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小姨带娃日常

《清穿之小姨带娃日常》

第 72 章 会审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见皇上走进来,自有宫女上前服侍。皇上挥手让她们退下。郝如月只得亲自服侍皇上宽衣午睡,等龙袍脱下,人便被抱住了。

“皇上,天还亮着呢。”郝如月脸更热了,热到发烫。

康熙笑她:“让你陪朕午睡罢了,想什么呢。”

这个也不合规矩,郝如月挣扎:“皇上自己睡吧,让别人看见了不好。”

康熙哼笑,不由分说抱她上床:“不生嫡子的话你都说了,还有什么怕人看怕人听的。”

前朝事忙,皇上午睡也睡不了多久,很快便起来办公了。

郝如月正伺候皇上更衣,外头有人禀报,胡院政过来给皇上请平安脉。

胡院政年老,过几年就要退休了。皇上体恤,只让他专门伺候太皇太后。平时皇上的平安脉,都是副院政孙太医负责。今天也不是请平安脉的日子,胡院政怎么过来了?

郝如月心中纳闷,看向皇上。皇上倒是一脸淡然,更衣之后让胡院政进来,还给他赐了座。

胡院政不敢坐,康熙也没勉强,也没让他诊脉,而是问起了太皇太后的身体。

胡院政恭敬回话,说太皇太后的病无大碍了。康熙点头,夸了两句胡院政尽心,便让他走了。

郝如月听明白了,含笑对皇上说:“太皇太后病体痊愈,臣妾明日也该去请安了。”

册立圣旨颁下之后,郝如月去慈宁宫给太皇太后请安,结果没见到人。

苏麻喇姑说太皇太后一直病着,怕吵,让郝如月过一段时间再来。

哪知道才过一天,太皇太后的病就神奇般地好转了。

皇上闻言垂眼,点头:“明日朕也要去,咱们一起,带上太子。”

是夜,郝如月和太子都宿在乾清宫。

翌日约摸早朝才开始,慈宁宫就派人来请郝如月,说太皇太后病情加重,请皇后过去侍疾。

想病的时候病,想好的时候好,太皇太后这病还真是随心所欲呢。

“娘娘,皇上回不来,要不要带上太子?”松佳嬷嬷担忧地看向郝如月。

她在慈宁宫当差多年,可太清楚太皇太后的脾气和手段了。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便是今日躲了,还有明日。明日过去,还有后日,什么时候是个头儿啊。

况且对方都把算盘打到太子身上了,郝如月也不想躲了:“太子正在长身体,让他睡吧。”

转头吩咐芍药:“把早膳端上来,我吃完再去。”

等会儿有硬仗要打,可不能饿着肚子上战场。

小半个时辰之后,郝如月才盛装出门,坐着皇后的步撵往慈宁宫去了。

此时的慈宁宫好不热闹。

郝如月赶到时,太后、贵妃、惠嫔、荣嫔、布贵人、宜贵人等全到了,就连大着肚子的德贵人都来了。

除了太皇太后穿着家常的衣裳,其他人都是盛装。

要不是看见太皇太

后和太后两个孀居之人,郝如月几乎以为大封六宫的典礼提前了呢。

郝如月进门先给太皇太后和太后行礼,起身时眼睛瞄了一下座位情况。太皇太后端坐主位,太后坐在下首,并无第三个座位。

▄蒹葭是草的作品《清穿之小姨带娃日常》最新章节由??全网首发更新,域名[(

好吧,要站着受审了。

等郝如月在留给皇后的位置上站好,受过众妃嫔的礼,太皇太后开口了:“哀家病了这些时日,多亏宜贵人悉心照顾,这才有所好转。”

