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民俗怪谈

《我的民俗怪谈》

013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大山下意识往小萍奶奶的房间跑去,半路却停下来。他急得原地打转,最终却认命走向门口,哆嗦着把门打开。

院内的那盏灯照明度有限,铃兰透过门板,看不清楚张屠户的脸。但她能清楚地看到,那是一道身材高大健硕的身影。他身上穿着褐色的围裙,围兜上有许多血迹。有些还鲜艳着,有些凝固了,就变成了围裙的颜色。

他左手拿着一把厚重的砍刀,因为砍刀过于沉重和巨大,他把刀拖在地上,发出呲啦的摩擦声。脑袋上戴着一个牛头面具,看上去像青面獠牙的怪物。

“你……”大山的声音带着强装出来的镇定,“你来干什么?”

张屠户带着牛头面具的脸扭向他,声音很沉闷:“你们家,有人变异了。我来带走他。”

大山边往后退,边说:“没,没有,你肯定是看错了。”

张屠户动也不动:“我不是靠看的。”

他抬起那把沉重的砍刀,重重劈在地面上,顿时碎石飞起,好好一块青石板被劈成两瓣。他的声音充满冷酷的压迫感:“交出来,不要浪费我的时间。”

小萍奶奶的房间传来一声沉闷的咳嗽声,随后归于寂静。

黑暗中,铃兰看见青姐攥着裙摆的手用力到发抖。

“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大山扭过头去,咬牙硬说。他看见躺在地上的菜刀,捡起来。

“你要是不走,就不要怪我不客气了!”他红着眼,执刀对准张屠户。

今天刚刚被他追杀的铃兰知道,这个男人凶起来是很可怕的。

然而没等大山摆出赶人的架势,只见张屠户举起他的大砍刀朝大山劈来——

“铮”的一声,大山拿在手中的菜刀被削成两半。

方才寒光朔朔的菜刀变作一块废铁。

大山夫妻两人霎时变了脸色。

小萍奶奶房间的方向传来吱呀一声响,这个时候,青姐大声道:“我,是我!”

她站到大山身前,夹杂张屠户和大山中间,身形显得十分娇小,声音却很坚定。

青姐仰头,脸上带着一股决然:“你带我走吧。”

张屠户的牛头面具动了一下,看她一眼,还没动作,旁边的大山“扑通”一声,跪下了。

他身形颤抖,肩膀也在耸动:“不,是我,你带我走吧。”

“是我。大山你不要胡闹。”

“阿青,你让我走吧!”

夫妻二人开始争执起来。

青姐撩起她过长的裙摆,露出里面一双牛蹄。

大山掀开他的衣襟,露出胸口一片黑的毛。

然而,哪怕夫妻两人已经自曝,张屠户也只是站在一旁没动,看着他们争执。

似乎对张屠户来说,辨认出真正的变异人有些难度,而且他不是靠眼睛。铃兰寻思着。

庭院的声音很快嘈杂起来——小萍也出现了,她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看着一片狼籍哇哇大哭。

听着庭院里传来的吵闹声,铃兰脑海瞬间里闪过另外一个脱身的办法。

遇到危险的时候,不要把希望放到其他人身上。能拯救自己的,只有自己。

赌一把。

铃兰想着,把厕所的门栓拿开。

这个举动让她暴露在所有人眼前。

张屠户最先注意到她,透过牛头面具向铃兰投来打量的目光。

大山夫妻也回过头,脸上满是惊诧,似乎是不明白躲了一整天的铃兰为什么要这个时候出来找死。

铃兰理也不理他们二人,径直走到张屠户身边:“你要找的人是我。”

他不是靠眼睛,是靠别的方法。但这个方法并不能让他准确辨认出到底是谁出现异化,不然,他早带人走了。

在张屠户冰冷的目光中,铃兰深吸一口气,然后撸起袖子来:“我的手,长毛了。”

昏暗的灯光下,手臂上的绒毛还算清晰。怕他看不清楚,铃兰还把手往前送了几分。

片刻后,张屠户用力耸动鼻子,似乎是在确定什么,随后一言不发离开。

只是他临走前盯着铃兰的那个眼神,让铃兰感觉自己被一个疯子盯上了。

不过……

她赌对了!

