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读心,娘反骨,全家反派嘎嘎杀

《儿读心,娘反骨,全家反派嘎嘎杀》

第21章 被孟听晚带偏?满门俩都是戏精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另一边,薛远山被罚了三个月的俸禄。

他不明白,分明已经做好了准备,怎么会发生失误?

这也就算了,定国侯府像是已经做好了准备,专门让他拿到那本文集一样。

越是这么想,薛远山越觉得自己被孟听晚坑了。

但他没有证据。

薛远山很生气,罚俸三个月倒是其次,而是他这次无功而返,生生浪费掉了八大侯门的只能使用一次的权力!

“可恶!”薛远山一锤子捶在桌子上,“定国侯府这样诡计多端,还有那个孟氏,究竟怎么回事?竟有如此能耐。”

大街小巷的传言沸沸扬扬,定国侯府夫人李氏已经知晓了事情的经过:“孟氏一向胆小,以端庄淑女自持,如侯爷所言,怎么能提着棍子拦在府前,莫不是中邪了?不过,那孩子自从嫁入定国侯府之后,我倒是没怎么见过了,而是二儿媳曾与他闺中交好。”

“还有云儿她媳妇,与孟家少夫人是闺中密友,从未听她说过孟氏有这样的本事。”

虽然觉得奇怪,但薛远山还不将孟听晚放在眼里。

“一个女子而已,有何大惊小怪的:“女子难成事,陆江淮都成一个活死人了,定国侯府还能靠两个女子撑起来?”

这话忠勇侯夫人不爱听。

她跟高氏年纪相仿,年轻的时候也不太对付。

当然,这主要是高氏嫁了一个好丈夫,曾经的忠勇侯陆铭还是大魏第一的妻奴,鹣鲽情深,羡煞多少旁人。

而且她姐姐还是皇后。

可如今她丈夫死了,高皇后也被打入冷宫,人也病得半死不活的,这倒是让忠勇侯夫人李氏心中畅快了不少。

“高氏年轻的时候就有些本事,虽然如今病得出不了门……”李氏欲言又止。

“怕什么?”忠勇侯不以为意:“高皇后在冷宫多年,也不能出来,高氏一族早就没人了,还有谁能帮她?定国侯这块肥肉,最终还得落入我们忠勇侯府手中。”

何况,他薛家的女儿,可是皇长孙的正妃。

那是未来的皇后。

比起一个被打入冷宫的皇后,未来的皇后更有价值。

薛远山很傲气。

但他不晓得,彰武帝给他罚俸三个月,并不是给他的最大惩罚。

因为第二日,此事就发酵了。

定国侯老夫人带着病躯,穿着她的诰命服去敲登闻鼓,告御状,状告薛远山诬陷定国侯府,欺负她孤儿寡母,欺负定国侯府都是老弱妇孺。

这一幕都被京城的百姓看见了。

老夫人脸色苍白,身形消瘦,好似下一刻就要被风吹倒。

却还那么用力的敲登闻鼓。

将门之后的风姿,让人不由得联想到了当初的高氏族人的风采。

这一幕,让人无不动容!

这如此大的动静,能上朝的朝臣全部出动。

高氏被请到了大殿之上。

她是陆铭的妻子,受封诰命夫人,封号为荣国夫人。

彰武帝其实已经料到了高氏击鼓的目的,他并不太高兴,但还要装出一副我不知道你为什么来的样子。

“荣国夫人击登闻鼓,所谓何事?”

高氏一把跪在大殿之上:“臣妇状告忠勇侯滥用职权、诽谤忠臣!”

昨日的事情大街小巷都知道了,朝中文武百官自然也知晓。

听到这话,立刻低头窃窃私语。

彰武帝:“……”

忠勇侯没想到高氏今日会直接去击登闻鼓,再听到他这么一说,立刻出声反驳:“陛下,臣带领金陵卫,乃职责所在,请陛下明察!”

高氏不管,她有自己的说辞。

“定国侯府满门忠臣,臣妇的夫君,为了大魏江山,战死在西北,马革裹尸,尸首不还,臣妇的侄子死在狄国人的刀剑之下才收住了三座城池,臣妇的儿子,为守护西北,重伤不起,而忠勇侯却以莫须有的罪名,欺我满门妇孺,强行搜府,这等奇耻大辱,定国侯府宁死不受!”

