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华

《渡华》

26. 第二十六章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渡华》全本免费阅读

凌文袤回凌府之后,换了身衣袍直接在恒锦堂等凌晖。

天官府政务忙,等到收尾结束,凌晖才随通禀的赤眉前往恒锦堂。

昨日御苑之后,父子二人便没碰过面,各忙各的。

“父亲。”凌文袤还如往常那样敬唤。

“唔,听说你找我?”凌晖倒是和煦,似把昨日御苑的不愉快已经忘却干净。

“是。”凌文袤开门见山,“父亲可否遣人对东刕大王子加木探查一番,特别是他的先生,姓甚名谁,来自何方,越仔细越好。加木此人城府深,像一位深谋远虑的谋士,而言行举止颇有几分儒雅,若非从小耳濡目染,定不会有此品行。”

凌晖双臂负向身后,点了点头,开始踱步:“今早,父亲已经遣人,去召集往年去往东刕的使臣,既你问起,此事就全权交于你负责,若还不够仔细,再使几个探子,定会有我们的想要的答案。此次结盟,非比寻常,还是小心为妙。”

今日父子二人,思想竟难得的在同一步调之上,凌晖略显宽慰,遂问:“依你之见,此次结盟,北境太平日子能维系多久?”

能维系多久,还是同样的问题,大家似乎异常关注此次结盟能维系多久。

凌文袤眉梢轻抬:“回父亲,儿子不知此次结盟能使北境太平日子维系多久,东刕反复无常,想维系多久并不在我们,而在他们。儿子只希望此次结盟能维系久一些。”

凌晖破天荒的又听见了一句舒坦话,倒问:“希望维系久一些,可不像你喊打喊杀的莽撞性子,不嚷嚷着去湧州了?”

“去的,”凌文袤皱了皱鼻子,一点也没有迟疑,“不过要等四兄长先回京都。”

闻言,凌晖心下暗了暗。

多次去信,还派人去傕州传凌承佐回京,凌承佐总说还有要事处理,等回京都后再一同向凌晖一一道明,凌晖选择相信凌承佐,在京都整整等了三年,是有些心焦。

默了一瞬,凌晖绕开凌承佐,接上方才耽搁的话题:“你为何希望,此次结盟能维系久一些?”

凌文袤抬眼看向凌晖,认真且坚定:“如今大嵘不仅国库空虚,贤才更为缺匮,兵戎方歇,父亲便已着手整顿国子学,选拔堪用之才。如若结盟能长久一些,大嵘得以稍稍喘息,就不怕他东刕来日翻脸。”

凌晖依旧负着双臂,面色如常似在深思,袖内的手掌不由握了握。昨日听慕容霆彦夸赞,今日便又给了个惊喜。

他的儿子很聪慧,应当高兴的,可同样夸赞的话,凌晖却生疏到说不出口。

凌文袤一副唯命是从,又玩世不恭的样子,表现得表里不一,与凌晖心内的矛盾如出一辙。今日凌文袤开诚布公的这次叙话,让凌晖发觉,或许是他老了,想的越来越多,行的越来越谨慎。

放任儿子们驰骋沙场,为何独独放不下,对凌文袤这位嫡子的戒备。

脑中织了一张网,网住了政局的脉络,同样网住的还有一些旁的。

凌晖须髯微微颤了颤,似乎在笑,平和舒缓,将眼尾勾勒出几道不深不浅的纹路。

“为父整顿国子学,是给士族们的一个交代。大嵘官职多有空缺,而有些人又身兼数职,官职失衡,弊端尽显,长此以往,于国不利,这是父亲的失职。国子学疏弃多年,本该早些整顿,士族们一直盯着我们凌氏,那我们就一步一步做给他们看。”

“两国结盟,唯利益至上。东刕若觉得亏损,背弃盟约只在旦夕之间,此次东刕请求联姻,是因东刕八部出现纷争,死伤过甚,听闻是加木平息了内斗,但他以下聘的方式迎娶安乐公主,确实耐人寻味,他既舍,必想有得。也许会如你愿,此次结盟能长久一些。暂且先随他,以不变应万变。”

凌晖娓娓道叙,落进凌文袤耳中,竟听出了几分慈父气息,只见凌晖越发轻描淡写,“大嵘不缺贤才,只是他们困于乱世,将一腔热血献给了清谈,从里头挑拣挑拣,总能挑到几个趁手的干才。不论庶族还是士族,父亲唯才是用。”

凌文袤心神一凝,竟想到了伏旼。

颜资善出任国子祭酒,可伏旼却没有追随恩师颜资善,如今不知躲在哪个犄角旮旯郁郁寡欢。

察觉凌晖停歇了,凌文袤才道:“儿子受教了。”

凌晖扫了一眼规矩的凌文袤,问:“既已受教,可对选拔贤才有何见解?”

凌文袤只说:“儿子佩服父亲说的唯才是用,不论出身。”

“你倒夸起为父来了。”凌晖干干笑了两声,“坊间一直流传,寒门无上品,士族无下品,寒门学子想要入仕升迁,登峰造极,简直比登天都难。前有察举、征辟,最后都不得法,这下品的堪用之才,如何才能落在我们手中,立稳脚跟呢?”

在京中为官的士族,背后几乎全部都是世家大族,经察举而来,才能、品性被吹得天花乱坠,实则大多不堪重任。

“除弊革新。”

凌文袤粗粗几字,让凌晖为之一动,穷则思变,变则通,但现下迫于局势还不敢轻举妄动。

“先不论如何革新,如今我们靠着士族门阀吃饭,却要砸他们的饭碗,这饭吃不好,说不定连我们都将成为他们网中鱼,被一网打尽。”凌晖说,“此事还得从长计议。”

父子二人皆沉默。

凌氏原本就是依托世家门阀的支持,才跻身高位,转身一跃,龙坐还没坐上,竟已开始设法对付士族,倒也是一种无力的讽刺。

而世家门阀犹如天上的皎月,满则亏,亏复满,周而复始,绵绵不绝。孝玄帝夷白明绪六族,不过才四年之久,这又有了抬头之势。

“父亲。”

凌文袤原本不想提心中的建议,只想等凌承佐回京后再做打算,面对今日的凌晖,他觉得自己该说一说,“儿子行事并无章法,思虑不周全,只是粗略的一点见解,或许实用,适用当下。”

凌晖会心,停了脚步:“说来听听,你父亲我,最喜欢实用的。”

“先用那些不怕死的寒门学子,打开一道清理陈年积弊的口子。”凌文袤也不再拘泥,话匣子暂时打开,全盘托出,中途还因口燥讨了一盏清水润嗓,说完问凌晖,“父亲觉得如何?”

凌晖捋须,略有僵持,侧目定在凌文袤脸上:“这是否过于冒进?”

凌文袤眉心一跳,“法度废弛,难以兴民。”

他知自己的点子确实冒进,粗略。可有凌晖会将事情润色,最后裁决。

凌晖极力控制脸颊,心中却泛起一股不明缘由的酸涩和澎湃。

少年人点子多,点子歪,总归有歪打正着的时候,一如年轻时候的自己,领兵打仗,处处冒出不合常理的歪点子,也是取胜的关键。

“袤儿。”

听见这一称呼凌文袤明显一怔,听见凌晖问:“这些想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