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职大明星从救场开始

《兼职大明星从救场开始》

第14章 这种事情不要争先恐后啊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啊?不是?!这种事情不要啊!

我们口嗨而已,不是真觉得可惜的啊喂,你别来,娱乐圈已经很拥挤了。

华语乐坛根本没有损失,真的。

算我在心里求你了,你这种不仅能考公上岸还能原创音乐的选手别来卷。

再来卷……再来卷的话,呜呜呜,我们本来就无所事事的日常要更无所事事了。

虽然但是,这些内娱选手还是很快通过自己的各种个人社交媒体账号更新动态以展现一种致敬态度。

“荣年老师愿意分心进行文艺工作,实乃华语音乐之幸!”

“以荣年老师的创作水平,演唱水准,必将为华语音乐立起一座新的里程碑。”

“式微多年的粤语歌曲因荣年老师的出现再次走进了大众视野,足见荣年老师高超的音乐水准。”

“很显然,喜欢音乐的我们接下来一段时间会大饱耳福了!”

“华语音乐网上荣年老师还公开了一些原创词曲作品,俱是经典,期待荣年老师讲它们唱作的一天。”

“我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华语音乐最好的时代已经因荣年老师的出现而到来。”

“……”

在不少内娱明星选手的共同发言致敬下,微博平台上很快形成了热搜话题——

#华语音乐之幸

引发了一定程度的热议。

一票发言的选手硬是没谁明面上阴阳怪气,都是相当的热情。

更没有任何一个内娱选手不合时宜的跳出来质疑这个那个。

不是因为荣某在四万人现场清唱得无可挑剔……尽管这的确是事实,而是因为荣某的身份。

好比荣年这波公开表态的措辞是‘做点文艺工作’,而不是什么出道、什么当明星。

这内里的细微差别,是其他艺人想沾都沾不上边的。

不是没有公务员艺人,人艺、话剧院等等单位都有编制给到一些艺人。

但,荣年这种本身是正常流程考公上岸并且现如今还属于工作表现突出的选手,还是不一样的。

一个简单的例子……荣年在单位有自己的小办公室,亦有非名义上的下属。

不然光靠他跟陈怀镶这个吊儿郎当的货色,搞这个搞那个哪可能都那么迅速高效。

额外还有个特别的地方,一般社会文艺演出的批准资格在文旅。

而且,荣某还真经手过演出资格审查的事儿。

退一万步说,犯不着因为一两句话去赛脸,那样既影响不到荣年,还平白给自己拉了一大波仇恨……

后知后觉的荣年对这个事情没什么看法,他甚至表示越多越好。

这属实是明明白白给他扩散知名度了。

他目前只在抖音平台上兼职网红,并无计划要去微博占一坑。

现在人家主动帮忙送流量过来,何乐而不为呢。

…………

不过,令荣年没想到的是,后续发展居然那么有意思……

接连几天的发酵,其实荣年这个名字也算是有点知名度的。

这个名字的出现也实实在在影响了一批人。

除了仍被暂时留在境内配合解决纠纷的球星,还有活动结束表演嘉宾三人。

活动的主办方的确不敢跟文旅置气,但拿捏几个受邀明星的底气还是相当充足的。

人球星故意整幺蛾子要闹个大新闻也就算了,你们几个分明是被邀请过来表演的选手也敢临阵撂挑子?

搞你没商量。

很自然的,这几个选手不仅要被整,还被立成了荣年的踏脚石。

用来衬托荣年的‘伟岸’。

再加上荣年已经公开表态会进行文艺工作这个口子,在次日周六上午,荣年忽然接到了一通电话。

对方张口就是自报家门:“荣年老师您好,我是活动主办方的小王呐,您还记得吗?”

“王先生啊,你好你好。”荣年带着一定的热情讲说,“有什么事情吗?”

对面王先生当即坦言表示:“是这样的,荣年老师,听说你想要进行文艺工作,所以我们看看有没有合作的机会……”

简单说了他的目的,主要是想在荣年的艺人工作领域展开一些合作。

毕竟荣年原创的两首歌至今都没有正式版本出炉。

而市场反馈已经是非常爆炸的了。

运作得当,两首歌可以带来的直接经济收益甚至可能过千万。

是有直接的经济利益可以赚取的。

说完这些,王先生随即又说:“您可能不知道,我们公司也有一些与艺人经纪相关的业务,所以斗胆想居中牵个线;

当然,当然我们知道荣老师您身份特别,所以还需要荣老师您先自行定夺。”

耐心听完,荣年略作斟酌,回答道:“不好意思,暂时还没有考虑这么长远的事情。”

“这样,王先生你先留一个适合交流的联系方式,我考虑考虑再与你们联系。”

王先生:“好咧好咧,荣老师您忙。”

“……”

结束通话后,荣年不由有些摇头。

他知道这位活动闭幕那晚有过几面之缘的王先生显然不会是唯一一个来谈艺人合作的。

果然,周六这一整天他都没闲着。

除了王先生这种辗转牵线的,也有更神通广大的选手直接联系了荣年。

对方直接是娱乐公司。

也是期待能展开合作,甚至很直接的表示,期待能签下荣年的艺人合约。

并且会提供合规的法务支持。

还不止一家联系过来,是三家,其中有一家还是华语文娱行业中举足轻重的选手。

很有资源,也很有份量。

………

虽然这一连串橄榄枝来得似乎有点突如其来,但荣年并没那么容易自乱阵脚。

他的态度从头到尾都很干脆。

明确表示自己没考虑那么长远,以一种静观其变的方式来面对。

实在讲,他的确已经开始了单位安排的艺人兼职任务,但他要走的也显然不会是常规路线。

不管是时髦的流量派,还是传统的实力派,都跟他有一定的不匹配情形。

至少其中有很重要的一点,他不会脱离广府文旅直接去搞文艺。

毕竟又不是说文旅会限制他的副业发展。

事实是不仅没限制,反而一点没啰嗦的从各方面给出扶持资源。

而且,荣年并不认为文旅工作与艺人工作之间会存在什么冲突。

分明是两手都能抓的光景。

当然,事情发展到如此有意思的一步,荣年也开始琢磨自己接下来应该怎么规划艺人发展。

首先有一点是确定的,尽量模糊本职工作与兼职工作的界限,并有机结合起来。

比如……

完全可以先看看下周二有多少游客会去广博打卡‘荣年’移动景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