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问鼎

《明末问鼎》

第四十九章 训练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其他军官对于鸟铳和三眼也仅仅是听过而已,也不知道涂定山说的对不对,只道是他见多识广,既没有人应和,也没有人反驳。

刘俊脑子里的念头一闪而逝,注视着匠头李勤俭道:“李师傅,对于火铳,你最熟悉了,你说说。”

李勤俭这样的会议才开过几次,听刘俊这次突然点到他吓了一跳,紧张地站起来回答道:“启禀千户大人,三眼铳二十余步可以破甲,在这个射程内威力远大于弓箭,再远就不行了。”

“但鸟铳要远得多,正常情况下,八十步内还是很有杀伤力的,这个距离下要比弓箭强不少,要是被射中和被砍了一大刀差不多。”

三眼铳肯定是不行了,这东西实在是鸡肋,而鸟铳无论是杀伤力还是有效射程都比步弓还要强了。

况且刘俊知道,火铳代表了未来火器的历史发展方向。

“听起来鸟铳不错,可为什么老是会炸膛?”

李勤俭听了这话神情立马便激动起来,一张脸都涨红了,他悲愤地抱紧双拳对刘俊说:“千户大人!鸟铳时常炸膛我们匠户也是听说过的,其原因诚然有部分是因为有的工匠技术生疏,打造的铳管厚薄不一,焊接也很有问题,但那毕竟是少数。”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上头给我们的材料实在不足,常常是只能造三杆火铳的铁料非要我们造五杆,倘若哪天炸膛了还要抓小的们去杀头,小的们实在是冤屈!”

“好了,这不是你们的错。”刘俊让李勤俭平静一下,“那我现在要是给你足够的铁料,能保证不炸膛吗?”

“绝对不会!”李勤俭斩钉截铁地说。

刘俊点点头:“那依你说,打造一杆鸟铳需要多少铁?多少两银子?”

李勤俭沉吟了一下,道:“回禀千户大人,一杆鸟铳需六斤精铁,耗费毛铁得四十斤。除此之外还得有炭等,算下来得三四两银子。”

三四两银子刘俊还负担的起,况且火铳是未来兵器演化的趋势,代价再大也总得走这条路的。

陈绍孙细想了一下也表示了自己的忧虑:“可即使火铳不炸膛,开火一次也够弓箭手射三次箭了,鞑子要是骑马的话,很多火铳手甚至都没有开第二铳的机会。”

刘俊对此倒是毫不在意,他笑着解释道:“火铳本身就是远程攻击的武器,倘若鞑子冲过来厮杀,那正好也到了我们长枪兵表现的时候了。”

于是刘俊决定只留下五个铁匠继续给长枪包上枪尖,剩余的十五个人全部都去打造鸟铳,铠甲的事暂时不提。

不过铁料堡里现在严重不足,火药更是一点没有,是时候到贺世贤那里打点秋风去了。

会议之后还讨论了些辎重运输不畅、缺乏随军医士等问题,刘俊也都让人一点点记录下来。

之后的一切都按部就班地进行着,王富贵带领大家赶着在土地冻上之前继续垦田开荒、开渠打井。

李勤俭和一众铁匠都在忙忙碌碌地打制火铳好证明自己的手艺,福伯则带着部分军户忙着后勤保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