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唐逍遥小郎君

《穿越之大唐逍遥小郎君》

第261章 孙思邈的推测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你……”

郑御史闻言,气的浑身发抖,你了半天,也没憋出一个屁来。

他不由得用求助式的目光看向了五姓七望一系的官员,可惜那些官员们一个个眼观鼻,鼻观心,压根就当没看见似的。

“诸位同僚,卫国公竟敢当场殴打本官,难道你们就坐视不管吗?”郑御史见状,心里那个气呀!然后他又看向太极殿众文武大臣,大声质问道。

可太极殿文武百官们却是冷冷的看着他,对于他的话置若罔闻!

郑御史见状,不由心中一颤!此时的他才后知后觉的发现,自己竟然在不知不觉中犯了众怒!

甄权为何早朝迟到?从见到孙思邈的那一刻,朝堂诸公们早已了然于心。

而至于近亲三代不能通婚的公告,到底是不是胡说八道的,众人心中也是有数的。

所谓术业有专攻,你真当太医署的太医们吃饱了没事干,他们会陪着当今陛下发疯?来以此对付世家豪族?!

答案显而易见,肯定是不可能的!太医署肯定是有十足的把握,掌握了大量的证据,才敢发出这样的通告。

毕竟太医署这个部门特殊,且地位超然!

因为太医署的医官们并没有什么实权,他们只是一个医者,就算离开了太医署,凭着他们高超的医术,他们依然可以活的有滋有味。

所以他们没有必要为了取悦当今陛下,来编造这么一套说辞糊弄天下百姓!除非他们脑子是进水了,才会干这样的蠢事!

至于李靖当场殴打御史,大家为什么不吭声?其实道理也很简单。

李靖此人一直保持中立,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中立派!

三年前的玄武门之变,李靖可是保持中立的!

他既不支持秦王李世民,也没有帮助太子李建成!

当初隋末的时候,李渊已经打算起兵自立,造反的苗头被当时只是一个小军官的李靖看出来了。

于是李靖就要去江都告发李渊,可是行踪泄露被抓,就在李靖要被开刀问斩之时,他向监斩台上大喊:“李公欲成大事,为何现在斩杀壮士呢?”

这一声呐喊引起了监斩台上李二的注意,他向李渊求情,才保住了李靖的一条命,可以说李二对李靖有着救命之恩。

于是李靖从此便投靠了李唐,成为大唐的一员得力战将。

大唐建立以后,李靖主要是随着李孝恭平定江南,虽然李靖名义上是副帅,但其实军事部署都是听他的,主帅李孝恭只是因为是宗室才能得到这个职位。

平定江南大小势力之后,李靖还被授为灵州总管、行台兵部尚书,一跃成为当时手握兵权最炙手可热的大唐军神!

而这时候已经是武德九年,太子与秦王之间的矛盾已经逐渐摆到了明面上,任谁都能看出来他们两之间必然会有一场生死之争。

这时候的李二迫切需要得到李靖的支持,有了军队他才有足够的实力跟太子抗衡,可是李靖的态度一直都是暧昧不清。

直到玄武门事变爆发的时候,李靖仍然是保持中立的态度,既不帮太子对付秦王,也不助秦王抗击太子。

踏着玄武门下的鲜血,艰难登上帝位的李二对李靖的按兵不动极为不满,他不明白自己当年对李靖有救命大恩,他为何在最关键的时候却没有站在自己这边?

由此可见,这位大唐的军神跟当今陛下嫌隙颇深!

可以说李靖是如今大唐唯一一位不与皇室亲近的武将!

而且朝堂诸公们也没有必要为了这么一件小事,去得罪这位大唐军神!

特别是那些世家豪门,他们巴不得跟这位大唐军神搞好关系来制衡李二!

所以他们怎么可能会为了郑御史这么一个马前卒,去得罪当朝手握实权的李靖!

况且他如今连身后名都不要了,所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就算他们跳出来指责李靖,那又能如何呢?

郑御史见大势已去,只好捂着发胀的左脸,灰溜溜的退回了文官对列,怀疑人生去了。

“孙神医,为何近亲三代禁止通婚呢?本官实在是想不通啊!还请孙神医为我等解惑!”

站在文官队列最前面的长孙无忌走了出来,望着孙思邈拱手一礼,恭敬的问道。

要说最想知道这里面的缘由,朝堂诸公们当属长孙无忌了!

原因无它,只因为他的长子长孙冲与当今嫡长公主李丽质早已立下了婚约。

而李丽质的生母是长孙皇后,他与长孙皇后可是一奶同胞的亲兄妹!

那长孙冲和李丽质就是表兄妹的关系!

而如今,太医署突然发出这么一条通告,那这两人的婚约估计就要取消了!

如果取消婚约的话,无疑是对长孙家族一个沉重的打击!

要知道古代婚姻并不纯粹,它们往往夹杂着大量的利益关系。

而毫无疑问,长孙冲和李丽质的婚姻就是一场政治联姻。

长孙家虽然是大家族,但如果不抱上李唐皇室的大腿,几代过后长孙家必然衰落!

孙思邈闻言,沉吟了一会,摸着胡须,朗声回道:“郑国公,这近亲三代以内禁止通婚的理论是秦家小子提出来的。按理来说,应该问当事人最为清楚。

但贫道从医数十年,大概也能推测一二。

所谓近亲,就是跟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何为血缘?其实就是血脉!

据贫道推测,如果两个有血缘关系的人相结合,因为血脉基本一致,所以达不到互补,便会相冲。从尔两人的后代便会有大概率的畸形或夭折!

相反,如果两人没有血缘关系,那他们的血脉便会形成互补,结合生出的后代便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我们道家讲究的阴阳互补,便是此理!”

要是秦怀道在这里听到他这番解释的话,肯定会给他竖起一个大拇指,大声夸赞一句,真他妈的绝了!

要知道如今的大唐并没有基因遗传学这一说!

而孙思邈仅凭一句:近亲三代以内禁止通婚,便能做出这般判断,由此可见,他的医学造诣之高!恐怕在整个大唐也无人能出其右!

孙思邈能被后世之人尊称为药王,不是没有道理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