“定国侯府满门忠烈,如今战死的战死,重伤的重伤,若因此而为人所弃,不如陛下收回封号,赐我满门布衣,免得臣妇的夫君在天之灵不得安宁,臣妇的儿子重伤不得休养,满门英魂无法安息!”

说完,高氏重重磕了一个头。

“恳请陛下收回定国侯府封号!”

彰武帝当然想取缔八大侯门的所有职权。

但他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暴君。

就算做什么,也只能在背后做。

定国侯府满门忠烈,在民间极度有声望,若是突然无缘无故撤掉封号,百姓都看不下去。

骂人的口水能淹死他。

老了还要晚节不保,青史会骂他昏庸。

高氏这一招以退为进,他当然知道。

但他能做什么?

彰武帝什么也不能做,甚至只能立刻开口拒绝。

朝中的文武百官也立刻开口,说绝对不能这样做。

高氏却声声控诉忠勇侯对定国侯府的侮辱。

说到伤心处,她直接晕倒在了大殿之上。

大殿之中,一时更加混乱了。

忠勇侯连为自己辩解的机会都没有。

定国侯父子两代战无不胜,为大魏守住了北部的防线,才能不让北狄南下,守住了大魏的和平与安宁。

特别是子承父位的陆江淮,他十岁就跟着父亲上战场,曾被称为“马背上长大的少年”,军功赫赫、战无不胜,曾经他负伤归来,定国侯府前都聚满了百姓,民间点灯一个月,为他祈福。

昨日的事情之后,今日高氏击登闻鼓,声响之大,能听到的百姓、读书人纷纷聚过来。

不少百姓都聚集在宫门之外,表达对忠勇侯府随意搜查定国侯府的不满。

“忠勇侯府就是欺负定国侯府只剩下妇孺老弱,简直岂有其理!”

“就是,定国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怎能这样随便被人污蔑!”

“忠勇侯这是污蔑忠臣,欺负人家,居心叵测!”

“还一个公道,还一个公道!”

其中还有很多读书人,而他们可能是大魏未来的脊梁。

这阵仗已经好多年没有发生过,看得宫门前守卫心里慌慌的。

除此之外,随着高氏情绪激动得晕倒在大殿之上。

一大波御史也对忠勇侯的这番举动进行了批判,说他扰乱朝纲。

当然,这其中带头的还是孟修远和长子孟怀瑾。

于是就出现了这么一幕,早朝上骂得不可开交,外面的百姓也不愿意散去。

这是影响极大的事情。

昨日本来想罚个俸,就让这个事儿过去的彰武帝终究不能如愿。

他收回了薛远山的金陵卫统军权,将罚俸三个月变成罚俸半年,罚忠勇侯薛远山年前不再参与朝政。

同时,为了安抚定国侯府,又赏赐了诸多金银珠宝。

至于宫门之外。

作为侯门长子的陆砚舟则主动站出来,疏散百姓。

感谢大家的好意,让他们不要聚集在宫门口。

“陛下圣明,一定会给定国侯府做主的。”

“感谢诸位的信任,定国侯府无以为报,昨日之事,并非朝廷所为,而是忠勇侯一人之力,陛下圣明,在下恳请诸位莫要聚集在宫门口。”

陆砚舟极力奉劝,生怕造成什么不好的影响似的。

甚至还跟守护宫门的士兵道歉。

这明理至善的一幕,瞬间获得了百姓和读书人的称赞。

宫门口的马车变,“焦急”等待的孟听晚看起来坐立难安。

似乎害怕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

其实,她正在津津有味地看着这一幕。

并且心情还不错。

【老皇帝,让你狗咬狗,我不坑死你!】

【啧啧啧,我儿子真不错,这不,名声打出来了。】

【帽子再戴高点!】孟听晚怒其不争【儿子就是太斯文了,还得锻炼锻炼,要这样说……】

她自己在脑海里巴拉巴拉了一顿。

不远处还不太适应这样演戏的陆砚舟:“……”

不过……

还能这样?

学会了学会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