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日不落

《美洲日不落》

第八章 日本:人心与置地条约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日本,江户……

咔嚓咔嚓……

呜呜……

一列火车在江户火车南站停下,车门大开,不断的有人下,有人上。

这些人中大多数都是附近的农民,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来江户城做工的。

日本的工业化进程其实自从汉国来了之后,一直都不算慢,和周边的清国,朝鲜相比,已经是快的不得了了。

但是这种快,也是相对的,那就是在汉国指挥下的快。

就比如眼前这条横跨整个关东,关西地区,主干和分线长一千三百多公里,日本唯一且最繁华的关东铁路来说。

从涉及到建造,乃至铁轨标准,甚至是铁路人员培训,都是由汉国的汉铁公司,帮助完成,工程是北海公司承包。

和日本的唯一区别,可能就是土地是日本的,股份有一半属于幕府,其他的,一点关系都没有。

哦,可能干活的是日本人。

至于其他的,和日本还真是没有半毛钱关系。

日本目前的工业化,基本就是围绕两大项为主,一个就是以生丝产业为主的纺织业,还有一个就是转口贸易。

再剩下的就是一些涉及民生的小工厂,因为汉国有意的限制,最多只能满足日本本土市场,而不能进入周边其他市场。

转口贸易其实就是汉国商品过境日本,或者进行最后的加工,赚取微薄的利润。

而坊织业,其实本质上也是控制在汉国手中,无非就是分润一部分给日本人罢了。

原来日本的纺织业,其实和清国的纺织业很像,多是农户自己织造的土布,流行于日本乡间城镇。

价格低廉,算是一种日本人穿的起的布料。

而这种富有乡土气息,小农经济特色的纺织模式,在汉国到来后,得到了彻底的改变,或者说是摧毁。

汉国的大机器生产速度,远不是日本可比,日本普通织工,一辈子生产的布匹都比不上一台机器一个月,甚至两个礼拜的产量。

而产量上的优势,又带来了价格上的优势,借着产量加低价这两个法宝,汉制机制布,基本横扫日本全境,无一敌手。

日本纺织小农在这样巨大变革下,甚至出现了大规模的破产潮。

甚至出现了纺织小农自焚抵制汉制机制布的事情发生。

在幕府控制下达兵库县,还发生了著名的兵库事变。

所谓的兵库事变,其实就是一群损失巨大的纺织农在地方势力的鼓噪下造反。

占县府,夺火铳,诛汉商,是事变开始后的常态。

这种风潮一度席卷半个关东,大有如火如荼之势。

到了最后,义军首领,纺织商人出身的小义三郎更是打出了:

“尊王攘汉,赈济哀民,诛灭伪幕,奉迎天皇,兴盛大和!!”

二十字的口号,借着刚刚建立不到半年的日电,传遍了整个日本。(日本电报系统,汉国协助建设,股份大部分在汉国手中)

一时间,日本大变!!

各地不满幕府专权的地方大名,蠢蠢欲动,尤以盘踞鹿儿岛的萨摩番和雄居本州岛的长州藩为最。

巅峰的时候,更是喊出了:

“进军京都,辅佐圣皇,灭亡暴府,盛兴日本。”

其他地方,也是宠宠欲动,欲要分幕府而自肥,夺取利益。

在这样的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幕府将军德川家庆,听从汉国顾问钟京铜的建议。

以正兵讨贼寇,用雷霆之势,控天下!!

同时发布檄文,历数反贼十大罪,其中就有借乱生事,荼毒天下,损日本而肥自家,假借天皇伪诏等。

这篇檄文妙就妙在全篇基本就没有提过汉国,基本都是专注造反,伪诏,乱政上。

以至于日本当代文学大师竹内俊都在自己的激荡年华中写道:“发生在龙武十年的那次叛乱,说是纺农作乱,也有人说是地方大名借机生事,但归根结底还是我们的挣扎罢了,我们日本人面对汉国这个庞然大物,迫不得已的挣扎……”(此时日本用汉国历法)

檄文发表后,自然就是出兵了,其中被誉为江户之虎,幕府之胆的江户近卫旅团,自然首当其冲的成为了整个战争中,最大的亮点。

在这场持续十二天的叛乱中,江户近卫旅团先是联合长崎联队,重创叛军十万大军,又率大军南下扫荡那些地方大名支持的叛军,据说光是直接死在该部的日本人就高达四万,可谓凶名赫赫。

(所谓的十万大军,除了两万地方大名假派的义军,其余都是农夫,不堪一击)

随后又在汉国南洋舰队的护航下,登陆鹿儿岛,灭亡了岛津家的百年基业。

随后又在本州岛其他投靠幕府的大名下,荡平长州藩。

刺头都拔光了,其余大名也是陆续递交归顺表,交纳质子。

随后幕府又按照汉国顾问钟京铜的建议,将整个日本分为四十三个县,两个府。

(除去了后世的京都,毕竟已经包含在江户了,以及北海道)

地区划分结束后,日本也在德川家庆的手中,完成了事实上的统一,这也是为什么关东铁路修的这么顺利,预计还要继续修下去的原因。

此时的德川家庆虽然以近暮年,人以老态,但在很多日本人心中被誉为超越丰臣秀吉的明君,主要的原因。

此时的幕府的威势达到了历代幕府之最,政令可通达两府四十三县,德川幕府,或者说整个日本已经在汉国影响下,飞奔向未知的未来。

时空的每一次转动,都是一个时代!!

