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闲人

《富贵闲人》

第64章 今夜已成他人妇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第六十六章 朝廷议事(一)

(富贵闲人66)

虽然胡人停止了攻城,但是他们并未完全撤走,他们只是退回了永宁城下的营地。王浚还在犹豫:真的要就这样走?什么都没得到就这样走?不甘心啊!

攻城失利对军队的士气打击是巨大的,就算是胡人也不例外,段部的士气目前也十分低落。要不是司马鸷还保持着冷静,恐怕王师早就冲出城去了。不过那后果无疑是十分严重的,尽管他们守城战胜大,狠狠地让段部和王浚晋军丢下了几乎一万具尸首,但司马鸷也知道,他们野战还是会不占优,和劣势的敌人打起来,胜负还是两说。

王浚无力攻城,司马鸷也不敢出击。

就这般,两军在城下城上对峙了十几日。

司马鸷这边倒也不怕,他们的粮食够吃大半年呢。但王浚渐渐就有些受不了了,他不能接受一直在永宁城下无作为啊,差不多到寒露日1,他终于下决心:撤军。

连司马越也撤了,他不能再等了,也等不起,冬季就要来临了,若他们还执意继续留在洛阳城外驻扎围困,那缺乏冬衣的士兵还不冻死一大片?北方的冬天可不比南方,冬日苦寒,人们活动都会受到极大的限制,大自然的力量可不是开玩笑的。再说,各地的勤王军也差不多到了吧?再不撤就来不及了!

原本打算速战速决的司马越就这样灰溜溜的退往并州、幽州.....

洛阳城上的士兵都看到了司马越撤退,还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呢:反贼撤了?这么突然?骗人的吧?士兵通报了将领,将领也不相信:不会是司马越的迷惑之计吧,难道想趁防备松懈杀个回马枪?但还是赶紧向上通报了情况...

过了几日才终于确认司马越已经完全撤走了,而各地勤王军也相继到达了洛阳,驻扎在外围,拱卫京师,洛阳终于安全了:包括司马鸷的王师、襄阳王的秦州军,各地外军...当然除了司马鸷,都是司马鸷姗姗来迟的主儿。

而洛阳外头、各地的情况也陆续不断地传入朝廷:司马越盘踞幽、并二州,益州李雄亦叛乱了,并攻陷成都,几乎占领了故蜀全境...不过倒还有一条稍微宽心的消息,吴地叛乱再次在司马鸷亲舅周玘4协助下平定了:陈敏裹挟孙吴后人在扬州谋反后,极力拉拢江东世族。周玘、顾荣也是其中一员,陈敏为了拉拢周玘,任命他为安丰太守,加四品将军衔。周玘称有病不去赴任,并把此事密报给镇东将军(即司马睿,司马睿此时已经被朝廷派来的三位将军给架空,三位将军共同代理镇东将军事务。),请求发兵。周玘一边做策反工作,一方面领义兵和顾荣等攻打盘踞在建邺的陈敏。陈敏被打败后,单人独马向北逃跑,结果被周玘捉住,现在送来了洛阳朝廷...

此刻皇帝召集了群臣正在议事。他望着群臣,只见他们中有人一扫前几日的灰霾,欢天喜地的,有人却还是愁眉不展。便问:“诸位对司马越撤围有什么看法?”

“司马越撤围并不奇怪:陛下英明,招王子勤王。十几日前,梁王已在永宁县挫败了原并州刺史王浚所部,王浚不服,又困梁王十日,梁王守城不出,王浚最后只能无功而返。司马越苦于腹背受敌,亦无奈撤走。”

陶侃此人出生贫寒父亲又早亡,他只能与母亲湛氏相依为命,家里十分穷困,一直以来都饱受歧视,可陶侃母亲非常坚强,她立志要使儿子出人头地。湛氏对陶侃管教很严,并通过自己纺织资助儿子去结交朋友。一次,鄱阳郡孝廉2范逵途经陶侃家。时值白雪铺地、冰冻天日,仓促间湛氏没有任何东西接待这位客人。湛氏就悄悄剪断自己的长发来换取酒肴3,又拆掉一根房梁来烧柴,终于备得了一桌简陋的食物招待范逵。第二日,范逵上路,湛氏又让儿子送客百余里。范逵认同陶侃的才德,叹息道:‘非此母不生此子!’。后来范逵就向庐江太守张夔赞美了陶侃几句,张夔即召陶侃为督邮,因其能干又得升迁,陶侃听从湛氏的建议倾心报答张夔的知遇之恩,“夔妻有疾,将迎医于数百里。时正寒雪”,众僚属皆面有难色。陶侃独请行,“众咸服其义”。有了这样的关系,陶侃即被张夔举为孝廉。靠这种身份,陶侃可以进入洛阳与上层名流结识,去实现他的大志...一次陶侃当了寻阳县令,又监理渔业,头天当官就把没收的附鱼带回家给母亲湛氏吃,十分孝顺。湛氏看了非但没有高兴,还非常生气斥责道:“我不吃!你把官家的东西带给我,非但不能使我高兴,反而让我忧心:你第一天当县令就只为私利而不为百姓,以后当了大官那还了得?!”陶侃非常惭愧,把附鱼退回官府...陶侃的女儿虽然完全继承了她祖母的性格,但湛氏去世后最终还是没人能够再管束住陶侃了。陶侃虽然仍旧工作认真一丝不苟,惜时勤俭,但也逐渐变得有些高傲,得罪不少人。

