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寡后左脑复仇右脑致富

《守寡后左脑复仇右脑致富》

第18章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还有一个半时辰才到晚饭时间,夏倾音带着妹妹们回房,简单吃了些锅盔,便躺在床上休息,今夜她们还有的忙呢。

夏倾音趁这个机会,想再升级荷包,这几天她仔细回忆了诗钟七唱的格律,应该差不多了,于是点击荷包:

【4级荷包升级题目——诗钟七唱——梅、雪。】

和上次一样,夏倾音点击升级脑海里就出现铜钱、铜盘和黄香,一炷香计时开始。

诗钟七唱梅/雪

一唱

雪落千山披素裹;

梅开四野点红妆。

二唱

霁雪晴空当入画;

寒梅傲骨自成诗。

三唱

天寒雪恨无春色;

岁晚梅开有暗香。

四唱

顽皮白雪凌空舞;

傲气红梅傍涧开。

五唱

苍竹同松梅会友;

冷风为雨雪鸣弦。

六唱

伴美人风花雪月;

赠君子竹菊梅兰。

七唱

不知云外千家雪;

只见风中一树梅。

【叮~经系统判定七唱中有诗钟变格存在,且意境差强人意,但好在合律勉强合格。荷包单一格升至50格,混合格升至20格,可放除人类之外的活物。】

【5级荷包升级题目——自创一副多句联。要求1上下联每小句字数须按规律逐一递增2符合《平水韵》,且上下联韵脚必须至少有3处为《中原音韵》的同一韵部。3韵脚处必须符合马蹄韵韵律。】

【5级荷包:单一格升至200,混合格升至50,并保留前4级属性,新属性随机。】

这5级荷包的升级题目,呃~怎么说呢?不能说难,只能说越来越变态!

13还好说,但2就直接颓了,因为夏倾音完全记不住《中原音韵》的韵表,所以升级只能放下,以后再想办法吧。

……

晚饭过后,夏倾音房门被敲响,开门一看是刘掌柜。

“夏娘子,海蜈蚣味道真鲜美,而且我娘子吃完奶水真的多了点,你能否再给我一盘?你放心,我拿银子和你买!”

1海蜈蚣炖鸡蛋汤能下奶还是21世纪时听姥姥说的偏方,没想到真的有用。

夏倾音听完豪放一笑:

“掌柜的,我这海蜈蚣很多,说什么买不买的,只要嫂子能下奶水,孩子不挨饿就好,你等着我给你拿。”

夏倾音装模作样去房里,然后端了一盘海蜈蚣出来。

“那真是谢谢你了!”

“不用谢,对了刘掌柜,今天我租灶房可能会用不少柴火,这是11文钱,3文是租灶房的钱,余下8文我向你买三担柴。”

市面上一担柴2文钱,3担柴夏倾音给他8文钱,算是连运柴火的工夫钱也给了,刘掌柜不吃亏。

“不就几担柴火嘛,你用就行,不用给钱。”他拿了两碗海蜈蚣还没给钱呢。

这东西他从来没见过,先前给家里婆娘炖汤,那味道真鲜,还有那肉,比猪肉还好吃。

夏倾音却执意给钱,毕竟攒够1000两银子前都要用这里的灶房,账算明白一点,再借不难。

“好吧,那我就收下了。”刘掌柜拿了钱,端着海蜈蚣乐呵呵回后院的家了。

亥初一刻,山岚风歌跟着夏倾音来到灶房。

“阿姐,现在咱们怎么做?”

“先称冻菜。”夏倾音从灶房找到一根杆秤。

这有三口土灶大锅,夏倾音决定先称出3斤干冻菜,一斤冻菜大约能出48~55斤凉粉,这个出粉比例是相当高的。

夏倾音想凉粉硬实一点,但又不能太浓,所以一斤冻菜控制出粉50斤左右就可以。

厨房有四个吃水用的木桶,每个桶大约能盛五十斤左右的水,夏倾音称好冻菜,这时山岚风歌已经把大锅刷干净,三个灶台同时点火。

5把锅烧干后,夏倾音放入冻菜,又放了少许醋翻炒,炒到冻菜发白后加入60斤左右的清水,大火煮30分钟,然后再小火炖40分钟。

姐妹三人一人守着一个灶台,夏天炎热的晚上,这活太辛苦太煎熬,她们浑身上下都被汗水湿透了,但却没有丝毫怨言。

因为人活一世,注定要付出才能有收获。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冻菜终于熬好了。夏倾音拿来木桶,把准备好的纱布铺在木桶上用绳子固定好。

接着再用大汤勺舀汤汁放入纱布上过滤冻菜渣滓,一锅冻菜水全部舀完后,水桶差一点才满,目测差不多四十五六斤。

陆陆续续把其余锅里的汤也舀出来,整整熬了三桶。

第一天卖,夏倾音决定先做这些,当然最主要的是客栈只有四个打水的桶,不能给人家全用了,总得留一个。

为了让凉粉冻得更结实一点,夏倾音把每个桶绑上绳子,放入深井里冰镇。

夏倾音又查看了未来7天桃溪县的天气预报,全都是高温天气,平均气温达到了40度。

暑热相当严重,适合卖凉粉。

第二天一睁眼,果然一如既往的热,夏倾音来到井边把三个桶提上来,粉冻得非常成功。

颜色黄白、晶莹剔透,卖相十分好,而且很Q弹。

夏倾音舀出五盘,简单放入酱油、醋、香菜和蒜末,只可惜这个时代没有辣椒,否则味道无敌。

这五盘凉粉,一盘给了刘掌柜,一盘和妹妹们吃,还剩三盘准备拿出去推销。

夏倾音把这些东西通通收入荷包,这个时候就看出混合储存格的优点了。

客栈的房间里。

山岚不可思议:“阿姐,这真的是冻菜做的?冰冰凉凉的太好吃了!”

风歌也舀了一勺放进嘴里:“太好吃了,吃到肚子里清凉舒爽,而且大蒜辣辣的,本来我热得不想吃东西,现在能吃下半个锅盔呢!”

夏倾音也很满足,胎穿过来18年没吃过这口了,没想到她第一次做就这么成功。

“以后咱们能不能过好日子全靠这凉粉了。”

山岚崇拜地看向夏倾音:“原来这东西叫凉粉,阿姐你真厉害,起的名字也好听!”

小孩子的一串彩虹屁拍得夏倾音有点晕乎,老脸莫名羞得通红,这名可不是她起的,这可是全国劳动人民的智慧。

吃完早饭后,夏倾音带着两个妹妹来到南街,直奔一家露天营业的馄饨面铺子。

这铺子比柳树县的好多了,老板娘王婶子手艺好,分量足又舍得放肥肉,关键价钱便宜公道。

“王婶!”

<p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