郝如月恍然,难怪宜贵人无子也能封嫔,原来是走了太皇太后的门路,曲线救国啊。

历史上,宜贵人根本没做过贵人。而是经由小选进宫,先从宫女做起,然后乘着康熙十六年大封六宫的东风,旱地拔葱一跃封嫔。

别人从庶妃熬到一宫主位,可能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一辈子都没有出头的机会。

而宜娘娘从宫女到嫔位,只用了一两个月时间,可见有多受宠了。

这一世,宜贵人早早进宫,反而没那么得宠,否则放着皇上的康庄大道不走,何苦曲线救国呢。

正想着,郝如月感觉自己被各种复杂的视线包围了,这才从历史的唏嘘中脱离,后知后觉地发现,自己的思路有些跑偏。

太皇太后这时候提宜贵人,可不是给她答疑解惑来了,是拿她这个正妻跟皇上的小老婆做对比呢。

看看人家宜贵人,虽然只是个贵人,心里却装着哀家。

你们再看看皇后,哀家的孙媳妇,哀家病了这么长时间,连一声问候都没有。

郝如月自行脑补了一下太皇太后的弦外之音,忙站出来捧场:“太皇太后说的是。宜贵人孝心难得,皇上都看在眼中,这回大封六宫也是榜上有名呢。”

于是众人的注意力轻易被转移,很快从“看吧,皇后要倒霉了”,一秒切换到“封神榜上还有谁?有我吗?有我吗?”。

比起别人的八卦,大家明显更关注自身的福利待遇。

而这个权力,好巧不巧,正抓在郝如月手上。

可就在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成功转移到时候,宜贵人偏偏表现得淡泊名利:“皇上以仁孝治天下,比起自身的位份,嫔妾更关心太皇太后的身体。”

又把话题扯了回来。

好一朵风中摇曳的白莲花,郝如月心中冷笑,面上温和如初:“宜贵人明理至孝,难怪皇上昨儿说起大封六宫的时候,特意点了宜贵人的名字。说宜贵人虽然没有子嗣,胜在至纯至孝,打算给你一个嫔位呢。”

此言一出,原本凝在郝如月身上的各种目光,齐刷刷转移到宜贵人身上。

争宠之路千万条,她们怎么就忘了太皇太后这一条,居然被后来的宜贵人给赶超了。

在座众妃嫔当中,数宜贵人进宫最晚,也数她晋升最快。

虽然没有历史中升的快,也足够令人眼红了。

关键在历史中,她是因宠获封,别人再眼红也没办法。谁叫皇上喜欢人家,不喜欢自己呢。

可这一世宜贵

人在得宠这件事上并不突出,而是走了曲线救国的路子,这样就很难让人心服了。

大家一样都不得宠,凭什么是她!

这一拨仇恨拉完,郝如月稳坐钓鱼台,看着宜贵人掉进自己挖的坑里,越陷越深。

对上各种不善的目光,宜贵人含恨闭麦。此时众人仇视的情绪被拉满,她不能再说话了。

若她继续大谈特谈孝心,很怕对面会有人扔臭鸡蛋过来。

于是非常识趣地低下头,数自己袖子上的花纹了。反正她不说话,太皇太后也会说。

果然听太皇太后道:“大封六宫的章程还没出来,位份也要仔细斟酌,皇后慎言。”

一句话解了宜贵人眼下的危机。

郝如月目的达到,含笑说:“太皇太后教训得是,臣妾记下了。”

太皇太后看看低眉顺眼的宜贵人,又看同款低眉顺眼的皇后,心说这一局又让她赢了。

看来只能自己出手压一压皇后的气焰:“知道哀家今天叫你过来是为了什么吗?”

郝如月挂上职业假笑,把太皇太后当成甲方难伺候的老板:“来人说是侍疾,不过臣妾看太皇太后面色红润,也不像是病着。”

目送扫向众人,随即话锋一转:“倒是太后脸色不是很好。想来是太后病着,太皇太后心系六宫,怕后宫诸事无人主持,这才叫臣妾过来当面交接吧。”

鸿门宴她不想吃,交接工作还能勉强接受。

赢了一局就开始给她戴高帽,打太极。太皇太后见得多了,懒得绕弯子,直奔主题:“昨日册立的圣旨才颁下,你就拦着皇上,不让妃嫔侍寝,是何道理啊?”

