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之外

《北城之外》

3. 第 3 章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01

到了中午,林冬茵一家三口终于来了,房间顿时显得拥挤起来。

林冬茵可真是“衣锦还乡”了,顺利从北京z大毕业,回到东北,进入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从小到大,这个“别人家的小孩”的标签就没被撕下过。

林若溪一直觉得林冬茵自带光芒。她漂亮、聪明、开朗、讨人喜欢。反观自己,普通、内向、脾气差、不受待见。

“你在那边住单位宿舍吗?”孙姨跟林冬茵闲聊。

“没有宿舍,现在租房子呢,打算攒攒公积金,然后在那边买个房子。”林冬茵答。

“宁滨的房子还行,没比咱们北城贵多少。”林波说。

林若溪在一边听着,待了一会儿感觉说不上话,便离开了客厅。

她记得爸爸和孙姨以前是住在主卧的,以前偶尔放假过来住时她睡在次卧。现在看起来好像掉了个个儿。次卧是一张大双人床,主卧是一张小双人床,中午的阳光照进来,米色的床单散发着甜蜜的光。

小双人床上摊着一本相册,林若溪坐过去,饶有兴致地翻看起来。

直到林冬茵走进来,林若溪才放下相册。

“嗨,这不是林若溪嘛!”林冬茵先打了声招呼。

“冬茵……”林若溪莫名紧张起来,“好……好久不见。”

“你在看什么?”林冬茵走进房间,顺手关上了门。

“啊这个……”林若溪低头看了眼照片,然后抬头,“你怎么不叫我姐了啊?”

“哈?”林冬茵愣了一下,然后狡黠一笑,把脸伸到林若溪面前,“你不是早就习惯了吗?”

林若溪感受到面前的热气,不禁屏住呼吸,微微后撤身子,慌张地盯着面前如此近距离的脸,心里却在想,妹妹真的越来越好看了,她的皮肤怎么这么好啊。

林若溪盯着面前的人,手上胡乱从相册中抽出一张刚刚看过的照片,上面是两个八九岁大的女孩,背面用行草字体写着:

左 姐姐若溪,右妹妹冬茵

“可以不叫姐姐,但是不能忘了。”林若溪伸出照片放到两人鼻尖之间。

林冬茵接过照片,翻过来调过去认真看了看,然后还给林若溪,“这字不像是很多年前写上去的。”

“是吗?”林若溪接过来也仔细看看,“这就是大法官的敏锐度吗?”

“我现在只是法官助理。”林冬茵纠正道。

“嗯……”林若溪顿了一下,“一直没跟你说……恭喜啊。”

“嗯?”林冬茵没想到姐姐的话题转移得这么生硬,眉毛不禁抽搐了一下,回了句谢谢,然后绕到床的另一侧,眯起眼睛看着窗外。

“冬茵,你之前……怎么不联系我啊?”林若溪试探地问,她看着林冬茵望着窗外的背影,但如果有人指出这一点,她一定会说她看的不是她,而是外面的景色。

“哦?”林冬茵转过身,“可是,你也没联系我啊。”

林若溪收回目光,微微低头,余光中看到逆光里的林冬茵,好像看到了当年那个站在逆光下咄咄逼人的小女孩。

她无法反驳林冬茵,因为她们最后一次聊天,是2018年初的春节,林冬茵微信问她不回北城吗,她说先不回了。

然后,居然就一直没有联系。

林若溪大概知道是因为林冬茵发现了一些事情跟她赌气。但她不知道如何回应,只能用沉默来逃避。

“你这两年……挺好的哈!”林若溪收拾好相册,随便找了个话题。

“对啊,很好啊。那你呢?又是考研又是出国的,现在看来……是一个都没成?”林冬茵随意地坐在床尾,回头看着林若溪。

“嘿嘿,”林若溪尬笑两声,“非要这么扎心吗?”

