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农家老妇,卖豆腐还债致富

《穿成农家老妇,卖豆腐还债致富》

第84章 “剁手”后悔症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回程路上,郑晴琅默默得算起了账。

自己调养身子的药,一服五十文左右,半个月的量就是七百五十文,一个月就是一两五钱,差不多卖豆腐给太华寺一个月挣得净利润。

邱掌柜的“知味斋”,按旬结账,目前已结算了四月份上、中两旬的货款,一共得八两银子。扣除杂七杂八的成本,结余的六两利润也都还了马家和铁柱家。

值得一提的是,她原想给两家结算点利息,但那两家死活不要,只得罢了。

继续算其他的,段佳兴喜宴收入二十两,刚花了八两多还给五爷,又花了一两六钱买买买,如今只剩了十两不到。

若是谈下五爷给的两个大单,那她家里肯定得买牲口拉磨,不然,两个儿子得累死。行情她不太懂,隐约听说过,一头好驴怎么也得五六两吧,她家有两口石磨呢……

完了,突然觉得自己好穷,好想把刚买的糕饼和布匹退回去呀,她后悔“剁手”了!

这边,郑晴琅越算账越后悔,那边,薛满仓越算越高兴,完全沉浸在自家美好未来的展望中。www.smrhm.com 幻想小说网

“等拿下那两单,家里挣了钱,可以把房子扩一扩,孩子们都大了,不能老挤在一起。再过几年,子仁也该娶媳妇了,添丁进口的,再不扩建家里就住不开了。要是还有闲钱,就再买田地,水田旱田都行,也算给孩子们留下点基业……”

这么一联想,他忍不住发出了嘿嘿的笑声,引来了娘亲的侧目后,便收敛起来。

从思绪中回到现实,眼前的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河水,树还是那棵树,却又觉得今日的山水树木分外可爱。

牛车骨碌骨碌进村后,坐村口闲聊的大爷大妈很快就注意到车上的郑晴琅和薛满仓,以及欲盖弥彰、被稻草挡得严严实实的一堆东西。

“郑寡妇,和你家满仓又去镇上了,哎哟,真是羡慕死个人咯,瞅瞅,这车都装满了,上头是什么好东西呀,也让咱们开开眼!”

“对咯,谁不知道你家发达了,天天往镇上送几担豆腐,一个月挣不少银子吧!”

“自然是发达咯,薛家隔几天就吃大肉,可苦了我家住在附近,天天闻肉香,馋得口水直流!”

参与讨论的几个人嗓门特别大,很快就吸引了好几座竹楼里的主妇到门口张望。

和薛家住的近的、或是平常同薛家能说得上几句话的老少妇人们,像赶集一般,一路热聊,跟着牛车到薛家家门口,期盼着郑晴琅他们可以大方展示他们的“战利品”。

偏僻的山村里,娱乐少得可怜,像薛家人三天两头往镇上去的“大生意人”更是屈指可数。她们枯燥的生活,就指望着来自镇上的事物或消息刺激了。

可惜,郑晴琅没有满足她们欲望的打算,她向来奉行“财不露富”的原则,就算旁人都猜到她家已经富裕起来了,她也要让旁人摸不清自家家底。

所以,搬东西的时候,她并没有让家人撤去上面遮掩的稻草,也拦住了旁人“热心”的帮忙,只用了“不过是一些米面粮油罢了”这句话打发了。

即便是如此简单的话,也让许多妇人心生羡慕。她们大多数都是勒紧裤腰带,每日粗粮野菜混个肚饱而已,哪里能像薛家这样,吃得起米面呀。

不一会儿,牛车上的东西全部被搬进了房屋,大家没热闹好瞧,才心不甘情不愿得撤了。

郑晴琅眼见这些好奇的妇人被打发走,她才松了一口气,她实在不乐意让村里人知道自家有多少米,隔多久吃一顿肉,或者隔多久扯布做衣裳,这样会让她觉得太没有隐私了。

回到堂屋,几个小孩正你一包我一包得分配着那些糕点,而两个儿媳妇正摩挲着那三匹布,比划着做多少衣服,只有两个儿子,默默得将暂时用不上的米面转移到小仓房。

“咳咳咳……”她清了清嗓子,吸引那几个忘形人的注意力。

除了薛满仓和薛满山,其他人都心虚得停下手中的动作,一脸讪笑。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你挤咕眼,我努努嘴,最终,年龄最小的薛子善“拔得头筹”,捧着一包已经拆了的糕点挪到郑晴琅跟前。

“奶奶,这糕点可好吃了,您尝尝看。”

郑晴琅对上他谄媚的笑容,忍不住“噗嗤”一笑,接过他手上那块小糕点,尝了尝,“嗯,是挺好吃的。”

“危机”解除,大家又恢复了刚刚的热闹,开始围着她说这说那,一会儿问今晚做什么好吃的,一会儿问那些布料如何做衣服……

郑晴琅原本因为冲动“剁手”正后悔呢,见大家因为这些东西如此开心,便也将这份心情丢下,心道,千金难买高兴嘛。

何况,她有什么好愁的呢?前面以为得还个半年的债,两个月不到就给搞定了。

如今只是一时的入不敷出,等接下来的生意顺利展开,货款到位,该置办的东西再慢慢置办就是了。

要是被刚刚那些新老媳妇们,知晓自己这样子了还愁没钱花,怕是将自己撕了的心都有了,她真没必要“为赋新词强说愁”呐。

想定后,她便不再操心这些了,准备今晚做一顿大餐犒赏一家人。

嘿,还别说,黄大夫的山楂丸还真有效果,她感觉自己又可以大吃一顿了。

这个时代没有冰箱,那三只老母鸡不能再放了,得一起消耗掉。

郑晴琅的做法简单粗暴,将老母鸡切成块洗净后,与黑木耳、香菇、笋等食材一起炖煮咯。

随着一锅浓汤咕噜咕噜得冒着泡,鸡肉的鲜味随着水蒸气弥漫开来,让人不禁想象,那些被鸡汤浸透的食材,入口时该有多鲜甜。

“吸溜”,闻着香味的薛家人都忍不住收了收口水,渴望的目光投向那锅老母鸡汤。

终于,出锅了!但是,不吃独食,仍旧需要往外送上两小盆。

村长家自不必说,自从薛满仓和李成锐关系破冰,两家的往来愈发频繁。

特别是李成锐的媳妇三天两头往镇上娘家跑,家里连个正经做饭的都没有,所以薛家做了好吃的,都会送点过去。

马家就更不必多说,郑晴琅就愿意跟这样大气的亲家往来。

先不说前面借的十两,就说后面送的棉花种子也值不少钱,人家愣是一文钱不要,还经常跑过去指导。

这种情谊,不是还清了钱就能够抵消的,得在日常的相处中多讲究些。

送完了菜,大家围坐一起喝汤吃肉。

老实说,老母鸡的鸡肉挺柴的,但是没人嫌弃这个。都是肚里缺少油水的人,就算再柴上十倍,只要是肉,也能硬啃下去。

周青梅默默喝着汤,心情十分平静。这次,她不再再因为没送自己娘家而感到失落了。

抛开两家距离太远不适宜这种日常走动这点外,周家人也实在不配得到薛家的真心相待。

上次周家人被郑晴琅厉声骂回去后,他们依旧没有死心。

偷偷来找过周青梅几次,第一次是怀柔卖惨,第二次是狠话威胁,最后还使出了利诱的法子,说周家以后卖了豆腐,会分一部分钱给她……

这些作为,转头就被周青梅告知了婆婆,最终也只得她一声冷哼,瞧瞧,她婆婆都不屑于评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