皇后母仪天下,为天下女子表率,最忌善妒,不肯容人。

郝如月掐指一算:“昨日是十五。”

按照宫里的规矩,每月初一、十五皇上都要宿在坤宁宫,陪伴皇后。

太皇太后蹙眉,太后小声提醒郝如月:“错了,昨日是十六。”

郝如月“唔”了一声,忙改口:“昨日皇上说是十五,臣妾就以为是十五了。”

太后抿嘴笑:“那是皇上疼你。”

册立的圣旨才颁下,皇上不忍心让皇后独守空房,这才说昨日是十五的吧。

如果皇上愿意,今后的每一天都可能是初一或者十五。

太皇太后一路从太宗的后宫拼杀出来,又曾在先帝的后宫搅弄风云,可以说是两届宫斗冠军,什么人没见过。

强势者有,比如太宗皇帝的西宫大福晋娜木钟。绵里藏刀者有,比如太宗钟爱的宸妃,她的亲姐姐海兰珠。恃宠而骄者有,比如先帝的宠妃董鄂氏。

集装傻充愣之大成者,便是太后了,可太后从来不敢在她面前使。

如今对上一个比太后还会装傻的,太皇太后很有一种“狗咬刺猬”无处下嘴的感觉:“胡说,皇上昨天招了宜贵人侍寝,怎会记错日子?”

郝如月一脸无辜:“臣妾看到宜贵人了,还提醒

皇上来着,可皇上就说昨日是十五……”

“……”

好好好,皇上疼你爱你宝贝你。狗咬刺猬被扎了嘴,太皇太后缓了一口气,又问:“皇后侍寝也有一年多了吧,肚子怎么还没动静?”

郝如月佯装害羞,垂下眼睫:“老祖宗忘了,臣妾从前只是女官,不是皇后,可能福气没到吧。”

是她福薄命浅,配不上皇上,可以吗?

当然不行,人总是要为自己的冲动发言付出代价:“可哀家怎么听说,是你不想生呢?”

郝如月:懂了,在这儿等着她呢。

就在郝如月左右为难,又想拉皇上挡枪的时候,一道稚嫩的小奶音替她解了围:“老祖宗别怪额娘,是我不让额娘生小弟弟的。”

话音未落,太子低着头走进来,缓缓走到郝如月身边,挡在她身前,将郝如月与太皇太后分开。

郝如月看向跟在太子身后的保姆和芍药:“太子怎么过来了?”

这种火药味十足的宫斗现场不适合把小孩子扯进来,她自己可以搞定。

芍药是个机灵的,见问便道:“太子睡醒之后一直找娘娘,问娘娘去了哪里。奴婢说娘娘来了慈宁宫,太子说想老祖宗了,非要过来给太皇太后请安。”

芍药看了太子一眼,继续说:“太子要来给老祖宗请安,奴婢自然不敢阻拦。谁知才走到门口,就听见太皇太后问娘娘的话,奴婢一时没看住,就让太子跑进来了。”

门外当值的想通传来着,只是没来得及。

太子似乎接收到了芍药递来的信号,抬头看了一眼郝如月,便像小炮弹似的弹了出去。直接弹进太皇太后怀中,撞得太皇太后胃口疼。

好啊,利用完皇上还不罢休,居然连太子都不放过。

太皇太后将太子抱在怀中,搂着不许他看皇后的脸色,轻声问:“咱们保成这样乖,为什么不让额娘生小弟弟啊?多几个小弟弟陪你玩不好吗?”

太子摇头说不好,把那天在御花园听来的话都说了。太皇太后将信将疑地看向郝如月:“派人去查了没有,到底是哪个宫里的人敢在背后编排皇后和太子?”

难道不是您在玩阳谋吗?郝如月腹诽。

若太子问起,她坚持要生,必然会离间她与太子之间的关系。若她向太子保证不生,那便是错,www.youxs.org。

她被迫选择后者,说过的话很快从乾清宫传到了慈宁宫,www.youxs.org。

“说来也巧,那日一群人陪着太子出去玩,只太子一人听见了嚼舌根的话。”

郝如月还能怎样回答,实话实说呗:“太子还小,又是偶然听到,并没看见人。跟着的人全说没听见,也没看见,实在无从查起。”偶然两字咬音极重。

太皇太后听出不对,当场变脸,细细问过是哪一日,吩咐苏麻喇姑去查。

郝如月没想到太皇太后一听就炸了,更没想到太皇太后会如此重视,时隔多日还坚持派人去查。

转念一想,也许是自己之前想偏了。

太皇太后是什么人,是什么格局,怎么可能因为一己好恶而伤害太子。

便是太皇太后爱玩阳谋,也不会用在自己的子孙身上。

太皇太后一边吩咐苏麻喇姑去调查,一边在暗中打量皇后脸上的表情。却见她面色如常,半点慌乱也无。

难道是她想错了?

