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暴君

《大唐第一暴君》

第332章 新的开始(二)(五更...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面对周德威大军南下的威胁,最终李柷决定以丁会为招讨使,率领三万绥州兵和左羽林军北上,在忻州阻拦。

在这之前,张承业认为劝降周德威的可能性很大。

如今李存勖横死,周德威也没有继续造反的意义,只要条件合适,未尝不能劝降周德威。

这个任务自然落到了张承业手上。

以防万一,李柷还派人经绥州前往振武和天德两镇,让两镇派出军队屯兵大同节度使附近,只要劝降失败,便堵住周德威退路。

丁会和张承业率领大军北上,李柷自然就开始清算晋王一系的官员了。

“启禀陛下,锦衣卫这几日一共抓获七品以上官员168名,按照跟李存勖关系密切程度,一共分为甲乙丙丁四个档次。

其中甲级共8人,乙级15人,丁级34人,丙级11人。”说完,刘明把名单呈给了李柷。

李柷结果大致看了一下,他主要是看甲级和乙级,丁级和丙级,他并不敢兴趣。

当然这些官员都是太原城里的,藩镇的并未统计在这上面。

甲级的八人,分别是任圜、李存璋、杨赞禹、李建及、孟知祥、朱守殷、李存贤和马绍宏。

乙级多是一些六部侍郎或者核心官员,以四品为主;丁级主要是五品官,丙级多为六品官。

七品及以下官员没写,除非是晋王府的亲信官吏。

看着这几人,李柷拿出笔,在李存璋、杨赞禹和孟知祥三人身上划了,然后说道,“把李存璋单独列出来,杨赞禹换到乙级,孟知祥暂定。

这样一来,甲级的五名官员及其府上,男丁全部处死,成年女眷充入妓营,少女送入教坊;乙级官员全部降三级,调往偏僻、清苦地方的州县任职;丙级名单的官员降两级;丁级官员降一级。”

说完,李柷把名单放在那里,直接敞开,也没遮掩的意思。

“从现在开始,韩偓调任吏部尚书,李珽任礼部尚书,赵观文任刑部尚书,李青阳任工部尚书。至于兵部,把郭崇韬调回来,任兵部尚书。”

“李愚任太原府尹。”

“李存璋诛杀史敬熔,带携上万将士归降有功,任枢密副使。从今日起,枢密院以枢密使为首,掌禁军,下设副使二名,协助枢密使管理枢密院。”

“其他各部官员调整,由吏部恢复正常运行后拿出一个名单,交由朕批阅后再决定。”

“从即日起,朝廷废除三省,六部九寺直接对朕负责,所有奏折由先呈交内阁。”

对于这些任命,在场的这些官员都比较高兴,毕竟大家都升了职,自然高兴。

可很快,他们就对李存璋逃脱处罚并被任命为枢密副使感到惊讶,这运气也真够好的,居然得到圣上的重用。

然后他们就被圣上下旨废除三省感到震惊。

“陛下,废除三省是不是再考虑一下?三省六部制已经实行三百年,贸然废除,恐怕会引起朝臣不满。”韩偓站出来劝谏道。

谁不想去当宰相,废除三省,就跟废除宰相没什么区别。圣上自从莅临太原,就没有设立过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职位,相当于就没宰相。

也就任圜之前担任过中书侍郎,算是实际上的宰相。可除他之外,再无其他人有此经历。

李柷看了一眼韩偓,“还有谁不满?此次晋王谋逆,朝臣都得少一半,谁要是敢不满,朕不介意在甲级名单上再增加几人。”

三省六部制在大唐建国后的近三百年时间也发生过不小的变化,三省组建在朝两省、一省转变,最后三省直接合署议事、办公,三省职能逐渐趋向混同合一。

因为三省的制度,看似可以,但时间一久,就必然会相互推诿、扯皮,所以在大唐建国到现在,也就中书省有权力,尚书和门下的权力逐渐削弱,到最后形同虚设。

就连中书令、尚书令这样的官职也很少任命,反而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官职来代行宰相权力。

这也是皇帝为了削弱相权而设立,便于对相权的控制。

历史上在唐朝之后,一直到明朝,只有中书省一直存在,尚书省和门下省大部分时间都是处于废除状态。即便设立,也很快被废除。

与其浪费官职,不如直接废除。

李柷本想直接以内阁代替中书省,但考虑到需要时间过渡,所以并未提及此事。

李柷这话无疑是威胁,韩偓等人虽然觉得有些突然,但想了想,还是算了。虽然三省被废除,但他们六部尚书的权力变大了,直接听命于皇帝,无疑少了很多掣肘。

得到不少好处的他们,还是决定不要在这个时候去顶撞圣上。

于是现场的众人便不再反对,这件事也就这么过了。

“陛下,臣有事启奏。”李青阳着急地站了出来。

“爱卿请说!”