“大学选择什么专业,真的很重要啊!你别看我现在好像进入了‘宇宙的尽头’,但其实我根本不喜欢,我爸妈限制住了我的眼界,控制住了我的人生,我一个理科生,偏偏要我去z大念法学,然后毕业了和他们一样,走上公检法的道路。这条路不是我选的,可是我只能看到这条路。”

林冬茵试图安慰林若溪,可这些话对于经历接连失败的林若溪来说,更像一种炫耀。

“不过呢,对于我们这群在北城长大的孩子,最终能在北城之外的城市过上还可以的生活,也是值得庆祝的事啊!”林冬茵继续说着。

这话倒算是说对了一半。逃离北城,是林若溪从小的梦想,从考上大学那一刻开始就已经实现了。不过,对于“还可以的生活”,还是存疑的。如果没有宇昂哥无条件的善意和爱,她可能无法一个人在北京坚持下去。

“这些相册都是奶奶的吗?”林冬茵随意拿起一本。

“应该是吧,毕竟这是奶奶的房间。”林若溪答。

林冬茵翻了几页,然后双手合十合上了相册,像是作出最终判决,“奶奶很想念曾经的我们。还好你终于回来了,不然我又想骂你了。”

“抱歉……我只是有一些事儿没有处理好,所以才一直没回来……”林若溪低着头。

“你有哪件事儿是处理好的?”林冬茵反唇相讥。

林若溪深吸一口气,压低声音说:“非要吵架是吗?都过去那么久了,而且他们都在旁边客厅,完全能听到我们说什么。”

气氛沉了下来,空气中只剩下客厅传来的闷闷的电视广告声和交谈声。

一切的失序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02

直到林若溪初中毕业之前,姐妹俩一直是很好的玩伴。从上小学起,周末的时候若溪会带着妹妹在小区附近捡空水瓶卖钱,攒够五毛钱就买一袋大人不让吃的辣条,两人分着偷偷吃。或者攒够一块钱,就买一个小袋装的组装小玩具,俩人一块拼。冬茵也会在上完小提琴课后把自己的“弹棉花”技能磕磕绊绊地教给若溪。也不管学没学到,开心就好。

当跟妈妈度过了一个星期之后的小若溪回到奶奶家,发现爷爷奶奶和冬茵一家三口都在,但是爸爸却搬走了。

爸爸去哪了?小若溪正疑惑,听到大人们在谈论上周的酒席,她突然明白了。原来爸爸跟别人结婚了。

她感觉自己像个傻子一样。

事先没有任何铺垫,事情就发生了。自己的亲爸再婚,自己却一点儿都没有听说。难道这就是“生米煮成熟饭”?小若溪很难过,她不知道自己的存在究竟有什么意义。她就像一个观众,看着别人在她面前表演写好的剧本,无论好看难看,她必须一幕不落地看完。

其实过去几天,她偶然翻到了妈妈的离婚证,“女方自愿放弃抚养权”几个字让她心怀芥蒂,现在,回到奶奶家,发现爸爸跟别的女人组建新家庭并把她抛弃在了这里……

父母都不要她了吗?不,她不愿相信。

小冬茵拿出林波和孙姨结婚摆酒那天的照片给小若溪,小若溪发现那天妹妹也在场。自己的爸爸跟别人结婚,自己却是最后一个知道的。真是可笑。小若溪忍不住向妹妹的肩膀挥了一拳。

小冬茵吓了一跳,“你干嘛!”

“你为什么不早跟我说?”小若溪质问。

“说什么?我哪知道你爸结婚你没去的啊?”小冬茵感到莫名其妙。

“哼!你看看照片,你还笑得那么开心,看我难过你很高兴是不是!”小若溪把照片用力扔过去,轻飘飘的照片在两人之间摇摇晃晃地坠落。

“到底怎么回事嘛!”小冬茵也生气了。

即使后来小若溪渐渐接受了现实,即使后来还会和妹妹一起玩儿,但每当深夜到来的时候,小若溪依然会深深地怀疑这一切。所有大人都觉得孩子的青春期到了,所以脾气越来越古怪,小若溪也觉得自己的胸中有一团火,一点一点地灼烧掉全部的灵魂。

好在她的成绩一直保持在中上游的位置,因此家庭关系也不至于太糟。

临近中考,小若溪的心思也全都放在了学习上。填中考报名表的时候,奶奶让她报考附近的北城中学,那是全市排名第二的重点高中。但是她跟妈妈打过赌,如果自己考上了全市最好的实验中学,她就要搬到学校附近的妈妈家住。

