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要一网打尽

《重生之我要一网打尽》

13,范晓华的今世前生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有一句说一句,范晓华前世的妻子杨冬在婚姻的头两年,对他还是不错的。

杨冬的转变在于儿子出生后,他收入的增加完全赶不上家庭生活开支的增加所造成的。

在外贸行业打拼了七八年年,感觉自己到底不是做生意的料,反而更喜欢天马行空,东想西想,在幻想中创造美好世界的范晓华,在做外贸后的第七年,结婚后的第二年辞了职,然后待在家里,当起了起点的全职作家。

当全职作家的第一年,他的收入基本上还能够和上班的时候持平。

可惜,好景不长,从他全职的第二年开始,起点的扫黄工作,便是一年甚过一年,越来越严苛:

从最初的“随便描写,越生动越好”,到后面的禁止下半身,然后又开始禁止上半身,到最后“只能牵手”。

尺度的日益缩小,大环境的急剧恶化,敏感词越来越多,让范晓华这种喜欢打擦边球,擅长探讨,描写“男女之间那点事”的作家完全没了生存的机会,写的几本小说,封的封,删的删,哪怕他竭尽所能,把能删的删完,最后也躲不掉“全书封禁”的命运。

“都市小黄文”是没法混了。

无奈之下,范晓华只得硬着头皮转战其他领域,尝试写科幻,玄幻题材的作品。

可惜连续两三本,是既不叫好,又不叫座,纯粹的扑街,到最后连扑街都没机会扑了,因为编辑根本就不给签约的机会,说他不是写玄幻的料,让他继续整老本行,写都市文得了。

当然,要“把握尺度”,不能带颜色。

范晓华最把握不好的就是尺度,激情一来,那就是随便发挥,极尽描写之能事,对于男女之间的那点事,不是点到为止,而是刹不住,而且也不想刹刹——色食性也,为什么不能写?

好好一个男人,为什么要自宫?

为什么就不能雄起?

难道就为了那二两银子,那五斗米?

和大环境理念上的冲突,让范晓华完全没办法在国内的网文圈混下去,只好搁笔。

这个时候,他的收入就不仅是锐减了,而是完全归零,只能吃他前几年所存的一点私房钱的老本。

而这,他还不敢告诉自己妻子,只能对妻子说现在大环境不好,敏感词太多,他的收入也受到了影响,以后,除了房子的按揭,油盐菜米,小孩子的奶粉这些基本开支外,其他的,她的车,她每季必换的新衣服,高档的化妆品,她爱去的旅游……等等开销,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他怕是帮不上什么忙了,恐怕得她多担待一点。

而自从他让妻子在生活上“自己多担待一点”后,妻子对他态度的变化,时不时的冷嘲热讽,时不时地把自己闺蜜的老公怎么样怎么样,自己同学的老公又怎么样怎么样,让他感觉窝囊而又愤怒的各种比较,各种言语上的刺激和贬损,他也得开始“多担待”了。

女子无才便是德;男子无财更是罪!

而且是“罪大恶极”!

这种道理,他还是明白的。

为了摆脱自己在家里越来越“低声下气”的地位,完全失业的范晓华便打算重新找份工作,去干自己的老本行得了。

一天,正在找工作的他忽然看到一条新闻,说的是《哈利波特》的作者J.K.罗琳在跟女权打嘴仗。

女权讽刺J.K.罗琳身为女人,却不为女权分子说话,断言读者们在知道了她“吃里扒外”的本性后,一定不会去买她的书。

对此,J.K.罗琳并没有用语言进行反驳,而是直接在推特上晒了一张才从出版社得到的最近的一笔版税:

一张七位数的支票!

而且还是美金!

当时的范晓华,完全傻了。

然后,他开始利用网络查询J.K.罗琳的收入,发现这女人因为《哈利波特》这几本被他嗤之以鼻,只感觉漏洞百出,让他觉得完全看不进去的“儿童读物”,不仅年年因为超高版税荣登福布斯作家富豪榜,而且《哈利波特》这本书本身,还被翻译成了八十几种文字,行销全世界,全球正版销售超过5亿册,同名改编的几部电影更是风靡全球,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让这女人成了差不多当时最有钱,也最有名的作家!

据不完全统计,J.K.罗琳仅仅因为一部儿童文学,在其发表的十几年间,总计获得来自于出版,电影改编,各种周边衍生物版权……所获得的利润,总计近二十亿!

美元!

