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刷二创短视频,竟改变了历史!

《我刷二创短视频,竟改变了历史!》

第30章:李二交换刘禅,三国末年,天策上将,让汝等见识一下天可汗的手段!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光幕上,缓缓出现了一行字幕。

“蜀汉建兴四年末(公元226年)。”

紧接着解说的声音,也在此时响起。

“穿越伊始,曾经的盛世君主李世民,自然不可能只知享乐。”

“而改变这个时代,最好的办法,便是先了解这个时代的种种。”

“作为曾经的天策上将,李世民在掌握了这个时代的大致情况后,立刻做出了周全的计划。”

“在筹备好了大略计划后,李世民又开始依照前世记忆,锤炼自身体魄。”

“而朝堂上,派系斗争依旧不断;不过有诸葛亮坐镇,倒也没有闹出什么乱子。”

……

大秦。

嬴政负手而立,神情中带了几分欣赏。

“这个李世民,倒是蛮有意思,明明是一世帝王,却能花费近一年的时间,在这种细微的小事上。”

他所指的,自然是李世民锤炼自己的身体。

毕竟在他的认知当中,君主即便亲自上战场,往往也只是坐镇中军。

像李世民这样,几乎就是在折磨自己。

不过也正是从这种事上,往往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品性、心思。

李斯等人的注意力,则在诸葛亮的身上。

此刻他们嘴上虽说没说什么,可心里,却都在将其与自己做比对。

……

大汉。

刘彻盯着光幕,心中说不出是个什么滋味。www.smrhm.com 幻想小说网

从之前的蛛丝马迹,他已经知道,大汉到了刘禅这里时,只怕是濒临灭亡,甚至是已经亡国。

此刻,看着一个后世君主,坐在自己后代的位置上,他虽说知道只是假设,却依旧有些别扭。

特别是看到对方有明君的潜质,这更让他觉得难受。

“后人对这李世民的评价,倒是不低。只是我汉家江山,若还有复兴的机会,又何至于,靠他一个外来的?”

作为帝王,刘彻其实早就已经认识到,想要改变朝廷的格局,或是一些大事,个人的力量显得微乎其微。

也正是因此,他才会不惜余力的培养卫家人。

虽说他认可李世民的能力,但他依旧不觉得,李世民能改变什么。

……

三国。

刘禅看着光幕,心中也不禁开始反思。

记忆里,自己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很忙,偏偏对他的要求又很高。

再后来,蜀汉建立,自己成了太子,身上责任越来越重,被要求得越来越严。

无论他怎么努力,始终无法得到父亲的认可。

渐渐的,他也想开了,凡事只要做到说得过去。

反正凡事有刘备这个父亲,和诸葛亮这个相父在,他也不需要太过操劳。

反观李世民,到了这么个陌生的环境,依旧可以坚持提升自己。

刘禅越想,越是觉得惭愧,到最后,不禁暗暗发誓,日后也要多多努力,更加刻苦。

……

大唐。

李建成手握茶盏,神情中满是不屑。

一旁李元吉看在眼里,自认为明白他的心思。

“大哥,老二会这样,倒是不奇怪,毕竟他一向便擅长伪装。”

他的话才说完,就听见李建成有些不悦的开口。

“我会在意这些?我是在想,后世之人将他吹捧的如此高!他究竟是做了什么!”

李元吉闻言,一时间根本不知该如何回答。

李建成此刻,目光如火,心中更是无比烦躁。

从光幕上的情况来看,他们显然是在这场权利的角斗中落败了。

他想不明白,他们明明占据了法礼,身后还有无数大臣支持,甚至军中也有他们的势力。

为什么,李世民最终还是赢了他们。

心中越是想不明白,李建成就越是恼怒。

……

大唐。

李世民看着光幕,嘴角勾起一丝笑容。

他本以为,模拟之中,自己会直接开始施展手段。

不过转念一想,以自己的性格,若真去了三国,多半也会和视频中一样,选择暂时蛰伏,而非一味的蛮干。

看着光幕上的描述,李世民暗暗想起,往昔自己也是如此刻苦,才能在兄弟之中,获得父亲更多的注意。

暗暗叹息一声,李世民将目光重新集中到了光幕上。

长孙无忌适时开口,朝着李世民恭维。

“陛下天纵之才,却如此刻苦,当真是令我等佩服!”

李世民一摆手,有些无奈的说:“世上哪有什么天纵之才,人生一世,犹如白驹过隙,想成为怎样的人,终究要看自己付出了多少。”

……

大宋。

赵匡胤眉头紧锁,神情中带着几分好奇。

赵普试探着问:“官家,您有心事?”

赵匡胤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半晌后,才勉强开口。

“赵普,朕问你,我大宋,莫非就真不如昔日李唐?”

赵普先是一怔,随后立刻意识到了赵匡胤不只是指他自己,而是在说整个王朝之间的比较。

他能坐在这个位置,自然得心思通透。

只是短暂的思考后,他便想出了回答的策略。

“官家,两朝相隔如此之久,时过境迁,实在不好比较。不过如今时候还早,官家只要奋发图强,定然能在史书之中,留下不俗的一笔。您又何必拘泥于一时?”

赵匡胤闻言,虽说知道,这是对方在安慰自己,可他也不得不承认,这的确是个办法。

他点点头,感慨道:“的确,这唐太宗能成千古雄主,也和他勤勉脱不开干系。看来朕得立下规矩,让后世子孙知道,怎样才算个好皇帝!”

……

大明。

朱元璋将手中的文书放下,有些感慨地朝着,一旁负责起居注的官员吩咐。

“替咱写一道训诫,就写,咱起兵乃是迫于无奈,但多亏天命眷顾,才有如今基业。后世子孙,需得勤勉刻苦,否则便是对不起咱,更是对不起天下百姓!”

和赵匡胤不同,朱元璋出身草根,更在乎的还是实际。

因而从李世民的行为上,获得启发后,他第一反应便是让后世子孙学习。

在确定官员记录完毕后,朱元璋又想了片刻,这才朝着一旁太监吩咐。

“去告诉大本堂,皇子们今后除了读书外,再加半个时辰的武训,让他们一并负责督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