即厉声喝道:“要敢弑君,本官恨不得杀了你,如何能为你所用,不要做梦了!”

李自成给他传信,说同意了他的结盟要求,两家罢兵,共同讨伐明国。

说到这里,他一挥手说道:“来啊,把何大人请回去,让他继续闭门思过!”

可就在这时,却见有亲卫急步入内,向他禀告道:“殿下,王府外有一人自称来自南京城,说有要事相商,有助于殿下之大事。”

朝廷不认他,老巢又守不住,眼看着左良玉自己要成为当年的流贼,四处逃窜,关键的是,李自成还领军南下了。

因为乱世的原因,消息不通,这个人所说得很多事情,左良玉都是第一次听说。

真的是没想到,当今皇帝真的是领兵打仗了,而且竟然还打胜仗,把李自成亲领的主力都打回南方了。

“回殿下,来人不肯表露身份,只说是带诚意而来,见与不见,皆由殿下决定。”

左良玉听得高兴,便改口问道:“不知堵卿有何教孤?”

他们能想到,李自成那边自然也想到了。因此,他在给左良玉的信中就有明确说明。

另外一个堵胤锡虽然也是生气,却没脸红脖子粗,他盯着左良玉说道:“陛下乃是圣明之君,岂会中你圈套?就你的这些手下,毫无军纪可言,虽人数众多却是乌合之众。陛下不要多,只要集结周遇吉、黄得功和高杰这三人的手下,便能打败你了!”

左良玉看到他如此暴怒,却是呵呵一笑道:“有何不敢,孤为他卖命了大半辈子,不发军饷,不给补充兵力,就只知道让孤剿贼,孤拿什么给他剿贼?如今好了,竟然要脸,说孤祸害百姓,要拿孤谢天下。”

你个皇帝都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了,竟然还下这么一道旨意给他左良玉添乱?

于是,大殿内的人在惊呼之后便纷纷看着左良玉,静等下文分解。

确实,这个疑惑很有道理。

堵胤锡看到左良玉若有所思的样子,便又对他说道:“故臣以为,殿下或和张献忠联盟,或和朝廷联盟,如此方为上策。”

可谁知,左良玉拍了拍他手中的那份消息,然后笑着说道:“此事,已经发生过一次了。”

左良玉闻声,转头看去,发现是原本李自成的手下,被招安成了官军,然后受他节制的两个人。一个是“混十万”马进忠,另外一个是“混天星”惠登相。

竟然敢说有助于左良玉的大事,一般人可做不到这点的。

这让左良玉欣喜之余,连忙派人去打探消息,结果让他震惊了老半天。

当大殿内就只剩下他和他儿子时,左良玉便传令,让手下带上了两个身穿大明官员服饰的官员。

左梦庚见了,便开口说道:“父王,这两个都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杀了算了!”

说着这话时,左良玉也开始考虑是不是和张献忠联系一下,看看是不是存在可以结盟的可能性?

此时,堵胤锡听到左良玉的话,便回答道:“殿下一直为朝廷效命,为朝廷征战,微臣自然是看在眼里的,该是朝中有奸臣蛊惑了陛下,才离间了陛下和殿下,出现了这等情况。微臣不才,愿意居中调解,以解其中误会!”

就见这个人向左良玉一礼,然后看向左梦庚,似乎是知道左梦庚是谁,便转回头,看向左良玉说道:“我家主人预助殿下一臂之力,除掉当今皇帝。”

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左良玉非常难以置信,当今皇帝要是有这能耐,还用乱这么多年,连祖坟都被人刨了?

只听左良玉给他们说道:“岂料在这关键时刻,不知道为何,大清兵突然抛弃盟友出关,以至于原本还一战定天下的大好局面,反而被明国皇帝翻盘了。”

他儿子能看到这一点,左良玉又岂能看不出来。这不,就见左良玉点点头说道:“孤心里有数。”

左良玉一听,当即冷笑一声道:“孤和孤的手下都是那昏君的债主,欠下了多少钱粮孤的手下要是和那昏君打,那是向债主要债,必然士气高昂,如何打不过?”

他们在湖广和李自成一部争夺荆襄之地,感觉就很艰难,未来的前途如何,真的很迷茫。

此时,听到左良玉的话,他的心腹大将马士秀便站起来问道:“殿下,这其中会不会有诈?”

这人滔滔不绝的说着,把崇祯皇帝在京师做的那些事情,包括各种明目上的抄家,不管是皇亲还是勋贵,哪怕是世袭国公,都被他冤杀,然后废除贱籍,却又把曲阜孔家给废掉,还有在扬州府,竟然又找借口杀了一大批官员和那些大盐商,抄了不知道多少钱粮出来,更是把盐税给抢了去,完全无视其他人的感受……

说完之后,他便准备让堵胤锡下去了。

这是什么情况?明明可以一举歼灭明国皇帝所部了,为何突然出关?