她重新把袖子放下,回过身来看着那对抖成筛糠的夫妻。

眼睛里都有着不同程度的震惊和无措。

他们像看怪物一样看着铃兰。

可能是没从刚才被张屠户威胁的恐惧中恢复过来吧。

铃兰觉得他们两夫妻的情形看上去有些可怜,但她并不打算安慰他们,而是雪上加霜地威胁道:“你要是动我一下,我立马把张屠户叫回来!让他把你们统统杀死!”

大山瑟缩一下,没有说话。

青姐说:“你为什么……”

她似乎有许多话要说,但最终只道:“你帮了我们,真是不知道该怎么谢谢你。”

大山看了铃兰一眼,垂着脑袋,声音很闷:“对不起,我今天……不应该对你出手。”

接收到他人的感谢时,作为一个慷慨的人,需要表示这是举手之劳,让他人不用放在心上。如果接受到的是他人的道歉,更应该展示自己的大度和度量。

但良好的社交礼仪并不适用现在这个村庄,铃兰也不想原谅大山,决定今天破此一例,不搭理他们。

她轻哼一声,说:“你们快告诉我关于张屠户的一切。”

听见这个名字,青姐的脸色又白了一分。

她站起来,冲到门口,把门掩上,又搬来一根粗硕的木头顶着门。

做完这一切,她略略松口气,然后才看向铃兰,说道:“我们不知道。”

铃兰不信,立即冲到门口威胁:“你们骗我,我就去找张屠户。”

大山激动起来,冲过来按住她的肩膀,说:“不许你去找张屠户!”

他力气很大。

铃兰很疼,简直快气死了

要不是神谕之书里面说不可以对苗儿村的村民使用暴力,她真是恨不得给他下点毒!

她只能奋力挣扎起来:“你放开!不然我叫了!”

意识到自己的冒犯,大山悻悻收回手。

没等他说什么,吱呀一声,小萍奶奶房门口大开。

房间里面那个有着牛皮牛头的老人拄着拐杖,一步并作两步冲出来。虽然踉跄,但没摔倒。

她拿起拐杖就往大山的背上抡:“你个棒槌,我打死你我!谁让你这么对待恩人!”

“我是这么教你待客的?”

“你快把列祖列宗的脸都丢尽了!”

“丢人玩意儿!”

大山力气虽大,但面对他的老母亲,一下手也不敢还,只能沉默地挨打。

别看这老太太一副气息奄奄的模样,打起人来可有力气了,一点不见人老力衰。

“啪啪”的声音一直响起,铃兰也不去阻拦。

那老太太似乎是打累了,停下来休息了一会儿。

她顶着那张可怕的牛脸对铃兰说道:“真是谢谢你了,闺女。”

“大山他们不知道张屠户的事情,我知道,我和你说,也算我活着还有点用。”

铃兰满意了,乐意向这位老太太展示自己的大度:“举手之劳,您快说吧。”

老太太却似乎犯了难,她盯着她看好几眼,犹豫着问:“你要想清楚,一旦接触到祂的事情,你多听一耳朵,多看一眼,都会被异化,被污染的!可要想清楚!”

