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中记·在水一方

《闺中记·在水一方》

48. 年年岁岁不相忘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闺中记·在水一方》全本免费阅读

我本想就此一走了之,却偏偏狠不下心来。

在我犯病的那段时日,他尚且能不眠不休地守着我,给予我最真诚温暖的关怀,也因此让我渐渐克服了心中的阴影。

如今,面对他不为人知的过往,我为何不能收敛自己的脾气,温柔耐心地陪着他,与他一同面对苦难?

想通了这一层,我搁下手中的食盒,绕过书案,轻轻牵起他正整理着书案的双手,用湿漉漉的双目望着他。他低头静静地看了我一眼,被我握住的手掌轻轻挣了挣,很快又被我死死地握住了。

他似乎是妥协了,再看向我时,眼眸深似海,干枯的嘴唇动了动,却是什么也没说。

我朝着他笑笑,极其温柔地说着:“周彦华,你一直将我护在你的羽翼下,在意着我的一切情绪。你说我伤心难过,你也会伤心难过,如今你这副模样,我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不问你缘由,只求你让我好好陪着你,尽一尽妻子的职责。”

说着这番话,我眼中的泪水不可抑制地流了满面,正抬手擦拭着,周彦华已拢起衣袖替我轻轻揩拭着面上的泪水。

此刻,我从他眼里看到了我所熟悉的柔光,还有深深的愧疚。

“让你受委屈了。”

听闻,我立马破涕为笑,使劲地摇了摇头,喜极而泣:“只要你能好起来,受再多委屈,我都愿意。”

周彦华浅浅一笑,右手拇指指腹轻轻擦着我眼角的泪痕,突然低沉地问道:“我是不是很没出息?”

我愕然,看他脸上自嘲的神色,连忙摇头:“周先生可是白水乡人人敬重爱戴的大人物,你要是没出息,让那些人怎么活?”

周彦华愣愣地看着我,压低声音问道:“你也是这样看我的?”

我却不明白他此时心里的想法,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认真而又严肃地看着他:“在我心里,你是周彦华,不仅仅是他人口中的周先生,更是我的丈夫。”

听及,他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却依旧显得落寞低沉,显然是心结难解。

我犹豫着要不要趁着这个时候问问他,却又不知如何开口。心中苦恼纠结时,周彦华已将我轻轻地揽进了怀里,顿时一股浓重的油墨味充斥在我的鼻端,我有些不适用地皱了皱鼻子,却是紧紧地抱住了他。他也在此时将头埋进了我的肩窝里,轻轻摩挲着,仿佛是想在此寻找些许安慰。

“美珠,给我些时间,我不会瞒着你任何事。”

这句嘶哑得如同承诺的话语,令我心口狠狠一颤,睫毛扇动几下,哽咽地回了一个字:“好。”

我即便迫切地想要替他分担心中的痛苦,却也知晓此事不能操之过急。他既然多年都未能走出来,想必也不是一时半会能毫无顾忌地与人诉说的。而他,却愿意与我说,这份深信令我莫名的心安与感动。

门窗紧闭的书房内有些闷热,此时又被周彦华紧紧地箍在怀里,我只觉胸口闷得慌,十分难受。几乎是下意识地,我微微推了推周彦华的手臂,抬手摸了摸他憔悴的脸颊,笑道:“我做了你爱吃的菊花蒸糕,为了身子,你好歹吃些垫垫肚子……”

周彦华听到与吃食相关的话明显有些不乐意,却也不似最初那般态度强硬冷淡,微微蹙眉过后,在我恳求的目光下,他缓缓地点了一下头。

我从食盒内取出糕点和一壶菊花凉茶,偷偷观察着周彦华的神色,发现他神色如常,也不由舒了一口气。

在我的目光下,他整整衣衫,缓缓地坐回到书案前,却是望着面前的糕点怔怔出神,脸色慢慢变得苍白。

我此刻才意识到他这期间是真的吃不下,单是看到这些吃食,就极不舒服,若是吃进肚里也不知是何种感受了。

当下,我愈发想要知晓他从前到底经历过什么可怕的事了。

我看到他缓缓地拈起一块蒸糕,心有不忍,上前劝道:“若实在吃不下,便不要勉强自己了。”

周彦华却是依旧将糕点送进嘴边,浅浅咬了一口,慢慢吞咽起来。

一块糕点吃完,他并没有什么异常,我也便放下了心,送了一杯凉茶到他手边,他才喝下一口,竟不顾形象地瞬间吐了出来,连着才下肚的糕点也吐了出来。

我慌忙轻轻拍打着他的后背,看着他吐出一肚子苦水,心里又是懊恼又是心疼,红着眼眶收拾了一番,周彦华的脸色却苍白如纸。

我赶紧将吃食收了起来,看他仰头靠在椅背上,一脸痛苦,急得哭了出来。

周彦华拉过我的手,对我露出虚弱的笑容:“我过段时日,再尝尝。”

