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的三国

《鹅的三国》

第二百二十一章 名位牢笼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十来天时间匆匆而过,黑熊先甘宁一步返回关中。

渭南降雪不如太原凶猛,但也覆盖原野,一片洁白。

骊山北营,温泉池内。

黑熊也只是来这里看了看温泉,感觉还是比不上菊水温泉,不管是温度还是流量,都差了好多。

这段时间骊山北营再次充实起来,三千青州兵安置到了基层,营中只留下三百骨干。

依托着三百骨干,郭泰从解救的少年中选拔两千人,补入营中接受训练。

也只是进行队列训练,以及学习太平道的各类经卷;训练任务不重,这些少年需要滋养一段时间。

郭泰引着黑熊检阅这支新兵,就说:“关中府库并不充盈,明年夏收之前,若无荆州米粟,恐有饥馑。目前招募的新兵,也多是清养。”

黑熊听了点头:“我知道你的顾虑。”

关中十部帅收编后,不缺金银铜器,缺的是粮食。

冬季招募新兵,只是给一口饭把命吊着,没必要吃饱进行训练。

否则训练好后,必然是大胃口。

粮食紧张的大前提下,就得使用很多小手段。

青州兵营地这样处理,因抵抗北地诸胡而陆续动员的四万两千户部曲,现在也逐步从前线撤离。

太原、河东冰雪覆盖田野道路,目前动员各种人力、工匠制造雪橇,向着龙门津、蒲坂津运输钱粮、粮秣。

商曜上任河东后,以身作则,自家两千多户部曲的家眷迁入关中,然后带着武装部曲,以及整编的河东大姓部曲开始抄家。

明年春耕前,就要将人力运输到位。

巡视北营后,黑熊又顺着驰道向西,检查沿途安置的移民。

原本驰道附近废弃的村落里社如今陆续恢复,虽在冬日,迁入村落的移民在青州兵的指导下,艰难建设着家园。

目前的家园也只是方便过冬,等冰雪消融春耕之后,就要组织他们建造各种四方土堡,或者圆堡。

从结构稳定和布局来说,圆柱状的土堡更好一些。

冬季迁徙本就困难重重,但也有好处,没有那么多的奇怪疾病。

保证迁徙人员的饮食和宿夜取暖,绝大多数人能适应迁徙。

一路巡视,抵达蓝田大营。

他来的太快,他沿途走走停停调查询问移民,所以甄宓也就提前两个时辰知晓。

等黑熊回来时,已宰杀一头小公牛。

出乎甄宓、马芸的预料,回来的黑熊并无多少喜悦。

温暖楼阁内,马芸炙烤肉片,甄宓则烫涮牛肚。

黑熊心事重重木然吃着,虽然很清楚自己哪怕饿着,也改善不了新移民的困顿生活。

粮食太紧张了,虽然还有库存,但为了战争,粮食必须节省使用。

所以陆续迁来、安置的新旧移民,施行的是粮食配给制度。

以甲兵口粮为标准的话,现在移民平均口粮只有四分之一。

移民中的孩童也只是勉强能吃七成饱,大人吃不饱,也就谈不上什么劳动效率。

冬日也不需要他们做什么,搜集燃料别让自己冻死就行了。

分配到基层的青州兵往往也只能装糊涂,两三天就会杀死一头生病、虚弱的牛马。

冬天食物摄入不足,会被活活冻死的。

黑熊胃口不佳,心情有些烦躁,扛起甄宓就往寝室走。

留下一个不知所措的少女,犹豫一番后,端着一盘烤肉也跟了进去。

心情重新舒畅后,黑熊懒洋洋躺着不想动弹:“开春后,我们迁入甘泉山。今后,我们夏秋之际在那里,冬春南迁,一年换两个地方。”

甄宓为马芸梳理头发,也不回头:“郎君是要就近征伐诸胡?”

“对,关中什么都缺,可只要有了足够的奴隶,那什么都会有的。”

黑熊心情又不太明朗了,越打胜仗,越感觉自己穷困。

所以针对北地诸胡的战争必须打,怎么也要抢来二十万牛马。

二十万牛马,立刻就是吃了,也能舒缓目前紧张的粮食压力。

就怕解救出更多的人口,到时候会更加紧迫。

主要还是粮食焚毁的太多了,三部王庭的储粮,其实足够匈奴那里解救的男女食用,可四分之三被焚毁了。

河东、太原需要迁徙的人口也多是豪强为主,抄家后获取的粮食,也足够这批人食用,也够二郡留下的人口食用。

巨大的粮食缺口来自于三部王庭,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烧掉粮食,才能逼迫匈奴、乌桓、黑山军主动决战。

粮食压力下,黑熊无意言语,寝室内渐渐没了谈话。

见甄宓、马芸之间低声交流着,黑熊起身来到桌案边。

取出算盘,左手扣上去抚了抚,又取出目前受他控制的人口版籍数据,还有库存粮食数据。

当即开始拨弄算盘,亲自检验上面的计算结果。

数据是反复检验过的,想要增加粮食储备只有三个办法,打仗从北地胡手里掠取牛马羊群,也能缴获粮食,北地诸胡也是半耕半牧。

第二是荆州的粮食,想要大批运抵,最快也要明年三月底。

第三就是拿关中小豪强开刀,彻底将关中捋平,就像拿篦子梳头一样,连一点头皮屑都不留。

将关中小豪强也破碎掉,估计凉州人心态会炸。

这或许不是什么坏事,隐约间黑熊脑海中几个认知障碍被贯穿、打通。

巴结、讨好凉州士人没用,只要展示自己的强大,凉州士人自会调整站位和姿态。

自己的武力让他们看看就行了,不能廉价的被他们驱使。(www.)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