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间四食

《山间四食》

20. 红糖炖蛋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山间四食》全本免费阅读

因着陆云川和岑宁回来,岑家今天中午的锅炉烧了足有一个时辰,香味飘得远,惹得邻里在家里闻着味咬耳朵。

“大老远就闻见炖肉味了,岑家的可真舍得,这又不是过年过节的。”

“人哥儿领着哥婿回来了,高兴呗。”

沈氏确实高兴,也顾不上这些,招呼着二儿媳把菜端上桌。

一碗排骨,一碟□□骨,一锅清炖土鸡并上几盘子拌菜炒菜,又蒸了一屉玉米糍粑,摊了几张芝麻烧饼。

裕儿晃着脑袋在桌子前巴巴地瞧着,桌上碗盘摆得满当,沈氏又额外从锅里端一碗骨头汤,大儿媳怀孕胃口清淡吃不得油,这是给他单独备下的。

到了秋天,山路不好趁着黑走,怕撞见山兽,吃过午饭略坐了坐就得赶路回去。

沈氏想给他们装些东西,但顾及着外人瞧见要在哥婿面前说闲话只好作罢。

只偷偷喊了岑宁说:“要是哥婿下次还愿意来,你别让哥婿拿那么些东西了,不说那两斤排骨得花多少钱,酒那么金贵可千万别再拿了,你们自己留着。”

岑宁嘴上答应,心里知道陆云川要真想往家里拿东西他劝也劝不住。

回去的路上没什么人,天凉快又有风,手上也没提东西,两个人都轻松的很。

岑宁见了家里人心情好,见路边有土坎子,玩心起来,不走路跑去走那个。

双手张开保持着平衡,脚下不稳歪了斜了,陆云川就在旁边伸手扶他一把。

山间风大,岑宁头发被风吹乱,他伸手往耳后掖好,问:“玉米糍粑好吃吗?”

陆云川点头:“好吃。”

软糯清甜还带着玉米香。

虽说就是新鲜玉米做成的不费什么,但做起来麻烦,乡下人做饭不图新鲜口味,量大能填饱肚子就行,岑宁阿娘能年年给岑宁做这个吃,可见有多疼岑宁。

岑宁笑:“今天阿娘做的时候我在旁边瞧清楚了,等回去我也试着做一些,给大嫂他们都尝尝。”

天气转凉,地里头的活松了些,陆云川和陆云朗就商量着另外找些活干,赚些钱好过冬。

正巧临村有户人家起新屋找了他们俩去,包中午一餐饭,每日天不亮过去,天黑了才回来。

岑宁这几日趁着太阳好,拆洗了夏日盖的薄被和薄衣裳,又从橱柜里翻出厚被褥来晒。

橱柜夹层里放了两床被。

天热时不讲究,天冷的时候一般人家的炕上都是铺两床铺盖,一个人睡一床被子比两人睡暖和,不钻风。

但陆云川不曾开口提,岑宁抿抿嘴,还是只抱了一床被褥出来。

到了深秋,村里人都闲了些,过了丰收的时候,货郎就冒出头来,背着竹筐子,一个村子一个村子的叫卖。

筐里一般摆着栗子糕和糖豆大酸枣儿,不比镇上铺子里的糕饼味道好,但胜在便宜,乡下孩子朝父母卖乖要个一百文就能买得起。

一个铜板换一把糖豆或是一块碗口那么大的栗子糕,味道虽说不上有多香甜,但大把大把往嘴里塞也不心疼,能给馋嘴的孩子过个嘴瘾。

这日下午,岑宁把晒的各类瓜果收拾好,进屋从铺盖底下的钱袋子里摸了两枚铜板出来。

家里的整钱兑成了银子都收在钱匣子里,袋子里装着几十枚铜板,给岑宁平时拿来买块豆腐或是买彩线用。

岑宁揣着铜板往村口走,他平日出门少,走到村口树下见围了不少人还有些惴惴。

货郎每日到村子里都是差不多的时辰,他是估摸着时候来的,这会儿村口已经有不少大人带着孩子们在等着了。

岑宁有些认生怕人,没往那正凑在一处唠嗑的婶子们那儿去,只自己站在树下等着货郎。

他今日穿着陆云川给他扯的那块烟青棉布做的棉衣,一头长发拿同色的发绳系起来,没戴绢花也没首饰,通身干干净净的,但站在那儿就是比旁人瞧着好看些。

岑宁感觉到四周的视线,指尖紧了紧,衣角从身后被人拉了两下。

他低头去看:“大虎子?”

大虎子点头问好:“宁婶儿,你也来买零嘴吗?”

岑宁笑笑:“是,我来给芷哥儿买一些。”

芷哥儿前两天睡觉时着凉发了热,这两日一直恹恹的没什么精神。

陆云朗得出去干活,家里就姚春玲一个人,岑宁每日下午会去帮着哄一会儿芷哥儿,好让姚春玲睡一会松松神。

昨日下午他抱着芷哥儿在堂屋里玩,院门外有两个大点的孩子手里捧着糖豆经过,芷哥儿瞧见了,虽没说想要,但眼巴巴的模样看得岑宁心软。

但到底怕抱他去村口买会吹风又着了凉,只好今日才跑来买。

货郎的叫卖声响起,孩子们哄着一拥而上,大虎子也领着弟弟妹妹跑了过去。

岑宁站在一旁等孩子们买完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