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暴君

《大唐第一暴君》

第312章 太子确立(三更)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幽州节度使,儒州。

儒州位于大唐和契丹的边境上,唐乾宁元年(894年)李克用击灭卢龙节度使李匡筹,在今北京延庆城区置儒州。

作为新设州,儒州也逐渐成为边关重镇,只是跟营州、平州相比,还是差了些。

从禁军将军调任儒州刺史,李存敬还是比较满意,毕竟手握一州大权。

他也知道,圣上调自己来儒州,就是为了制衡晋王,以免晋王独掌整个幽州十余州。

之前抓获刘守光及其亲眷,他还得了封赏,本以为可以过点舒服日子,可一件事的传来,让他坐立不安。

在两日前,周德威突然率领五万幽州军队朝着大同节度使而去,说是镇压吐谷浑的叛乱。

之所以知道,因为周德威还从儒州抽调了一千兵力。而且数万军队的调动,也不可能瞒得住。

若是以前,他或许还会信周德威这番说辞,毕竟代北的吐谷浑部落一直不老实。

可随着晋王和圣上的关系僵硬,这时作为晋王嫡系的周德威率领五万军队去大同,就为了镇压吐谷浑的叛乱?

反正李存敬不相信。

他担心这五万军队是去太原的,若是真的,圣上和枢密使就危险了。李存敬急的在刺史府内转来转去,就像是热锅上的蚂蚁。

“来人!”李存敬停下来,大喊了一声。

“刺史有何吩咐!”

“立即去找几个可靠之人,本官有几封信要送到太原。”李存敬想了想,不能就这么干等着,必须得行动起来

说是几封信,其实内容并不多,只是交代周德威率领五万大军向西而去的消息。

所以很快就有四封一模一样的信写好了。

之所以是四封,是因为他担心信送不过去,便让四个人分两个方向前去报信。周德威的大军虽然出发两日,可大军行军速度慢,自己这边却是快马加鞭,未尝不能敢在大军前把信送到太原。

而此时的太原,却是因为立太子一事闹得不可开交。

好不容易安分一点晋王一系,突然建议立皇后所生的三皇子为太子。

虽说嫡子为太子也说得过去,可三皇子才多大?

额,一个月不到。

能不能活到成年都是未知数,现在就立为太子是否过于早了?

开始的时候,李柷也惊讶晋王此举的目的。

他倒是不在乎这个太子的问题,立不立也是那么回事。

可当不问朝政的太后也认为可以立三皇子为太子后,李柷就更加惊讶了。

但在他的追问下,太后吐露了事情,说此事是皇后来求得她。

在听了皇后说的那番理由后,李柷也沉默了。

说实话,他没想到皇后也看明白了如今的朝局,自己倒是小瞧了对方。

虽说皇后看得不是很透彻,但出发点却是为了自己这个皇帝,他若是再反对就有些不合适了。

至于李存勖的目的,李柷还不清楚,他不信对方是被秦国夫人劝动。李存勖对这个名义上的母妃,并没有那么孝顺,对方的话,他要是听了才叫怪事。

可既然是皇后的‘一番心意’,李柷最后还是妥协,宣布以皇三子李昌佑为太子。

若是有人翻开大唐的历代皇帝,就会发现并没有像几百年后的明朝那样严格按照字辈取名。但两个的名字太容易取重了,这要是跟哪位祖宗名字重了,也有些尴尬。

所以李柷想了想,便给自己的子嗣定了一个按照字辈取名的规矩。当然只是皇子,取‘昌’字,‘昌’有兴盛、兴旺之意,寓意自然是希望大唐永远昌盛、繁荣。

按照这个规矩,大皇子就叫李昌远,二皇子叫李昌明,三皇子叫李昌佑。

对于取名,李柷一直没啥心得,也算是凭心情,只要不是太难听就行。

或许是因为立太子一事,李柷暂时把对付李存勖的事放下了一些,就连手下的人都认为此事有利于缓和跟晋王关系。

不过当张瓘的几句话说出后,李柷这才意识到不对。

“你说娘子关这些日子有匪寇?”李柷有些疑惑,“朝廷在那里设立承天军,而且距离成德的赵州很近,怎么会有匪寇横行。”

