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后门让你成秀才,你连中三元?

《走后门让你成秀才,你连中三元?》

第362章 这样下去搞不了啊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皇帝发丧当日,举国披麻戴孝。

然而却有几处地方,压根连给皇帝守孝的心情都没有。

临州知府看着朝廷刚送来的那一点赈灾粮食,欲哭无泪。

数量少就算了,而且还是从沙子里面找粮食。

流贼队伍愈发壮大。

运河附近的城池,都在大周境内,有天然护城河,基本没有受到异族威胁的可能。

城池的城墙基本都是年久失修的货,因此根本没有什么修补的必要。

也是因为这样,那些发展壮大后的流贼,最多时候能一日占了几座城。

其他流民得了这个消息,也都在蠢蠢欲动。

如今围在他们府衙外面的那些流民个个眼神都变了,怎么看都是在虎视眈眈一般。

再这样下去,他们城迟早也是要被攻破。

就算城不破,城内的百姓也早就被围得断粮断柴火,撑不下去了。

大难临头,临州知府已经组织了几次城中的大户们捐粮赈灾。

粮食确实筹到了一些。

可时间已经过去了这么久,就连地主家的余粮都没剩多少了。

州府尚且如此,底下的县城更不用说。

临州知府每日听着底下传来的消息,急得头发都在短短的时间内白了一大半。

可折子派人往上面送了不少,帮助是一点都没。

好不容易盼来的送粮队伍,居然差点淹没在流民堆里。

要不是他这个知府临时征调了乡勇出城去接,就那短得离谱的送粮队伍都难进城。

然而进了城,也不见得是好事。

流民们都看着朝廷送粮来的,天天在外面喊着要知府赶紧开仓赈灾。

但临州知府哪里拿东西去赈灾?

拿这些人送来的一堆沙子么?

朝廷说让守军来镇压流民,可守军的身影也迟迟不见。

“不行,这样下去不行!”

当晚他咬咬牙,一拍板,让自家人收拾了行李细软。

大件的东西全都不要,只带一些轻便的,分了两辆马车。

趁着凌晨大家都疲惫时,让家人悄悄从城门侧边的小门出了城。

确认家人安全后,临州知府这才松了一口气。

第二天继续召集乡勇,带着众人加固围墙。

只希望那些流贼们打过来时,他们能再支撑一段时间,等到朝廷援兵的到来。

但不幸的是。

庆元帝的死讯传开,流贼们更是一呼百应。

整个西南地区,大半都被流贼占满。

运河被拦腰截断,钞关的太监要不投敌要不被杀,由各路流贼势力征收过路船只的关税。

原本苏誉和顾长乐还打算回了东南后,便也搞一条船,届时跟着朝廷一同出海试试水。

结果运河被流贼把持的消息传回后,也挺无奈的。

毕竟他们的船只,先前就写信给顾老头,让他找人准备建造了。

“听闻那些人征收的关税比太监还高,船先建着,后续出海的事情再等等看看。”

苏誉说。

他们曲州的大船要出海,必须要经过一段运河。

那段运河虽然听闻没被那些起义的流民占领,可也不安全。

所以苏誉听说了目前的情况后,决定先把这事搁置,横竖他现在可以暂时先把书屋在东南境内扩张一番先。

前不久下葬了顾长乐的父母,爷孙俩好一段时间心情都有些低落。

一直到庆元帝的死讯连带着赵老头的信一起传回,顾长乐这才感觉到好受了一些。

“皇帝还是死了......”

顾长乐给顾老头和苏誉一起读赵老头的信。

“在我们走后不久,身体便又再次支撑不住病倒了。”

顾长乐说起皇帝的死讯时,语气明显带着兴奋。

虽然淮南王世子和世子妃是为国家大义而死。

可从真正意义上来说,庆元帝是害死她父母的元凶。

因此苏誉当时并没有真心要救庆元帝,反而在明知道如何能缓解他毒性的情况下,选择袖手旁观。

如今他终于死了,顾长乐也懒得装了。

但顾老头还并不知道自己儿子和儿媳的真正死因。

只想起自己这几十年与皇帝打交道的时间,总觉得有些唏嘘。

“原以为当今身体还不错,想不到上次一病之后,短短时间内便发展到了这个地步。”

至于赵老头,他在信上说自己一切还好,让他们不用担心。

若是即将登基的三皇子不是明主,他会想办法辞官回来的。

顾长乐说:“听闻王阁老还想着让夫君回京城去给他治病,但赵爷爷说了如今各地流民起义势力太大,夫君恐怕赶不过去,这才作罢。”

“后面皇帝又下令让周边守军去平叛,可怎么这般久了,平叛都没有什么好消息?”

这些事情,苏誉倒不是很清楚。

他和顾长乐一起看向顾老头。

顾老头解释说:“苏南运河在大周西南处。”

“东南与胡族只隔着一片山脉,时常要打仗,因此咱们东南守军不少,而且大多有实战经验。”

“可此次运河决堤后淹没的西南地区,有咱们东南挡着,并不与任何外族接壤。”

“因此守军本就不多。”

“而且因为大部分运河流域都在西南,那边水师比较发达。”

“可这么多年,运河沿岸都没打过什么水战,水师早已经荒废许久。”

“哪里还有什么战斗力可言?”

“我估计朝廷下个命令,当地守军也就意思出兵一下就算了。”

“毕竟这些流贼往年很多时候,都是闹着闹着便会自动散去,成不了太多气候。”

可谁知道,这次庆元帝的死讯,给这些流贼们打了鸡血。

皇帝宾天,江山不稳之时,不就是闹事的最好的时候。

所以西南那边的城池,才会沦陷得这么快。

苏誉有些无奈道:“可惜,若是先前能赈灾得当的话,也就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了。”

“陛下要出海贸易,已经在准备重整水师。”

“若是明年发生这些事情,装备精良的西南守军肯定能很快平息叛乱。”

但没有如果。

事情发展到现在,基本已经可以肯定了。

庆元帝真的把那些赈灾粮款都给昧了下来。

如今他人都死了,更不可能吐出来。

就不知道上位后的三皇子会怎么做。

不过,他们目前还面临着一个新的问题。

顾老头说:“也不知道这三皇子登基后,会如何处理这些起义的流民。”

“运河被截断,咱们东南的盐恐怕好一段时间都不能从外面补给。”

“若是这些流民一直不处理,恐怕咱们这边的盐也要开始涨价。”

网站公告:亲爱的读者朋友们!网站转码内容不完整,退出转码页面。或者下载无广告阅读爱读免费小说cdn./apk/

网站转码内容不完整,退出转码页面或者下载爱读免费小说更好体验,更快更新敬请您来体验!!!! 爱读免费小说 欢迎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