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太妃要躺平

《红楼太妃要躺平》

第 74 章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这厨子要是看到吃到什么好菜,哪有不心动的,他们不觉得自己的手艺比王府的厨娘差到哪儿去,但是,只往菜里面放一味秘制调料,菜就鲜美起来,这不是比他们每日里准备素高汤来得方便?

只是人家都说了,这是王府的秘方!换做是个寻常厨子的秘方,那花点钱,或者是想办法叫他捐给佛祖,那真不是什么难事。可王府啊,就算是个没有实权的王府,那也不是一帮和尚能够得罪的。他们心痒得厉害,只得先汇报了海澄方丈,再做计较。

海澄方丈也不是那等眼皮子浅的,他琢磨着,王府的秘制调料,还不定用了多少贵重的材料呢,寺里面素高汤里面最贵的就是香菇,成本可就低得多了,因此便教训了饭头僧一番,表示作为出家人,最忌的就是贪嗔痴,你如今为一个秘制调料念念不忘,这不就是犯戒吗?

被海澄方丈这么一说,不管饭头僧是不是真的大彻大悟,明面上也得摆出一副羞愧的神情,老老实实退下去。

严大娘之后还跑到顾晓这边来说了这事,愤愤说道:“我原本还想着,这些和尚有什么手艺,如今瞧着也就是一般!那什么素斋,吃起来也不比咱们府里强到哪儿去,我虽说没亲眼见着他们吊高汤,但是,在厨房里稍微闻一闻,看一看,也能猜出什么材料!结果如今,他们竟想要做强盗了!咱们王府的便宜,是那么好占的?”

顾晓听得严大娘这般言语,安抚道:“放心吧,人家大概也就是见猎心喜,真要是谋夺咱们府里的秘方,回头名声都要臭了!他们这等方外之人,就算是做什么私底下的勾当,针对的也是下头的人,真要是随便什么人都得罪,那他们这个庙也干不下去了!”僧录司一个衙门,就足够摆弄得一座古刹欲生欲死,别的不说,直接上门来严查你庙里的度牒跟人对不对得上,再查一下寺产,再看看你们私底下有没有什么不法之事……前朝的时候,因为寺庙与权贵勾结,兼并土地,放高利贷,甚至私底下做一些人口买卖,很是引起了不少民愤,本朝对出家人就管得比较严格。

开国那会儿,各个寺庙的寺产都是有严格规定的,一个僧人最多三亩地的菜田,还得亲自耕作,不如将地租给佃农。也就是时间长了,许多人家还自个弄个家庙什么的,僧录司也管不得这些权贵,因此只要民不举,便是官不究,对于下头那些寺庙的不法行为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是,若是这些寺庙敢得罪哪个大人物,人家随便找个人去僧录司告一状,他们就吃不了兜着走。

严大娘得了顾晓的安抚,甚至还拿了顾晓赏的一个荷包,喜滋滋回去了,回去就看到自己外甥女果儿眼巴巴地坐在那里等着,见她回来,忙问道:“舅妈,娘娘怎么说?”

严大娘得意地说道:“娘娘说没事,还夸我警醒呢!”

果儿松了口气,笑道:“舅妈你平常也动不动念个佛什么的,结果如今到了庙里,反而不想着供奉佛祖了?”

严大娘眉毛一竖,骂道:“佛祖是佛祖,和尚是和尚

!佛祖可不用吃什么好饭好菜,有一炷香火就行!所以,我们府里的秘方,凭什么要便宜那些和尚?他们不好好念佛,倒惦记着好吃好喝?分明就是不要脸!”

然后又看着有些懵逼的果儿,叮嘱道:“何况,你以后想要在厨房里盖,许多事情就得得分清楚!这秘方是王府的,又不是咱们家的!你敢拿着主子的东西出去做人情,那就是作死!”

“那个,舅妈你以前不是说这些方子以后可以留在家里传家的吗?”果儿愈发迷惑起来,问道。

严大娘解释道:“咱们都是府里的家生子,这些方子放着,以后家里的人就能在府里厨房当差,这如何不是传家的本事!你看前头大厨房,他们可捞到什么好了?等着吧,等以后你两个哥哥大了,学会了我这身本事,前头大厨房,就也是咱们家做主了!”说着,露出了一点得意地神情来。

果儿赶紧奉承起严大娘来,要不是她舅舅就自个一个嫡亲的外甥女,她也不能进来就到后厨当差。后厨日子多好过啊,虽说要卖些力气,但是每日里光是柴炭米面,就有不少油水,得了上头主子的喜欢,赏钱也丰厚,果儿琢磨着,自己就一直蹲在后厨了,其他地方哪也不去!这会儿看着严大娘手里的荷包,又吵着要看。严大娘便解了荷包,发现里头放着两个银锞子,一个是莲蓬样式,一个是如意样式,一个就有一两重,两个就是二两银子,抵得上严大娘一个多月的月钱了。

果儿忍不住说道:“娘娘真是大方,我记得前些日子,雀儿给正院那边送酸梅饮,那边姐姐直接给她抓了一把钱呢,她差点都没抓得住,还是用帕子兜了拿回来的!”

