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嫡姐换亲后我成了王府主母

《和嫡姐换亲后我成了王府主母》

第三十六章 非去不可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和嫡姐换亲后我成了王府主母》全本免费阅读

本还沉浸在愤怒中的赵睿一脸再次被惊到的样子,李茂更是猛地站起来瞪大双眼看向李慕,两个人都怀疑自己听错了。

“阿兄,你刚才说什么?你上次真不是开玩笑吗!”李茂不确信地再次看向李慕问道,赵睿亦是同样的目光瞅着他。

李慕看着他们两个,语气中有着前所未有的认真说道:“如果我要做武库的都指挥使呢!”

“你!”李茂伸出手指向他,眼中明显被他话语中的认真惊吓到了,“你是说你,而不是李戡,是你?”

面对李茂的质疑,李慕很肯定地点点头,坚定地说道:“没错,是我,李慕!”

场面瞬间安静下来,李茂整个人都呆愣住了,上一次他只当李慕是在开玩笑,但今天李慕的语气前所未有的郑重认真。

而赵睿一双眼睛像是要把此时的李慕给看穿一般,但没有发现他是有一丝在开玩笑,李慕这次是认真的。

“不可能!”这是赵睿想了之后给李慕的答案。

“是呀,阿兄,这是不可能的!”显然,李茂也很同意赵睿的说法。

“不可能吗?!”李慕只是轻淡一笑,眼中依旧是自信不退缩,“总要试一试才能知道可能不可能。”

“阿兄,且不说你如今的身体根本不适合去做武库的都指挥使——”见李慕是认真的,而且还不愿放弃的样子,李茂便开始劝说,“就算武库都指挥使是个闲职,但也需要得到百官和父皇的认可,而且这一次武库都指挥使的人选会比以往更加要求严苛,文韬武略怕是缺一不可。”

李茂并没有说的太明白,不是他轻视李慕,而是这次不仅仅是选一个武库都指挥使那么简单,事关兵权之事,李慕一个久困在家多年的病弱世子何苦自找麻烦。

“如果我非要争一争呢!”不管赵睿和李茂怎么说,李慕都打算试一试。

赵睿和李茂沉默了,他们不明白李慕怎么突然就要扯进这些是非之中,他不是一向最喜欢清净吗?!

“理由,我需要一个理由,一个能说动我帮你的理由!”此刻,赵睿才终于明白李慕今日为何亲自要见他了。

李慕直视着赵睿的眼眸,这些年他看似对周遭的一切都不在意,但是他亦是有感知有感情的人,赵睿和李茂这些年暗中为他做的一切,他其实都清楚。

所以他是信任他们两个的,这种信任和相处的时间没关系,和了解彼此多深也没关系,这种信任就像人天生就具有的某种敏锐能力一样,让人毫不怀疑。

“我需要进执金吾,那里有我需要找的东西,成为武库都指挥使是最容易也是最快捷的进入执金吾的方式。”李慕对两人说道。

执金吾其主要职责就是徼循京师、逮捕罪犯、京戍屯卫、兵器管理等方面,与兵部、刑部有很多相通又有不同之处,都是隶属左丞相凌嵩明掌管。

不过执金吾的官员选拔十分严格,不但要能力出众,还要文武兼修,可谓是万里挑一选拔出来的人才中的人才。

“你要找什么,我可以帮你找!”李茂主动请缨道。

“我要进执金吾的暗门!”李慕一句话让李茂刚刚升起来的热情又浇灭了。

暗门——那可是执金吾的禁地,是除了皇宫大内的地库外最神秘的地方之一了,而且就算他是皇子,没有允许也是进不去的,听说里面守卫森严、机关重重,外人进去就是一个死。

“非去不可吗?”赵睿声音郑重了不少,李慕想要去的可非一般之地。

“非去不可!”李慕目光坚定,声音果断干脆地回道。

“好,我帮你!”赵睿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看着李慕说道。

李茂连想都没想,也立即跟着说道:“阿兄,我也帮你!”

