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暴君

《大唐第一暴君》

第296章 师厚站队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陛下,刘鄩攻破开封前,朱友贞就逃了,目前去了天平军。在张归厚的支持下,他在郓州发布檄文,号召各藩镇出兵讨伐朱友珪。

目前泰宁军节度使朱友能宣布支持朱友贞,其他的藩镇还没表态。”

伪梁发生这么大的事,太原这边怎么可能不知道消息。可惜的是目前唐军这边的兵力被幽州牵制住,否则这个时候趁火打劫无疑是最合适的。

不过已经得到河中盐池,李柷暂时不想动武,因为国库空虚。

虽说河中盐池控制在朝廷手中,但李柷并没有利用盐池来获取暴利。鉴于太原盐贵的情况,李柷通过官方手段打压盐价,把盐价暂时维持到了两百文一斗。

不是他不想继续降,而是目前朝廷日子难过,降得太狠,就更没钱了。

对于盐的专卖制度,李柷依然采取的是间接专卖。

由盐池以一定价格售给持有盐引的盐商,然后由盐商运到各地贩卖。不过也不是全部都卖给盐商,为了不让盐价过高,李柷参考以前的制度,设立了常平盐。

所以朝廷在盐这边的收益包括最开始批发给盐商的批发收入、盐商卖出食盐缴纳的商税以及常平盐的收入。

作为21世纪来的人,他自然知道全部私有制和全部公有制都对社会经济发展不利。

全部私有制,就会让商人不顾民生,为了赚钱啥都干得出来。

老马说过,“如确有10%的利润,资本就会在任何地方使用的;有20%的利润,它将活泼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积极大胆了;利润达到100%,人间所定的一切法律,都将被它踢开了;利润达到300%,资本就会不顾任何的犯罪,资本所有者不惜冒着绞首的危险了。”

这不是没有道理的,明末的山西商人不就是靠着给满清走私各种违禁物资起的家吗?那其实就是卖国。

若是全部公有制,会滋生严重腐败。

之前的直接专卖制就是前车之鉴。

所以他才会借鉴前世改革开放后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私有制经济为辅’的策略,在涉及国计民生的领域,还是得控制在朝廷或者自己手中。

趁着这段时间,李柷也在让朝廷休养生息。

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最主要的是李柷要准备对付李存勖,没空搭理伪梁这边。

他巴不得伪梁内乱几年,就这么东边一拨人,西边一拨人,对于朝廷来说无疑是最好的消息。

听着张承业的汇报,李柷敲着桌子,陷入了沉思。他思考的时候敲桌子已经养成了习惯,也不知道是前世带来的,还是现在形成的。

“杨师厚那边呢?”李柷突然问道。

“回陛下,这个还不清楚。我们的探子还查不到太过机密的消息,这些都是伪梁境内传的沸沸扬扬,很容易打听到。”张承业解释道。

想到情报,李柷突然觉得有必要成立一个属于自己的情报机构了。

“暂时不用管,看看伪梁那边接下来的局势。告诉李嗣源,若是杨师厚投靠了朱友贞,他可以派出小股骑兵去魏博境内骚扰一下。”李柷想了想,他还是不能让朱友贞过快推翻朱友珪。

其实从目前来看,朱友珪最大的助力可能就是杨师厚。毕竟这是伪梁目前最强的藩镇,加上杨师厚本人的能力,他若是加入任何一方,都会成为改变双方目前态势的重要势力。

正好李嗣源跟杨师厚有仇,若是能牵制一下杨师厚,这样朱友珪那边或许能坚持久一点。当然具体的把握,还是得看李嗣源,这个他无法一直指示。

这又不是信息社会,从太原到邢州,还是需要几天的行程,一来一回,很有可能发生其他变故。

当然,若是朱友珪这边太强,李柷也会适当削弱一下。

他需要的是一个分裂的伪梁,而不是统一的伪梁。

“老奴明白!”张承业恭敬道。

“这些日子,朕也在考虑一个事。左右龙武军作为精锐,值守宫城比较重要,若是殿前值守和圣驾出行,还是让左右龙武军充任,有些不合适。

朕打算成立一个锦衣卫,隶属于禁军,人数就五百人,负责殿前值守和仪仗等职责吧。”

张承业听闻有些惊讶,不过五百人的规模倒也不算啥,他没必要因为此时去表示反对什么的。

晋王都在扩充他的长直军,相比而言,圣上只是成立了一个神机营和锦衣卫,人数也才两三千人,真的不算多。

。。。。。。

“叔父,现在怎么办?刘鄩准备派兵讨伐本王了!”

