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祁厅长,叫我祁书记

《我不是祁厅长,叫我祁书记》

第29章 意外下雨,老支书救场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沙……沙……沙沙……”

祁同伟在睡梦中,迷迷糊糊感觉到一些异响,本以为是屋里有老鼠,可仔细一听,却发现声音来自屋外。

“完蛋。”祁同伟顿时觉得不妙,噌的一下坐了起来,看了看手表,现在是早晨五点半。

正常情况下,天空应该已经微微露白,但此时窗外却依然黑蒙蒙的。

这是下雨了。

天气预报明明说这几天是阴天多云,怎么会突然下雨了,而且下的还不小。

按照祁同伟原本的安排,天亮后,会有一个带斗的小面包车开进来,来回跑个三趟,十点前就能把茶叶送到乡里。

然后乡里再派一个货车送去县城,吴天德在那里等着收货。

但随着这场雨的落下,怕是之前的安排要落空了。

“砰砰砰……”

一阵急促的敲门声传来,祁同伟打开门,只见叶飞父子身穿蓑衣,带着几个人赶来了。

“祁哥,下雨了,去乡里的路要断。”

“叶飞,如果雨停了,路能通吗?”祁同伟问道。

“要是只下一点小雨,那勉强还能走,但是现在这个雨,路上恐怕已经成了烂泥滩,面包车是肯定进不来的。”

“那明天呢,明天能走不?”

“也走不了,除非天亮后立马停雨,再连开两天大太阳,或许勉强可以一试。”

“来不及了,茶叶放不了那么久,得想其他办法。”

这时,楼下办公室传来了电话铃声。

祁同伟连忙跑下去,拿起话筒一听,是郑华军。

“小祁,面包车我已经安排好了,但是司机说进不去紫溪啊。”

“郑书记,我明白,我正在召集村民想办法,先不和你说了。”

祁同伟放下电话,刚走出几步,铃声又响了起来,这回是吴天德。

“小祁,你那边怎么样,有没有下雨?”

“吴总,下了,下的还不小。”

“据我所知,一旦下雨,紫溪村就会和外界失去联系,你们还能把茶叶送出来吗?如果送不出来,我就回京州了。”

“吴总你先千万别走,再等等,我正在想办法,已经有眉目了,无论如何,今天一定会把茶叶交到你手上。”

此时,村委会门口的空地上,已经聚集了几十位村民,外面还有越来越多的村民正在赶过来。

所有人都眼巴巴的看着祁同伟,等他拿主意,可是,他现在已经心乱如麻,哪里还有什么主意?

该死的老天,早不下雨晚不下雨,偏偏要赶在最关键的时候下。

还有那破天气预报,什么玩意。

“小祁领导,能不能让我说几句。”就在祁同伟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走到了他的身边。

祁同伟抬头一看,是张陌生的面孔,便疑惑的问道“老人家,您是?”

“小祁领导,他是我们村老支书李长生。”

“哦,李支书您好,还是第一次见面。”

李长生面带愧色,点了点头道

“你到我们紫溪这些天,为了茶园四处奔跑,没日没夜的忙活,而我这个做支书的,却什么都没干,真是惭愧。今天你休息一下,把事情交给我吧。”

紧接着,他转身面对群众,朗声道

“小祁领导为我们村做了多少,大家都心知肚明,现在外面的路断了,茶叶送不出去,我们不能再麻烦他,这是我们村的事情,应该由我们自己解决。”

“老支书,理是这个理,可你有什么办法,能把这么多茶叶送出去?”一位村民问道。

“是福强吧,我问你,你每年往乡里送公粮,是怎么送的?”

“用小推车呗,但那得赶上晴天,路干了才行,要不然中间那段上坡路,轮胎直打滑,根本就过不去。”福强回道。

“过不去也得过,村里穷了那么多年,好不容易等到小祁领导,给大家找来了一个千载难逢的赚钱机会,不能就眼睁睁的错过了。”

“老支书,你的意思是硬上?”

