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国风云录

《列国风云录》

第十章 疑问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德辅啊,你在宋国那,是不是认识什么大人物?”那李兴甫没由来地问了这么一句。

张景民一头雾水。“宋国?我连宋国人都不认识几个,哪会认识什么大人物?”他随即发问道:“主帅怎么想起问这个?”

那李兴甫的面色有些犹豫,终于还是开了口。

“实不相瞒,你被带到宁硕的那几天,总有些可疑的人在我们宁硕这一块活动。我们一开始以为是梁军的探子,就派了游骑去捉。结果那帮人逃得很快,游骑只好放箭,一通箭,射死了五个人,只活了一个,还带了伤。游骑把他带到城里来,一审问才知道,竟然是宋国人。

“那人说,他只是个随从,到底来干什么他自个也不清楚,只是在管事的两个人交谈的时候听到过只言片语,好像是宋国的贵人要来赎人。我问他能出多少价钱,要赎谁,他却一概不知。

“但我寻思着,这些人出现的时候和德辅你来宁硕的时间那么吻合,又说是要赎人,那不就是要赎德辅你么?

“按理说我应该告诉德辅一声的,但那时候手下的兄弟都说德辅你教他们教得很好,我不舍得放德辅走。加上那个人又说不清楚到底是谁派他来赎谁,我就没告诉德辅这件事情。”

那李兴甫面带愧色。“可如今,我又想起这事,就想厚着脸皮求一求德辅,若是你真的能认识哪位宋国的贵人,能不能牵个线,搭个桥,看看他们能不能帮宁硕一把?”

张景民听明白了李兴甫的话。怎么说呢,这李兴甫的做法确实不合适,但他其实也能理解。可问题是,自己根本不认识什么宋国贵人啊!于是张景民抱了下拳头:

“主帅客气了。但张景民确实不认识什么宋国贵人,想要帮这种忙也是有心无力。那宋国人想必是找别人,而不是找我,又或者是寻错了方向,说不准的。”

“这样啊……”那李兴甫似乎有些遗憾,又有些释然。“那这件事就先放一放吧。”他又突然问了个不相干的问题。

“德辅,今天议事堂里讨论的时候,你是不是没有说话?”

“我不是不想说话,而是确实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张景民有些无奈地回答道。“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定形,用兵的事情,没有什么一定的道理。我在大厅里听大家言语,确实是各有各的道理的。更何况,我一个外来人,也不好和大家争论这些。”

“这话也有道理。”李兴甫点了点头。“但我还是想知道,如果你是这儿的主将,你会怎么安排?”

张景民一愣。他不明白这这位宁硕主帅怎么就这么看得起自己,还要专门问下自己对战事的想法。他想了想,开口道:

“坚壁清野其实不行。宁硕是一隅之地,对面梁国是几千里的大国,况且宁硕和他们不过一河之隔。如果坚壁清野,对方大可以从容从后方调集粮草,慢慢围城,不至于补给不上的。就算真因为什么原因,梁军围着围着撤了兵,宁硕人明年又该吃些什么?后年呢?”

李兴甫点了点头。“我也是这么个想法!坚壁清野困守城中,一定不行。那分兵驻守外围堡垒,御敌于外呢?”

“有利有弊。”张景民回答道。“宁硕镇掌控的地域不小,又有许多堡垒县城,如果真能把梁军挡在边缘,确实可以在腹地继续耕作收获,为长久对抗提供支持。对面梁国出兵多了,我估计那梁王也不放心把军权都掌握在一人手里,大概率是几家平级的主将各自管一面进攻,这也方便了我们分兵据守。但……”他看了眼李兴甫的表情,看不出什么东西,又继续说道:

“但我们宁硕人口太少了。宁硕才30来万人,想填满那些个县城堡垒,要多少兵马?现在又是麦秋,马上还要种晚谷,抽出那么多人去当兵,土地虽大谁来耕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