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国漫里的绝色美人

《穿成国漫里的绝色美人》

身份 公子这个称呼可不是谁都能叫的……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祈简刚撑着身子想从床上坐起来, 却被迎面的女郎扑个正着,女郎惊呼一声,脚下被踩着的帷幔一绊, 倏忽间就那么毫无防备跌到了他的身上, 带起的力道顺势将他重新推倒。

何彼浓矣,华若桃李。

两人瞬间呼吸相闻, 俱被彼此近在咫尺的绝美面容惊艳到了。

她眉如翠羽, 肤如白雪, 他绰约逸态,轻盈自持。

四目相对之间暧昧陡升,他用墨砚般深邃的眼睛看着她,几乎想将她围困在自己的视线里, 她水润盈盈的眸子里有惊吓、有羞涩、有尴尬、似乎还有痴痴的爱慕,两人视线交缠, 双颊发烫。

夏柠今日穿了一身绯紫色曲裾, 上面拢着一层同色薄纱, 这一绊一跌,她身上的薄纱落了下去,正好缠在了祈简手上。

而她正半趴在他身上,青丝垂坠,散在他的枕上, 和他的发丝萦绕交缠在一起。

“先生?!”夏柠惊慌失措, 连忙想起身站好, 可未想她身上的薄纱缠在了祈简手上, 拉扯之下,她又踉跄一下,反而跟他挨得更近了些。

祈简的视线里, 她的紫玛瑙耳坠微微晃动,接着,她双手撑在他身上意欲站起,结果起身后再一次被拉扯着朝他跌了过来。

这一次,她离他更近了,她身上的甜香逸散在他鼻间,白净的耳垂变得通红,她朱唇微张,贝齿初露,脸上表情尴尬又羞涩,他的视线随着她的惊呼落在了她绯红的唇上。

他脑子里瞬间升腾起另一种前所未有的冲动,他想在她绯红的唇上揉搓倾碾,试试是不是真的像他想象的一样软,一样柔。

“先生!”

夏柠又唤一声,语气欲语还休,“先生,你压着我的衣服了。”

祈简从自己的畅想中回神,而后俊脸一红,微微垂下眼帘,似不敢看她,后知后觉地将缠在自己手上的薄纱解下。

他怎会想到那些!祈简暗自鄙夷自己,却又忍不住脑中浮想。

夏柠赶紧拉好衣服站起身来。

“公子!”两人动作间,云石从门外闯了进来,刚好看到了夏柠从祈简身上起来的一幕。

他双眼瞪大,手上药包瞬间掉在地上,整个人傻在了那里。

这是什么展开,公子不是还病着吗?怎么两人纠缠到床上去了,他不过出去一会儿,回来就看不懂了。

于是不由脱口而出:“公子,您还病着啊!”

小云就跟在他身后,不过她稍晚了一步,没看到夏柠从祈简身上起来的那幕。

云石从巫医那拿了药回来,老远就看见小云站在门口处四下张望,她神色警惕,好似在放风一样,还在看到他走近时故意大声咳了几下。

他将这些看在眼里,心里不由一紧,快步迈入明堂之后,果然没看见昭宁公主的人影,联想到小云神色警惕,他瞬间想到内室,便急匆匆跑了进来,担心会有意外发生。

不想却看到了这样一幕。

光天化日之下,他们这样不太好吧。

“闭嘴!”祈简皱眉呵斥云石一声,什么叫他还病着,这是把他,把他们想成什么人了。

说着,他看了夏柠一眼,夏柠自觉地转过头去,又快步掩着脸从内室走了出去,小云跟在她身后。

祈简遂快速拉开床上帷帐,披上外衣,套上鞋袜,将自己穿戴整齐。

这是没发生什么?还是没来得及发生什么?云石心中猜测,却没注意到自己刚才称呼祈简时下意识叫了声公子。

祈简或是被方才和夏柠之间的气氛弄得有些薰然,竟然也没意识到这个,而夏柠却在掩面出去的一瞬想起了云石刚才那声下意识的称呼。

云石叫了他一声公子!