“对,就是硬上,如果小推车过不去,我们就用肩膀扛,哪怕是死,也要把茶叶扛出去。”

“死?”听到这个字,祁同伟顿时一惊,忍不住问道“老支书,用小推车送茶叶,路上是不是有危险?”

“这个……”李长生沉吟不语,但他的表情已经说明了一切。

“叶飞,你知道怎么回事不?”祁同伟转头问叶飞。

“祁哥……”叶飞为难的看看父亲,又看了看老支书,最终还是决定实话实说。

“确实有危险,前两年,村里有个小媳妇难产,孩子怎么都生不下来,只能送到乡卫生所,但那天下着大雨,车子进不来,她男人实在没办法,就找了个板车,想把她拉去乡里。

结果走到中间那段上坡路,车轮子打滑,翻进了路边的山沟里,她男人不肯撒手,也一起跌下去,三条人命全没了。”

叶飞说完,面带悲伤低下了头。

在场的村民,也都知道这事,全部陷入了沉默。

“我不同意,钱可以不赚,反正茶园还在,以后有的是机会,如果人命没了,那就回不来了。”祁同伟直接否决了这个方法。

“小祁同志,请你相信我好吗?我在紫溪生活了一辈子,比谁都更清楚路上的情况,我会掌握好分寸的。”李长生仍然在坚持。

“您能保证路上不出事?”

“我以党性和人格向你保证。”

“那你先说来听听,我不需要什么保证,只要万无一失。”

李长生点点头,开始了自己的安排。

此时天已经差不多亮了,雨也暂时停下,他让所有的乡亲们都回去,把自家的板车和小推车都集中到了村委会。

然后带着几个人,一一检查,最终挑出了近五十个车。

为了安全起见,每个车上只放两包茶叶,也就是六十斤,然后每个车配置两名青壮年男子,路上轮流拉车。

剩下的村民负责推车,凡是十二岁以上,六十岁以下,且身体健康的,不论男女,愿意跟着的全都去,长路漫漫,总会有需要帮忙的地方。

很快,全部茶叶都装车完毕。

李长生穿上蓑衣,头顶斗笠,当仁不让地站到打头的板车前,把牵绳挂在肩膀上。

“老支书不可。”祁同伟连忙阻止,“您年纪大了,而且有病在身,还是让年轻人来吧。”

“小祁领导,其实我没病,我在城里的女儿家住了三年,说是养病,其实是为了躲着村里的乡亲。我当了整整十年的村支书,既不能改变村里贫穷落后的面貌,也无力阻止林有田胡作非为,我有愧,实在是没脸见乡亲们啊。

直到昨天,我听说村里要出茶了,才偷偷溜了回来,只为能亲眼看一看这难得的盛景,现在站在这里,总算没有遗憾了。”

说到这里,李长生转身振臂高呼

“乡亲们,我们的好日子就要来了,闯过这条烂泥滩,它在前方等着我们呢。”

“出发!”

“出发!出发!出发!出发!出发……”

伴随着淅淅沥沥的雨点,紫溪村外的土路上,排列着一条浩浩荡荡的长龙,数百名村民拥簇着几十辆板车和小推车,在泥泞狭窄的道路上艰难前行。

祁同伟看着眼前的一幕,忍不住热泪盈眶。

我们国家的农民,无疑是人类史上最勤奋,最能吃苦耐劳的群体。

他们贫穷,他们苦难,他们被人瞧不起,但他们绝对没有不努力。

想想红旗渠,想想太行山挂壁公路,想想高山变平湖,再想想淮海小推车……

只要有人能给农民指引出正确的方向,他们就能爆发出惊天动地的能量,敢让世界换新颜。

李长生告诉祁同伟

上一次出现这样的情景,还是三十多年前修水库的时候,那年我才不到三十岁,和你现在一样年轻。

祁同伟回复李长生

这样的情景,下次不会有了,永远都不会再有了……

后加的很多人说不用车,用肩膀,请问想过没有,这是条烂泥巴路,运的是新鲜茶叶,摔一跤怎么办,那茶叶还能卖吗?除非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了,才会用肩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