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门出贵人

《穷门出贵人》

第119章前往岭南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俗话说,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

姜丰此次携家带口的回家,算是衣锦还乡了。在这个中举就可以令一个人欢喜得疯掉的时代,他是两榜进士出身,即将去上任的知府大人。

知府,掌一府之政令,总领各属县,凡宣布国家政令、治理百姓,审决讼案,稽察奸吏,考核属吏,征收赋税等一切政务皆为其职责。

权力可比“市长”大得多。

因此姜丰此次回来,来拜访的乡绅、读书人都特别多,就连衡川府的知府大人都亲自设宴宴请。

衡川府的现任知府刘铨,年约四十岁,是去年刚上任的,消息却灵通,知道姜丰和本地大族王家、施家都有交情,和大地主卢家也是姻亲。

最重要的是,听说他和陛下的关系也挺好的……

这可是个神人啊!能连续得到两任帝王的青睐,不是神人是什么?

姜丰也很乐意和刘铨交好,这不怕县官就怕现管。刘铨任着衡川府知府,自己一家老小都在他的治下,可不是要多得他的庇护。

因此,也带了厚礼前去知府衙门拜访。

两人你来我往,都是聪明人,相谈甚欢。和姜丰交谈过之后,刘铨更加确定,这个比小十岁的年轻人是个人物,被委任到岭南开建府那么偏远的地方,还意气风发的,可不是个人物嘛!

除了人情交际,姜丰也忙着做准备,启程赴任。

卢家为他找了两个岭南出身的家丁。岭南尚武,有钱人家的子弟习武就去考武举进士,还有一些武馆,专门培养护院家丁的。

这两个人就是武馆培养的家丁,卢家高价寻来的。

姜丰先是给卢家送了礼,然后对这两个家丁说:“以后我们就同舟共济了。”

两个家丁,一个名黄大壮,是南海县人,还有一个名植贵的,正是开建府人。看姜丰客气,两人受宠若惊,连说不敢当。

这两个人都是在衡川府安了家的,家人都在卢家,也不怕他们对姜丰不尽心。

去给祖父母、父亲上坟后,姜丰就要启程了。

苏氏和熊楚楚、熊森一起,带着孩子们送他到了衡江码头。此行他家坐船南下,到了赣省南端,再走陆路,穿过梅岭,进入岭南道。

然后再走东江水道,往广府而去。

在广府的巡抚衙门交接文书,再走西江水道,一路向西,往开建府而去。

这一行,真的是山也迢迢、水也迢迢。

苏氏和熊楚楚都是依依不舍,抹着眼泪说:“你一定要保重好自己,凡事小心,我们都在家里等着你呢!”

“知道!”姜丰也拉着家人的手,殷殷嘱托:“我不在家,你们也要小心些。有什么事,可去找两位舅舅帮忙。孩子们的学业也不要荒废了,一定要多加督促,我回来是要一一检查的。”

又对熊森说:“家里事务,就拜托森弟了。也祝森弟今科金榜题名。我看森弟的文章,火候已到,唯有心态,一定要放平和,考试时不要胡思乱想,太在意得失。”

“知道知道!”熊森笑呵呵地说,“姐夫你也是,年纪越大越啰嗦了,这话听得我耳朵都起茧了。”

被他这么一打岔,众人离别的伤感才冲淡了些。终究,姜丰还是登上了船头,和家人挥手告别。

岭南,开建府,我姜丰来了!

此时已是五月末,越往南,天气越热。

姜丰此行,带着黄大壮、植贵和侯通父子,行李倒是简单,除了一些衣物,就是常用的笔墨纸砚和一些书籍。

其他的东西,他想到了广府再买。

他的选择是明智的,因为到了南岭,崇山峻岭,有些地方的栈道甚至只能容一人或一马经过,几个人抬着行李,艰难的行走。

姜丰也自己背了一个包袱,没有一点官老爷的架子,和下人一起赶路。

崇山峻岭中,竟也掩藏着一个个小村庄,绕过了一座山,又看到袅袅炊烟升起。

姜丰几人就去农家投宿。

因为语言不通,姜丰就让黄大壮和植贵去交流。没想到一会儿,黄大壮和植贵就很尴尬地走回来。

“他们说的话是客家话,不是广府话,我们也听不懂。”

听了两人的话,姜丰只得自己带着人走了上去,和一个乡老模样的人说话。

然后,和老人的客家话相似的话从姜丰口里说了出来,两人竟然神奇地交流了起来。

乡老得知姜丰是赴任的官员,带着姜丰往村长家去了。

村长家有个读书的儿子,对姜丰这样的官员自然格外尊敬,给安排了最好的房间。

“大人,你竟然还会说客家话?”黄大壮几人惊讶地问。

姜丰淡然地笑了笑:“赣省有些地方其实也是说客家话的。”

但他会说客家话不是因为这个原因,而是因为前世的朋友……那些已成隔世的记忆,没想到终于还是派上了用场。

“此地是五华县治下了,再走一日能到县城,到时候我们就登舟往广府而去,路就好走多了。”姜丰笑着对几人说。

几个下人和家丁都是松了口气。在这个时代,官道有限,许多偏远的地方都是乡间小道,崎岖难行。因此,水道往往比陆路更加便利,一些大城也都在大江大河边。

从梅城的码头登舟,过了几日,广府终于遥遥在望。

正如姜丰所说,此时的广府,已不是唐朝时的偏远之地,随着海贸的发展,这里已经是南方重镇,经济繁华之地。

姜丰等人从“天字码头”登岸。

天字码头,被称为广府第一码头,供接官之用,但凡官员从水路到广府或离开广府,都在此上落。

码头前面有接官亭,作为迎来送往官员之用。

姜丰等人的船只登岸,就有小吏迎了上来,得知是往开建府赴任的官员,一边查验了文书,一边笑道:“大人可在前面海山楼休息,那里离巡抚衙门不远。也可以住到城中去,城里客栈极多的。若是不急着走,也可在广府逛逛,我们这里洋货多,各种美食也多。”

“多谢,我就住到海山楼。”姜丰笑着谢过。

带着下人往海山楼而去。海山楼是广府八景之一,凡海舶初来,例有阅货之宴,皆在此举行。宋时一位诗人还赋诗一首:万航如凫鹭,一水如虚空。此地接元气,压以楼观雄。

由天字码头至海山楼之间,沿途江中有五堆沙洲连成一片。

姜丰指着沙洲对侯通等人说:“那里就是太平沙。”

侯通等人是北方人,看到广府繁华不下苏杭,已经大吃一惊,再看姜丰对此地似乎很是熟悉,更是惊讶。

就连黄大壮两人也纳闷地说:“都说读书人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大人对广府的熟悉,就连我也不如呢。”

姜丰微微叹了一口气,看着街道两旁的大榕树,神色有些恍惚。他在这个城市做过好几年的程序员呢!

那个时候的太平沙,两旁都是精致的别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