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三国人物直播历史[三国盘点]

《给三国人物直播历史[三国盘点]》

第 60 章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众人汇聚一堂, 方镜之上的画面变换再变换。

方镜之上小到美食,大到山川河流,最后到达那让人一眼难以忘记的堤坝。

绝非人力能够完成的奇观, 还有那高楼大厦,穿云而上, 飞鸟也不过在下面盘旋。

最终化成各种美食,一闪而过。

最终定格在了五个大字, 舌尖上的三国。

许昌和成都这两边, 都显得有些香气缭绕。

不过鉴于这种东西虽然有可能增加上来一丁点概率, 但是要是真的开始, 还是有些碍事的。

要是顾此失彼看不清东西到底什么样, 那就事大了。

事情当前, 也不由得把放在前面的桌案上, 到底还是搬走了一些。

不过即便如此也压不住某些人在各种看得见看不见的地方做法。

只要能够增加一点可能性, 显然怎么都是好的。

【东汉末期到三国时代, 是人口锐减的一个时代,具体被记载的只有不到八百万, 就算是把乱七八糟的隐户、逃户、世族部曲等数额,猜测加到最大,大抵能够到达两千万。】

【给大家一个最直观的感受,那就是如今别的什么都不算, 单单只说京都城就有两千万常住人口。】

话音落下霎时引起山呼海啸。

“两千万?!”曹丕惊声道,“怎么可能!”

贾诩深吸了一口气,“仅仅只是京都一地,若是普天之下呢?该有多少人?!”

“京都怎么养活的了那么多人?!”大司农感觉原本世界观都在动摇。

“这就是人人都能吃得起饭的后世吗?”

“莫不是夸大?!那可是两千万啊!”

何等之多?!

桓帝永寿三年,大汉在籍也不过是五千六百四十八万,即便是多加上一些不会记录在案的, 或许这个数额会增大许多,但是不管怎么增大,那个时候可不是现在正值战乱豪强世家趁乱加大隐户的范围。

而这里一座城就有两千万。

两千万人,一座城怎么能容得下?

更是有人提出了疑问,“那真的是一座城吗?!”

“或许,他们所有人都生活在京都?”

“那个京,是我知道的那个京的意思吗?”

“或是京都是一个国吧?”赵云不由得道。

“那方镜音为何说仅仅?”孙乾猜测道。

“且不说单单,就说之前我们曾看见过那地形有一些像是成都的地方。”刘备深吸了一口气道。

从上而下,如同蚂蚁一般的撼天巨物也曾一闪而过。

如果之前不曾看见那些一同读书的孩童和他们所处的那个东西到底是干什么用的话,或许还能够有其他猜测,但是伴随着那个东西出现,显然已经能够明白很多东西。

成都,也是有城池的。

只是那个城池和他们印象中的城池,不一样,很不一样。

如果不是如今的画面,他其实也很难把两者放在一起来算。

“兄长,可那是两千万……”张飞看向那方镜。

“那是要多大的一座城?”

“那里面是不是有无数的土地?”

众人对此没办法给出一个答复,也给不出一个答复。

“还有那个所谓的常住人口,难不成还有不常住的吗?”吕蒙道。

“你们或许还记得那铁龙,如果是那铁龙呢?”鲁肃绞尽脑汁道,“或许铁龙就是他们出行的法器。”

那是他们所不曾见过的神异,或许也是后世的一部分呢?

或许那才是两千万人中绝大部分人去种地的工具,也或许是用来运送粮食的东西。

也或许有其他东西。

毕竟,那是他们根本想不到的一个高度。

如果一座城可以有两千万人,那两座城,三座城,以及更多的郡县乡村……

后者真的有吗?

【在一千八百年前生活的人们,和如今的我们已经是大不相同。】

【中国的范围仍旧辽阔,地域变化仍旧极多,大自然的馈赠有很多,但是养不活这么多人。】

【种植粮食,仍旧是人们增加存活率的主要方法。】

【主要种的大抵有麦、豆、粟、黍、稻等,其中北方大多吃粟。】

【换算一下作为主要作物的粟,亩产的话大概是不到今天的三百斤,也就是这玩意,小米。】

说着画面之上也对应着出现粟米,金黄璀璨。

熬成粥,放置在碗中羹匙就显得金贵了些。

甚至仔细看看碗也同寻常他们所用的不同。

“原来后世的羹匙是这样的?”

“倒是的确更为精致了些。”

白瓷无痕,纯色干净,即便是再白也没有到达过这个地步。

不过眼下更多的重点仍旧还是放在了那画面之上。

【而肉类牛马羊狗猪鸟兽鱼鳖这些东西,其中牛马对农耕社会,不言而喻。】

【不过这个时候,相比较之前,有面汤、面片,肉羹、烤肉,还有三国著名生鱼片,鱼脍。】

【陈登就是吃这玩意吃死的,第一次发病的时候,正赶上神医华佗不在,直接没了。】

【古代可没有现在的卫生条件,淡水鱼也不杀菌,直接就上,寄生虫本就不少,更别提那可是徐州的河里,说不定都消耗了些什么。】

【鱼肚子里面吃的是什么,猜都能猜的出来。】

刘备沉默了一下,元龙的爱好不多,但是对于鱼脍终究还是比较喜爱。

不过他真不知道元龙竟然还死于此事。

刘备回过头看向了孙乾,“公祐,我记得你……”

“现在已经改了。”孙乾当即道,“我已经许久不碰那个东西了。”

闻言,刘备放心地收回了目光。

随即就听见孙乾咳嗽的声音,莫名给人一种撕心裂肺的感觉。

“!!!”