“启奏陛下,臣认为应该严惩孟知祥。此人三心二意,早期投靠李克宁,后归顺陛下。陛下待其不薄,但其又生二心,跟晋王勾结谋逆。

此等三心二意的贼子心思难测,将来很有可能再生反意,臣奏请严惩孟知祥。”李青阳大声道。

对于孟知祥,李青阳可是恨之入骨。就是对方攻打太原府衙,害得他差点死了,但他手下的人死伤惨重,即便是对方最后饶了自己一命,但他也需要为那些惨死的手下讨个公道。

李柷没想到对方说的是这事,其实怎么处置孟知祥,他也有些犹豫。

“启奏陛下,臣认为工部李尚书言之有理,此等贼子,的确应该严惩。”赵观文随即附和道。

两个尚书都建议严惩孟知祥,李柷犹豫了一会儿,点了点头,“把孟知祥列入甲级名单吧。”

其实他有些想留下孟知祥,可他也知道这位也不是什么善茬,留着也会成为一个祸害,所以他才一直没能下定决心。

既然李青阳和赵观文都反对,他也不再强求。

可惜,历史上的后蜀开国皇帝,就因为李青阳的报复而提前凉凉了。

“陛下,晋王府的女眷以及晋王的兄弟、子嗣怎么处置?”一旁的氏叔琮开口提醒道。

“晋王府的女眷?把晋国夫人曹氏和李存勖的兄弟、子嗣都处死吧。其他人先暂时关押在晋阳宫,后面再说。”李柷想了一下说道。

“是,陛下。”

他们没问秦国夫人刘氏和晋王的妻妾,但大致也能猜到。

晋王的妻妾可是貌美如花,圣上作为一个正常男人,把这些女子收入后宫正常不过。

至于秦国夫人,可能跟皇后有关,皇后是秦国夫人刘氏一手带大的。

说到晋王府的人,他们就想到了皇后。

可这是个敏感问题,恐怕圣上都没下定决心。

于是就出现一幕很奇怪的场景,作为最关键的皇后之事,愣是没人提及。

接下来几天,太原城内百姓最关心的就是哪一家被处置了。

先是任圜府,然后是李存贤府,借着是孟知祥、李建及等人。

一时间,这些府邸血流成河,男丁直接被杀绝,不少女眷则是充入妓营,沦为将士们的胯下玩物。

在唐代,妓营跟教坊可是不沾边的。

教坊是音乐的官方机构,之所以后世的教坊司成为官方妓院,是明代的事。在这之前,教坊都是全国最高的音乐机构。

充入妓营的成年女眷,结局可想而知,大多都只有几年可活。

除此之外,就是打听哪些官员被贬。

晋王一系的党羽并不少,核心成员自然是严惩,其他的则是降职,但总比没命好。

一下要清除这么多官员,对于朝廷影响也不小,都需要尽快填补上,然后恢复朝廷的正常运转。

其他五部都还好,兵部这边由于新的尚书还在地方任职,所以在新尚书履职前,暂由李存璋管理兵部事宜。

不过李存璋得到重用,也导致太原城内流传着一种说法,那就是他早就投靠了圣上,所以才在关键时刻反叛,给了晋王致命一击。

加上死去的石敬瑭,这二人都成了晋王旧部恨得咬牙切齿的对象。石敬瑭死了,这怨恨值自然就被转到了李存璋身上。

李存璋也听说了这个传言,但没有解释。

传言怎么来的他也猜到一些,不排除圣上有意在背后推波助澜。

既然他现在已经改投圣上,这个锅,他不背也得背,这传言,加上他被重用的事实,就算他有心解释,也没人相信。

不过很快就会有人分担晋王旧部的怨恨值,那就是李嗣源。

因为右神威军正在撤回太原的路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