日暮时分,姜青玉担忧地看看天色,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李慕已经习惯了一日三餐有她亲自来准备,而她也渐渐习惯了在王府只为他一个人洗手作羹汤。

可是今日他出门一天了,虽然说了中午不必为他准备饭食,但已经过了晚饭时刻,还不见他归来的身影。

“世子妃,您这是担心世子爷了?”秋姨见姜青玉的目光总是有意无意地望向门口,便猜出了她的心思。

“他一个大人出门,我担心他做什么!”姜青玉还嘴硬地不承认,但目光又一次瞥向了门口。

秋姨站在一旁会心一笑,虽然世子爷的身体本来不好,但经过姜青玉这段时间的调养,已经有了好转的迹象。

而且,自打老王妃和寒王、寒王妃得知姜青玉会些道家医术能令世子李慕身体变好之后,似是在背后有意敲打了府里的下人和内宅的各家掌柜,这段时间姜青玉掌家方面并没有人再敢使什么乱子。

就连万侧妃也因为二少爷李戡的事情不常出自己的院子,很是安静低调。

她们在王府的生活,似乎在朝着一个逐渐变好又稳定和谐的方向发展,看起来还不错。

“辛酉刚才让人送来了信儿,说是最近有一群从西南过来的流民,他选了几个甘愿做死契家奴的人,又雇了几个做长工,想问世子妃您对庄子还有那些地的打算,眼看这没多久就要入秋了。”秋姨对姜青玉讲道。

青玉还真没想好要在庄子上做什么,一百多亩地呢,应该种些什么比较合适呢?

她是要认真地想一想,突然,脑海中灵光一闪,她快速地抓住,不禁想到上一世两年后西南之地会有一次大震发生。

当时震后有不少当地人都得了伤寒疟疾,虽然朝廷专门派了太医去,也找到了有效治疗的方法,但因缺乏一种药草而死了不少人。

她还记得那药草的名字,大隋朝人称呼它为柴草,其实就是柴胡,当时朝廷花高价收野生柴草,但因是冬季,并没有多少可药用的柴草能用。

“秋姨,你给辛管事传话,让他在庄子外面都撒上柴草种子,暂时就先种着这药草吧!”虽然离西南大震还有两年的时间,但她现在能做的就是先做好一定的预防和准备,其他的以后再说。

秋姨一愣,不确定地问道:“世子妃,你要把那一百亩地都种成草吗?”

“秋姨,那不是草,是药草,能治病救人的,以前我在道观不是也种过,就让辛管家种吧,一百亩全种上,留下几亩地种些粮食蔬菜瓜果,够庄子上的人吃用就行。”姜青玉说道。

“世子妃,就算你想种药草,也不必一下子种一百亩地的,在咱大隋朝还没有人这样大片地种植药草,再说种多了也没用,那山野田边到处可见野生的药草,需要时寻来就是,就是药农人家也是把地拿来种粮食的,寻药只进山里。”秋姨苦口婆心地劝道,希望能改变姜青玉的决定。

她知道姜青玉是聪明的,也是有自己主意的,可毕竟年龄阅历在那儿摆着,姜青玉在她眼中始终还是个十几岁的孩子,很多事情未必能想得周到全面,自己总要提醒一番才是。

姜青玉知道秋姨是出于好意,但她也没有多做解释,因为现在解释也说不通,权当她一时任性胡为吧。

“秋姨,没关系的,别人没有种的,我种,以前我师父常说,百病生于气,百草生于气,看似气不同,实则气消气,所以百草能消百病,要多种植药草才行。”姜青玉笑着对秋姨解释道。

秋姨无奈一叹,她发现自己是越来越说不过姜青玉了,她是主子,地是她买的,这种什么自然还是她说的算。

“那你为何只种这柴草呢?”秋姨又心生不解。

“因为我喜欢呀!”姜青玉说笑着回答秋姨,又往门口看了一眼,这次正巧和刚走过来的李慕对视上。

而他显然也听到了她最后的这句话,显得好奇地问道:“你喜欢什么?”

“喜欢——土地呀!”姜青玉被他看得有些不好意思,差点儿一晃神说成了“喜欢你”!

李慕走进房间,眼神一直不离她,刚才他瞬间激动了一下,还以为她会说出“喜欢你”的话来,虽然和预期的不一样,心中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