要知道,她往日听云石称呼祈简,总是以先生为称,今日他惊滞之下,竟然叫了他一声公子。

公子这个称呼可不是谁都能叫的,其多见于诸侯王孙或一些身份显贵的贵族,当然,更常用的是诸侯王的儿子,比如夏玉稼,人称公子稼,所以,刚刚云石叫祈简那声公子,是不是说明他其实是诸国中某一个诸侯王之子。

夏柠脑中瞬间浮想联翩,她努力回忆着诸国中有名的王子,想将之与祈简对上号,却发现自己对这些公子所知甚少,唯一让她印象深刻的,竟然只有那个肥猪一般的公子显。

“公主,我们要回去吗?”小云突然出声问了一句。

啊?夏柠一愣回神,这才发现自己想事情时没注意,步子竟然已经迈出了明堂大门,她下意识回头一看,正好看到祈简广袖深衣长发半束着向她走来。

“公主,”他柔声喊她,抬步向她靠近。

她站在原地,被他行走间的风仪所摄,羞怯地看他一眼。

“先生还是好生养病吧,外面有风,您别出来了,我今日来,只是来探望先生,父王说您今日告了病,我心里有些担心,便想着过来一趟。”

其实不用她解释祈简已经知道这些,毕竟刚才他装睡时听到了她在他床前说过的所有的话。

她既这样说了,祈简也不好留她,毕竟他是真的病了,而她刚才在他卧房里,还握着他的手被他发现,她现在心里必然有些羞恼了,还是给她些空间,让她回去散散心比较好。

“那我就不送公主了,待改日我病好,再设宴谢过公主。”

夏柠微微点头,祈简侧首向云石挥手,示意他送两人出去。

等云石送完人回来,发现自家公子还站在门前,竟还将左手抬起在鼻间轻嗅。

“公子,你手上沾了东西?”他随口就问。

祈简皱眉看他一眼,颇有些嫌弃地说他一句,“你今日说话怎么这么不中听?”

啊?云石有些莫名?他今天都没说几句话,怎么就扯到中不中听上了,公子可真是奇怪。

他不想碰壁,果断地换了话题,问起昭宁公主为何会出现在内室的事。

“你都不知道我怎么知道,你是我的侍从,不该你守着我吗?我还生着病,躺在床上睡着,你就跑得不见人影,我一醒来看见昭宁还吓了一跳呢!”

祈简不想跟他谈论这个话题,遂理直气壮地指责起云石来。

云石无语地看着他,公子不想说这个就不说呗,何必倒打一耙将锅扣在他的头上,他冷眼看着,公子这会儿虽还病恹恹的,但精神已比方才好了许多,心情也欢畅许多,这要不是昭宁公主做了什么才怪。

联想到昭宁公主刚从公子身上起来的那幕,云石心中浮想联翩,他甚至不自觉看向公子双唇,不知是不是错觉,好似是比他离开前红润了些。

他试探着问了一句:“公子心情好些了?”

祈简古怪地看他一眼,“我不是一直好好的。”

云石心里呵呵两声,好吧,他不问了,也不知是谁昨夜吹冷风将自己弄得夜半起烧,不过话说回来,昭宁公主也真够可以的,昨日公子那么生气,竟然真就被她轻而易举地哄了回来。

也不知她跟公子说了什么。

夏柠哄回祈简当然也不容易,她昨夜想了好半天才想出了几套说辞,分别对应着几种场合,岂料今日祈简给她来了装睡这么一招,直接将问题简单化了。

不过今日最有价值的倒不是挽回她的人设,成功消除祈简对她的猜疑,而是云石脱口而出的那声公子。

公子啊,这身份果然不简单呢。

看他的气度礼仪,谈吐举止,也确实是像公子风仪,只不知他会是哪国的公子。

看来还是得想办法打听一下诸国公子的情况,纪国当然排除在外,赵国也不可能,赵国的几位公子她几乎在国漫中全见到过,没有一人能跟祈简对得上的,至于其他几国送去赵国的质子,似乎也没有跟他身份相貌匹配之人。

想到这里,夏柠突然想起夏玉稼来,纪国在国漫中的存在感很弱,唯一一个昭宁公主还是靠着美名被世人传知,除此之外,便无可称道之处。

所以纪国当时送去赵国的质子是哪位王子来着,她几乎没有印象,会是夏玉稼吗?纪王总不至于将嫡子送去别国成为质子,所以剩下的几位王子都有可能。

按着现在的时间推算,再有四五个月,赵邹之战便会落下帷幕,赵国几乎占领邹国全境,届时,赵国在诸国的威望更上一层,赵王也俨然成为诸侯之首,大概战事结束一年左右,他便会要求其他各国送质子入赵了。

那时,便是国漫开头时的场景了。

所以,若夏玉稼要避免离开故国去他国为质的命运,最好是能在这一年中成婚,一般遣往他国的质子,都会选择尚未成婚的王子,已经有了家世的王子,拖家带口前往他国的例子几乎很少。

纪国的诸位王子中,最对夏柠脾气的就是夏玉稼,其他几位王子和她都来往甚少,她自然不会操心他们,但是夏玉稼为人恳切挚诚,丝毫没有王室子弟的架子,他又素喜淡泊潇洒的日子。