都到这个地步了,没有退却的道理。

正确的信息就在眼前,畏怯困难而不敢揭开真相,就只能被永远欺骗。

铃兰坚持道:“说吧。”

老太太深深叹了口气,一双浑浊的牛眼里似乎有泪水流过,铃兰看不明白,只等着她的话。

“大山,阿青,你们带着小萍回屋去。”老太太说,“你们不要听。”

大山一副不赞同的模样,但看一眼老太太严厉的牛眼,最终什么话也不敢说,拉着老婆孩子回屋去了。

院子里,只剩下铃兰和老太太两人。

老太太拄着拐杖走了几步,走台阶上坐下。

铃兰刚想走过去,老太太却用拐杖指着她:“不要过来,能听清就好,靠太近,你会变得……像我一样。”

铃兰只好在原地站定。

老太太说:“事情有点远,从哪里说起呢……”

她沉吟片刻,似是在回忆,随后把当年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说来。

事情大概发生在三十年前。那时候的苗儿村宁静祥和,敦亲睦邻。

他们顺应四时,春耕夏种,秋收冬藏,自给自足,日子也算美满。

那时候,张屠户还是苗儿村的张屠户,他不过十来岁,是个半大的小子,跟着他的父亲一起在村子里养牛宰鸡,赚个营生。

后来有一天,不知道从哪儿来了一头牛,还会说话。

牛说它叫日及牛,吃了草,就会长肉。今天割一斤,明天长回来一斤,如此生生不息,绵绵不绝。

张屠户的父亲如获至宝,按着日及牛说的,拿刀割了它的肉,静待第二日,那割掉的肉果然长出来了!

日及牛挨了一刀,却完好无损,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矿。

苗儿村的村民本来看天吃饭,一年辛苦到头,最多也就两季的丰收。想吃点荤的,还得苦苦挨着,忍着馋。有了日及牛,牛肉变得易得起来,村民的饮食水平高涨。

张屠户他父亲就这样割啊割,村民们吃啊吃,也没吃出什么毛病来。日子久了,他们渐渐也就接受了这个古怪的牛,觉得它是上天派来救苦救难的菩萨。

日及牛天天挨刀子让村民吃肉,自己却只能吃草。张屠户他父亲见它可怜,便向村民提议说,他们自古有感恩五谷母的传统,感谢五谷母带来大地的丰收。吃哪里的,就念着哪里的,做人不能忘本。他们既然能供奉五谷母,也该让这头可怜的牛尝尝香火,让人们也感念它的恩德。

村民是记恩的,觉得也就是顺手的事情,于是没有反对。

自此后,村民们就把日及牛当成神明一样供奉起来。

头五年,如往常一样,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第六年,新年一过,有人去张屠户家割肉,却没看见屠夫,而是看见两头牛。

一头活的,一头死的。

活着的那头是日及牛,死的那头正躺在血泊里,半截的肠子被日及牛嚼进嘴巴里。

那往日只吃草不吃肉的日及牛此时竟吃起牛来!

村民正惊骇着,张屠户从屋里冲出来,目眦欲裂,对着那头死去的牛喊了一声爸。

一石激起千层浪,村民们震惊了。

那日及牛岂不是在吃人?

村民稀里糊涂,却也知道事情不简单。他们不知道怎么处理,只能先把日及牛关进牛棚里,先回去商量再决定怎么办。

只是村民很快也管不了张屠户家这官司里,因为他们每人身上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牛化。

有的是牛角,有的是牛蹄,有的是牛尾巴,不一而足。

所有人都意识到日及牛邪性得很,万万不能留下来。

他们想着把日及牛烧死,还苗儿村一个太平,只是等他们意识到事情不对,日及牛早就不知所踪。

村民知道,日子是不能指望日及牛过下去了,这一次没有丢了命都算好的,只能继续往地里扒食吃。

然而他们头几年被日及牛惯坏了性子,疏于侍弄田地,导致草盛苗稀,那么多地没长出几个谷穗来。

他们想着,明年就好了,明年多种点,家家户户还有些余量,还能撑过去。

只是没想到,第二年丰收的粮食和往年比起来,减产至少一半。

第三年,种出来的粮食更少了。

村民存粮也不多,有些人家没有粮食,日子快过不下去了,有些人就想起了日及牛。

于是有村民便上了香,许了愿,希望日及牛能重新回来。这样他们就不愁没有饭吃了。

第二天,日及牛真的回来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