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赏花升职

《清穿之赏花升职》

第110章 第 110 章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次日, 七阿哥夫妇入宫向康熙、皇太后、佟皇贵妃、荣瑾惠宜四妃、端嫔、禧嫔、成贵人请安。

这一场婚事,七福晋在得知七阿哥后院有格格怀孕时,便隐隐抑郁。

不论是聘礼, 亦或者成亲, 七阿哥的态度更让哈达纳喇家寒了心。

成亲当日,哈达纳喇氏又哭了好几回, 三回在娘家, 两回在洞房。

正当她觉得此人无望时,二福晋她们的善意成了她今天感受到的第一束光, 她哪有妯娌们说的那么好。

哈达纳喇氏也不指望七阿哥了, 七阿哥的无言、两人的静默、新婚之夜他竟然提到格格与庶子……怕自己怠慢了他们。

一出出,一桩桩,寒了的心更加冰冰凉。

但哈达纳喇氏也通过妯娌们的赞誉想明白, 她是圣上爷亲自赐的皇子福晋, 不管七阿哥如何,只要她不出大错,便永远是皇子福晋,谁都越不过去。

一夜长大。

今日入宫请安的七福晋看着成长了许多,不是说外表, 十五岁终究是少女,而是指个人气质与谈吐。

马佳芸兰见到时还有点惊讶,毕竟这个姑娘前世一直给人一种被悲伤忧郁笼罩的感觉, 又经历一个女儿不幸早夭一个女儿远嫁去世, 最后也郁郁而终, 撒手人寰。www.qixinyuan.com.cn 米妮小说网

尽管胤祐后来过得不错, 平安过度了夺嫡漩涡, 但作为福晋的哈达纳喇氏一生苦闷, 他的后福倒是都被后院几个侧福晋以及她们的子女享了。

现在这种变化也不错。

一个才十五岁的姑娘,本不该承担那么多的伤春悲秋。

马佳芸兰把早早准备的礼物上赐了下去,基本上首饰绸缎之类,她又对着七福晋一顿猛夸:“刚进门时差点被迷了眼,我瞧着这是从哪里来的神仙妃子人物。”

“当不得娘娘如此夸奖。”哈达纳喇氏面上一红,难怪二福晋、五福晋、六福晋说话像裹了一层糖霜,根子在这里呢。

外面人最羡慕二福晋、五福晋、六福晋过得最幸福,也有人酸些说哪里有什么十全十福,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一番接触才看明白,果真幸福。

哈达纳喇氏这一路收获的祝福都挺多,又以在粹宫最舒心。

端嫔、禧嫔、成贵人对七福晋都还不错,成贵人本来还有一点儿子被抢的酸涩,但在知道七阿哥一系列操作后,对儿媳也有丢丢愧疚。

毕竟这儿媳她们当初看中还不敢想,在万岁爷赐婚时都有一种中大奖的喜悦,七阿哥怎么就不喜欢呢?