这样一个人,在纪国,凭着纪王之子的名头当一个浪荡王孙还好,要是去了别国为质,他就得小心约束自己,事事考虑周全,依着他的性子,这样的日子过起来非憋闷死不可。

所以既然想到这茬,夏柠便想着第二天去许夫人那里走一趟,问问夏玉稼的婚事。

还有关于诸国王子的事,这事唯一知道的多些的,大概就是杨故安了,他,包括他家里的族兄弟和长辈们几乎人人都去过各国游历,知道的消息定然不少,找他询问这些大概最为合适。

不过如今杨故安可不好找。

最近前朝气氛凝肃,杨故安被他爹征调走了,去前朝的议事堂里做了一个小参议,只偶尔才来给夏柠几个上一回课。

想想也能明白,人家一个满腹诗书,对政事国事都颇有见地的年轻郎君,过渡一样地给她们几个公主上一段时间课还行,但人家学了那么多知识,在各国长了那么多见识阅历,终究是要用到正事上的。

所以如今见杨故安一面也不容易,他几乎成日跟在一群老大人身后。

夏柠想着后日正好要出宫去看阿娘和安奴他们,不若到时顺道去一趟杨家,跟杨夫人打听一下情况,到时也好给杨故安捎个话。

祈简的病且得养上几天,夏柠也不好天天过去,距离产生美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

且她好不容易对他的身份有了线索,便想一鼓作气将这事弄个清楚。

翌日一早,夏柠吃过早食便带着小云去了许夫人的宫殿,纪王自得到赵邹之战爆发的消息以来,几乎就没怎么来过后宫了,许夫人正好落得自在。

年轻时或许喜欢和宫里的一众美人夫人争夺王上宠爱,可她如今儿子都十七八了,早就不在意那些虚的了,只王上愿意来她这,她好生伺候着,将人捧得舒舒服服的,要是人家不来,她倒轻松了,每日赏花看书弹琴,过得那叫一个自在。

王后也是一样,年轻时还争风吃醋你争我斗,现在孩子大了,多半是为孩子活着,只要旁人没有威胁到她和她一双儿女的地位和利益,她看上去还真像个好说话的。

夏柠到许夫人殿前的时候,正好看到她和几个侍女在宫门前玩蹋鞠,几人跑跑跳跳笑得那叫一个开心。

“昭宁!你怎么来了?快来!要一起吗?”许夫人正玩着,一转身便看到夏柠,于是丢下蹋鞠就朝夏柠走过去,脸上还挂着浓浓笑意。

她因为儿子的缘故对夏柠颇是喜欢,加之夏柠会说话,长得好,所以就对其印象格外好。

她至今还记得儿子小时候哭着找她要妹妹的事,以往宫里只有朝华一个女郎,还是王后嫡出,人家有自己的亲兄长,跟一众庶出的兄弟都不亲近,现在多了昭宁和昭平,昭宁又和她儿子走得近,她自然爱屋及乌之下对她也好。

夏柠快走几步上前挽住许夫人的胳膊,跟她故意撒娇:“这不是二哥不常进宫嘛,我替他来看看夫人,他上回还叮嘱让我多到您宫里陪陪您呢,要不是担心惹您厌烦,我巴不得天天到您这叨扰一番。”

她说话间声音甜美,又不着痕迹地将夏玉稼的孝心表露一番,许夫人果然听得欢喜极了,拍着她的手就道:“我就喜欢你这样年强朝气的小女郎,哪里会厌烦呢,你若愿意常来我这里,我高兴还来不及,别的不说,许是被阿稼带的,在玩乐上我还是很有一手的。”

夏柠自然高兴地应下并谢过她,跟着在殿前一起玩了会儿蹋鞠后,两人便进了内殿坐着喝茶聊天。

闲话几句,夏柠向许夫人打听起夏玉稼的婚事,一副关心兄长的好妹妹模样。

当然,她也确实在学着做个好妹妹。

“阿稼的婚事?”许夫人被问得一愣,随即苦笑一声,“唉,你回宫晚,许是没听说过,阿稼以前订过亲的,他的未婚妻是纪国司空房建的长女,本来待那位女郎及笄后两人便要完婚的,可就在去年年初,那位女郎在一次踏青时被疯马冲撞了,回去惊吓不已,身上还受了伤,挨了两日便去了。

阿稼当时还去吊唁了一番,因为他和那位女郎十三岁时便订婚了,两人这几年来一直以未婚夫妻的名义来往着,感情很好,那个小女郎生得活泼娇俏,还很能跟阿稼说到一块去,阿稼生辰,她还专门找会制琴的大师给阿稼定做礼物,你不知道,当时我听到那个噩耗的时候,心里都惊痛不已,何况跟她感情甚好的阿稼呢。