………………………………………

“卖报卖报!!”

“汉国太平洋舰队分舰队五艘战舰驾临江户。”

“据悉该舰队最大军舰项羽号,重达五千吨,运用了最新的蒸汽以及火炮技术……”

江户的街头上,一个身着打着补丁的汉制洋股的报童,戴着汉国流行数年的鸭舌帽,大声的叫卖着今天的新闻。

“斯国一,不愧是大汉上国,就是比我们要强大啊!!”

“哟西,大汉海军这次来,肯定是来保护我们的,是我们日本人的荣幸!!”

“父亲,你看,好大的军舰。”

江户的码头上,一群人对着停靠在港的五艘汉国军舰不断的欢呼。

“庆男,你记住,以后不准说日语了,还有你以经不叫庆男了,伱叫庆南生,知道吗??”

“知道了,母亲!!”

一个小男孩看着自己的母亲庆子,重重的点了点头。

而他的母亲庆子看着对面的军舰,有些忧愁,她不知道那个答应要娶她的汉国军官,还在不在,要是找到他,他不认账怎么办??

难不成,他们母子!!

低下头看着才四岁的庆男,庆子不知道怎么办,直到回过头看到那艘巨大的项羽号战舰时,她才好了起来。

毕竟无论怎么说,哪怕死在汉国,也比在糟糕且令人厌恶的日本要强。

事实上,像庆子这样想法的人并不少见。

在目前的日本,流行着很多有关汉国的谣言。

什么汉国哪怕是流浪汉也比日本有钱人过的好,汉国人比日本人更有素质,汉国男人更有担当。

甚至就连日本男人的身高都被某些日本女人拿出来嘲讽。

她们把两根手指微微夹起,留点空隙,以此来嘲讽日本男人的矮小。

当然,也包括生理上!!

目前日本最哈汉的恰恰就是这帮日本女人,这帮人用日本作家竹内俊的话讲就是:

“低眼看本国,媚汉自重,已尽癫狂,如疯如妓!!”

而除了这帮日本女人以外,日本精英也好不到哪里去。

尤其是和汉国合作最广的大阪和江户,用竹内俊的话讲就是:

“这群人以日本良知自居,听到日本之事,就以汉国自比,若是比不过就开始大谈何为文明,何为先进,全然不顾日本现实……”

“在他们心中,汉国的垃圾桶也比江户婴幼院的善款高级。”

“这帮人的屁股何止是歪了,根本就是坐错了凳子,言必谈文明,随又谈先进,复又谈仁义,最后谈人性,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日本不如汉国矣,和不如汉!!”

竹内俊在自己的书里把那帮人骂的狗血淋头,但不妨碍他每天穿着汉国的毛绒洋服,喝着六星堡垒葡萄酒,出门都是坐汉国唐璜加工的防震橡胶马车。

而这一切都是由数十万买他大作的日本热血年轻人提供。

讽刺和现实永远都是这么相似。

在此时的日本,凡是反对汉国的人,在那帮人眼中,都可以被扣上腐朽,不通教化的名头。

甚至有个日本中学生,就因为在课堂上反对老师的汉统论,就被人寄去粪石,拐着弯骂他是茅坑里的臭石,又臭又硬。(汉统论在目前的日本很受欢迎,归根结底就是日本人统治日本不行,越统越落后,不如换更加先进文明的汉国来,尊刘鹏为日本天皇)

甚至到了最后,日本大阪男子中学还要逼迫他发表所谓的道歉声明,要求他反省。

在这样的环境下,日本新一代年轻人很难不受到影响。

也就出现了所谓汉魂社,汉球社,三国社,文明社等充满汉国特色的社团,在如今的日本中学大学。

日本第一喷子竹内俊自然不能放过这个博取名望的机会,追着这个骂:

“他们把孩子放进了乌黑的酱油里,浸了个漆黑,爬出来后,擦也不擦,一群人还在旁边鼓掌,好看,好看,路人看到,不明所以,问:不是很丑吗,旁人听后,不由分说便把路人殴打一通,最后还要路人写悔过书,承认黑色的高贵!!”