此刻他竟然说出这般有利于梁王的话来,肯定是另有目的。

但陶侃很快就遭到了两党甚至普通的官员反对:“梁王虽有功,但也不至于像左仆射说的那般吧?冬日苦寒不宜作战,这是兵家之常识,司马越恐怕是因为这个才撤走的吧?”

皇帝也点点头,认为梁王的确没有那么大的能耐逼迫司马越撤退,司马越因为接近冬季而战略撤退的可能性倒大些。

“陛下,现在不是讨论逼退司马越功劳的时候,四周还有叛乱尚未平定,相比之下决定朝廷下一步举措才是当务之急。”中书令杜锡提醒道。

“那杜卿觉得下一步该如何?”皇帝觉得杜锡有理,点点头,又问。

“朝廷应当先发榜安抚天下,重新掌控各地,尽快征集兵士以拒司马越叛军,另外蜀地李雄犯上作乱已陷成都,应遣一大将速平之,不能任其坐大,又生一祸患...”

“诸位如何看?”皇帝对杜锡的建议不置可否,又望向其他官员。

“臣复议。”一名官员道。

“臣亦复议!只是这人选问题...?”眼下朝廷可以信任的人实在太少了。

“朕心中有一人选,不知诸位认为如何?”大臣们都在发愁的时候,皇帝竟然说自己要举荐一人,众臣也充满疑惑,齐声问道:

“陛下请讲!”

......

1寒露日,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气温更低,空气已结露水,渐有寒意。这一天一般在每年的10月8日或9日。

2孝廉,被地方官员推荐向中央的人,一般按制度并不立即授以实职﹐而是入郎署为郎官﹐承担宫廷宿卫﹐目的是使之‘观大臣之能’﹐熟悉朝廷行政事务。后来又制定了“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这一重要制度,既分类考试,按考试成绩分配大小不同的官职。从此以后﹐岁举这一途径就出现了正规的考试之法﹐孝廉科因而也由一种地方长官的推荐制度﹐开始向中央考试制度过渡。是科举制度的前身。

3在古代,肤发受之父母,一般连穷人也及不愿意出卖自己的头发,更没有现代的人造假发,所以漂亮的长发是彼有价值的,总不能用动物尾巴当假发吧?

4(时间上与正史稍有出入,事情是真的)周玘的第一次平乱:开平元年,张昌、丘沈等聚众作乱,石冰也乘机侵犯扬州,刺史逃跑。周玘这时挺身而出,暗中联合江南士人,并推荐吴兴太守顾秘作军事指挥,攻打石冰。石冰派得力部将姜毒率领数万人马来抵挡周玘。周玘英勇无比,在战阵上直取姜毒。而后周玘又与援军在建康攻打石冰。石冰等在周玘大军面前被其部将所杀,所部都投降周玘等人。扬州、徐州的叛乱终于平息。周玘既不邀功,也不请赏,遣散义兵回家。

----------------------------------------

告别了小萝莉,小正太,某大叔终于一瘸一拐的回到‘我的地盘’了,一个字:累!几乎是趴在桌子上把这章码完的,呵呵,两更?前提是要有空啊,我也想的,但平日上课和走亲戚这种事是避免不了的,毕竟某大叔只是大叔,还不是职业作家。码一章3q字,其实要起码四个小时,某大叔可是非常认真写作和查资料的喔。

另外,诸位读者大大觉得这次用的注释方法如何?长注释以后都会放在后头,以前就有人提议了,说大叔的注释太多,太不严肃...的确,注释穿插在文章中会使阅读的不流畅。

或许有人又要说了:根本不需要注释!你这混字数的狗贼!

大叔无奈的回道:某大叔的注释可是融入文章里头的,是很必要的注释,都是大叔自己斟酌和揉入剧情的注释:绝无复制!亦可避免一些不必要争论(要不然评论区都是找渣帖...当然某大叔对此态度是开放的,提高彼此嘛,有益身心健康。来吧,只要不骂人,大家来找渣ToT)。

某大叔继续厚颜无耻的叫嚣道:点击!收藏!推荐!...还有就是若是有什么宝贵意见请给评论吧,某大叔会一条条看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