不对,你肯定吃了!

可是华佗都已经死了很多年了,他应该上哪找神医去?

【这个时候也有饺子,有传说起源于医圣张仲景,据说张仲景退休的时候,赶上大寒,看见了好些人耳朵都冻坏了,一边治疗上门求治的患者,一边做出了祛寒娇耳汤,为穷人舍药,说是祛寒娇耳汤,实际上就是包了祛寒的药物和羊肉的饺子带着饺子汤。】

【当然,我们肯定张仲景的伟大,不过这件事实际上是张冠李戴,饺子是由馄饨演变而来的,毕竟有一部分混沌长得就跟饺子似的,后来成了两个东西。】

“我倒是对于张仲景这个名字有些印象。”曹仁作为在荆州守城都快一年的人,眼下想了想道,随即猛然想起来,“对了,以前的长沙太守,就是张仲景!”

“如今就在南阳颐养天年。”

刘备也在那一瞬间想起了他在荆州的时候也曾听说过张仲景的名字,据说这位老先生也是受人爱戴,医术不凡。

是了,这也是一位神医!

在那一瞬间,刘备眼前一亮。

孙乾:“……主公,我真的没吃那个。”

这么多年了,咱们才过了多少安稳日子?

就算是真有爱好,也显然很少能够这么精细的。

至于这咳嗽,也不过寻常罢了。

刘备却是不听,“公祐,你还是去看看吧,万一呢?”

“我记得你肠胃本就不太好。”

这病听那方镜说,除了神医还没法治。

张老先生都被称之为医圣了,这医术肯定也有保证。

“……”孙乾,主公虽然我很高兴你记得,但是我真的没有。

不过这么想着的时候,孙乾侧过脸去,掩面轻咳了一声。

“不行,此事就这么定下来了,眼下事关此等大事,我不好走动,待到结束之后,稍微准备一下,别人一同我不放心,就由子龙你来送公祐去荆州,寻那位老先生,顺便到荆州看看云长,好生和云长说说,书信到底比不过面对面,顺便转告云长,日后若是事情暂有眉目,我前去荆州待上一个月,让他前来益州也好看看此种神异。”

“是!”赵云当即领命。

孙乾看着这两人三句两句,自己直接就被安排出去了。

他真的没什么事情,只是有些旧疾罢了,只是这些日子越见加深了些。

孙乾看向诸葛亮,诸葛亮顿时投过来了一个爱莫能助的眼神。

“……”

罢了,那就走一回吧,也当见见云长了。

已经有许久不曾见了。

“遵命。”

而在许昌那边曹丕也心动了一下,不过就眼下的情况,说不定这位医圣能有什么方法助他延长寿数呢?

不过转念一想,他又不是得了什么病,眼下修养已经都做到这种地步了,要是再进一步……

还是算了。

而且都已经颐养天年了,这要是来回路程,人没了,那八成他的身后名就更没法看了。

要是有人在这个上面做文章,也不好。

想到这里曹丕目光重新落在了那方镜之上,

【当然,谈起三国美食,也不得不说诸葛亮。】

被猛然提及地诸葛亮:“?”

【为军粮,诞生了锅盔,因为在隆重腌咸菜,变成了孔明菜,七擒孟获的时候,据孟获说是冤魂作怪,诸葛亮用面食做头,蛮头,弄出来49个,投进河里面,而且发现这玩意很好吃,最后鉴于蛮头太难听改名叫馒头,包子同理,馒头里面变成了肉投河里面去,所以也是诸葛亮发明了包子,因为诸葛亮爱吃,所以有了诸葛烤鱼,在赤壁之战前博望坡和曹军对峙没锅碗瓢盆的时候,诸葛亮拿面兑水,做成了煎饼。】

“啊?”诸葛亮。

这都什么跟什么?

隆重咸菜?

诸葛烤鱼?

他怎么不记得他喜欢烤鱼了?

还有那个煎饼,看着不错,很有食欲,而且比较简便,但是他在博望坡是真的没干过这种事。

【当然,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说人在荆州,发明了为了防止孙尚香不嫁刘备做出来的麻粩,虽然咱们也不知道诸葛原都不在那边怎么做的现成美食的。】

【还有诸葛亮发明的荞麦面搅团,毕竟玉米和洋芋版本,一千多年后才会出现。】

【当然,也有可能这就是又一个张冠李戴。】

【不过畅想一下,假如三国时代有玉米和洋芋,大概诸葛亮也就不会那么一次次地无功而返了,甚至打一开始东汉末期就会不一样。】

【毕竟这两样的东西,都是亩产上千斤的东西,尤其是洋芋几千斤都是可能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