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求学日常

《大明求学日常》

第一百七十章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江芸芸怀揣巨款, 带着兴高采烈的顾幺儿,惴惴不安的乐山,告别老师和周笙, 终于踏上去往江西的行船。

江西素来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美誉, 民间有言:“国初馆阁莫盛于江西,故有翰林多吉水, 朝士半江西”之句,可见江西人才辈出。

黎淳为江芸芸选了江西的书院, 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第一是江西学风浓郁,建文二年开科就曾有江西“一科三鼎甲”的盛况, 结果三年后的科举, 江西举子更是一口气包揽了前七名,轰动一时。

第二是江西不仅文人辈出, 自内阁开设以来, 江西籍的阁臣就有六位之多, 且个个都是鼎鼎有名之辈,如今文臣武将中, 江西人也不少。

至于选上白鹿洞书院则是因为历史悠久, 理学浓郁, 学风自由, 江芸芸一直不曾有过太多的同学,所以去交流才是最好的成长。

从扬州可以直接坐船南下, 顺着长江到达南康府星子县, 全程坐船需要二十天。

二月底的时候,船只也终于停了下来。

“现在直接去报到吗?”乐山看着略显荒凉的码头,犹豫说道, “也不知道书院远不远。”

“去白鹿洞吗?”有个原本正在码头边闭眼小憩的车夫听到声音,立马一个鱼跃爬起来,热情问道。

乐山警觉地挡在江芸芸面前。

车夫打量着这三人,瞧着年纪是一个比一个小,更加和气说道:“我可不是坏人,我就是专门赚拉车这个生意的,每年都有不少人要去白鹿洞书院读书,白鹿洞可不好走,在庐山五老峰下的一个山丘里,四环合树,三面环山,一面夹水,四面高,中间低,要从小路进去的,不然怎么说白鹿洞呢?”

江芸芸好奇探出脑袋:“那你带我们进去,收多少钱啊?”

车夫瞧着有戏,笑得更和气了:“三十文而已,保证给你送到山门口,又快又准确,一点也不耽误时间,小公子可要做这笔买卖啊?”

江芸芸很早就听说朱熹曾在白鹿洞学院开学时,就曾有车夫樵夫等百姓上山听课,每次开课都有百人之多,导致当时江西读书之风自上而下而起,人人读书,颇有孔子所言的礼乐气氛。

面前这位车夫说话就格外斯文。

“你读过书?”江芸芸好奇问道。

“稍识几个字。”车夫笑说着,“要和你们这些读书人打交道,可不是要多读点。”

江芸芸客气问道:“你可知学院里有住宿的地方?还是需要自寻住处?”

车夫显然对书院也格外了解:“有住宿的,学院内的读书人都要住在宿舍里,但不允许带仆人上去,也不能带小孩过去。”

顾幺儿立马抱住江芸芸,大声说道:“我就要和他在一起的。”

车夫看着脸颊肉肉的小孩,一脸怜爱:“山下也有民家屋给你们住的。”

顾幺儿立马给自己翻了脸,不理他。

“去书院要多久?”江芸芸又问。

“若是现在启程,半个时辰后可到山门口。”车夫说道,“现在天色也不早了,要早些去才是。”

乐山作为这里年纪最大的人,心中警惕,小声嘟囔着:“万一是坏人呢?”

“我可不是坏人,我朱三可是这码头出了名的利索人。”车夫不悦说道,“我这十来年拉过的读书人没有上千也有上百了,都是好聚好散的,没有出过一次意外。”

江芸芸笑眯眯说道:“我瞧这个兄弟长得一脸正气的,很难是个坏人呢。”

朱三骄傲挺胸:“还是我们小公子慧眼如炬。”

“那我们坐车走吧,早点安顿好,我们早点休息。”江芸芸拍案说道。

朱三立刻热情起来:“那赶紧上车吧,您要是还想知道我们白鹿洞书院的发家史,我也是可以详细说给你听的。”

江芸芸眼睛一亮,直接坐在车辕上:“说来听听。”

