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末年当皇子

《在北宋末年当皇子》

第2章 我赵十三一心求贬!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赵朴提笔蘸墨,略作沉吟,便开始奋笔疾书。

时下皇子、朝臣多习瘦金体,赵朴也不例外。

不过很显然,他在书法方面没什么造诣,一笔字放在当下完全上不得台面,也就勉强能看的水平。

两个负责看押他的入内省宦官,站在院门口窃窃私语,不时瞟他一眼,目光里暗含戏谑。

一名身穿浅青袍衫,十五六岁的小太监,提着食盒在院门外探头探脑。

赵朴抬头瞟了眼,认出这小太监名叫王保,是他身边亲随。

两个宦官检查食盒,确定没有夹带违禁私物,才放王保入院。

“大王受苦了,奴婢给您送点吃的来......”

王保一脸哀戚,揭开食盒,把一碟碟饭菜摆上石桌。

赵朴点点头,拿着一份刚刚写好的呈状,走到两个宦官面前。

“二位中贵人,这是我写的认罪状,还请二位上呈父皇!”

赵朴双手捧着呈状,一副低声下气的样子。

其中一个冠帽右侧佩貂珰的高品宦官接过呈状,撇着嘴道:

“十三哥往后交友,眼睛可得擦亮些,千万不可再与宋昭那等奸佞为伍。

日后若是再犯,只怕就不是禁足罚俸这般简单了。”

赵朴低头揖礼:“中贵人教训的是,赵朴知错,绝不敢再犯。”

高品宦官扬了扬手中呈状:“十三哥用过饭早些歇息,杂家这就进宫,把东西递上去。

至于官家什么时候看,看过之后如何处置,可就不是杂家能过问的了。”

赵朴忙道:“有劳中贵人,待我脱困,一定厚报。”

高品宦官向同伴使眼色,拿着呈状扬长而去。

赵朴回到石桌旁,坐下吃饭,王保在一旁盛饭舀汤。

另一名宦官倚靠在院门口,不时往庭院里瞟一眼。

王保蹲在石桌旁,背对院门口,小声道:“大王莫怕,娘娘已从亳州赶回。

等娘娘回来,向官家求情,说不定就能提前放大王出去。

若是娘娘在京,看谁敢欺负大王!”

赵朴大口扒饭,敷衍地嗯了声。

王保口中的娘娘,就是他的生母乔贵妃。

赵佶后宫佳丽无数,光是有名有姓有位分的,史载就有一百四十余人。

照此推算,后宫列入御妻名分的宫人,少说有四五百人。

乔贵妃能从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里脱颖而出,常年保持荣宠不衰,智慧、美貌、才情、肚皮缺一不可。

月前,乔贵妃回亳州省亲。

若是她在东京,太宰王黼等人投鼠忌器,只怕不会轻易将谏书案牵扯到赵朴头上。

这么一想,赵朴反倒有些慌了。

等乔贵妃回京,说不定会耽误他认罪求贬、离京跑路的计划。

赵朴搁下碗筷,抹抹嘴,眼里一顿寻思。

看来,还得火上浇油,给谏书案再添一把火,让东京城彻底闹腾起来。

赵朴瞥了眼守在院门口的宦官,铺开纸张拿起笔,故意大声道:“王保啊,我给你列个名目,你去找些书来......”

说着,赵朴笔走龙蛇,飞速书写。

那宦官倚靠门框,百无聊赖地打哈欠。

“太学周边有几家时事小报,你可知道?”赵朴趁机压低声说话。

王保眨巴眼,讷讷点头。

赵朴把一张写的满当当的纸叠好交给他:“你拿去,找几家小报抄录、刊印,全城发放,越快越好!

记住,一定要署上我的名字!”

王保倒也机灵,赶紧把纸张塞入衣襟:“大王放心,奴婢这就去!”

王保收拾碗碟,提着食盒一溜烟跑了。

临走前,还不忘塞给看押宦官两小块碎银。

“哐”一声院门闭拢,一阵铁链上锁的叮哐声响过后,小院恢复寂静。

赵朴抻抻懒腰,困意上头,回屋中抓紧时间小睡片刻。

~~~

皇城,庆寿殿西阁。

兽炉里燃放檀香,浓郁香气弥漫殿阁。

赵佶站在御案后,俯身挥毫,正在作一副水墨山水画。

大宦官张迪蹑手蹑脚地走近,低声道:“大家,十三哥写了道认罪状,呈请大家过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