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家父娄半城,我娶了白玲

《四合院:家父娄半城,我娶了白玲》

018 安排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白玲知道这些街坊邻居还是有些怕她父亲白占山,毕竟是东城区的区长,所以便给大家打消疑虑道:

“我家其实就是一普通人家,你们也甭见外,不要觉得我父亲是区长咋了,其实都大伙一样,都是龙国的子民,都是百姓罢了。”

闫埠贵知道这是个跟娄云山和白玲拉进关系的好机会,接亲的人还能讨个好彩头,兴许还能得到娄云山的一些小礼物,便轻轻地推了推闫解成,闫解成明白了父亲的意思,赶紧说道:“易大爷,我去!我去!”

易中海笑道:“成,那就你们四个了!去接亲那天,你们四个可一定要穿的帅气点,别丢了咱大院的面儿!”

闫埠贵说道:“那白玲家来十二个人,再加上娄云山家接亲的七人,加上你们这对,就是二十一个人,云山你家除了接亲的还要来多少亲朋好友来喝你喜酒?”

娄云山记得他爸跟他说过了,大概有一百二十号人,都是关系比较好的,娄半城才通知,关系一般般的,都没怎么喊,毕竟不想把场面做的太隆重了。

娄云山说道:“大概一百二十号人左右。”

闫埠贵说道:“那这一百二十号人,差不多也就十五桌,加上刚才二十一人,差不多三桌,再加上咱们大院的九桌,也就是二十七桌。”

“给你多办三桌,余下来,以防万一,又有多的客人来,咱们总不能不给人家吃饭,你说是吧?”

娄云山点点头:“嗯,还是闫大叔考虑的周到,那就按照三十桌的菜去办。”

“对了,这次我父亲和我岳父都说这次喜酒要办的朴素一点,不要太多的大鱼大肉。”

娄云山的话,让大院里面的人还以为这次酒席不会有什么好吃的,觉得身为京城第一富的轧钢厂老板娄半城也太小气了。

娄半城他儿子结婚就不好好办一个喜酒,就不怕丢脸丢到家吗?

而且白玲的父亲好歹也是区长,这伙食办的太差,那可是丢了他们大院的面儿啊。

谁知道娄云山下一句话,让大伙都充满了期待。

娄云山继续说道:“一桌就办十个荤的,八个素菜就好。”

听到了这句话,大伙的担忧一下子就没有了。

滋滋,这伙食光听着就比贾东旭结婚的时候,办的好多了。

易中海接着说道:“那厨房的人都安排好了,就让他们去买菜好了。云山,白玲你们觉得咋样。”

娄云山点点头:“嗯,成,等会儿,这十八样菜,列一个清单,到时候,买多少猪肉,多少只鸡、多少只鸭,多少条鱼,还有各种蔬菜,咱都写到上面,合计一下多少钱。”

王富贵说道:“猪肉的话,要当天现杀的,可以明天跟人家老板现说好,至于鸡鸭鱼这些咱们明天就可以去买回来,先养着。”

“那些蔬菜的话,早点去菜市场买就成,图个新鲜。”

娄云山点点头:“成,王大叔,您是大厨,这买菜的事情要不就您来负责吧?我待会儿把钱都给你,你领着几个街坊邻居一起去买,您看成吗?”

王富贵挺着胸脯说道:“没问题,这事情,就包在王叔身上。”

说着,娄云山便让人找来纸和笔,把要买的各种菜和肉,都写了上去。

猪肉三十桌,每桌至少两斤,一斤猪肉市场价大概七毛八,不过王富贵买的多,也跟那老板熟络,能便宜到七毛六左右。

六十斤猪肉,也就是四十五块六毛。

鸡要十五只,每只大概三斤左右,一斤鸡肉六毛三,也就是二十八块三毛五。

鸭也要十五只,每只大概四斤左右,一斤鸭肉五毛五,也就是三十三块。

鱼要六十只小草鱼,每只大概一斤半左右,一斤草鱼五毛二,也就是四十六块八毛。

光是买这些肉就需要153.75块。

王富贵还记得一年多前贾东旭和秦淮如结婚的时候,贾家真的是抠门的要死。

尤其是那个贾张氏真的是抠门抠到家了。

结个婚,所有的菜买起来花的钱都不过五十块。

让大伙都吃了个寂寞。

虽然娄云山说的节俭,但是对于这些住在大杂院的老百姓来说,这次酒席办下来的话,实在是太过于丰盛。

所以,大家办事情的热情高涨,都十分积极,毕竟能吃到那么多好吃的肉。

这些肉,恐怕他们一年都不能吃上这么多。

至于各种菜,白菜、土豆、黄豆等等这些也都写上去了,蔬菜就比较便宜了,起来也不过是三十二块。

肉和蔬菜一共加起来也就是185.75块。

娄云山直接给了王富贵二十张大黑十说道:“王大叔,这两百块您先拿着,如果不够,到时候您帮忙垫垫。”

王富贵笑着说道:“完全够了够了,这铁定还剩不少钱,到时候我跟你多讲讲价格,多给你省点钱。”

王富贵没有想到娄云山这么相信他,第一次见面,就递给了自己两百块钱,这可是一笔巨款啊。

就这么放心地让他王富贵去买菜买肉,那王富贵肯定的把这件事情给办好了,不能辜负娄云山的信任。

娄云山笑道:“好勒,麻烦您了。”

易中海见买菜的事情已经安排妥当了,便又对娄云山说道:“云山,你这瓜子、花生、烟酒这些也要准备是吧?”

