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世里的初相遇

《尘世里的初相遇》

第四十九章 各有心事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月末的总结会如期召开了,当然参加的不光是办公室里的人,还有车间的工人。

工人们都要生产,所以总结会定在周一上午,一般也就是一个小时的样子,但这次有封缓缓等几个新人加入,所以时间上要长一些。

对于办公室的人来讲还是很喜欢参加这样的总结会的,那可是彰显自己能力的一次机会,平日里刘浩仁都不怎么去办公区,所以有些人还是很想能在刘浩仁面前表现一二的。

就比如车工间的王义,还有库房主管赵静,两个人都是刘浩仁的部下,自然看待其他人的时候有一种优越感。

这种优越感却让余秋文很是反感,虽然自己不是单位的一把手,哪个做领导的不希望手下人对自己言听计从,所以对待两个人余秋文一直也是以一种半打压的形式,既让你不舒服,也不让你干不下去。

孤立,让公司里的人孤立你,有好事不叫你,有累活总想着你,虽然两个人并没有因此而离职,却也没少暗地里问候余秋文的祖上三代。

廖晴负责组织这次的总结会,毫无疑问,余秋文的汇报才是重头戏,对于其他几个经理的汇报,那都是走马观花地走个过场而已。

越是重要的领导,汇报就越靠后,这也是老国企的一个传统,余秋文很喜欢这个传统,所以就一直保留了下来。

总结会在会议室里召开,原本会议室不大,廖晴临时加了很多的椅子这才让所有人都坐下来。

刘浩仁坐在主位上,两侧分别是夫人魏淑君和余秋文。

余秋文的旁边依次坐着生产部经理邓庆丰,车间主任夏德海,车工间的马竣工,包装组的组长崔华和库房主管赵静。

赵静的位置就别有深意了,居然坐在了崔华的后面,虽然也隶属于生产部,毕竟不是余秋文的部下,也只能坐在最后了。

魏淑君的旁边依次坐着的是销售部经理刘浩杰,技术部经理吴颖,财务部的陆文馨和姜美兰,人事部经理廖晴。

廖晴虽然是余秋文的忠实下属,但为了避嫌,并没有坐到赵静的位置上,这样一来让别人看了只是生产部坐在一排,其余的部门坐在另一排。

很快就从廖晴开始汇报,平日里人事部门也没什么可汇报的,也就是单位工人入职和离职的变动情况,一般一两个月都不见得有一点变动,再有就是一些杂七杂八的事情,基本上也是凑凑汇报的时间而已。

这次的汇报还算好些,由于集团安排了一些新人来实习,廖晴总算是有了大刀阔斧,一展笔墨的机会。

廖晴汇报后,刘浩仁不由得点了点头,看来这次集团安排过来的新人能力还都不错。

虽然比不上陈世里,但好在也都是可塑之才,想必也可以给单位的其他部门敲醒警钟,任何岗位都有可能被刚毕业的大学生所取代。

以前包装组和库房动不动就是这个忙不过来,那个活累的,说白了就是觉得工资少,想涨点工资。

现在比他们少拿一半钱的大学生也干得挺好,看来自己把几个人安排到各个部门也是一个明智之举。

崔华不由得皱了皱眉头,曹帅和博易这两个人年轻人真的是一点也不会偷懒,每天只要精修组把合格产品一运过来,两个人就像是见了有缝鸡蛋的苍蝇,很快就干完了。

崔华和另外一个员工也很是烦闷,现在这架势明显是狼多肉少,虽然两个新人还没有提成工资,但以两个人的工作能力,可比两个女子更能胜任这份工作。

赵静的心里也是打翻了五味瓶,楚香玉和董春这才来了不到一个月,就已经把库房管理得井井有条。

虽然平时自己弄的也还可以,但在国企习惯了,凡事都要留三分尾巴,这样每天才有理由忙不过来。

董春是学会计专业的,负责库房的账本那简直是大材小用,就连赵静也会经常请教一下董春,准备自己回头也考个初级去。

楚香玉虽然学的法学专业,做起事情来那还真是一丝不苟,就连赵静自己特意留的尾巴也被楚香玉给剪短了,弄得赵静每天都无所事事,感觉快要失业的节奏。

不论是包装组的工作,还是库房的工作,都是熟能生巧的岗位,并没有太多专业性的内容,所以崔华和赵静就像是两只同命相连的蚂蚱,不由得互相看了看对方。

马竣工汇报得也比较简单,只是说了一下新接两个产品的模具设计问题。

陈世里在底下怎么听都像是在说自己无能,虽然自己对于模具设计还不是很懂,像是密封圈和一些简单的橡胶产品,自己设计的模具还是很快就能投入生产。

马竣工说的那几个骨架油封的异型件,说白了就是客户那边不想用国外的,想在国内找个性能差不多的替换掉国外的高价产品,这样挖掘机或是铲车里里外外就能省下不少的成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