严大娘笑道:“这算什么,只要讨了娘娘喜欢,她指缝里头漏出来一点,就够你受用不尽的了!你回头打听打听,娘娘给伺候她的那些大丫头,准备了多少嫁妆!啧啧,外头那些地主,嫁女儿都比不得呢!你也别说舅妈不疼你,一会儿拣几样点心,给娘娘那边送过去!这素斋吗,也就是骗骗嘴,吃下去就知道,那是不顶饱的。其他人也就罢了,小王爷如今可是长身体的时候,饿得快着呢!只怕一会儿就觉得饿了,得吃点点心填吧填吧!”

果儿赶紧应了下来,跑去拿了攒盒,就开始往里头挑点心,她在府里时间也不短了,知道府里的口味,不喜甜腻,像是那种酥皮的点心,因为吃起来容易掉渣,小孩子一个不小心,还会被碎屑呛着,吃得也少。平常更喜欢那种蒸出来的点心,酸甜度要适口,咸口的也要清爽。

果儿看了之后,便选了双色豆沙山药糕、藕粉桂花糕、玫瑰马蹄糕和翡翠豆蓉糕,分别拿了几块,摆在碗碟中,严大娘看了暗自点头,这几样好看又好吃,也没放什么糖,也没用多少糯米,吃了不怕不克化,便是小孩子嘴馋,多吃几个也不打紧。

果儿将点心送过去的时候,果然徒嘉钰和徒嘉泽已经有了饿了。他们大多数时候都秉承着吃饭只吃七分饱的原则,尤其这次饭前还吃了不少果子,晚饭的时候就无甚胃口,只是胡乱吃了一些。两人这会儿在禅房里头陪着末儿玩闹了一

回,就发觉肚子里有点空。

这会儿点心来了∵,都是眼睛一亮。顾晓笑着叫人给了果儿赏:“看这几个猴儿,正经的饭不好好吃,这会儿倒是饿了!你先把攒盒留下,明儿个再打发人来拿!”

果儿谢了赏,喜滋滋地捏着个小荷包就回去了。

点心是白日里几个厨娘新做出来的,口感正好,颜值又极高,原本晚上几乎不吃东西的顾晓见了,也忍不住拈了一块翡翠豆蓉糕吃了,末儿本来没饿,也跟徒嘉钰分食了一块玫瑰马蹄糕。像是徒嘉泽,晚饭几乎就没怎么吃,他以前身体不好的时候,很多点心只能看看,如今却颇为喜欢各种甜食,以至于脸都比以前圆了一圈,这会儿一连吃了好几个,还有些意犹未尽,只吓得奶娘赶紧拿走了碗碟:“我的小爷,你可让我省省心吧!之前瞧着你一顿饭吃个两三口我担心,如今又吃这么多,可别将肚子给撑破了!”

徒嘉泽对李氏的话素来是选择性听的,但是对两个奶娘的话还是听的,这会儿被奶娘这么一念叨,虽说还想要再吃一点,还是老老实实收了手,答应道:“我知道了,不会再吃了!”

顾晓笑道:“一会儿带他回去的时候,让他走几步,稍微消化一下!睡前还得叫他好好漱口,别把牙给弄坏了!”

奶娘连忙答应下来,瞧着时候已经不早,便拉着徒嘉泽说道:“时候也不早了,也不能再在这儿扰了娘娘的亲近,奴婢这就带二公子回去歇着!”

徒嘉泽之前还没感觉,被奶娘这么一说,便忍不住打了个呵欠,眼睛里泪花都冒出来了,他老老实实给顾晓行礼道别,又强打着精神跟徒嘉钰说道:“大哥,明儿一早我还来跟你一起吃饭,吃过饭再一起出去玩!”

贾瑚不在,徒嘉钰少了个玩伴,徒嘉泽虽说有的时候有些蛮横任性,但是也还算是玩得开,因此徒嘉钰便答应了下来:“那你可得早点过来,来晚了,我可就不等你了!”

徒嘉泽信以为真,立马催着奶娘赶紧带自己回去,连李氏那边都没去,就漱了口,直接躺下了。李氏那边一直关注着这里的动静,顿时就一阵气急:“这养个儿子有什么用,回来连个招呼也不打,就知道气我!”

玉梅忙劝道:“二公子还小呢,他以前身体不好,大家也不拘着他,且想不到这些,以后就好了!”