娄云山点点头:“嗯嗯,这个我明天去买。”

闫埠贵也接着说道:“你还要买喜纸、大红灯笼、大红花之类的,咱们这整个大院,好歹也给张灯结彩起来,要不来看起来没那种气氛。”

娄云山点点头:“是,闫大叔说的对。”

“这些东西,我想让大院的兄弟姐妹们,谁帮帮我去买来这些,到时候,好去张贴在家里面,还有这大院里头。”

“毕竟我明天还要去买烟酒花生这些,怕忙不过来,或者买的太晚了,贴的时间又不够了。”

许大茂赶紧抢道:“我去!这小事情!”

傻柱也不甘示弱道:“明天周六,我可以连着调两天班,我也可以去帮忙买。”

许大茂有些生气道:“嘿!你个傻柱,咋老是跟着我,阴魂不散的!”

傻柱瞪着大眼说道:“许大茂你个孙子,上一回抽你,你没涨记性是吧?我跟你说,后天是娄哥和白姐大喜的日子,我就暂且放过你,不跟你一般见识,要不然我早晚得收拾你!”

娄云山看到了傻柱和许大茂都答应去,便说道:“成,那买喜纸红灯笼这些事情,就麻烦你们两个了。”

随后娄云山给傻柱和许大茂各递了二十块给他们两个。

刘海中在旁边说道:“我说啊,你们忘记了一个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咱这不得写几幅对联吗?”

刘海中瞅了一眼带着眼镜的闫埠贵,便说道:“我跟你说,云山,你闫大叔可是写的一手好字,那做对子,可是咱十里八街出了名的。”

“好多人结婚都是请他去写对子呢。”

闫埠贵被刘海中这么一吹捧,那心里甭提有多爽了。

娄云山本来还想要去系统商城里面买书法技能,自己来写结婚的对联的。

但是听到刘海中这么一说,他觉得不如把这个机会留给闫埠贵。

这样也能够增进一下邻里之间的关系。

娄云山笑着说道:“哦?咱闫大叔还有这等本事,那挺厉害的。”

闫埠贵谦虚道:“害,你刘大叔言过其实了,我能是能写一些对子,云山你若是不嫌弃,这写对子的事情,就包在我身上了。”

“保证你满意。”

娄云山高兴道:“成,这件事情就麻烦闫大叔了。”

娄云山想着办喜酒那一天,还缺一个记账的人,和一个回礼的,便又对闫埠贵说道:“闫大叔,您是小学老师,这个账房先生,要不您帮忙来当当,您看成不?”

闫埠贵说道:“这没问题。”

娄云山说道:“到时候,登记了,还需要一个人帮忙回礼的。”

回礼也是习俗之一,也就是有一个小红包,里面装着一些钱,给别人送礼的回个小红包。

一般是几分钱,稍微有钱的家庭就会在里面包几毛这样。

闫埠贵本来想要让自己儿子闫解礼来帮忙,但是这种事情都是一家人在弄,不大好,便拉着前院的邻居赵大爷说道:“老赵,要不你和我一起?”

赵大爷说道:“嗯,可以。”

娄云山感谢道:“到时候,就麻烦赵大爷和闫大叔了。”

易中海又问道:“那个云山啊,有件事情我们得问清楚了,也就是你们后天去接亲,是开着轿车去吗?还是?”

这件事情,娄云山和白玲跟双方的父母都事先通了气。

本来按照娄家的实力,他们是想要准备十二辆甚至更多的轿车,但是考虑到为了以后洗白,捐赠家产做铺垫。

也为了白占山的脸上不是那么难堪,怕白家被组织上批斗太过于腐败奢侈,所以,都统一换成了自行车接送。

娄云山对易中海说道:“都统一用自行车接送。”