七福晋的皇家生活自此展开,她的确很喜欢和妯娌联系,纯粹的,并不代表自家爷们儿。

嫂嫂们见她实在真心,人又不错,多一个不涉及政治利益的闺蜜挺难的,也与她交好。

大福晋其实也想明白了,她顾及大阿哥但不需要顾及婆婆的喜怒,只要大阿哥不在意,与二福晋她们走近一点也没什么。

一来一往间,连太子妃与大福晋平日里的交际都不像太子与大阿哥那么剑拔弩张,皇家妯娌间的关系竟因七福晋的到来润滑不少。

七阿哥的事情一办,今年也差不多快到春节了。/.www.youxs.org

因今年喜事频频,再加上蒙古内乱解决了一半,进入腊月,康熙猛得一下子册封了两个妃位。

先是咸福宫外的博尔济吉特氏晋为宣妃,又有储秀宫的赫舍里氏晋为平妃。

两个封号都有着好寓意。

宣,明亮的、宽舒的、疏通书写之意;而平,并不是后人揣测的什么平平无奇或稀疏平常,语平舒也,爰礼者,平和公正,更多时候是一个褒义字。

宣妃与平妃都是一下子从庶妃跃升数个阶级,直登妃位,享了这么些年的特权阶级终但没有妃位究是虚的,很多时候甚至不得不面对一些尴尬场面。

现在妃位宝册入手,

才是真正实至名归。

册封过后,各个宫都往咸福宫和储秀宫一前一后送礼。

先是皇太后,其实皇太后基本上不需要送任何妃嫔册封礼,当年怕是只有早逝的博尔济吉特慧妃、仁孝皇后、孝昭仁皇后有过,连佟皇贵妃都没有。

但这次不是又有一位博尔济吉特妃吗,作为宣妃的背后靠山,太后在这种关键时刻,当然得站出来护一番。

绫罗绸缎、珠宝首饰当然是最顶尖的。

珍珠都是最名贵的东珠,个个圆润饱满,又有簪、钗、冠、耳饰、手镯等首饰零零碎碎几百件珍品,金光闪闪,珠光宝气。

既有罗纹缎、金丝缎、八丝缎、二色缎、缂丝等精品丝织品,又有貂、狐、猞猁、虎、豹等细裘。

还有一些刚进贡上来的贡品,来自于长白山林区的雪蛤膏,药食同源的化州橘红,腊月里少见的蔬菜冬笋等,让人哭笑不得。

一匣子接一匣子,一箱又一箱,如流水一样入了咸福宫。

不知道的人看见,还以为这是哪家姑娘出嫁的嫁妆,或许在皇太后心中,这也本来就是她为宣妃准备的嫁妆。

康熙听到也是面上一愣,随后他更关心皇太后赐了这么多东西出去,寿康宫里是否会缺什么东西。

他忙去寿康宫探望。

“额娘”一词在康熙心里其实有着很重的地位,血脉亲情也是他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诚然孝康太后占据其中非常重要的位置,但皇太后也不是完全没有分量,这些年他对皇太后的孝顺有目共睹。

当中确实有面子工程,但也不乏真心。

皇太后本来是个心宽的性子,或许曾经不是,但经历了那么多事,又有姑姑孝庄的教导,早已经把很多事情看得十分清楚,她从来不会把自己和孝康太后去比。

这样一来,康熙的孝心也更显的弥足珍贵,毕竟他是一国之君,又非她亲生子,她也没有抚养过他,这么想想也真是不错了。

有些东西有来有往,皇太后对康熙也会给予适当的关心,在表达自己不愁吃不愁喝不愁用过后,也关心起康熙来,让他忙政务的同时,也别忘了保重身体。

“儿臣省得,劳皇额娘惦记。”康熙心中一暖,又从私库里挑了许多东西往慈宁宫送。

这些年他私库在自鸣钟、玻璃、羊类相关制品上,狠狠赚了一笔,玻璃最热的几年,能堪比国库的收入的几分之一,连他当初看见都很心惊,而他对于赏赐之类也越来越大方,后宫受这福利的人不少。

“何必这么破费。”皇太后受用于康熙的孝顺,但对于这些财物什么的真不在意,她一出生便没吃过这方面的苦。

寿康宫温情脉脉。

既然皇太后都赐这么多,后宫其他人也不能够抠抠搜搜。

佟皇贵妃率先出击,单论数量,比之前宜妃的贺礼了重了三倍,更不提珍贵,还是她本人亲自挑选订下的。

马佳芸兰她们紧随其后,比佟皇贵妃更次一等,宜妃知道宣妃身份特殊,不仅不介意这个,还专门择了一副非常难得罕见的草原双面绣。

接下来,嫔主的礼物也各不差。

嫔以下的妃子们更为自由,她们基本上跟着一宫之主一块儿送去的,并没有固定数量,但还是都下意识尽量厚重些,因送礼而得罪一个高位妃主值不来。

除非实在没有。

平妃赫舍里氏也沾了宣妃的光。

宣妃平妃都是一起册封的,皇太后赏了宣妃,总不能完全忽略平妃,再说宣妃与平妃的关系一向不错,于是又开私库,也赐了不少好东西。

其他人自然也跟着随大流。

宣妃册封以来的这半个月,收到的礼物堆满她小半个私库;平妃也不少,因当初生十六阿哥难产,身体一直不健康,收礼外加天气寒冷,让她不免病了几天。

后宫不知有多少人羡慕地红了眼,再有什么心

理准备,真看见这一天,她们还是恨不得被册封的人是自己。

还有人记得康熙当初大封时的宫规规定是四妃六嫔,有人便推测会不会有两人升贵妃,这完全能讲通,贵妃还有两个空位。

假如有人升贵妃,其中一个必定是荣妃,她的名下可是一位亲王两个贝勒,还有一个固伦荣宪长公主。

这身份晋个贵妃妥妥的。

至于另一个晋升名额,瑾妃不是没有可能,瑾妃名下有十阿哥,目前六妃当中排行第二,仅次于荣妃,背靠钮钴禄氏与已逝孝昭仁皇后的她有可能性;惠妃名下有皇长子大贝勒,又有养子八贝子,可能性不小;宜妃,曾经的四妃之末,家世比不过前面两位,但郭络罗可是三个阿哥一个公主,而且她也仅次于荣妃得宠,爆冷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