大唐天佑七年十一月十五日,刘鄩以康怀英为先锋,率领两万大军出滑州,兵锋直指郓州。

得知这个消息,朱友贞着急了。

目前他只得到了张归厚和朱友能的支持,就是天平和泰宁两镇,实力算不上多强。

刘鄩这边有着开封府和滑州二镇,加上禁军的兵力,用兵十万左右,这样一下高下立判。

“殿下勿急,弘农郡王那边情况如何?是否答应支持殿下?若是他肯率军支持殿下,就不用担心刘鄩。”张归厚沉声问道。

他也没想到局势会变成这样,本来作为奇兵的赵岩和袁象先二人事情败露,虽说逃出升天,但所谋大事却被朱友珪察觉。更没想到刘鄩会接受朱友珪的任命,领兵征讨均王。

结果朱友贞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只能逃到郓州寻求庇佑。

虽说如今打出讨伐朱友珪的旗帜,但所附和的藩镇只有泰宁。

魏博、平卢、武宁几个毗邻他们的藩镇却没表态,没说支持讨伐朱友珪,也没说站在朱友珪那边讨伐朱友贞。

在张归厚看来,关键还是杨师厚。

魏博节度使兵强马壮,若是他能转而支持朱友贞,其他藩镇肯定会跟随一起。

“姐夫那边已经去了魏州,并没有消息传来,也不知道杨师厚会不会支持本王。可现在康怀英率军来袭,叔父,我们应该早做打算才是。”朱友贞连忙道。

朱友贞不仅派了赵岩去魏博,还派了袁象先去平卢,武宁那边也派了人。只是派去三镇的人都没传回消息,这让朱友贞心里有些忐忑。

“殿下放心,有臣在,不会让康怀英踏入郓州半步。”张归厚保证道。

张归厚的保证并没有让朱友贞宽心,只要没有新的藩镇支持他,就会一直这样。

而在魏州,赵岩抵达这里后,杨师厚就接见了他。他也苦口婆心、分析利弊,就为劝说杨师厚出兵支持朱友贞。

但是杨师厚一直没有答应。

其实杨师厚一直在犹豫,他虽说对朱友珪不满,但谁当皇帝,对他来说都影响不大,难道谁还敢谋夺他的魏博不成?

可如今朝廷局势,若是不选边站,事后也有些说不过去。

想到这里,杨师厚便叫来亲信,商议如何抉择。

“当郢王弑父篡位时,本王没有立即讨伐。现在君臣的名份已经定下,无故改变主意,人家会怎样说本王?”

这就是他的担心,此时倒向朱友贞,他就是叛军了。

亲信看出杨师厚其实是倾向于朱友贞的,只是有所顾虑。

想到这里,他便有了决定,“殿下,友珪弑君父,是天下的大恶人,均王讨贼是正义的,这件事很容易成功。

均王若一朝消灭反贼,那时殿下怎么办呢?

此时均王势弱,若是殿下此时出兵支持,就是雪中送炭。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来。

殿下这个时候出兵帮助均王,均王肯定会感激殿下,讨贼成功后,肯定会厚赏殿下。”

杨师厚一想也是这个道理,若真的等朱友贞劝说其他藩镇支持,自己就算是也及时表态支持,恐怕在朱友贞的眼中也会分量大将。

“你说的有些道理,是本王一时糊涂了。”杨师厚不禁自嘲道。

“殿下此言差矣。殿下大败唐军,若是再立从龙之功,就是这大梁武将第一人。”亲信恭维道。

杨师厚颇为受用的点点头,“你说的没错。去把赵岩叫来,本王想和他亲自谈谈,出兵可以,条件得谈好。”

半个时辰后,赵岩就出现在了杨师厚的府上,后者直接说了他的条件。

“赵驸马,本王可以出兵,但有几个条件。”

“弘农郡王请说!”听到杨师厚愿意出兵,赵岩连忙回道,几个条件而已,都是小问题。

“也很简单,罗绍威执掌魏博的时候,被加封为邺王。如今刘鄩都成了齐王,本王总不能还是个郡王吧?

助均王登基之后,必须加封本王为邺王。”

听到这个问题,赵岩想也没想,点头道,“这个本驸马可以代均王答应,弘农郡王可还有其他条件?”

“还有一个。”杨师厚坐直了身子说道,“本王希望能得到河北行营都统之职,管理河北的军政事务。”

赵岩有些惊讶地看着对方,杨师厚的野心不小啊。

“怎么?赵驸马这是无法做主?”杨师厚眯了眯眼,淡淡道。

“这个应该不是问题,但需要本驸马回去与均王商议一下,再给弘农郡王一个准信。”赵岩思考了一下,自己还是有很大把握说服朱友贞的。

“行,只要均王答应这两个条件,本王就出兵,助他平定朱友珪那个逆贼。”

赵岩心下一沉,虽然有些不满,可现在是有求于人,他也不可能发作。

“好,没问题!本驸马就告辞了,还请弘农郡王静候佳音!”

说完,赵岩便迫不及待地离去,而杨师厚也没阻止的意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