仔细一想,便发现了不通之处。

她虽然没做过皇后,也知道女人想在后宫站稳脚跟,光有皇上的宠爱是不够的,最终都要落实在子嗣上。

哪怕专宠如海兰珠和董鄂妃,也都是一只眼盯着皇上,一只眼盯着孩子的。

皇后抚养太子,对太子肯定有感情。可两人之间感情再深,太子终究不是皇后的儿子。

别人的儿子哪有自己的儿子好。

除非皇后是个傻的,才会不想生嫡子。

看赫舍里氏这三年过五关斩六将,今日对上自己都不落下风的聪明劲儿,怎么可能是个傻的。

太皇太后摸着太子的大脑门,暗自思忖。太子从小机灵,别看只有三岁多,也不是谁想糊弄就能糊弄得了的。

且太子记性好,三岁正是会学舌的年纪。看他刚才说得有鼻子有眼,说完眼圈都红了,也不像是有人教的。

当时太子身边跟着那么多人,这样别有用心的话居然只有太子一个人听见了,就很值得怀疑。

若皇后没有问出来,让太子一直藏在心里,从而记恨上还未出世的小弟弟。

将来会发生什么都很难说。

当年为了扶先帝和当今上位,太皇太后也曾散播过不少流言,自然知道流言的杀伤力。

有时候成年人都会被影响,更不要说一个才三岁的孩子了。

细思极恐,越想越觉得散播流言之人其心可诛,必须尽快揪出来处置,以儆效尤。

不过调查需要时间,太皇太后有的是耐心,眼下更需要敲打的还是皇后。

三年过去,索额图与明珠分庭抗礼,互为牵制,早已不是从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了。

