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暴君崇祯,杀出万世帝国

《大明:暴君崇祯,杀出万世帝国》

第210章 设立武状元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小郑森听自己三叔这么说,这才不情不愿的点头道“好吧。”

说完,他又转头对田川松说道“娘,您帮我把刀收好,等我回来还要玩儿呢。”

田川松忙是点头答应。

郑芝凤抱起郑森,对郑芝龙说道“大哥,等会儿我就不送你了,省的森儿再闹腾,你路上注意安全。”

“去吧。”

郑芝龙摆了摆手。

有了尽早的旨意,郑芝龙也不用去宫里辞行了,等田川松亲自为其打点好行装后,郑芝龙也离开了京城。

紫禁城,东暖阁。

原本就拖延了不少日子的会试,终于还是结束了。

朱由检看着手里的名单,认真的看过之后,心里忍不住叹了口气。

名单很长,上面一共誊抄了三百五十三个名字。

但是能让朱由检眼前一亮的名字,却是没有几个。

朱由检虽是继承了原身的记忆,但对晦涩难懂的八股文,依旧是两眼一抹黑。

所以他没有看这些人的答卷,而是想要通过后世的记忆,在名单上找到几个可用之人。

但结果却是让他很是失望。

除了史可法、吕大器这两个名字以外,朱由检没有再看到任何一个熟悉的名字。

当然,朱统鉓这个名字除外。

放下手里的名单,朱由检抬头对温体仁和施鳯来两人说道“三日后,在皇极殿举行殿试。”

“臣遵旨!”

两人齐声应道。

等他们离开后,朱由检又对王承恩吩咐道“大伴,去宣英国公、袁可立。”

“臣遵旨。”

王承恩答应一声,就快步走出了暖阁。

朱由检则是在桌案上快速的书写起来。

和会试不同,殿试的题目都是由皇帝亲自拟定,且都是针对一些当下的时政,相比于八股更加的务实。

历史上的一根绳儿,就是在此次科举上,向参加殿试的所有贡生,问出了八个问题。

这八个问题,在朱由检看来,还是有些浅了。

一根绳儿问的问题,绝大部分都是和钱粮有关。

无非就是朝廷缺粮、缺钱,建奴和流寇,朝廷该如何应对?

朱由检没打算和这些贡生绕圈子。

他在纸上写的,就是此次殿试的试题,只有一句话,一个问题,朝廷怎么增收。

朱由检想看看,大明能不能再找出一个桑弘羊式的人物。

等纸张上的字迹干透之后,袁可立和英国公张维贤两人,也联袂来到了暖阁。

“臣等拜见陛下,陛下金安。”

两人躬身对朱由检施礼道。

“免礼。”

“来人,给两位卿家赐座。”

“谢陛下。”

两人再次躬身道。

等两人小心坐下,朱由检这才说道“想必你们也知道了,本次春闱会试已经结束。”

“武举会试也该准备了,本次武会试,朕属意由英国公担任主考,袁卿担任副主考。”

此话一出,两人皆是一惊。

要知道大明自从有武举开始,就一直是文臣担任主考。

一方面是因为担心这些武人,借着师生关系拉帮结派。

另一发面,也是因为大明武将的地位不高。

现在朱由检用英国公,以及兵部尚书袁可立担任正副主考,也算是做出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

“陛下,我大明历代武举,从未有勋贵担任主考的先例,臣恐会引起物议。”

张维贤有些担心的说了一句。

朱由检听后,面无表情道“英国公,朕知道你的担忧,但规矩是人定的,也是人改的,而不巧,朕恰恰就是大明最有资格改规矩的那个人。”

“现在国朝不靖,朝廷正是用人之际,武举也是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你身为国公,乃是武勋之首,担任主考正是合适。”

“至于物议,朕这个皇帝都不介意,你担心什么?”

张维贤听后,心中虽然还有些忐忑,但也不再推辞,躬身应道“臣遵旨。”

袁可立见状,也连忙表态道“陛下圣明,臣定当辅佐英国公,办好此次武举会试。”

朱由检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如此甚好,武举会试,侧重谋略,武艺次之,但也要文武相合。”

“第一场,就考兵法、地理、天文等这些东西。”

“第二场,考骑射、拳脚、兵刃。”

“第三场,考阵法、战车、火药、火器的运用。”

听朱由检这么说,两人的眼中,皆是闪过一道莫名的神采。

其实,他说的这些内容,完全是拾人牙慧,早在神宗皇帝时期,就有朝臣提出来过,只是并未被皇帝重视。

不等两人回话,朱由检又接着说道“和文会试一样,武会试后,朕会在皇极殿、西苑校场,举行殿试,钦点武状元、无榜眼、武探花。”

听朱由检要设置武举三甲,两人更是震惊不已。

也不怪两人大惊小怪,实在是大明的武举,相比文举,实在是太过简单了。

武举形成制度,还是在宪宗皇帝时期,是由西厂厂公汪直提出来的。

在此之前,一直就没有形成制度。

即使是后来形成了制度,但也一直没有殿试,自然也没有武状元这一说。

一直到崇祯四年,才有了武举殿试,大明第一个武状元才横空出世。

但紧接着,武举就因为舞弊,迅速的丧失公信力。

以至于,朝廷再举行文举,根本就没人参加。

“臣等遵旨。”

震惊过后,张维贤和袁可立齐声应道。

朱由检又嘱咐了几句,便让他们退下准备武举会试的事宜。

南京,皇宫。

刚刚抵达不久的韩赞周,听完东厂传递过来的消息,登时就皱起了眉头。

自己刚刚到南京,正是两眼一抹黑的时候,皇爷就明人传旨,让自己紧守城池。

自己又该怎么办呢?

在司礼监的值房里转悠了半晌,韩赞周忽然想起一件大事。

“来人!”

一声大喝,一名内侍走了进来。

“掌印。”

内侍恭敬施礼道。

说起来,留都守备太监,并没有品级。

他们的权势,完全来自留都司礼监掌印这个官职。

没错,不只是外朝的衙门,在南京有一个完整的备份。

就是内廷二十四衙门,在南京也有一个备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