三选一,众人都在猜。

毕竟掌管了那么多年宫权,马佳芸兰几乎第一时间知道这些流言,但她这次没有阻止,流言里不止有她,且这次流言来的名正言顺,压下去才更显另类。

没看见老对手瑾妃、惠妃、宜妃都有心动,升职加薪谁不想,瑾妃可能因姐姐留下的阴影还有点犹豫。

其他两人只觉得这是好事。

可能性确实更大的惠妃还觉得自己上位已经是铁板钉钉的事情,已经在尽量不显痕迹地提升口碑,时下事关女人口碑的就那三件——孝心、管家能力、子女。

孝心便是往寿康宫使劲儿,不过她实在没什么语言天赋,这些年从来没在外人面前显露过蒙语,想来不是很熟悉,与皇太后的关系是六妃当中排名最后一位。

而宫权她管理的还行,这些年都没出什么大错。

且惠妃在还是庶妃时便与戴佳氏合作,可见她明白包衣管理有多重要,这些年与内务府很是达成一些隐秘的合作关系,当然,也从她手中流出不少的好处,如今也是时候从这些关系中收取回报。

再者,子孙。

惠妃对于儿媳,还有嫡长孙,乃至于四位嫡出格格重新变成和善的婆婆或祖母,也暗示大阿哥和八阿哥从侧面帮她委婉地帮衬一下。

大阿哥当然是一口答应,毕竟额娘升职对他也有好处。

八阿哥也不推迟。

只是有些时候,让人帮忙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因人与人的脑回路并不完全相同,甚至截然相反,帮忙的人好心办坏事也不是没有,例子更是数不胜数。

大阿哥与惠妃的脑容量本来不是在一条道上,大阿哥更多奉行的是明面上的势在必争,既然想了那么就去做,对太子、二阿哥很多时候也都如此。

可能因身边的人为他操心过多,他脑子比小时候还耿直。

直郡王的称号并不是没有道理,纳兰明珠也曾劝过,但见效甚微,又看直郡王这个性格在万岁爷面前,是利大于弊,便不再强压着他完全改掉。

正好临近惠妃生日,大阿哥送了两张亲射的虎皮为她庆生。

这个季节寒冬腊月可不个适合狩猎的季节,人的体力下降,山林寻得不易,野兽们闹灾荒,也越发凶狠,危险程度翻倍。

这一下子,惠妃母子果然成了后宫的焦点中心。

很多人都羡大阿哥孝顺。

惠妃并不想这么显眼过头,这种一眼看出心机的方法不符合她平日里的温柔体贴性格,但事已即此,只能十分配合地十分感动。

这件事不能单独自己的儿子承担全压,又把八阿哥推出来。

各种传言中,八阿哥送的礼不及大阿哥,但也孝心满满,惠妃也完全不在意,一视同仁,对兄弟俩一顿狠夸,话里话外都是自己养出两个如此优秀的儿子。

“呸!”

宜妃啐了一口。

她对于贵妃之位的确有过动心,但也明白自己的两儿子还有姐姐的儿子都不够争气,和已经上朝的皇长子很难一比,万岁爷在贵妃一事上不会不明是非

但既然惠妃企图把她和瑾妃姐姐的儿子压下去,那她便也争一争。

宜妃的争斗竟比直郡王更直白,往乾清宫送汤汤水水,向万岁爷争宠。

“坤翔宫又来了。”批了一个下午的康熙短起一杯茶,头也不抬地问道。

“回万岁爷,是。”

梁九功小心谨慎地回答,他明白最近圣上爷并不是很开心,本来是喜讯的,但被这后宫近日的乱象折腾得头晕。

康熙打破四妃六嫔格局正是因他不想立贵妃,而流言的传开已经让他皱眉,大阿哥的大张旗鼓更是让他有种被人逼迫的感觉,而他一向最讨厌这样的失控。

他一点也不关心今天是什么花旗参煲乌鸡还是其他,但他知道补身体是需要适量的,挥一挥手,赏给其他宫人。

“摆驾钟粹宫。”

各宫都有动静,连佟皇贵妃也密切关注此事,毕竟谁上位对皇贵妃来说都不是好事,而且她也有隐隐的更大的野心。

唯独钟粹宫一如往常,从不插手流言之事,康熙实在是有点好奇,马佳氏现在在干什么?她笃定自己会晋贵妃吗?

并非风平浪静。

关于晋升贵妃,钟粹宫并没有康熙查到的那么风平浪静,甚至于还经历了一场对于钟粹宫而言绝对不算小的风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