三藩之乱渐次平了两藩,只剩一个吴三桂仍在负隅顽抗。

北边察哈尔被图海打残了,西北枭雄王辅臣也被图海打残了,京城之中“朱三太子”余党尽灭。

反观后宫,女人之间的战争半点不比前朝逊色。三年腥风血雨过去,浣衣局和辛者库都已经人满为患了,光去年就放出了好几批人到皇庄去。

皇上用了三年时间,把皇后+太子+权臣的组合彻底拆开,很好地平衡了前朝,也在后宫为册立他的心上人铺平了道路。

皇上在这三年中迅速成长,用自己的人替换掉了她从前的势力,连萨满和钦天监都没放过。

太皇太后知道自己管不了皇上了,可她还是有点不放心,怕皇上对皇后用情太深,做出什么糊涂事。或者跟太宗和先帝一样,因为宠爱的女人离世,伤心过度,没过两

年就跟着去了。

可看皇后这欢蹦乱跳的样子,也不像是个体弱短命的。倒是她从前做下的那些惊世骇俗的事,让太皇太后有些忧心。

便想趁着册封典礼还没办,绕过皇上,单独给皇后上一课。让她明白只要自己在一日,就不许她胡来。

宜贵人侍疾,是太皇太后故意安排的,因为她要给皇后上的第一课便是孝道。

哪知道这个授课素材刚安排好,其他素材也都跟着来了,还一个比一个劲爆。

册立圣旨颁下当天,皇上招宜贵人侍寝,被皇后截胡。

是夜,皇后侍寝,皇上熬到三更还没睡。

宫里侍寝的规矩形同虚设,听说乾清宫当晚的水都烧干了,连夜从别处调水过去。

虽然没误了五更上朝,皇上这样不知节制身体早晚要垮。

第二天又传出,皇后一觉睡到日上三竿,醒来就抱着太子说不生嫡子。

等皇上知道了,居然只轻飘飘说了两句,便就此揭过。

从前宫里没了太多孩子,很多都没熬过四岁,一场急病就没了。

别看太子现在活蹦乱跳,能不能养到四岁也未可知。

历朝历代,皇子都是多多益善,嫡子更是能生多少就生多少。可皇后才当上皇后就霸着皇上不说,居然还不肯给皇上生孩子,这不是要让爱新觉罗家绝后吗。

在太皇太后心里,仅海兰珠和董鄂妃都不足以形容了,简直可与飞燕合德比肩了。

在这之后,又传出皇后不但晚上缠着皇上,连中午都不放过。

为此,太皇太后特意遣了胡院政过去给皇上请平安脉。虽然当时还看不出什么,也难保以后身体没有亏空。

本来太皇太后还打算再多搜集一些素材给皇后上课,结果自己反被各种素材气了一个七荤八素。

这课再不上,她就要被气死了,于是便有了今日的三堂会审。

经过一番审问,截胡侍寝多半是皇上的意思,而不生嫡子也是为了保护太子,都还勉强说得过去。

可昨天中午的事她怎么说,便是皇上再喜欢她,愿意跟她腻歪,皇后自己心里也该有点数。

晚上折腾还不够,白天像什么样子,传出去也不怕人笑话。

“昨天中午你在做什么?”太皇太后问出这话,自己都替皇后脸红。

奈何皇后的脸皮还是出乎了太皇太后的预料:“昨天中午臣妾在睡觉。”

太皇太后还要再问,就听怀中的小人儿说:“老祖宗,那时候我也在睡觉。”

太皇太后:“……”

“巧了,那时候朕也在睡觉。”话音未落,皇上大步走进来,身后跟着气喘吁吁却又不敢大声喘气的梁九功。

太子搅混水,皇上也来了。且看皇上的样子并不像被掏空身体,反而好似吃了仙丹一般,神采奕奕,太皇太后便问不下去了。

太后偷眼看太皇太后,见她闭了嘴,这才笑呵呵干起了老本行泥:“夏

秋天长,再忙也要睡个午觉补眠,这样下午才有精神。”

和完稀泥,又看郝如月:册立圣旨才下,又要搬家,皇后再忙也要多注意身体。

?本作者蒹葭是草提醒您最全的《清穿之小姨带娃日常》尽在,域名[(

郝如月闻言朝太皇太后和太后福了福身:“多谢太皇太后、太后记挂。”

“……”

皇上走进来,自有宫女搬了交椅过来,皇上好像没看见,只是站着。

太皇太后也不理,自顾自逗太子玩。苏麻喇姑瞧着场面太尴尬,忙给旁边的宫女使眼色,又有人搬来一把交椅,与之前搬来的椅子并排放了。

皇上这时候才看见似的,携了皇后的手来到交椅边,双双坐下。

“皇上这么早过来可是有事?”太皇太后只用余光扫了一下帝后,便觉没眼看。

当初先帝再宠爱董鄂妃,那也是关起门来的事,还没在众目睽睽之下跟董鄂妃拉拉扯扯过呢。

太子要朝那边看,太皇太后就给他转了一下身子,不许他跟着学坏。

如愿抱得美人归,www.youxs.org。皇上跟吃了仙丹似的,心情也好得仿佛就要飞升:“听说皇祖母病了,朕心中难安。”

她为什么生病,别人不知道,皇上还不清楚吗。

之前她病了这些时日,也不见皇上早来。今天她才动了他的心肝宝贝,这就迫不及待跑来英雄救美了。

太皇太后心里吐槽,面上却不显:“我没事儿,不过有些心病罢了。”

康熙勾唇:“心病还需心药医。朕知道皇祖母忧心什么,已经在前日颁下册立新后的圣旨。原本想着先办婚礼,再办典礼,奈何皇后贤德,事事以皇嗣为先,说要等太子和大阿哥种痘之后再说。”

太皇太后:“……”

正在吃瓜的一众人:“……”

什么婚礼?哪儿来的婚礼?皇上您是二婚了好吧,醒醒啊喂。

帝后大婚,只在皇上初次成亲之时,续弦只有典礼,没有婚礼。

便是头婚的时候,婚礼和典礼也是合并的,怎么可能办两次,还婚礼在前典礼在后。

就没听说有这么干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