如果这女人稍微有一点经济头脑,将每年得到的版税全部无脑买入米国的高科技公司,比如苹果,英伟达,特斯拉之类的股票,让自己的身价在二十亿的基础上再翻个十几二十倍,那么,现在这女人,怕是在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也是榜上有名的人物!

“在整个华夏,英文比我好的,肯定写小说没我好;小说比我写得好的,英文肯定不如我。

“所以,东边不亮西边亮,我干嘛要在起点上死磕,这也不能写,那也不准碰,戴着镣铐跳舞?

“我干嘛不换条赛道,以我对华夏网络文学的了解,十几年如一日对英文的学习和实践,利用华夏网络文学吊打国外至少二十年的各种非凡的创意和点子,通过借鉴,改编,改头换面,迅速大量炮制一本又一本堪比《哈利波特》——比《哈利波特》好看,有趣,精彩得多的小说,去赚老外们的钱呢?

“而且,退一万步说,即使自己不写,哪怕就是搞翻译,把国内那些叫好又叫座的一本本网络名著翻译出去,赚钱的同时,还弘扬了华夏文化,一举两得,这不是挺好的么?

“傻!

“尼玛,过去的几年,老子真的傻!

“放着‘英文精通’这么好的牌不打,这么好的自身条件不用,反而在那里死磕因为严管而越来越没意思的华夏网文,我还真是脑壳有病!”

有病,就得治!

范晓华只用了短短一个小时,就想通了写英文网络小说,或者说通俗小说的种种关节,治好了自己的心病,一时间,精神振奋,念头通达,不啻于在精神上获得了一次重生!

“杨冬,你给老子等着,等两年后,老子用一捆捆的美刀打你‘嫌贫爱富,狗眼看人低’的脸!”

兴奋不已,坐在电脑前的范晓华双目赤红,挥舞着拳头,低声咆哮着。

虽然有了主意,找到了奋斗的方向,但是换一种语言写小说,毕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毕竟,范晓华在江大的国贸学院虽然专攻了四年英文,为了提高英文水平,在大学期间也陆陆续续看了几十本英语版的各种世界名著,但他毕竟也有十几年没读过英文小说了。

毕业后的他尽管干了几年专业对口的外贸行业,但是外贸所需的英文水平并不需要多高,只需要会写英文邮件,会用英文和老外进行最基本的沟通,能够熟练掌握一两百个行业内的英文专业术语,跟着老业务员混一个月,基本上人人都可以搞外贸。

而自从辞了职,全职在家里写小说后,他更是连英语都很少接触了。

语言这东西,用进废退,一旦不用,退化起来相当之快。

但好在范晓华的基础在,他的学习能力又强,只要给他一定的时间恢复,他的英文水平,很快就能满血复活,更胜往昔。

为了能够用英语写小说,范晓华准备花一到两年的时间重新学习,充电,将自己已经退步了很多的英文写作提升至最高水准。

任何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

而范晓华学习英文写作的第一步,就是将J.K.罗琳的《哈利波特》和G.R.R.马丁的《火与冰之歌》,这两套当代最知名,最有影响力的名著买回来,从头到尾,逐字逐句的研读,学习对方的行文布局和遣词造句,顺便扩大自己的词汇量。

疯狂充电、学习期间,范晓华对自己的未来是越来越坚定,只感觉胜利在向他招手,迷人的曙光就在前方。

但同时,他自身的生存环境却是越来越憋屈,恶劣。

经济上,上班期间留下的不多的存款在他全职学习的一年后便已告罄。

哪怕他现在就开始写英文小说,从发表到赚钱,起码也得再坚持个半年时间。

而面对难关,好面子的他也无法向朋友同学借钱,为了赚钱,他只得拉下他以前拉不下来的脸,去干他以前只觉得丢脸,觉得自己这辈子永远都不可能去干的事情:

送外卖。

妻子杨冬见曾经那个让她引以为傲的丈夫在家里搞了几年网文,不仅没搞出什么名堂,反而越活越过去,越活越下贱,竟然骑上了电瓶车,穿起黄马褂,送起了让她完全瞧不起,且感觉极度丢脸的外卖。

杨冬愣了,怒了,随即便彻底火山爆发了:

“范晓华,他他妈还是不是男人?还有没有一点自尊和脸皮?

“你以前写你那狗屁小说倒也罢了,朋友同事问起,我好歹还可以说你是作家,自由职业者。

“可你倒好,竟然越活越转去,竟然送起外卖来了。

“如果让我的朋友和同事们知道了,你让我的脸朝哪里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