没人能想得明白,不过李自成却有解释,由左良玉说出道:“根据殿下事后的猜测,可能和大清国皇帝年幼,摄政王当权的局势有关。大清国的内乱,导致大好局面功亏一篑。也是因为有这一次,殿下断定,南京这边,只要再挖皇陵,还是明国太祖的皇陵,必然能引明国皇帝出城,而后便能歼灭之!”

用脚趾头想想都知道,他肯定不满足只是当个鲁王而已,并且他也有脑子,不觉得李自成真要夺了天下,会让他当个听调不听宣的一字并肩王。因此,钱粮之重,他也是非常看重的。而皇陵中肯定有非常多的财物……

说到这里,他忽然变了脸色,怒气上涌,当即大喝道:“是他对不起孤在先,都要孤的命了,孤还有什么顾忌的,挖他祖坟又怎么了?老子就是要弄死他,让他这个刻薄寡恩的昏君知道,老子不是他想拿捏就能拿捏的!”

此时,他们两人被左良玉说得哑口无言,却也坏了左良玉的兴致。让左良玉意识到,他军中其实有不少是类似这两人的,还想着能当大明朝的官。不把明国皇帝杀了,就不能绝了他们的这个心思。

左梦庚听这人说话有些无礼,便在边上喝斥道:“连是谁都不敢说,如何能信?”

结果,局势的发展,让他们全都惊掉了下巴。

就连左良玉的儿子左梦庚,也是转头看向他爹,说道:“如果李自成真能知道当今皇帝的命门所在,能战而胜之,为何他还要逃回来呢?”

李自成南下,不是因为攻克了京师后挥师南下,而是被当今皇帝领兵打回南边的。

之前没有多想,如今听到堵胤锡所说,对这个事情就多了一分认知了。

“啊……”

因此,谁也不信!

但是,到了后来,有一天黄澍拿着一份邸报,震惊地找到左良玉,说他因为滥杀无辜,劫掠百姓,败坏朝廷名声,被皇帝开除了,视为叛军要抓他以正国法。

等放下杯子之后,他便看向堵胤锡问道:“不知道堵大人有何教孤?”

有的认为,京师为重,当立刻勤王。

马士秀也是附和道:“又不是没被挖过皇陵,明国皇帝就算再傻也不至于出城!”

左良玉已经开口,那他也没有理由再待在这里。因为他自己也知道,这个时候肯定没有得到左良玉的信任。

左良玉听到他们的话,忽然诡异一笑,然后说道:“孤不用攻城,对外放风,说你们两人给孤出了主意,让孤挖皇陵,挖明国太祖的坟。如此,明国皇帝必然要领兵出城护卫,如此便中了孤的陷阱,一举斩杀他……”

何腾蛟以举人的出身,做到了大明朝的封疆大吏,肯定是有他的能耐;而堵胤锡之前曾为长沙知府,才能也是看在眼里的。因此,他就想要这两个人能为他所用。

你了半天,却是说不出话来。

他在当河南巡按的时候,崇祯皇帝赐周王朱恭枵三万金,黄澍就敢吞没两万七千金,寄存卫辉库。在原本的历史上,他投降了满清,又去徽州做内应,接应满清军队攻占了徽州。而后垂涎郑成功的积储,又领满清兵攻陷中左所,也就是后世的厦门,抢得郑成功的财物。他的贪财,最后连他的满清主子也不满了,把他给罢官了。

李自成说话,自然是有保留的,比如说,建虏的两次败仗,他就丝毫不提;还有他的七万大军,到底是怎么个败法,也是丝毫不提。

但是,更多的人认为,李自成主力就是去攻打京师的,如今连他的一个偏师都难打,还要跑去勤王,岂不是送死么?

但是,作为朝廷官军,收到旨意勤王,如果却不去勤王的话,那肯定是说不过去的。

因为那李自成就最是喜欢吞并其他人的势力,罗汝才,革左五营等等,指不定以后就会轮到他。

马进忠和惠登相一听,不由得哑口无言。

左良玉听了一愣,通篇下来,要挖皇陵,其实只是要引当今皇帝出南京城而已,并没有说真的挖啊?

黄澍一见左良玉的表情,就知道没提这事,连忙奏道:“殿下,如今世道,钱财不嫌多,什么事情都需要钱。既然决定挖皇陵,那就干脆假戏真做,也能为殿下以后的大事储备多一些本钱!”

先是投降李自成的白广恩所部南下助战白旺所部,让左良玉这边也知道了,皇帝竟然亲自领军跑去了宁武关救援周遇吉去了。

如意算盘,打得啪啪响!

“三国之时,魏最强,而蜀吴次之,故蜀吴联盟以败曹魏,才得三分天下。以微臣之见,殿下也须如此考虑,方能有一席之地也!”

站在门口的亲卫听了,当即回应一声,正要上前押解两人时,却见堵胤锡开口说道:“如果本官为你做事,可否不要诬陷于本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