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国风云录

《列国风云录》

第三十二章 指挥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孙长乐乘上一座由木头搭建的临时帅台,凝神注视着战场。这种帅台高约三丈,用木头拼接而成,非常容易拆卸,底下甚至还装了十二个小轮子用来推动,是梁军统帅在平原作战时极为常用的瞭望工具。帅台的旁边,高高矗立着他的帅旗。这是面红底的大旗,飘荡着九条绣着金边的丝带,旗子的正中是一个硕大的“孙”字,旁白则绣着一竖行小字,乃是“钦命护国忠辅征虏将军”的字样。

他的帅台和帅旗布置在梁军军阵的中前方,夹在黄河和军阵之间的一处乱石滩子上。含山南麓和黄河间的道路说是狭窄,但那是相对于无遮无掩的大平原而言的,其实也足有一百五十多步宽,留出让孙长乐安插帅台的空位绰绰有余。在孙长乐的四周,包围着数十名骑兵,他们为孙长乐提供警戒和保护,也时不时轮流着担负起传达命令的任务。

孙长乐是个谨慎的人。除了布置下这些游骑外,他还特意命人在岸边拴上了几只小船。这一块的河岸都是乱石滩子,大大小小的石头一块连着一块,孙长乐在不少石头下都布置好了船只,万一战况不妙,也可以命人扛着船跑到水中,划船逃跑。

不过,这只能算是他习惯性安排的后手。他当然是想要打胜仗的!此时此刻,他连眼睛都不敢眨动一下,生怕呼吸间的功夫,前军就抵挡不住,全面溃败了。

但他也只能干着急。这种狭窄地势两军相遇,作为主帅,能够干预的空间是很有限的。孙长乐考虑过,要不要派部队从河边的石头滩子上逼过去,攻击宁硕军的侧翼。但他先前已经把所有的精锐都布置在了军阵的前头,现在手头能调动的,大都是些衣甲都不齐全的地方厢军。他很怀疑,这帮人穿过深一脚浅一脚、大石头连小石头的滩涂后,队形早就比村里的狗群还散乱,只要宁硕军随便派点军队发起一轮冲锋,那帮人就会夹着尾巴逃之夭夭。

相持中的两支军队都有些疲惫了。相接战的人,已经经历了数次轮换,又一次站到了最前方。虽然鼓声依然在不住地敲击,甚至越发急促和响亮,但盾牌手却不再有那样昂扬的意气,不再愿意不管不顾地扛着盾牌迎敌而上。他们开始变得磨磨蹭蹭,变得有气无力,只是举着盾牌防守,而不是尝试冲击。

重斧手也越来越少地跃出盾牌的保护进行攻击。这些铁甲巨人们全身早就湿漉漉的,连眼睛都被汗水害得又疼又痒,根本睁不开来。炎热、疲惫和口渴消磨掉了他们的锐气,让他们头晕目眩,只能苦苦支撑。渐渐地,最前方曾经激烈的战斗,变成了小孩子般的碰撞游戏。双方士兵气喘吁吁,行动迟缓地用盾牌推来挤去。

但孙长乐却更加提心吊胆了。这种看似平和的战况,其实更加危险。双方士兵都已经到了体力与意志的临界点,只要有轻微的干扰,这种脆弱的平衡都可能被瞬间打破。或许只要有一个足够强壮、足够勇敢的战士突然闯出人群,冲向敌阵,在被杀死前掀翻一面盾牌,就会瞬间导致一整支军队的瓦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