是的,那个时候,妈妈也结婚了,终于不用租房了。

而且,离开这个压抑的家,是小若溪自有记忆以来最大的梦想。

那几年,实验中学的校服是全市高中最好看的。男生是白衬衫、藏蓝色的中山领制服和长西裤,女生是白衬衫、领结、西装外套和长西裤。用同桌的话来讲就是“穿得跟公务员似的”。林若溪不太明白公务员具体是干什么的,但她知道妹妹的父母都在公安工作,偶尔看到他们穿制服的样子,挺好看的,而且每次家人谈论到他们的时候,语气里总会带着几分羡慕和佩服。

所以,小若溪想,如果能穿上好看的校服也不错。

但是中考报名是有讲究的,需要慎重一点才行。报名学校分“公费”和“自费”,“公费”分数线高一些,学费也少几万块钱。正式报名之前老师开了个家长会,收集学生和家长的报考意愿。林若溪执意把“公费”那栏改成了实验中学,妈妈劝说着:“刚才你们老师也讲了,你目前的成绩上北中基本是稳的,我跟你奶奶也聊过了,无论‘公费’、‘自费’,都填北中。”

“可是老师也说了,大家为了稳都选北中,报北中的人多了,分数线到时候就高了,说不定就上不去‘公费’了,想冲一冲的话,就报实验,毕竟还有几个月才考试呢,你不相信我还能提分吗?”林若溪据理力争。

赵敏有点为难,但坚持劝说:“妈妈不是不相信你,可是,如果按你说的,‘公费’报实验,‘自费’报北中,如果到时候分数线下来,我是说如果,你的分数不够实验,但是其实是够北中‘公费’的,可是因为没报,不得不多花钱去北中,这钱是不是花得太冤枉了?”

“那就‘自费’也报实验。”

“你自己看看去年的分数线,实验‘自费’也要很高的分数,真的不是不相信你,可是总得保证能上一个好一点的学校吧?”

“那……‘自费’还是北中吧,今天就先这样报上去吧,不就是征求意向吗?正式报名的时候再改不行吗?”林若溪决定采用迂回战术。

“那好吧。”赵敏还是妥协了。

正式报考的时候,林若溪并没有改。奶奶说过,“就报北中!花钱也要上北中!”,既然这样的话,“自费”那一栏留给北中也没毛病。

中考成绩发布那天,林若溪的成绩并没有如预期那样大幅提升,她心想,这下完蛋了,要被骂死了,可是之后看到分数线发布,她觉得自己真是走狗屎运了,居然擦线考进了实验!

可是当林若溪把这一喜讯告诉给妈妈的时候,妈妈似乎并没有那么开心。

因为她还没有做好把女儿接过来同住的准备。

一年前,赵敏和沈诚结婚,赵敏没有像林波当年那样“先把生米煮成熟饭”,而是主动跟女儿说自己要跟别人结婚了。

哦,结就结呗,我又不会阻拦。小若溪淡定地想着。别人的人生,她没有资格插手,父母的婚姻,她没有权利干涉。妈妈告诉她自己要结婚了,也只是陈述事实,并没有征求她意见的意思。关于“先斩后奏”,小若溪早已习惯。

“那妈妈你是不是又得搬家了?”小若溪一边啃着汉堡,一边装作不在意的样子。

赵敏说自己会搬去实验中学附近住。

小若溪听完,眼珠一转,说:“实验中学啊,离奶奶家有点远,其实我很想考实验中学的,可是奶奶说太远了,不过现在好了呀,我可以跟妈妈你一起住呀!”