发表于日本著名社评家,作家,教育家,竹内俊的混乱时代。

………………………………………

幕府……

一座仿照汉式的九层楼的顶层,一场关乎日本未来的会议正在召开。

或者说,不是会议,而是一场电影的拍摄。

导演:刘鹏。

主角:汉国,日本。

拍摄地点:江户,虾夷岛。

演员:幕府大臣文山秀,汉国外交部长周金声。

群演:两国官员。

………

“大臣阁下,这是最好的条件了,七百万华元,买一座什么都没有的小岛,已经是最后的价钱了。”

周金山看着对面的幕府大臣文山秀,表情严肃的说道。

随后又补充了一句:

“按照虾夷地区幕府的建设,以及据点,我们愿意额外补一百万,这是最好的价钱。”

看着眼前这个无耻的周金山,哪怕文山秀这个老油条都觉得,刚刚的话实在太无耻了。

什么叫小岛,什么叫没有资源。

一个面积如此大的岛屿,相当于八个蓬莱的大岛,竟然成了周金山口中是小岛,文山秀真想扒开对方的脑袋看看,里面到底装的是什么。

而所谓的没有资源,在煤矿开采出来后,就已经不是了,更何况文山秀还知道,当地的渔业很发达,最起码不输日本本土。

如此一个有渔场,面积广大,有煤矿的大岛,到了这位周大人嘴里仿佛一文不值。

无奈之下,文山秀只能表示:

“对不起,这个价钱实在难以接受,别的不说,如果我真的答应了,我一定会死的很惨,不是被那些激进派杀死,就是被幕府内部的大人赶下台……”

文山秀最后又加了一句:

“虾夷地,是我日本不可分割的神圣疆土……得,得价钱!!”

周金山看着眼前这位幕府重臣,皱了皱眉头,思索了一阵,最后说道:“我个人可以在允许的范围在加一百万,这是底线了!!”

“不行,太少了,要知道虾夷是我日本……”

“一百五十万!!”

“不行,这样的价格,清恕我很难答应,部长大人!!”

文山秀摇了摇头,直接再次拒绝了周金山的三次报价。

周金山听后,脸色有些难看,这个价格实际已经快触及上头给他的底线了。

看了看文山秀,周金山随即说道:“大臣阁下,你应该知道,这份条约,对我们两国的重要性,他关乎两国之间的贸易,经济,文化交流……”

周金山扯了一大堆东西,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搞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价格就差不多了,不要太贪,那样对两国关系不好。

而听完这句话的文山秀,自然是明白周金山意思,但他也明白,这是最后的机会,如果不多要点,恐怕他没有办法向德川家庆这位明君交差。

“请周大人您等一下,我要出去和其他人商量一下。”

“请便……”

文山秀突然站起对周金山说了一声,鞠了一躬,就带人离开了这件充满汉国风格的会议室。

而周金山在文山秀走后,也和其他人谈论了起来。

“我认为,再加五十万就可以了,一千万,幕府一年的财政收入,差不多也就这个数了!!”

(此时幕府的财政收入是一千五百万华元)

“不,我认为五十万不够,再加一百万,差不多应该可以了。”

“什么,一百万,好家伙,我加五十万都要算着来,你一口气加一百万,是真拿朝廷的钱不当钱啊!!”

“我没有说,是你自己说

的……”

听着周围慢慢从小声吵起来的声音,周金山脸色越发难看,随后一拍桌子,“啪”的一声,所有人都停了下来。

“都闭嘴,这是人家的地盘,谁知道有没有监听。”

“要是这件事出问题,你们都是罪人!!”

周金山几句话把所有人骂的抬不起头来。

而在另一边,幕府的人也在商议,说是商议,其实就是征求德川家庆这个君主的意见。

“我认为,一千二百万,符合实际情况,他们不会有什么抵抗。”

“不,我认为应该要一千五百万,这样才符合将军大人的利益!!”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都不要吵了,将军大人的手书来了……”

突然,一句话让所有人都牢牢端闭上了嘴,表情异常的严肃。

而接过手书的文山秀,脸色微微变幻,最后通知汉国那边,重启谈判。

“我认为,应该以一千四百万为标准,刚好比我国年入少一百万,也能显示对汉国的诚意。”

文山秀看着周金山说道。

“不,我认为一千万这个价格刚刚好……”

“一千四百万!!”

“一千三百万……”

“一千二百五十万!!”

“一千二百万……”

成交!!

最后,价格定格在一千二百万华元上面。

几天后,汉国和德川幕府正式签署汉日置地条约。

条约规定,汉国以一千二百万华元的价格换取日本在虾夷地的主权和法权,以及包括当地的建筑人口。

当地数万日本人,可按照意愿加入汉国或幕府。

(基本都是加入汉国)

还有一些其他零零碎碎的条款。

该条约的签署,意味着汉国正式将触角伸到远东,伸到东北亚地区,汉国的国家势力,再一次得到衍伸,国土面积再次扩大。

七月中旬,汉国内阁下令建立北海省,帝国议会审核通过。

月票,打赏,希望大家给个支持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