李氏听着,又开始心疼起来:“我听说娘娘那边觉着府里的奶娘不当用,想着给几个孩子另外找教引嬷嬷呢!我当日入府,不过稍微跟着嬷嬷学了几日规矩,就难得厉害,要不,等泽儿再大一些吧!”

玉梅很想要翻个白眼,这位侧太妃,总是在该管教孩子的时候狠不下这个心,一味溺爱,然后还得抱怨孩子跟自己不贴心。玉梅以前就是西院里的小丫头,虽说不近身伺候,却也看得分明。以前李氏只当徒嘉泽这个体弱的儿子是个注定要早夭的,因此只想痴缠着王爷再生一个,平常也就是借着徒嘉泽的病敛财,并不多管,如今她倒是想要儿子贴心孝顺了,但徒嘉泽前几年小的时候都是两个奶娘带着的,奶娘又精心,这生

恩不如养恩,李氏在徒嘉泽那里自然不如奶娘更亲近。尤其,因为徒嘉泽身体的缘故,之前大家想着他小人家,过一日是一日,都纵着他,以至于他如今连面子上的功夫都做不周全。侧太妃又一意想着要跟儿子亲近,奶娘管教的时候,反倒是各种心疼阻拦,看着是为孩子好,实际上以后有的是她受的。

玉梅只得劝道:“二公子如今身体也好多了,明年都能去前头跟先生一起念书,这规矩上再不齐全,岂不是叫外院的人都觉得二公子荒疏了?别到时候连三公子都不如,难免要叫人说嘴!”

“谁敢!”李氏忍不住叫道,但是很快也醒过神来,说道,“你所得是,却是我想差了!我听说娘娘已经叫小王爷准备了折子,叫小王爷回头去弘文馆念书了,小王爷其实也就是比泽儿大一岁,泽儿也不能太落在后头了!”

主仆两个又说了一会子话,玉梅铺了床,拿了蜡烛又四处看了看有没有蚊虫,等各处看了一圈之后,才点了点头,说道:“娘娘,二公子那边已经歇下了,娘娘也先歇着吧!今晚奴婢给娘娘上夜!”

李氏如今也知道收买人心,便说道:“你也不要熬着,就在脚踏上睡着,我要是有事,自然喊你起来!”

玉梅答应了下来,先伺候着李氏睡下,然后便放下细纱帐子,自个也在脚踏上铺了铺盖,将蜡烛吹灭,躺了下来。

王府没人在衙门上差,因此竟是忘了第二天是休沐日,要不是吴嬷嬷提起来之前隆安侯夫人说了会趁着休沐日也来寺里上香,顾晓都差点将这事给忘了。

如今一听,忙叫人去山门外头看着,人来了好赶紧过来禀报,又叫人将茶水点心果子之类都准备妥当,等着隆安侯夫妇过来。

隆安侯夫妇来得也挺早,隆安侯夫人这两年隔几个月都会去一趟王府,去年更是在王府住了挺长一段时间,可隆安侯上一次见到女儿,还是几年前的事情。之前末儿洗三,王府倒是宴客了,但是那会儿顾晓在坐月子,隆安侯哪里能进内宅,连末儿都只瞧了一眼,早就想得狠了,一大早就换了一身精神的衣裳。又怕顾晓觉得他老了,还叫人仔细伺候着净了面,拿隆安侯夫人的面脂抹了一层,连胡子都梳得整整齐齐,只看得隆安侯夫人哭笑不得。

夫妻两个先去大雄宝殿拜了佛,然后就看到吴嬷嬷带着两个丫头在外头候着。

“侯爷,夫人,娘娘一早就等着呢!”吴嬷嬷行礼说道。

隆安侯点了点头,又对吴嬷嬷说道:“这些年,娘娘那边的事儿,却是辛苦嬷嬷了!”

吴嬷嬷摇了摇头,说道:“也是娘娘自己熬出来了,奴婢哪里算得上辛苦!”

隆安侯听得这个熬字,就忍不住想要叹气,隆安侯夫人却在一边说道:“要不是有你在,娘娘也未必撑得下来!走吧,咱们这就去见娘娘!”

顾晓得了消息,已经带着徒嘉钰和末儿在小院门口等候,见得夫妇二人过来,连忙上前相迎。

因着是私底下相见,隆安侯夫妇倒是不需要行礼,要是在公开场合,还

得给女儿行大礼!徒嘉钰也带着末儿老老实实见了外祖外祖母。徒嘉钰对隆安侯已经不怎么熟悉了,末儿更是从没见过,行礼之后,就躲在徒嘉钰后面,只探出头去看。

“爹,妈,咱们就到那亭子里坐一坐,好好说一会儿话!”这年头,父女之间想要近距离接触,也得担心有人说嘴,因此,顾晓便选了个亭子,四边都没有围挡,也算是光风霁月,任谁也没话可说。

隆安侯仔细打量着顾晓,因着在庙里,顾晓上面是一件对襟莲青色暗绣褙子,下面穿着月白绣折枝玉兰的马面裙,腰间一条松花色宫绦垂下,只用了两块普通的玉环压裙,头上除了几根小珠钗点缀之外,也只是戴了一支点翠凤凰步摇,看着有些简素,不免有些心疼,忙说道:“之前给你那些玉料,怎地不先做一套头面出来!”