朱三甩了甩马鞭,笑说道:“得嘞,小公子坐稳了。”

“要说我们白鹿洞学院最早可是要从唐贞元元年说起,当时的洛阳人李渤、李涉兄弟隐居庐山,渤养了一只白鹿,被称为白鹿先生……”

后来此地被建台修屋,就成了白鹿洞,等到南唐时,李善道、朱弼等人在白鹿书院置田聚徒讲学,当时称之为“庐山国学”,名声之大可以和金陵的国子监齐名。

宋的时候被扩为书院,当时与睢阳、石鼓、岳麓并称四大书院,国子监九经李善道是白鹿洞书院首任洞主,庐江籍学生伍乔是白鹿洞的第一位状元。

“让我们白鹿洞声名鹊起的却是在淳熙七年,因为朱子重建白鹿洞了。”朱三得意说道,“与我同姓呢,真是荣幸。”

“我瞧着您面相就很文雅。”江芸芸大力夸道,“一看就是也有祖辈荣光的人。”

朱三炫耀着:“小公子小小年纪,当真是眼尖,我的太爷爷可是秀才呢。”

“怪不得呢。”江芸芸夸道。

朱三话锋一转,遗憾说道:“可惜了,书院在前朝的时候由于兵火,书院被毁,文物荡尽,此后八十七年都是荒凉的,直到正统三年才开始重建。”

江芸芸也一脸可惜:“当真是大祸,如今的重建可是原址重建。”

“说是这么说的,但前朝的事情我们又如何得知呢。”朱三话锋一转,笑说着,“您还不知道里面的布局吧,让我给您说一说,等会入门也不至于露怯,给人留下坏印象。”

江芸芸感激说道:“那真是有劳朱三哥了。”

“客气,其实我们说的白鹿洞书院,并非只是一个书院,而是有五组院落,整体都是沿着贯道溪自西向东串联建筑。”

朱三比划着:“可大了,我们要去的书院在五组院落的中间,也就是第三组,位于棂星门院东,紫阳书院西。”

“这么大?”乐山掀开帘子,惊讶,“其他地方也属于书院吗?”

“算是的,入门第一个看到的乃是先贤书院,从名字上就可以得知这里面全都是陈列先贤的,最中的是朱子祠。”

“第二个院落就是棂星门院,在这里可以看到正中的礼圣殿,是书院祭祀孔子及其门徒的地方。这里面有先师孔子的行教立像,可是唐代吴道子摹绘的,仙风道骨,衣袂飘飘,后面的大成殿,供奉着复圣颜子、述圣子思、宗圣曾子、亚圣孟子。”

“穿过大成门和贯道门就到白鹿书院了,您就是在这里读书的,进了门楼你就能看到御书阁,也就是藏书的礼房,后面的明伦堂则是讲堂之地,学院每年都会邀请很厉害的人在这里讲课,您要是想去听可要早些去,去前面听得清一点。”

江芸芸连连点头,谦虚问道:“都请过谁呢?”

“朱子和他的死对头陆九渊呢。”朱三得意说道。

江芸芸没说话,继续等着他说下去。

“没了吗?”顾幺儿把脑袋从帘子后探出来,嘟囔着,“不就是两个人吗?”

朱三咳嗽一声,为自己挽回尊严:“反正很多,你会知道的。”

“继续啊,后面两个地方是干什么啊。”顾幺儿好奇问道。

“白鹿书院后面就是紫阳书院了,说是书院,其实里面都是石碑,刻着历代和书院有关的文章,小公子若是以后功成名就,想来也是能进去的。”

江芸芸也不谦虚,笑说着:“借您吉言。”

“穿过两斋仪门,最后一个院落是延宾馆,这个其实是新建的,就成化五年由江西提学佥事出资建管的,当时还让洞主,也就是山长做了《延宾馆记》,这里是招待四方来宾的,平日里很少轻易开启,你们也不是随便去的。”