阿稼那段时间痛苦难受了好几个月,成日喝酒听琴麻痹自己,后来还是司空大人亲自登门骂了他一顿,他才慢慢振作起来,眼下那位女郎过世才一年多,我怕刺激到阿稼,便一直不敢再提他的婚事。”

许夫人说着,面色淡了下来,这还是她头一次向人提起那段往事,她心疼自己儿子啊,虽还未成婚,却先一步感受到了丧妻之痛,以至于到现在她都不敢再提他的婚事。

夏柠从不知道夏玉稼竟然还有这样一段伤痛的往事,他平日里一派潇洒浪荡自由不羁的作风,为人又诚恳热情,没有半点阴霾,任谁也看不出他在一年多前,竟还经历过痛失所爱之事。

不过这么一来,他的婚事确实就不好提了,若他对那位房家女郎还惦念着不能忘怀,便是娶了旁的女郎,对两人也都不公平,甚至新的婚姻还会成为禁锢他的牢笼。

所以这事不能急,不能逼,尤其是对他这种有过情感创伤,还面上分毫不显的人。

“那夫人对二哥的婚事是何打算?就这么先放任不管吗?”

许夫人叹了口气,她何尝不愿意儿子尽早成婚生子呢,可她更不愿意强迫儿子,揭开他旧日的伤疤,“再等上一两年吧,再让这事淡一淡,索性他是个郎君,成婚迟些也没什么,总得等他自己愿意迈过这道坎才行。”

夏柠听着不由也跟着叹一口气,是啊,若是没有赵国让诸国送质子入赵的事发生,无论夏玉稼何时成婚都行,可多了这桩事,夏玉稼若在这之前没成婚的话,他将来被遣到赵国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

王后所出的嫡子夏玉麟今年十六岁,即便他没有成婚,纪国也不可能送他去别国为质,不然整个国家的颜面就彻底掉光了,可其他几个庶子,太小的不大可能,夏柠记得去往赵国的质子基本都是十五六岁的少年了,没见有特别小的孩子。

剩下适龄的就只能在几个稍大些的王子中挑选了,大公子夏玉琪今年十九岁,已经成婚有了一女,二公子就是夏玉稼,三公子自不必说,剩下的就是四公子夏玉腾了,他今年十五岁,年岁上也适合。

纪王的其他王子们年纪基本都在十岁往下了,有的甚至才六七岁,自然不作考虑。

所以夏柠猜测,将来入赵为质的人选大约就在夏玉稼和夏玉腾之间产生了。

想到这里,她便又问许夫人道:“夫人可知四哥是否定了亲事?”

“你说玉腾?”许夫人问。

夏柠点头,她跟这位四哥接触不多,只在祭典和宴会上见过几面而已。

“这倒还没有,不过我听说陈美人已经开始张罗此事了,想必也快了。”

陈美人是四公子生母,操心儿女婚事也理所应当,而且时下的郎君女郎成婚都早,女郎及笄后便可嫁人生子,郎君也是一样,这么算下来的话,夏玉腾若能在接下来的一年半时间里顺利成婚,那夏玉稼岂不是就成了板上钉钉的质子人选。

这可如何是好?夏柠既不能拦着夏玉腾不让人家成婚,也不能强塞给夏玉稼一个妻子,她努力回想国漫中的情节,却始终没能想起纪国送来的质子是谁。

夏玉稼的婚事连许夫人都无可奈何,遑论她一个半路认回来的妹妹,这点自知之明她还是有的,只是让夏玉稼远离故国去异国他乡为质,对他这样一个性子无拘无束、又带点文艺气质的人来说,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这事暂且无解,夏柠也只能将此事暂且放下,留待以后看看还有没有可以改变事情走向的机会。

但是另一件事,对她本人来说却真真是无比重要。

次日便是她和平娘出宫的日子,安奴正好在杨家上学,夏柠在征询了平娘的意见后让马车直接去了杨府。

对于其他几国的公子之事,她想跟杨夫人先打探一番,杨夫人出身大族,又在杨家做了这么多年的当家主母,其眼界和才学甚或阅历见识都非寻常女郎能比,所以对于确定祈简身份一事,她许是知道些有用的消息。

而杨夫人果然不负她所期,说起诸国中年少有为,相貌出众的公子时侃侃而谈。

“燕国的公子景,越国的云平君,赵国的二王子,魏国的公子复,越国的公子宇,公子明还有流亡赵国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