赵敏愣了一下,她跟沈诚认识的时间不长,这么多年来,她一直跟别人合租,靠着打工勉强养活自己,有时候甚至连女儿的抚养费都拿不出来,现在终于找到了归宿,她不想因为女儿的出现埋葬了自己的幸福。

而小若溪在父亲再婚之后,真正做到了“狡兔三窟”。爷爷奶奶家是常驻地,但是为了维系“岌岌可危”的亲情,她会偶尔去爸爸家住一晚,吸收了来自这两个家庭的满满负能量后,再偶尔跟妈妈住几天放松放松。虽然她还是对妈妈当年放弃抚养权的事耿耿于怀,但是起码现在妈妈对她很好。这三个家,只有妈妈住在最破的出租房,但是却能给她最多的快乐。既然过去的事无法改变,过去的问题不能解答,那么不如享受现在,感受当下真实存在的快乐。

所以,林若溪想有一个真正的家,能和妈妈在一起的,真正的家。

赵敏敷衍地说:“你要好好学习,才能跟妈妈一起。”

小若溪很认真地把这句话当成了约定。

后来赵敏带女儿在新家住过两次,沈诚不在家,只有母女两人住在宽敞干净的大房子里。房间在高层,站在窗前可以遥看实验中学新修的钟楼。

小若溪和妈妈紧紧挨着,斜靠在大沙发上舒舒服服地看《快乐大本营》,她幼稚地想,“此生无憾”不过就是这样的吧。

不过,真正完成搬家这件事,并不轻松。

在小若溪的印象里,爷爷奶奶是很讨厌妈妈的,继而讨厌作为妈妈女儿的自己。他们总是嫌弃小若溪这儿不好那儿不对,但他们会给她一顿不落地做饭,他们会给她洗衣服。妈妈有时候问她跟爷爷奶奶一起住怎么样,有没有好好听话,小若溪总是说不怎么样,一点儿也不开心,听话也不对,不听话也不对。妈妈说人要知足,要懂得感恩。小若溪想告诉妈妈,其实爷爷奶奶总说妈妈的坏话。可是,那些话,即使转述,她也说不出口。

现在,终于可以离开这里了,小若溪却不知道该怎样面对。

她究竟是提前几天说她要搬去妈妈家的,已经记不得了。可见那段时间其实并不怎么美好。就像她不记得爸妈离婚的那段时间一样。对于那些不舒服的、不愿回想的过去,大脑会启动保护机制,自动删除那段记忆。

林若溪很感谢自己的大脑,感谢它一直默默删除难过,留下快乐和平静。

可是,后来的林若溪没有想到,新家的生活也没有那么轻松。沈叔是友善的人,可是面对陌生的男人,十几岁的女孩子还是会感到天然的压力和恐惧。

如果真有平行宇宙的话,此时一定会有另一个林若溪继续压抑地住在爷爷奶奶家,艰难地度过高中时代。

这两种压抑和压力,究竟哪一个会更小一点?

如果人生的选项都是错误答案,为什么还要硬着头皮做下去?

青春期的林若溪就这样一直被困在奶奶、爷爷、妈妈、爸爸、孙姨、沈叔的复杂关系里,因此小冬茵感觉自己被忽视了。

开学就要初三了,小冬茵的补习班增加了一些。

终于结束补习课程,她看到是奶奶来接自己,想到又可以和姐姐一起玩儿了,疲惫顿时一扫而空。

走进单元门,小冬茵蹭蹭蹭地跑上楼,一边敲门一边喊:“姐!开门呀!我来找你玩啦!”

奶奶气喘吁吁地跟上来,掏出钥匙开门,“别敲了,没人,你姐走了。”

小冬茵懵懵地跟着奶奶进屋,“我姐‘走了’是什么意思?”

“上她妈家了。”奶奶淡淡地回应。

小冬茵当时还没意识到什么,和往常一样换上拖鞋,背着书包走进姐姐的小卧室。

当她看到空无一物的书桌时,愣住了。她拉开抽屉,也是空空如也。

“奶奶!我姐是搬走了吗?”小冬茵冲出卧室大声问。

“对啊,今天刚走,跟她妈住去了。”奶奶走进厨房系上围裙,“你先写会儿作业,饭一会儿就好。”

小冬茵恍惚地回到小卧室,她终于明白发生了什么。

知道今天要在奶奶家住,她明明很期待的,可是期待的人却不在。

怪不得奶奶看上去也不是很高兴。

奶奶那么偏爱姐姐,应该是不愿意让姐姐走吧。

小冬茵拿起只有在寒暑假时才被妈妈允许使用的手机,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