“这个书院好大啊。”顾幺儿吃惊说道。

“可不是。”朱三比划出大拇指,“我们白鹿洞书院可是最厉害的。”

说话间,马车驶入一条小道,随着越来越走近,两侧山堑逐渐高耸,到最后只有一条两辆马车堪堪并行的小道。

“哇,真的进去山洞了。”顾幺儿大喊了一声,果然听到有余音回荡。

“要走数里呢。”朱三笑说着,“三位坐稳了,山路是一直往下的,可别摔了。”

乐山连忙把顾幺儿和江芸芸拉了回来:“还是坐马车里吧。”

也不知过了多久,只看到一个高高的尖顶出现在众人面前,随后是一整座庞大严谨规整的建筑群悠然出现在众人面前,这些屋子依山而建,层层叠进,偏又错落有致,随着马车越来越近,山墙起伏游走,飞檐翘角好似一笔笔干净利索的笔墨,飞扬直上。

“好漂亮。”江芸芸惊叹着,目光落在包围着书院的三座群山,“这三座山可有名字?”

“后屏山、卓尔山和左翼山。”朱三笑说着,“若是您能碰到一个性格放荡洒脱的夫子,他可是会带你们去爬山踏青的,现在的二月芬芳,正是爬山的好季节啊。”

江芸芸的目光从三座郁郁葱葱的高山上扫过,最后落在不远处波光粼粼的湖面上。

“闲云潭影日悠悠,当真好春色。”江芸芸笑说着。

“那是。”朱三也把车停下一处平台上,“到了,剩下的路要你们自己走了。”

“祝小公子学业有成,金榜题名。”朱三收了钱,临走前,嘴甜说道。

乐山站在巍峨门口前,这才发现刚才朱三讲得太过轻描淡写,只有切实站在这里才能这座有着煌煌历史的学院到底有多雄伟。

重檐悬山顶上覆着层层灰瓦,檐下又砌有一条长条形石框,全程没有切割打磨的痕迹,石板上有穿孔十字形的叶子五个,再往下看去是“白鹿洞书院”的五个字。

笔锋锐利,一气呵成。

“你们找谁?”门口有仆人看到来人,彬彬有礼问道。

“我是来读书的扬州学子江芸,这是帖子。”江芸芸把袖中的拜帖递了过去。

仆人接了过去,打开后仔细看了看,又看着江芸:“山长提起过你,说是若是您来了就直接请去御书阁,江公子这边请。”

江芸芸跟着他的脚步正要入内,那门童伸手拦住顾幺儿和乐山:“书院只准读书人入内,仆人小童不准入内。”

顾幺儿小鼻子一皱,正打算胡搅蛮缠。

江芸芸咳嗽一声警告说道:“等我出来。”

顾幺儿小嘴一撇,格外委屈地看着他。

乐山连忙掏出糖来哄道:“幺儿吃糖吧。”

门童不理会他们的小动作,只是抬脚离开了,江芸芸也不得不跟着离开。

“我才不吃,我要江芸。”顾幺儿看着他无情的背影,伤心说道。

御书阁是一个二层建筑,建筑四四方方,周边则是一圈木质走廊环绕,造型古朴大方,走廊上有不少结伴而行,有说有笑或者独自一人,行色匆匆的学生,他们穿着白色的校服,腰间系着黑色的带子,头戴方巾,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阁外柱有题联:泉清堪洗砚,山秀可藏书。

和国子监彝伦堂高大巍峨的风格截然不同。

江芸芸敬畏地看着面前的藏书阁,定下一个小目标。

——走之前要把这里的书全都看完!

因为江芸芸出现在这里太格格不入了,不少人好奇都看了过来。

“圣人有言:‘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门童不理会众人的打量,朗声说道,“还请江公子找出这句话的出处在哪,半个时辰为限。”

门童对着大开的御书阁大门,伸手一指,从容不迫说道:“江公子里面请。”

在浩瀚图书中寻找一句话,要的不仅是基本扎实,还需要极大的耐心。

江芸芸明白,她的第一个考验来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