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暴君

《大唐第一暴君》

第386章 态度冷淡(三更)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后百济?”

听到这个称呼,李柷开始在自己的记忆中寻找关于后百济的段落。

这个时候应该是半岛的后三国时期,后百济应该就是其中之一,但后三国什么时候结束的,他却是不知。

但他却知道后三国之后就是高丽王朝时期,而高丽王朝的建立者也叫王建。

“陛下,后百济使团来迟,该如何处置?”李珽试探问道。

“礼部的意思呢?”对于后百济使团,李柷并没有多大的兴趣。

目前朝廷控制疆域要到后百济,只能从横海或者幽州境内的港口启程,穿过渤海,然后到黄海,绕后世的山东半岛才能抵达,很是麻烦。

“回陛下,后百济使团虽然迟到,但既然其愿意奉我大唐为正朔,可以破格接待。至于其朝贡时间,待开朝之后,由陛下选择一合适日子即可,也可彰显我大唐的气度。”李珽想了想回道。

李柷点了点头,“就这么办吧!”

目前朝廷没有实力去插手半岛的战争,所以他也没多大的兴趣。

等什么时候平定伪梁,他才有空去管大海对面的半岛和倭国。

“陛下,后百济此时派出使团,很有可能是为了求朝廷册封,那这该如何册封?”李珽迟疑道。

“此事后面再议。”李柷想也不想,就否了此事。

这大过年的,他也没心情处置政事,更别说这事也不是那么重要。

一个小小的后百济,不过相当于大唐掌管一两个州的小藩镇,让他提不起多大的兴趣。

“臣遵旨!”

见圣上没多大兴致,李珽有些意外,后百济来朝贡,不应该是好事吗?怎么圣上脸上看不出多大的喜悦?这是怎么回事?

想到这里,李珽也在想,要不要找人打探一下。

他突然想到一人,苟荣不就是最好的人选吗?若是跟其搞好关系,未尝不能揣摩到圣上的意图。

。。。。。。

“四郎,你这几年在太原过得可还行?”

太原,西城,韩府。

这是灵武节度使韩逊在太原城中购置的一处宅子,面积倒是不小。

在这之前,韩逊其实并没有打算购置这么大的宅子,但在去年,因为李茂贞一事,韩逊意识到太原朝廷愈加强盛,更加坚定了归附之心,所以就让人买了这么一处大宅子,作为质子的韩毅就搬到了这处更大的韩府。

此次灵武节度使派出的使者并不是韩逊本人,而是灵武少帅、盐州刺史韩洙。

像这样派出子嗣或者手下官员为使者的还有义武、成德、昭义。

其他的藩镇或者都督府、都护府都是一把手亲自回京述职,就连保大军节度使刘知俊也都亲自抵达太原。

亲自回京有回京的好处,派人为使者也有正当理由。

譬如韩逊就以温末人威胁凉州安危为由,没有亲自前来,但又派了长子、灵武少帅韩洙为使者入京,也算是诚意十足。

不像其他三镇,只是派了藩镇的官员。

就像昭义节度使李继韬,担心到了太原就回不去,根本不敢来,只是派了一手下官员前来。

对于这些,李柷都看在眼里,但没有多说什么。

但这不代表他就这么算了,若是真有人不识抬举,他倒是不介意今年收拾一个,正好做点削藩的事。

让他意外的是刘知俊居然主动跑来了,也不怕他把对方留在太原不让回去。

韩毅对兄长恭敬地行了一个礼,“兄长放心,弟在京城几年,倒也衣食无忧。”

“听说你没去国子监,反而在一家书院就读?”韩洙想到什么,好奇问道。

对于这个同父异母的弟弟,韩洙平时也很少关注,也就这次入京,他才想起自己有这么一个算是充当人质的弟弟。

“回兄长,弟在求知书院。”说起此事,韩毅倒也没有后悔。

他觉得在求知书院反而自由一些,这两年也学到不少知识,今年的科举,他还准备报名去参加一下,看看有没有机会入围。

“国子监多好,为什么不去?那里都是朝中大臣的子弟,你去国子监,也能帮到家族。

有了同窗的情谊,想要和他们的长辈联络,就容易很多。如今父帅归附朝廷,但在朝中无人,你既然在京城,就应该好好帮忙才是。”韩洙拿出长兄的威严,教育着这个几年未见的四弟。

“兄长,弟只想好好读书,对其他的事并不热衷。而且求知书院也不差,院长是大儒司空图,据说这书院还是圣上出资修建,开学之日,圣上都会前来。”

若是以前,韩毅自然不敢顶撞韩洙这个兄长。但如今在京城生活两年有余,他也不是以前的韩毅,也不一定非得买长兄的账。

“你这是什么态度?有这么跟长兄说话的吗?”韩洙眉头一皱,颇为不悦。

“弟并无不尊敬兄长之意,只是实话实说。”韩毅不卑不亢道。

看着这个态度大变的四弟,韩洙有些惊讶,两年多不见,变化这么大吗?

“哼!”韩洙脸色不太好看,但想到父帅的嘱托,他便没有发作,“在京城这么久,可否跟那些朝中重臣有往来?”

韩毅摇了摇头,他倒是认识折从阮,但对方也不是朝廷重臣,他自然不会提及。

“要你有何用?不要以为在京城,为兄就教育不了你。不要忘了,长兄如父,如今父帅不在身边,你必须得听为兄的。”韩洙的脸顿时垮下来,一脸不善地盯着对方,“明日为兄要去几位重臣的府上拜访,你跟随一起。

你混个脸熟,后面灵武有什么事需要你配合的时候,也能找到人。”

不只是韩洙,其实其他藩镇来人都是如此,借机跟朝廷重臣搞好关系,加深往来。这样出现什么事,他们也能及时得知,甚至提前知晓。

韩毅有些不满,但看到脸色不太好看的兄长,心中也怂了,只能点了点头。

随后在韩洙的吩咐下,韩毅开始把自己在太原知道的一些大事简单说了一下,也便于前者好对时局进行分析,想想如何回去向父帅汇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