我咬唇拼命忍住眼泪,使劲擦了一把眼泪,探过身子,凑到他面前,亲吻上他干枯的嘴唇,眼泪又落出了眼眶,缓缓渗进我与他相触的唇角。

我泪流满面地看着他,心中有千言万语要说,却偏偏说不出一句话。

我痛恨自己的无能。

周彦华抬手抚上我的脸颊,轻言:“别哭。”

我拼命点头,却不想眼泪愈发凶了。

“你与我谈谈心,好不好?”擦干眼泪,我略带乞求地望着周彦华。

周彦华显然有些抗拒,听闻我这样的请求,脸色瞬间变得难看,眉头也紧紧蹙起。

我有心帮他解开心结,并没有因他的脸色而退缩,而是抱着他的胳膊,颇有些委屈地说道:“我知晓你这个时候不想见人,可我想帮你,也请你相信自己,好不好?”

周彦华眼中仍有挣扎之色,触到我泫然欲泣的双目,他无奈一笑:“好。”

我顿时喜得抱住他的脖子,在他脸上吧唧了一口,正要松手时,周彦华搂住我的腰肢,眼里隐隐有了温柔的笑意:“美珠,有你在,我感觉好了许多。”

我道:“你将自己关起来只会胡思乱想,有人陪着你说说话,本就是好的。”

周彦华的眼中却浮出一丝伤感晦涩:“没人会在这个时候触这个霉头,也没人在受了我冷脸后仍耐心地开解陪伴。”

他语气低沉,顿了顿,又笑道:“你却是个例外。”

他目光灼灼地盯着我,令我有些尴尬羞涩,埋头道:“谁让你那么不近人情,谁傻才来受你的气。”

话一出口,我便感觉不对劲,周彦华带着些许笑意的声音已在我耳边响起:“所以,你的傻令我欢喜。”

说着话,周彦华顺势将我抱在他腿上坐下,一脸懊恼地看着我,轻声道:“对不住。”

他突然这样正儿八经地道歉,令我有些措手不及,却也只是轻轻应了一声:“我不怪你。”

周彦华满怀感激地弯唇微笑,凑近我唇边,轻轻触碰了几下,低声对我说道:“我有些饿了。”

闻言,我喜出望外,正要起身拿过蒸糕给他充充饥,双脚才着地,腰身被一双臂膀圈住,我再次跌落到周彦华的怀里。惊呼一声,周彦华带着些许热度的吻便压了下来,我被他密不透风的亲吻吻得喘不过气来,脑中却有些浑浑噩噩。

“美珠,我这一生最幸运的便是遇见你。”他近在咫尺地直视着我的双眼,目光灼灼地盯着我,眼中似蓄着一团火,却分外澄澈透明,漾出浓浓的情意。

面对他这副严肃认真得有些过分的模样,好容易喘过气来的我,脑子依旧浑浑噩噩,茫然地盯着他的脸。

“爱你,无悔。”

这算不得最美的情话,却是他至今为止最诚挚的告白。

我就那样怔怔地看着他,任凭一行泪从右眼溢出,早已感动得一塌糊涂。

不管如何逞强,只要他一句话,一句温暖的情话,所有的所有都已不重要。

他的关怀与爱意,我一直都深有体会,不需言说,我早已将整颗心交给了他。无论未来发生什么,我都会深深地信任着他。

然而,这一刻,因着他的无悔爱意,我才明白:原来,我们彼此已深爱到无怨无悔的地步。

周彦华的这顿饭,我并未让巧兮帮忙。

考虑到他许久未进食,我尽量做些清淡可口的饭菜。见识过他反胃的情况,我也不敢保证他如今是否还会反胃恶心到吐。

周彦华一向颇有情趣,为了迎合他的胃口,我只得向周炤请教,翻着花样让菜式摆弄得精致一些。

周炤毕竟是了解周彦华的,帮着我忙乎时,悄悄问了我一句:“大嫂,你真是神了,我哥竟然不到一日就好了,你是怎么做到的?”

想起周彦华的一番话,我笑道:“也没你说得那样神奇。那时候,只要有人不在乎他的脸色,愿意陪着他说说话,他也还是原来的样子。”

周炤却是无奈地耸耸肩:“你是不知他的倔脾气。他平日里的性子虽与从前无二,可却没多少笑脸对人。不苟言笑,古板无趣。可我在白水乡见到的他,变了许多,对我不再那么严厉,甚至会与我说笑打趣。”

说着这些话时,周炤的神色深了几许,似乎是深有感触的样子。

听着她的话,我不由得想起初识周彦华的那段时日,他给我的感觉的确是不太好相处,可我偏偏就被他的那清冷孤独的气质吸引,一点点接触,才发现他并非不好相与,只是有些不苟言笑,对人疏离了几分,没有白水乡民的热情与真诚。

