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的证词

《乌鸦的证词》

第三十三章 任务书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乌鸦的证词!

她看到u盘里还有一个文件夹,便又点了下,随着左上角三个字“打开中”在不停闪烁,张闲闲的心开始突突的跳起来。

这电脑从她买来到现在已经有七八年时间,因为在之前的公司里每个员工都会配备一台电脑,所以这台联想笔记本一直放在家里。后来认识谢秋后她就一直用的谢秋的电脑,这台也就有时候公司需要居家办公的时候用一下。

即便用的不多,七八年前的电脑零件也有些老化,用的时候还经常会卡顿。好几次谢秋说想给她买一台新的,都被她严词拒绝,声称有男朋友的就够用了还买啥电脑。此刻看着空白屏幕上那不停闪烁着的圆圈箭头,张闲闲有些烦躁,第一次产生了想换一台新电脑的想法。

文件打开,那是一份垃圾处理技术相关的任务书。张闲闲知道这是谢秋读硕士期间的论题,这个课题后来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就如她之前工作单位楼下的垃圾处理站就是用了这个技术。

她还记得他那时候吃住都在学校,一门心思都投入在论文撰写上。有时候在家大半夜的睡觉,都会因为脑袋里突然出来的一个点子跑到电脑前工作一整晚。

谢秋读书期间学习的是环境工程,他告诉她,目前市场上有的垃圾处理主要就分为焚烧,堆肥,填埋和回收法。

焚烧就是将生活垃圾在高温以及供氧充足的情况下,将可燃物放置焚烧炉中进行充分燃烧,使其释放出足够的热能,进而回收余热。这种方式还可以将需要热处理的垃圾给使用燃煤的企业。这也是在这四种中最常用的垃圾处理方式。

回收法虽然对环境保护有很大的作用,但是使用起来的局限性很大,只对类似于钢铁,纸皮塑料这些可以再回收利用的废品有效。

而剩下的堆肥法和填埋法都和微生物降解有关,这两种方法都是通过有效利用垃圾中存在的微生物,并借助有机物质发生的生物及化学反应等生成类似腐殖质土壤的物质,使其能够展示出自身的利用价值。

被微生物降解的垃圾除了可作为肥料使用,还能改良土壤环境。张闲闲以前听家里人说过,以前在农村的时候,经常会将日常垃圾和人畜粪便放在一起用作肥料。但是在日常的垃圾处理中,以上这几种处理方法都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弊端。比如焚烧垃圾带来的有害气体,堆肥处理有可能因为没有将电池等有毒物质挑选出来导致大面积土地污染。

谢秋在进行论文选题时,就将目光放在这一点,他想研究出一种更有效的垃圾处理方式。

对生物学博士出身的谢秋来说,他最先想到的就是使用厌氧消化技术。这是一种常见的生物技术,是通过控制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将有机垃圾转化为沼气和有机肥料。

用厌氧消化技术处理后,产生的沼气可以用作能源,而有机肥料也可以用于农业生产,可以极大的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

此外,这种技术还能够利用特殊的微生物对废弃电子产品中的有毒物质进行分解和去除!这样的话也就解决了堆肥法和填埋法里最难解决的土地污染问题。

除此之外,谢秋还想到可以用热解技术将垃圾转化为可再生能源。

具体的实施方式是利用高温和缺氧的环境将有机物分解为气态,液态和固态的新材料。这里面牵扯到复杂的生物与化学反应。

而垃圾中的无机物也可以经此转变为固体残渣,这些残渣虽然无法当做能源使用,却也可以广泛用于建材或者肥料使用。

谢秋先是收集起一些他和张闲闲用过的废品材料,在实验室用这两种方法对那些废品进行处理。在经过不断的变量尝试后,谢秋的想法逐渐变成现实。

看来,u盘里的任务书一共两份,其中一份名称上后缀了一个箭头。张闲闲先是打开那一份没有后缀的文件,一篇以“新型垃圾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命名的论文出现在他眼前。

论文的前半部分她都很熟悉,在厌氧消化技术和热解技术的实验成功后,谢秋最先向她分享了喜悦。只是从那之后很长一段时间,谢秋会经常连续好几天都在实验室里鼓捣。

将论文一直下拉,谢秋完整的叙述了他从找到灵感,到进行实验,再到技术逐渐成熟的过程。张闲闲这才知道,谢秋在厌氧消化技术和热解技术成熟以后,又引进了两种新的技术。

那两年正是物联网技术突飞猛进的时候,同时人工智能也发展的十分迅速。谢秋想到常规垃圾处理技术中琐碎的人工步骤,他决定尝试利用智能技术来解决这一麻烦。

首先是物联网。这是一项通过将传感器,设备和其他物体与互联网连接,实现数据的收集,传输,和处理的技术。通过互联网,设备可以实现智能化,自动化的管理和控制!

如果将它使用在垃圾处理领域,是不是可以通过物联网实时的垃圾信息,帮助检测和管理垃圾处理过程?谢秋用行动证实了他的猜测。

他在垃圾桶中安装传感器,用来实时监测垃圾桶的填充情况。当垃圾桶快要填满时,系统自动给相关部门发送通知,进行清理运送。这样就避免了大街小巷里常见的垃圾溢出情况,极大的减少人工。

此外,还能利用物联网技术对垃圾的分类处理进行改进。在投放垃圾时,系统可以通过垃圾的重量,形状和材料等信息进行自动挑选分类。

通过物联网,谢秋成功提高了垃圾的回收利用率,并且在人工耗费和效率提升上取得了极大的成效。

物联网的成功利用让谢秋体会到了算法的强大,于是他又将矛头转向人工智能这一块。他将人工智能搭载进垃圾处理流程,通过模拟计算,可以帮助人们实现更有效也更精确的垃圾分类和处理。

谢秋将人工智能和物联网联合起来,在垃圾挑选分类时也加载了人工智能算法。这样不仅可以对大量的垃圾图片进行分析和识别,还可以根据历史和实时数据为垃圾处理智能化调度和规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