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问鼎

《明末问鼎》

第一百一十章 新帝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乾清宫,清冷的大殿中,刚刚登基的泰昌帝朱长洛正依靠在床案上批阅奏折。

龙床边上,两个小宦官低头跪着,一个手里举着一叠奏折,一个捧着古朴厚重的砚台,像雕塑一样定在那里。

泰昌帝批阅完一本奏疏,就将小毫在砚台里蘸一下,红色的朱砂便像桃花一般晕开。

大宦官王安轻轻地走进来,给旁边的烛火细心地剪了蜡芯。

泰昌帝听到这熟悉的脚步声,头也不抬,继续皱眉看着手里的奏疏开口道:“梁永那边,打发好了?”

王安走到泰昌帝的另一侧,小心地整理好他批阅过的奏折,轻声道:“都打发了。”

“明天一早,梁永就会递来祈老的折子。”

“连同他的二十四个义子,都会从位子上退下来,只要宫里能给一份供养即可。”

泰昌帝“嗯”了一声,又道:“梁永虽然没有大错,但毕竟把持司礼监这么多年,该退下了。”

“他的义子们有些还是干练的。”

“你从其中挑选几个可用的,剩余的,都打发的凤阳守皇陵去。”

王安收拾奏疏的手顿了一下,随即开口答应道:“臣明白了。”

“等你接手了司礼监,内廷的事情便算妥当了,可外廷那边……”

泰昌帝将手里的奏折放下,身子微微向后靠去,眼神里浮现出几分茫然。

先帝这些年疏于朝政,六部许多官员空缺不说,就连内阁都是长期只有方从哲这一个首辅。

自他登基以后,方首辅便一直奏请让充实阁员,但内阁不像六部,一些缺员他随手便可批了,内阁是朝廷的中枢,让谁进,做什么,都是要牵扯方方面面的。

泰昌帝叹息一声,忽然道:“对了,户部尚书李汝华奏请召回叶向高,厂臣以为如何?”

国家大事,唤作是别的内侍想必是不敢答的,但王安不同。

他在朱常洛还是势微皇子的时候便跟着他了,陪着这个备受冷落的皇长子走过了数不清的凄风苦雨,名为主仆,实则亲人,关系非同一般。

他挥手让床前侍候着的两个小太监退下,开口道:“凭叶向高的资历,回来便是要入阁的,李汝华的意思是想让其做首辅也说不准。”

泰昌帝轻声道:“他们自然是想推叶向高做首辅的。”

王安又道:“万岁,叶向高在先帝时就做了多年的首辅,忠心和能力臣以为都是信得过的。”

“只是……他若入了阁,方首辅又该何去何从呢?”

泰昌帝拧眉想了一会儿,叶向高资历深厚,万历时甚至一人主持内阁事务七年之久,人称“独相”,资历和能力都是毋庸置疑的。

后来叶向高辞官,资历和势力都稍差一筹的方从哲,才做上了首辅位置。

况且,叶向高任首辅时,曾连上几十封奏疏,要求先帝督促福王就藩,为巩固自己的储君地位立下过汗马功劳。

所以,只要叶向高入阁,那便得做首辅才行。

泰昌帝想着想着已经合上了手里的奏疏,王安接着说道:“赵南星、刘一璟、李汝华、邹元标、周嘉漠都是东林党。”

“叶向高虽说没去东林书院讲过课,但先帝时就被人指责为东林幕后党魁了,如果方首辅再退了,臣只怕届时东林难制啊。”

泰昌帝故作吃惊道:“你这老家伙不是和东林党走得挺近的吗?”

“怎么今天反倒不替他们说话了?”

“呵呵,谁对万岁有用,臣就同谁走的近,昨天是东林党,今后说不得就是楚党、齐党,又或是浙党。”

泰昌帝若有所思:“方从哲是浙人。”

他眯着眼睛又想了一会儿,然后开口道:“方首辅做事一向勤恳,又没有什么过失,朕甫一登基就罢黜了他,恐怕其他的朝臣也会有所怨言。”

王安也道:“万岁还在潜邸的时候,曾有人跟咱们说方首辅是后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