顾晓笑道:“女儿就是觉得头皮坠得慌,不喜欢戴那等繁复的!”

隆安侯夫人笑道:“还是首饰不够漂亮,要不然啊,你就是头皮生疼,也想戴着呢!”

顾晓连忙解释道:“才不是那样,女儿如今比之前易出汗,这天都热起来了,还满头珠翠的,热得慌!”

隆安侯夫人叹道:“还是体虚,人没缓过来,这几年还得仔细调理着些!”说着,又对着隆安侯抱怨道:“你之前去南边,怎地不想着采买一些上等的官燕回来,光是那些面子上的功夫有什么用!”

隆安侯赶紧说道:“茜香国那边也不产燕窝啊,得是暹罗吕宋那边才有!我也叫人打听了,那一等的官燕,春天才有,之后的就大为不如了!这叫我怎么采买呢!”

顾晓笑道:“妈,爹出去一趟,也是公差,哪能都惦记着这些呢!我这就是略畏热了一些,慢慢也就好了,哪里就这般担心了!”

隆安侯叹道:“你才这个年纪,不趁着年轻好生保养,回头年纪大了,有你受的!”他算是老来得女,当年对上头两个儿子倒也算不得非打即骂,却也颇为严厉,等着不惑之年才有了这一女,那真是爱如珍宝一般,这会儿絮絮叨叨,想着女儿出嫁这些年受的种种委屈,就恨不得将徒宏远的坟都给刨了。

隆安侯夫人却是啐道:“胡说什么呢!她小孩子家家的,哪里就坐下什么病了!”然后又看向顾晓,说道:“你之前也不跟我说这些,我竟当你已经调理好了,如今看起来,还得善加保养才行!”

顾晓笑道:“女儿也明白,别的都是虚的,身体才是自己的!”

“明白就好,你也这么大了,别没得让父母还得跟着你劳心!”隆安侯在外虽说不至于口若悬河,这会儿面对女儿的时候,竟是有些拙口笨舌,之前还说顾晓年纪小,现在又说她这么大了。

顾晓连忙应了下来:“是女儿不孝,以后定然不会了!”

隆安侯这会儿也有些不自在,若是没有外孙在,可能要好一些,当着外孙的面跟女儿说体己话,总觉得有些不对劲,因此干脆看向了两个孩子。

他来之前已经准备好了给外孙的见面礼,这会儿便从袖袋里拿了

出来,给徒嘉钰的是一方绿端砚,只有巴掌大小,呈现豆青色。因徒嘉钰属猴,因此上头便是灵猴采桃的图样,看起来活灵活现,徒嘉钰一看就喜欢上了,忙说道:“多谢外公!”

至于末儿,拿到是一尊玉虎小把件,做得颇为灵动可爱,末儿拿在手里,也觉得有趣,跟着徒嘉钰学道:“谢谢外公!”

隆安侯看着两个孩子都生得更肖母一些,愈发觉得欣慰,当下又弯腰跟他们说话,问他们这些日子吃了什么,玩了什么。

末儿一开始还对隆安侯有些陌生,这会儿见他言语温和,神情和蔼,慢慢也亲近起来,便扳着手指头跟隆安侯说自己的玩具,自己的点心,主要还说到自己的两条狗。

隆安侯听着,不由问道:“那怎么不带过来?”

隆安侯夫人白了他一眼,说道:“还怎么不带过来,大家都是过来吃斋的,带两条狗过来作甚?”在佛前啃骨头吗?

隆安侯不免有些尴尬,他赶紧打了个哈哈,笑道:“末儿喜欢这些啊,等回头,外公送你一匹小马好不好?”

徒嘉钰顿时有些吃醋:“只有末儿的吗?那我呢?”

隆安侯笑呵呵说道:“都有,都有!”

顾晓嗔了徒嘉钰一眼,说道:“还说呢,你小时候你外祖也给你送过的。那一年你生日,你外祖给你送了一对小鹿,你非要把它们养在花园里头,结果一个没顾上,直接将花园里芍药牡丹之类都糟践了个精光,只好送到庄子上去,后来你就把这事给忘了!”

徒嘉钰瞪大了眼睛,他是真不记得这事了,忙问道:“那小鹿还在吗?”

“可不还在吗?庄子上本来就养了不少鹿呢,如今那边已经有一个鹿群了,你再去,就能看到它们的子子孙孙了!”顾晓笑道。

“那我要去看看!”徒嘉钰兴冲冲地说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