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领主:我大唐天下无敌

《全民领主:我大唐天下无敌》

第204章 府兵制以收兵权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陛下。”

李煜看着呼唤自己的房玄龄,有些惊讶他的到来,这时候的房玄龄不应该正在处理北方草原部落的入侵吗?

李煜三路伐秦,这些纷争的草原部落,突然调转枪头,指向了李煜,这分明就是见到李煜的一统之势,想要阻止罢了。

“何事?”

听到李煜的询问,房玄龄走上前,坐在李煜身旁,打量着四周,视线在高力士身上短暂地停留了片刻。

李煜也顺着房玄龄的视线,看向高力士,突然间出声说道:“力士,你先下去吧。”

“是,陛下。”

高力士微微作揖,眼神看向房玄龄,略带不悦,快步走出宫殿,又将房门带了过去。

“人都已经走了,说吧。”

李煜看着房玄龄有些好奇,究竟是什么事,能让房玄龄如此谨慎。

“是,陛下。

臣以为如今陛下三路伐秦,北御游牧部落。

天下人的视线,都在这些事上,陛下何不趁此机会,在各地建府,以养府兵,稳固大唐的统治呢?

如今陛下即将一统天下,固然可喜,但是臣已经看到了陛下此时,如同烈火烹油。”

李煜听到房玄龄所言,瞳孔收缩,宛若地震一般,不敢置信,随即又沉了下去。

“卿何处此言?”

李煜知道自己的统治还不算稳固,南方的广大领土,是建立在刘彻降唐的基础上的,谁有知道,刘彻是否还能号令南方呢?

“臣知道,陛下打算重建分封,广设方国,以使得天下稳固。

分封的弊端,陛下肯定早已知晓,臣就不多赘述。

但是,陛下是否感觉到,这天下刘姓诸侯,是否有些过多了。

如果陛下百年之后,是否还有子嗣能够压制这些异姓诸侯王呢?”

房玄龄捏着胡须,对李煜劝诫道,周国之所以广建分封,乃是同族众多,辅以姻亲,才有了周朝八百年国运,即使是如此多的姻亲,在春秋、战国时期,也互为仇寇,难以担当起辅佐周天子的众人。

如今李煜亲属稀疏,子嗣寡薄,建立分封,乃是大害呀。

秦朝的存在,还能够化解李唐的内部矛盾,让众人一致对外,但是当秦朝覆灭,李唐的矛盾一定会浮现出来的。

他们这些君主,是从现实世界而来的,心中还有着家国天下的情怀,但是三代以后,子孙是否还能拥有,谁也不会清楚了。

“只推广府兵制足够吗?”

李煜听闻房玄龄所讲,心中忧虑再次涌上心头,府兵制虽然好,但是其缺陷也是十分明显,否则也不会出现玄宗时期,以募兵制替代府兵制。

“陛下,单推行府兵制是不够的,但是我们现在正有推行府兵制的条件。

国家初建,无论南北皆有大片荒地未有开垦,我们现在用府兵制,为其分田、划定赋税,平日农忙为民,闲时为兵。

战场所获,人皆有分,必然能使士卒齐心协力,发挥更强的战斗力。

陛下难道没有感觉到,陛下及诸侯手中的士卒,是否有些过多了。

我们推行府兵制,可以打着为士卒划分土地的幌子,裁撤过多的兵员,让其归家,入府兵,减少他们的抵触,又不会减弱我们的战斗力。”

李煜哀叹一声,自己又何尝不知道军中的问题呢?看起来自己手中,有许多各个朝代的精锐士卒,但是正是因其精锐,往往花费颇大。

唐军、魏军、汉军、蜀军、明军等,往往号令不齐,只认主帅而不认朝廷,兵归将有,稍有不慎,将会重演藩镇割据的乱象。

“此事你以为何人主持为好?”

李煜想了想,准备接下了房玄龄的建议,趁着众人皆在前线,自己先下手为强,造成既定事实,等他们返回,也无力与自己再斗了。

毕竟他们精锐的士卒,李煜分毫未动,只裁撤国中的常备军队。

“陛下,您看杜如晦、郭子仪、李光弼如何?”

李煜听闻,眼神一亮,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对着房玄龄问道:“他们现在在哪?”

几人都是历史上的一代人杰,杜如晦的知名度肯定在三人之中最高,历史上房谋杜断,可算是千古佳话,与李世民的友谊,更是君臣典范。

郭子仪与李光弼,都出名于安史之乱中,他们都是站在敌军的尸体上,才有了赫赫盛名。

郭子仪,出身太原郭氏。早年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积功至九原太守。

安史之乱爆发,任朔方节度使,率军勤王,收复河北、河东,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至德二年,收复两京有功,加司徒、代国公,又进位中书令。

广德元年,仆固怀恩勾结吐蕃、回纥入侵,长安失陷。再度被启用,出任关内副元帅,收复长安。永泰元年,吐蕃、回纥联兵入侵,在泾阳单骑说退回纥,并击溃吐蕃。

大历十四年,唐德宗即位后,尊为“尚父”,进位太尉兼中书令。

李光弼,出身“柳城李氏”,初任左卫亲府左郎将,袭封蓟郡公。

天宝十五载,经郭子仪推荐而被任为河东节度副使,东出井陉,参与平定安史叛军。他在常山、嘉山大破叛军,又成功守卫太原,遏止其攻势。

乾元元年,奉命与八节度合兵讨伐安庆绪,初战获捷,次年兵败安阳,全军而归。同年接任天下兵马副元帅、朔方节度使,指挥河阳之战,挫败史思明南下的企图。

上元二年,因宦官牵制,再攻洛阳无功,改以河南副元帅、太尉兼侍中出镇临淮,震慑诸将。

宝应元年,又命军镇压浙东袁晁起义,以功进封临淮郡王。

安史之乱平定后,李光弼“战功推为中兴第一”,获赐铁券,名藏太庙,绘像凌烟阁。

晚年为宦官程元振、鱼朝恩等所谗,拥兵不朝,声名受损,因此愧恨成疾,最终于广德二年在徐州病逝,享年五十七岁,获赠司空、太保,谥号“武穆”,世称“李临淮”“李武穆”。

这些时日以来,李煜一直被这些事烦心着,自己手中良才众多,但是可用之人无几,心向大唐之人还是太少了。

“正在殿外等候,陛下可让他们入殿一绪。”

“快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