“回陛下,小的也觉得疑惑。本来书坊那边运了不少书准备去镇州,就因为此事,没能过关,只能绕道辽州,经邢州去镇州,路远了一倍。”张瓘解释道。

自从成德和义武归附后,求知书坊就开始了新一轮的扩张。张瓘也想把自己的其他生意开到镇州,所以对于书坊扩张很上心。

当然让张瓘上心的事食盐的生意。

因为在太原,食盐价格被打压到了两百文,虽然获利不少,但要征收商税,实际上获利少了一大截。

张瓘便耍了一些小聪明,准备把一部分盐运到成德去卖。成德的盐价也不低,而且又少了一大截商税,获利更多,也不算违背朝廷的旨意。

严格来说,成德依然自成体系,朝廷的号令在成德根本不顶用。

“这倒是稀奇。不过匪患倒也问题不大,应该很快就会平定。”李柷并未在意。

“陛下,不止是娘子关也有匪患,雁门关那边也有。不过跟娘子关这边不同,雁门关那便是吐谷浑作乱,南北的通道算是断了。”

接连两条重要的商路被断,影响了张瓘赚钱。他没办法解决,只能找皇帝帮忙了。

“雁门关有吐谷浑作乱?朕怎么没有得知消息?大同节度使怎么没有上报?”李柷眉头一皱。

“陛下,这事闹的可不小。守军都封关了,小的以为陛下知道此时。”见圣上脸色不对,张瓘脖子一缩,低声解释道。

“你先下去,朕需要去核实一下。”李柷意识到事情的不对劲。

大同节度使并不在他的掌控之中,承天军这边也是李存勖的人,两个重要关口同时因为一些原因被截断,未免太巧了。

李柷当即把张承业叫进宫,对方是枢密使,应该会知道一些事。

张承业进宫后,听到圣上的怀疑,有些疑惑,“陛下认为这事有蹊跷?”

“两个重要关口同时被截断,未免太巧了。关键是吐谷浑作乱的事,枢密使和朕都不知道,难道这事不该上报吗?”李柷神色凝重。

“或许是作乱的吐谷浑规模不大,大同节度使有能力平定,所以就没上报。”张承业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对。

代北的吐谷浑部落隔几年就得闹一次,原因也很多,最主要的原因无非就是想自己当家做主。

张承业在河东十多年,吐谷浑作乱也遇到好几次,自然见怪不怪。

“朝廷刚刚平定桀燕,之前晋王更是率领大军从代北归来。吐谷浑的那些酋长是吃多了才会在这个时候作乱,其中定有其他隐秘。”李柷越想越不对劲,突然一种可能在脑海响起,脸色大变,“糟了,朕差点被李存勖骗了。”

“陛下的意思是?”张承业一时也猜不到圣上想到什么。

“朕就说李存勖怎么突然有空干涉立太子的事。立三皇子为太子,对他并不重要才是,可这次却闹得沸沸扬扬,居然是麻痹朕。

雁门关和娘子关同时封关,肯定是有什么事不想让朕知道。除了大军调动外,朕想不到任何可能。

一定是周德威率领幽州的军队南下了。”李柷愈发肯定道。

“不。。。不会吧!”张承业想到这种可能,也被惊到了。

“肯定是这样。”李柷在殿内来回走动,神色凝重,心中对于这个猜测坚定不移,思考了一会儿,便停下来看着张承业,“枢密使,马上给丁会传信,让他调集三万军队在绥州集结。”

“然后吩咐左右龙武军,这些天加强戒备。”

“再调两千神机营进驻行宫。”

“给左羽林军传旨,让王珙做好随时回援太原的准备!”

“给李嗣源传旨,朕需要他履行承诺,派人帮朕控制右神威军。”

。。。

一时间,李柷下达了七八条旨意,可见对此事的重视。

张承业也有些怀疑圣上是小题大做,毕竟这事看着并不是那么回事,可圣上坚信是李存勖的诡计,他也只能照办。

好在之前他们都做好这些准备,只是时间稍微提前了一些,倒也问题不大,不至于太过仓促。

只是这些命令的传达出去,那就真的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也不知道丁会那边能否来得及,短时间集结三万大军,还要在计划的时间内抵达太原。若是按照圣上所猜测,周德威率领大军已经出动,那么已经好几天了,谁知道这会到哪了。

这些都不是张承业能左右的,他只是根据李柷的旨意,尽快把各项命令传达下去。

太原城看似还很平静,可随着那些命令的出城,影响太原朝廷最重要的事件即将到来。

而这次事件也决定着李唐还能否继续延续下去的关键。

这么多条命令传达下去,肯定做不到完全保密,这个时候就看谁的准备更充分、行动更快、实力更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