大院里面的人还都以为娄家是要用轿车接送呢,毕竟是那么有钱的人家。

虽然在这四九城来说,十万人当中也就可能有那么一个人能买的起轿车,但不一定会舍得那个钱去买。

因为实在是太贵了。

现在龙国还没有自己的汽车,甭说轿车了。

进口的轿车,一辆最少也需要三万多块,那对于大院的这些工人家庭来说,可是一个天文数字。

所以,很多被安排去接亲的人都期待能够坐上娄家的轿车。

这次娄家这京城第一富居然没有安排轿车去接亲,着实让大家匪夷所思。

不过,没有轿车坐,有自行车骑,这让大伙也感觉到很开心。

毕竟现在这个大院,还没有一个人能够买的自行车。

整个南锣鼓巷也仅仅只有一辆自行车。

易中海说道:“你也知道,咱们大院是没有自行车的,这自行车的话,恐怕需要你那边提供了。”

娄云山点点头:“嗯,这件事情我去准备就成了,你们不用担心。”

易中海觉得这事情也安排的差不多了,又怕自己遗忘什么事情没说,然后询问起大院里面最年长的聋老太太:“老太太,你说还有什么事情遗漏的没有?”

聋老太太是大院里面唯一的烈属,儿子以前在战场上光荣牺牲了。

据说聋老太太年轻的时候,还给兔子的军队送过一批亲手织的棉鞋。

现在的聋老太太家就只有她一个人,是一个五保户。

自个腿脚不大方便,耳朵也不好使。

你平常跟她好好说话,她装聋作哑,你一骂她,她耳朵一下子就灵光了,听的老清楚了。

平常聋老太太在易中海家吃饭。

这个时候聋老太太拄着一个拐杖,没大听清楚易中海说的话,又询问道:“啊?你说什么?听不见?”

傻柱凑到了聋老太太的耳边,大声复述了一遍易中海的话:“易大叔问你,这娄云山家的亲事,还有什么事情需要安排的?有没有什么遗漏的?!”

聋老太太被傻柱这么一大叫,耳朵差点震聋了,用拐杖戳了戳傻柱的腿,骂道:“你个傻柱,傻不拉几的,你这是想要把我变成聋子啊?我听得见!”

傻柱龇牙咧嘴的憨笑着:“这不怕您老人家听不见吗?”

聋老太太没有再理会傻柱,对易中海说道:“咱们规矩不能少,这进门还需要准备一个火盆,去买些木炭来。”

傻柱装傻明知故问道:“老祖宗,您说准备着火盆干嘛?有什么用啊?这都老一套的。”

聋老太太说道:“你傻柱懂啥?这只要新进门的新娘跨过木炭燃烧的火盆,这就意味着他们结婚以后的日子生活得红红火火。”

娄云山点点头道:“行,我知道了老太太。”

聋老太太觉得这娄云山挺懂事的,满意的点了点头,又接着说道:“孩子,对了,不知道你爸妈有没有跟你说过。”

“要给后厨帮忙的人以及接亲的人,每人发一条新手帕和香烟。”

娄云山点点头:“这我知道。”

这礼数不和后世结婚的差不多吗?娄云山当然懂一些。

看来这几十年也没有怎么变化。

只不过是后世结婚送的更加多一些而已。

聋老太太又接着说道:“你去接亲的时候,还得准备给你岳父岳母两个红包。”

“还要记得改口叫‘爸’,叫‘妈’。别到时候傻乎乎的还管你媳妇的爸妈,叫伯父和伯母。”

娄云山点点头:“嗯,这我知道。”

聋老太太说道:“到时候,新娘进门的时候,他们那边送亲的会有一个人来给她打伞,不知道是她哥还是她弟。到时候,你也得给打伞的人准备一个红包。”

白玲说道:“到时候,我打伞的人是我哥哥白岩。”

娄云山笑着说道:“成,到时候,给他包一个大红包。”

聋老太太说道:“脑子转的挺快的,还有从下自行车那一刻起,你背着白玲的话,可就不能落地,要一直背着他从前院一直走到后院,一直背到你们的婚房,背到床上,明白吗?”

娄云山点点头:“明白。”

聋老太太接着又跟娄云山说了许多大大小小的细节,那真是事无巨细,让娄云山懂得了这个年代的许多风俗习惯。

本来娄云山对这个聋老太太没什么好印象的。

毕竟在原著当中,这聋老太太就是仗着整个四合院最年长的身份,倚老卖老,在每家每户蹭吃蹭喝。

嘴巴特别馋。

比如说你家有什么好吃的肉,她的鼻子就很灵光,一下子就闻到了。

然后就光明正大的来到你家,把你家好吃的肉都给吃完,不给你留一点。

做的不好吃,还会说你。

根本不管别人的感受。

不过,目前来说,娄云山感觉这聋老太太人还挺不错的。

很真诚的跟娄云山说了许多关于结婚需要注意的事项。

事情都安排好了,娄云山也准备送白玲回她家去。

这个时候秦淮茹憋了好一阵子,看着娄云山要准备走了,终于鼓起勇气说出了她想要说的话。

她刚才一直在等机会,但是一直没有等到和娄云山单独相处的机会。

只能当着大伙的面说出来。

虽然她知道当着大伙的面说出来,娄云山很可能拒绝自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