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三国人物直播历史[三国盘点]

《给三国人物直播历史[三国盘点]》

第 72 章 以勇略任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就以当时魏国的情况来说, 一切未必不能成。】

【毕竟,那个时候正是曹髦被杀后,相比较后世那种, 篡位别说皇帝本人了, 皇帝全家说不得都要死相比,魏国的皇帝还没到这种地步, 甚至是要礼遇的,最典型的例子,那就是汉献帝刘协, 被封山阳公, 邑万户, 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车服郊祀天地, 宗庙、祖、腊皆如汉制。】

“皇帝全家都要死?”即便是建业那边,听着这话有些人都不由得怔了怔。

不过再想想那是和曹操的子孙后代,以及那继任的篡位者有关,虽然没有什么太大的惋惜之情, 只是想想天子被人屠戮之事,仍旧让人有些实在感觉后世的有些理念, 仍旧有些让人难以接受。

【而曹髦还是被人斩杀而死的, 要不然军权也不会落到钟会手中, 毕竟这个可是军队都没往出带呢,就已经有不少人觉得钟会要造反了, 但是不用钟会也不行,因为除了钟会已经没人能去作为三军主帅带兵了。】

“斩杀而死?”曹操眉头紧蹙,虽然已经知道他的子孙后代已经身死, 但是这个?!

曹操心中杀心更重。

曹丕等人更是不必说了,不过曹洪的目光到底还是多看了一眼司马懿。

即便是他的确是同曹子恒有仇所以直接对着司马懿下手,但是仔细想想,这里面真的不可能是司马懿吗?

他那儿子,真的是逆党之一,而不是其中魁首吗?

王与马,共天下。

可恰好能对上其中一个字。

司马懿虽然现在不曾带兵,但是他记得在方镜说诸葛亮的时候,他记得抵御诸葛亮的可就有司马懿,他儿子真的是一个纯粹的文官吗?

不能带兵的文官?

曹洪眯了眯双眼,而司马懿就站在那边,低着头,也不知道在想什么,一副谦逊至极的样子。

曹洪心下的怀疑就更甚了。

只是鉴于之前曹操到底开过后,曹洪到底也清楚曹操的性子,此刻也不敢多说些什么。

【如果说大败,就算是他们内政安稳,那都是一个极大的事情,更别提那个时候的魏国了。】

【只要把他们耗住,粮道问题就是个大问题,想要出八百里秦川运粮极为困难,但是同样的反之也是一样,耗时间久了,大军还很难撤回,但凡容易被人瓮中捉鳖了,再吃了败仗,想要安稳地回去的极为费力的事情,原因还是出自于蜀道上,不管是从哪条路回去,以蜀汉将领对于秦川道路的熟悉,姜维与魏延两边夹击,都能把大军困死在秦川之中,内政动荡更是必然之举。】

【不过这些都基于设想,有这般好的,其实也有像是魏延真的窜动了姜维搞子午谷奇谋,最终成功,也或者失败,也或者就姜维那不借着天险防御把关隘暴露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从而两面包抄大灭魏军的计划,魏延第一个就和姜维对着干,想尽办法对着干,甚至没有权创造条件也要跑到刘禅那边打姜维报告也说不准,从而达成姜维计划告吹。】

“我想前去见见那位魏太守。”姜维抬起眼眸道,眼底中都闪烁着光辉,声音不大却也不小。

刘备听到那边的声音,目光看向那边眼睛亮晶晶的姜维道,“有时间你可以去看看,不仅去汉中,还要去荆州。”

“文长之前就来信,想要见你,你若是有心游历,荆州也必不可少。”

“不过,这件事情需要从长计议。”比如说到底还是需要多学学的,打铁也需要自身硬,至于出门游学安危问题,若想要更胜一筹哪有不危险的,身旁带上几百人,真说是碰上什么事情那都是磨砺。

除此之外,也别性子未定,被云长和文长带歪了,当然,他们不是不好,只是性子不是那么圆滑,若是为一方将领如此并无不妥,但是若是为总揽全局的大将军培养,最好还是莫要弄得太僵才好。

闻言,姜维点了点头,但是眼底的光辉却也没有减少分毫。

仿佛那里面映着的不是水镜中的互相对峙军队,而是驰骋纵横的北伐大军。

【不过历史并没有什么假设,魏延到底是死在了内斗之中,不由得让人有些遗憾,对于他的评价众说纷纭,但是阿婆主却是仍旧觉得如果他活着,或许真的能够在后期,一展所有才学也说不定,像是魏延这样能够独当一面的将领,在蜀汉后期其实是可以做很多事情的,因为他虽然人际关系处的极差,政治头脑几乎没有,恃才傲物,但是魏延的确是一位极为有才能,而且忠心耿耿的将领。】

