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家贵女

《苏家贵女》

第115章 百官迎接(下)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一想到这些都是苏天乙特意为他准备的,杜星寒觉得胸口比身上任何一处都更加温暖,甚至滚烫。

她的心里是有他的。

哪怕不是因为爱,她也是在乎他的,甚至舍不得他挨冻。

此刻他站在或多或少瑟瑟发抖的人群中,格外显眼。

引得周围的官员争相称赞,称他果然年轻有为,这样的天气竟能面不改色,将来必大有可为,前途不可限量。

杜星寒只淡淡一笑,并不回应。

他带着杜平在不引人注意的情况下去到杜相身边送汤。

在场的都有随身的仆从,身上都备着热乎乎的汤水,时不时地送上一些,以免把人给冻坏了。

但也不敢喝的太多,害怕稍后忍不住想要上茅厕。

杜星寒与杜相周围的官员一一寒暄过后,从杜平手中接过郡主府特制的汤桶递给杜相:“父亲,天气太冷了,喝些热汤吧。”

“方才已经用过一些了,这会儿也不是那么冷。”杜相淡淡道,以为杜星寒带来的不过是寻常的热汤。

杜星寒知道他并不明白此汤的妙处,当着这么多人也不便多说,只道:“这是郡主府厨子的手艺,与咱们府上的大不相同,父亲不妨尝一尝。”

知子莫若父。

杜相听他这么说,知道儿子坚持要他喝汤必定有其缘故。

于是点了点头,道:“那就尝尝看吧。”

杜星寒闻言小心地倒出小半碗,递给杜相。

杜相接过,看了一眼,只见汤汁乳白,一看就是炖了许久的功夫汤,放在鼻尖有一股淡淡的清香以及辛辣味。

一口饮下,温热的液体顺着喉咙,一路流到胃里,再延伸至四肢百骸,那微微的辛辣之感,令冷到麻木的身体一点点恢复了知觉。

那由胃里延伸出来的暖意流至指尖,流至脚尖,所过之处,再无一处不暖。

要说汤的味道如何鲜美,倒也不至于令人惊艳,就是熬得比较久的鲜美鸡汤。

可那独特的辛辣口感,却是从前不曾尝到过的。

杜相不动声色地将碗中的汤喝光了,杜星寒适时又给倒了半碗,杜相一饮而尽,这次将碗还给了杜星寒,淡淡道:“郡主府厨子的手艺当真不错。”

“父亲喜欢就好。”杜星寒回道,“父亲若是没有别的吩咐,儿子这就回去候着了。”

“去吧,”杜相道,“天已经渐渐亮起来了,想来神威将军也快到了。”

杜星寒行了礼,带着杜平回到了自己的位子上,站得笔直挺拔。

苏天乙终于将少年们排列成了满意的队形,朝着城门口望了几眼。

瞧见几位皇子回头的时候,脸都冻白了,后头几位年长的老大臣更是看起来摇摇欲坠,说不定下一秒就要冻死在当场。

她赶紧招呼鹤舞过来,吩咐了几句,下一刻,青瑜便带着人提着一个个汤桶走了过来。

“郡主,这些都是按您吩咐带来的热汤,可要现在呈给城门口的达人们?”青瑜恭敬地问道。

苏天乙看着他手中的汤桶,顿了几息,道:“走吧,我跟你们一道去。”说完便打起了头阵。

按理说大皇子最年长,可因为四皇子是皇后嫡出,因此,从来都是排在最前头。

苏天乙周到地挨个见了礼,又送上了汤,保险起见,她当着众人的面喝了一大口。

皇帝的儿子们都在这儿了,谁也不能出事儿不是。

毕竟没人知道将来的皇帝会是哪个。

虽然所有人都明白苏天乙不可能会在汤里下毒,但做人谨慎些总是没错的。

以免后头真有什么事,那可就是百口莫辩了。

皇子们不管各自存着什么样的心思,在这种场合下,都不得不笑着应承天乙的好意。

起初也都觉得不过是寻常的热汤,没想到一碗下肚,整个人不免为之一振,那被冻掉的半条命一下子就又回来了。

方才还略显敷衍的态度,这下子明显热络了起来。

“苏协理这汤里可是有什么玄机呀?为何一下肚就叫人这般暖和?”四皇子饶有兴趣地问。

“回四殿下的话,其实就是寻常的鸡汤,炖煮的火候长了些,只不过最后多加了一味古月粉而已。”苏天乙也不藏着掖着,大大方方地揭晓了答案。

“古月粉?可是那位温中散寒、醒脾开胃的药材?”大皇子问道。

“大殿下说的正是。”苏天乙解释道,“古月粉可药、食两用。

不仅适宜胃寒反胃、呕吐清水、心腹冷痛、泄泻冷痢、食欲不振、胃内停水者以及感受风寒或遭受雨淋之人服食。

与鱼、肉、鳖、蕈诸物同食,可防食物中毒。

炒菜时加一些,可以增加鲜味。

如今这天气,炖汤时加一些,可驱寒暖身,最适宜不过。”

古月粉,其实就是胡椒粉。

时人只知道它的药用价值,尚未将其当做调味料用于平常饮食之中。

“效果不错,而且还有一股独特的芳香之气。”六皇子夸赞道。

“若不是苏协理告知,我等还不知道古月粉除了治病,竟还有此等功效。”九皇子捧着苏天乙说道,“果然还得是苏家这样的,有足够深厚的家学,世事洞明。

恐怕这些连御医为未必知晓呢。”

苏天乙就烦他这阴阳怪气的调调。

一个大男人,心眼儿比针鼻儿还小,得罪他一次,就能记恨你一辈子。

仅凭这几句话就想捧杀她,怎么可能?

“九殿下过奖了。”苏天乙的态度瞬间冷淡了下来,疏离道,“臣也是偶然从民间得知了古月粉可用在日常饮食之中。

要真说起来,还是百姓们更有生活的智慧。”

“是啊,苏协理说的不错。”四皇子感叹道,“百姓们确实总能发现些容易被上位者忽视的东西。”

“苏协理常常深入民间了解民情,这份赤子之心也实属难得。”九皇子附和着夸奖道。

苏天乙甚至懒得吐槽他。

这话若是四皇子或大皇子说,都比他说合适。

四皇子是嫡出,大皇子是长子,这两位的地位,自出生就比其他的皇子高。

在皇帝心目中的分量也确实与旁人不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