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78,娶青梅当老婆

《重生78,娶青梅当老婆》

第174章小拇指大小的松子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至于这些药酒的成本,就是高度酒加上一些药材,一斤药酒的成本,都不到一块钱。

能卖二十块钱,完全就是知识的力量。

药酒珍贵的不是酒和药材,而是中医这门技术,技术是无价的。

回到榆树屯,刘红军才发现,家里来了好多人,都在帮忙剥松子。

“红军回来了?”周卫国看到刘红军进来,笑着和他打招呼,

“你们今天怎么有空过来?不学习了?”刘红军笑道。

“也不能天天学习,适当的也得放松一下,劳逸结合嘛!”周卫国道。??.??????????.??????

“红军,你们这松子从哪儿捡的,太好了,我来榆树屯知青这么多年,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松塔呢!

这里面的松子也都很大。”邓晓瑜笑着说道。

“邓晓瑜,你什么时候回来的?”刘红军看向邓晓瑜问道。

“昨天刚回来!”

“咋样了?”

“还能咋样?你能不能不问这些伤心的话题?”邓晓瑜翻了个白眼道。

邓晓瑜前段时间请假回家,缠着家里帮她找工作。

只要找到工作,就能调回城里。

现在,回来了,看她的表情,显然是没有成功。

经历五六十年代的人口大爆炸,现在城里的工作岗位,非常的紧张。

当年之所以,有知识青年下乡,除了因为那一次飓风,因为这些中学生闹的太不像话。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城市里没有办法给他们提供工作岗位。

所以,才有了知识青年下乡这一政策。

老祖这么做,就是为了转移矛盾。

只是,后来飓风一连刮了十年,国家的经济一直处在停滞状态。

导致,十年过去了,依然没办法安置这么多人就业。

不要说他们这些知青,留在城里的那些人,也一样找不到工作。

十来个知青,都来到刘红军家里,帮着剥松子。

“红军,你明天能不能带着我们一块进山,捡点松塔啊?”孙莉莉是个爽快的性子,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这样的人,说好听的就是说话办事爽快;说不好听,就是说话不过脑子。

“孙莉莉,别乱说话,人家红军还要进山打围呢!

带着咱们进山捡松子,一天得耽误多少事?”不等刘红军开口,邓晓瑜就在旁边说道。

“明天进山去捡的松子倒是也行,你们有滑雪板吗?

这个时候,山里可不好走。”刘红军想了想笑着说道。

刘红军倒不是因为好说话,无私的帮助他们。

主要是,刘红军真的想再进山捡点松子。

后世的时候,刘红军曾经在云南当兵,他知道,云南那边有一种外来品种巴拉那松,他的松塔一个能有五斤左右,里面每一个松子能有大拇指那么大。

而他昨天捡的松塔,每一个都有三四斤重,里面的松子每一颗都有小拇指大小,只比巴拉那松子小一些。

所以,不仅仅是孙莉莉动了心思,央求这刘红军带着他们进山去捡松塔。

刘红军也一样,动了心思,这样的松子,就该多捡一点回来,留着自己吃,还是送人都不错。

“滑雪板当然有了,不然不白在榆树屯当知青这么多年?”赵建军笑道。

“那行,那咱们明天就进山去捡松子。

胜利大哥,你去看看,能不能再借两辆爬犁,咱们进山多捡一点松塔回来。

你看这样的松子,供销社就是给两毛钱一斤,都不卖给他。”刘红军抓了一把松子,笑着对钱胜利说道。

“爬犁倒是好借,只是这牲口可不好借。

那些买了大牲口的,都去林场拉套子了。”钱胜利说道。

看到刘红军手里的松子,钱胜利也心动了,这么大的松子,自己吃,送人都是好东西啊!

就是榨油都比他家老娘们捡的那些,能多榨二两油。

这个倒是事实,现在到了一年一度的采伐季,每年这个时候,生产队的牲口都会去林场,给林场拉套子。

如今,大牲口都被个人买走,更不可能闲在家里。

关内冬天,是牲口养膘的时候,到了关外,冬天则是牲口出力的时候,等到夏天秋天再养膘不迟。

“有爬犁就行,去的时候,绑在咱们的爬犁后面,拖着过去。

回来的时候,让周卫国他们自己拉着回来。

这样,也比扛着麻袋来回要轻松许多。”刘红军笑道。

“对,我们自己拉着爬犁回来,这个可比拉着地排车轻松多了。”周卫国赶紧插话说道。

让他们去借爬犁,可不是那么好借的,要多费不少口水。

钱胜利就简单了,一句话就能借出来。

“不用去别人家里借,队里就有好几个爬犁呢,分家的时候,都没有人要。”钱胜利笑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