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秦

《束秦》

第七十三章 变革之术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哦?可有样品送来?”嬴政听到侍者禀报的消息,

原本那紧蹙的眉头不自觉舒展了几分。

“近日间的唯一喜讯,也就唯有朕之长子的成就了。”嬴政心中暗暗感慨。

“回禀陛下,长公子此次并未呈送样本,只有奏疏呈上。”

侍者将刚刚从传信使者手中拿来的苏纸双手呈上。

“儿臣自领命以来,夙兴夜寐不敢有丝毫怠慢,终于得成此术

其间更是触类旁通,又有‘雕版印刷’之术成就。

二者互为补益,前者适用屡有更新换代之书,后者更合律令邸报等批量印发之物。

然以文述之究竟不能尽显其意,此二术又不如苏纸之物有确实成品载物,

其工序繁杂占地甚多,又不便运入宫中展示...

因此儿臣斗胆,请父皇于百忙之间幸于少府工坊,以亲自观之这变革之术...”

“变革之术么...”嬴政看着奏疏上的白纸黑字,空自沉吟不语。

“传旨,三日后再开朝会。”嬴政淡淡传下一道旨意,却是心中已有抉择。

而此时的扶苏,却正在和此次成就活字、雕版印刷二术的最大功臣互相吹捧。

“钜子果然大才,竟能以活字印刷之术思及雕版印刷,在下实在是佩服之至。

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纵使吾再有如何奇思妙想,

却也远远不及钜子在工匠一道上浸淫数十年的造诣高超。”

扶苏对着墨胜大加赞赏,丝毫不吝啬溢美之词。

而这也确实是墨胜应得的。

仅仅用了不到一月时间,墨胜就将扶苏的设想变成了现实,

更是触类旁通,在活字印刷基础上提出了雕版之术,令扶苏叹为观止。

扶苏本来只给了墨胜活字印刷的大体思路,却是没有将雕版印刷考虑在内。

因为以扶苏的固有认知,活字印刷术出现在雕版印刷术之后,

是经过改良的最终版本,连后世都一直袭用,自然是最好的。

所以扶苏直接一步到位,跳过了雕版印刷,直接提出了木活字印刷。

但扶苏却忽视了一点,那就是技术并不是能够像诗词歌赋一样即插即用

而是要符合当时社会需求和生产力水平。

活字印刷直到北宋才被毕昇发明出来,并且始终无法真正取代雕版印刷,

而是直至近代后西方的印刷机器传入中国,代替了人工排版之后才真正大行其道,

其中是有着历史的必然因素的。

汉字笔画繁复,特别是未经简化之前尤甚。

这就导致活字印刷制版之时十分费时费力,成本居高不下。

纵使扶苏直接提出了木活字的构想,实践中还是有所不便。

特别是此时的印刷需求只在邸报、律令等,格式基本早有定式

对于活字的需求并不足以支撑活字印刷术的广泛运用。

反倒是雕版印刷,成品较之活字印刷更为清晰不提,

其适合大批量重复印刷相同事物的特点也更加适合当下需求。

近千年的历史演变过程,才令雕版印刷完全被活字取代,

又岂是扶苏一介穿越者就能强行改变扭转的?

墨胜在率领墨者们实践之时便敏锐地发觉了其中不合时宜的成分。

感叹扶苏设想天马行空的同时,也提出了自己作为专业人才的改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