然,相处了这些年,他的一言一行,无不昭示着他本就是一个温柔细心的人。

生活在白水乡那片纯净的山水之间,他才真正做回了自己。

此刻,我恍然意识到,即便是他的至亲妹妹,也并不懂他。

而陈秀梅曾经的一番猜想,并非周彦华一生的抱负。

也许,他至今仍想念着长安的一切,想念曾经的生活,可并不代表那是他所追求的生活。

不管过去如何,他心里不可能割舍得掉,更何况是生他养他的地方。

而他,真正向往的还是这样无拘无束的生活吧。

没有钩心斗角,没有盛衰荣辱,平平淡淡,恬静无争,才是他心之所往。

在花亭里,我一直若有所思地看着安静吃饭的周彦华,惹得周彦华不住地拿眼瞅我,看到我对他微微一笑后,他也便心无旁骛地用饭了。

我十分庆幸,他的胃口恢复了。虽然吃得少,好歹是吃进了肚子里,没有再次糟蹋我的一番良苦用心。

看他喝下清甜的百合桂花汤便不再动筷,我便吩咐巧兮将残羹剩饭撤走了。临走前,巧兮好几次犹犹豫豫,似有话要说,我和颜悦色地问道:“怎么了?”

巧兮扫了周彦华一眼,不安地答道:“早间,屈小姐来过,说是来道歉。周姑娘让我将人请了回去……”

她欲言又止的模样十分可疑,我知晓她有些顾忌,也没再多问,只是对她说道:“这事你不用理会,屈小姐若再来,你将人留住就行。”

巧兮点头,没再多说,收拾一番便离去了。

我看周彦华已起身出了亭子站在一丛蔷薇前,手指有意无意地拈起片片花瓣,眉宇间平静得看不出异样。

然,我却察觉出了端倪。

关于屈小姐养猫一事,他始终心怀芥蒂。

我走到他身后,低唤:“周彦华。”

周彦华恍如未闻,依旧怔怔出神。

猝不及防地,他淡淡地开口道:“美珠,你相信猫有灵么?”

听及,我不禁遍体生寒,不知如何回应。

周彦华转身,轻轻牵起我的手。我茫然无措地看着他,他已靠近我,将头搁在我肩上,低低地说了一句:“美珠,若有人在一名弱女子多番求助下未施以援手,最后却害得她失去了性命,那个人是不是很可恶?”

我不明白他为何突然向我问出这样的问题,思前想后,似乎明白了。

而周彦华似乎也并不期望从我这里得到回答,从我肩上抬起头,一双黑眸盛满悲伤和懊恼。

我明白,他说的那个未施以援手的人,是他自己。

不等我问什么,他已转过身背对着我,缓缓地讲述着:“我一直记得,即便这么多年过去了,只要看到猫的眼睛,我总会想起那夜她死前看着我的眼神,还有那句话。”

那一年,周彦华不过十六岁,在外游学一遭,在回长安途中,荒野之地找不到投宿的客栈,好容易找到一处土地庙可以将就一宿,哪知到了夜里却进来了三男一女。

那女子衣着得体,一身装扮朴素简单,面容却十分好看。三名男子中有两名做家丁装扮,另一名男子衣着华丽,乍看上去也是风度翩翩的公子哥儿。

周彦华看着两位家丁装扮的男子扛着那昏迷不醒的女子进了庙里,心中狐疑不已,早已起了身。

而那一行人早已看到此处有火光,一看只是一个少年小子,那公子哥儿原本还凶神恶煞的面孔也换上了一副和善的笑脸,主动上前与周彦华攀谈起来。

“这位小哥,可否容小生与内子在此歇过一宿?”说着,他便从袖中摸出了一沓银票,笑容满面地递到周彦华面前,“行个方便?”

听他这么说,周彦华的疑心消了大半,却并不收下他的票子,不冷不热地道:“这儿宽敞,请便。”

那公子哥儿道了声谢,便示意两名家丁将那女子放在了一旁。那公子哥儿叫过两名家丁,走到庙门前低声对两人交代着什么,周彦华也没太在意。忽然发现自己的衣角被扯了几下,他低头去看,发现那躺在草上的女子微微睁开眼,嘴唇一张一合,却没发出一点声息。

周彦华看着她的口型,已知晓她传达的意思。

救我!

周彦华不解,不待他询问,那公子哥儿已独身走了进来,那女子立马闭了眼,装作昏睡的模样。

周彦华心中疑云重重。

待那公子哥儿坐回到火堆旁,有一搭没一搭地与他闲聊时,周彦华不禁好奇地指了指睡在一旁的女子:“她怎么了?”

公子哥儿笑道:“前几日她吵着闹着要回娘家,我不放心,半路上将她拦截了回来。只怕她闹,只好敲昏了她。”

说着,他靠近周彦华,在他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