【借用一下三国志对于他们的评价,庞统雅好人流,经学思谋,法正著见成败,有奇画策算,麋竺、孙乾、简雍,皆雍容风议,见礼于世,魏延以勇略任。】

【他们皆为世间英才,或许他们已经做到了天下少有人能够做到的地步,只是作为后世之人,却也更希望他们能够活着一展才学。】

【而像是这样的人,东吴和曹魏也有,下一期我们就谈谈东吴那边。】

【我是二照,一个三国阿婆主,我们下期再见。】

伴随着话音落下,方镜最终化为平静。

建业,孙权望着此物,心中亦是有人选。

只不过相比较旁人,孙权的心态更为复杂,如果没有之前方镜单独提他的那一次,或许孙权会对于此事更加的关注,但是鉴于之前方镜所言关于兄长之事,不管是封王,还是兄长后代之事,都让孙权或多或少有些在心下留下了痕迹,若是提及,怕是十有八九自己也躲不过去,但是不管如何心中所想最终化作了些许期盼。

那到底是他之兄长。

而兄长把江东基业给了他,他也的确保住了江东基业,他已不负兄长所期。

至于那日后……

虽然如果称帝他也的确不会给兄长封帝,给子孙留祸害,不过就那杀兄长后代,也实在过之,若非自身实在有问题,怎会有这等传言?不给予安抚,结果最终还朝着兄长一脉下手,那不是显得更为心虚?

就这样的后代,实在不堪为一方之主。

而在另一面,许昌那边,伴随着话音方镜的话音落下,其实更多人的心思都落在了司马懿身上。

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到底是不是魁首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司马懿已经是有可能成为魁首家属的!

之前大家都已经谨慎交友了,眼下更是恨不得把司马懿化成禁止靠近的重点对象了。

真要是司马懿出了事,身边关系好的说不定都要被连累,跟着司马懿成了同党!

谁知道丞相到时到底如何?

丞相旁边可从来不缺人,如今还是正赶上封王不久,鉴于晋代那什么八王之乱,衣冠南渡,五胡乱华等事,杀起来,那都恨不得站着大义呢!

更别提私仇了。

此刻,甚至钟繇自觉地往边上站了站,相比较他这个钟会家属,而且是如今都不存在钟会这么个儿子的家属,对此其实是有那么一点感同身受的,不过嘛,他儿子是作为逆党的反臣,而且还是子承父业是个书法上颇有造诣的,本质上钟繇非但没有什么太大的感觉,甚至还觉得有这么个儿子挺好的。

日后只要不让他领兵就成了。

但是司马仲达这个……

这个可是有可能为魁首的。

毕竟,在北伐的时候,可没提及司马昭的名字,现在却是崩了出来,虽然一切尚未确定,但是也足够司马仲达喝一壶的了。

而且这要是真的是——

那等着他的只有杀身之祸。

丞相虽然在绝大多数的时候,心中开阔,但是显然若是真的动怒之时,那就是血流百里。

二公子会不会被其连累都说不准,毕竟司马仲达可是二公子的至交好友。

再想想二公子刚刚的那些话……

从某种角度来说,二公子的确值得投靠,有事他是真帮啊。

就看着这个样子,真说是想要趁机落井下石摆脱嫌疑的那都要掂量掂量,真说是到时候司马昭不是魁首,司马懿大抵也不会有什么代价,假如二公子为祀,仍旧要平步青云。

真知就算是这段时间,想要落井下石,也要掂量一下会不会被二公子纳入敌对势力。

虽然二公子说了方镜之中绝不会出现,但是谁会信?

钟繇在那一瞬间,都不由得对二公子有所青睐。

虽然小心眼了些,但是对功臣如此,倒也值得令人信任。

而像是钟繇这般的老臣也同样有不少人本就是更加看好二公子,如今就更加青眼相待了,不过这些如今都不会表现出来,毕竟,司马懿这一关,还要看到底过不过得去,退一步说等到那铡刀落地司马昭真为魁首的时候,也要看看二公子的处境。

丞相之心,还是不要猜测了。

不过在允许的范围内稍微示好还是可以的。

曹操把一切都看在眼里,却是没有再开口,只是临走之前看了司马懿一眼,并且吩咐人,这些日子好生守卫许昌,莫要怠慢。

一切风起云涌,司马懿作为站在最中心的人,走不得,动不得,周遭亦是诡异的宁静。

而在荆州那边,关羽和赵云到现在还没说完呢,抵足而眠醒来继续探讨,而孙乾在另一边面无表情的吃着关羽叮嘱再三送过来的药膳,整个就跟一个瓷娃娃似的。

这日子过不下去了!

他要回成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