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暴君

《大唐第一暴君》

第413章 剑指河阳(二)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朝廷对伪梁用兵了。

大唐天佑九年(公元912年)四月下旬,朝廷正式下旨,以氏叔琮为招讨使,率领一万五千左神威军和一万昭义军攻打河阳。

同时,朝廷给成德、横海两镇下旨:让成德调集一万大军驻扎在冀州,横海出兵八千驻守德州。另调左羽林军两个厢进驻磁州。

名义上,氏叔琮率领这两万五千人也是去邢洺节度使的。

一时间,朝野上下都以为朝廷要跟伪梁展开大战。

说实话,自从圣上平定晋王叛乱以来,朝廷就没跟伪梁展开过大规模的战争。

之前出兵牵制魏博,也都是做做样子,主力也只是邢洺节度使的兵力和右神威军。

此时朝廷大举增兵邢洺,怎么看都是要报复回来的架势。

连大唐内部的军民都相信了,更别说伪梁这边。

刚刚收复洛阳的朱友贞,得到这个消息,那真的是瞌睡都没睡好。

这段时间,伪梁这边也在为接下来该怎么打争的不可开交。

有人建议向西攻打长安,剿灭朱友珪的参与力量,以袁象先、张全义、霍彦威等人为首;

有人认为还是该集中兵力夺回徐州,徐州距离开封很近,而朱友珪已经不足为惧,应该先把最紧急的解决了。提出并支持这个建议的是赵岩、刘鄩、张归厚、张汉杰等人。

还有人认为该北上攻打邢洺、成德,敲掉李唐在河朔的跳板,进而攻占幽州。不用想,支持这点的是杨师厚,除了他,没人会主动提现在就跟李唐交战。

“陛下,臣认为还需先南后北。

李唐强大,而朝廷还处于分裂之中,此时跟李唐开战,对朝廷不利。臣认为第一步是收复武宁节度使,最不济夺回徐州,解除开封东面的威胁。

第二步才是出兵剿灭逆贼朱友珪,夺回关中之地。

第三步再跟李唐正面开战,可以从河朔、河中和关中为突破点。”

能想出这么有逻辑、有条理的计策也只有被称为‘一步百计’的刘鄩了。

“陛下,臣附议。如今局势,应先易后难,否则朝廷就会陷入几面受敌的困境,还请陛下三思。”赵岩也是‘先南后北’方针的支持者。

准确来说是刘鄩把他说服了,否则他也不会轻而易举支持刘鄩。当然,他一表态,基本就以为拍板。朱友贞对于赵岩的倚重超乎常人,赵岩也就理所当然成为了东梁朝廷的大臣第一人。

见赵岩也认为先南后北好,朱友贞其实已经有了决定,但他还有顾虑。

“诸位爱卿说的道理,朕都清楚,但邺王派人送来奏折,希望朝廷出兵,配合魏博攻打邢洺和成德二镇。”朱友贞为难道。

提到杨师厚,在场众人顿时神色凝重。

没办法,此时的大梁境内,藩镇实力最强的就是杨师厚的魏博,手上有精兵十万,是大梁境内当之无愧的第一藩镇。

而此时的大量朝廷,禁军之前在柏乡一战就损失惨重,后来就因为内乱也把仅剩的精锐底子打没了。

虽说朱友贞如今在开封和洛阳重建五万禁军。但面对如今的局势,五万禁军根本不够用,也无法震慑各藩镇。

即便是朝廷目前用来收复徐州的兵力,也都是藩镇军队。

朝廷的实力羸弱,面对就在河对面的魏博镇,上至朱友贞,下至普通士兵也都心虚不已。

若是不考虑杨师厚的态度,万一把对方逼急了,来个逼宫怎么办?

说是徐州被杨吴攻占,威胁了开封。

可魏博距离开封更近,卫州距离开封城,只有百余里的路程。若是交战,魏博军队可能两三天就能抵达开封城下。

所以在朱友贞搬出魏博后,在场的众人都沉默了。

“陛下,魏博势大,不得不考虑他们的态度。不如朝廷适当性派出一两万军队,就当做对邺王的回应。

如今朝廷的兵力本就不多,邺王也清楚。更何况邺王出兵攻打成德、邢洺,也不见得就是真的想要朝廷出兵多少。”就在众人沉默的时候,刚刚升任宰相的李琪却是迫不及待地想要表现。

“出兵一两万?现在朝廷哪有那么多兵力?”朱友贞面露难色。

“陛下,我们可以就近招募一批,只要换上盔甲,打上旗号,就算是邺王也不敢说那不是朝廷的军队。”赵岩比较聪明,听到李琪的建议,很快就顺着朱友贞的疑问想到一个解决办法。

“这样能行?万一杨师厚得知,岂不是会迁怒于朝廷?”朱友贞有些担心。

杨师厚那脾气可不是好相处的。

之前他摆了一道杨师厚,气得杨师厚大发雷霆,他好说歹说,而且送上不少财物,这才把杨师厚和他的大军送走。

这要是被察觉他又在算计对方,还不知道会闹出什么风波。

“陛下,臣以为赵相所言有理,这是目前最好的办法。”刘鄩也连忙附和道。

“那谁去领兵?”见一众大臣都这么说了,朱友贞也就答应了。

众人迎着朱友贞的目光,都不禁低头。

带两万新兵去打仗,摆明了是吃力不讨好,而且还要遭到杨师厚的刁难,谁愿意去?起码在场的武将都不大想去。

“陛下,微臣愿意领兵。”一旁的张汉杰主动请缨道。

“张爱卿愿意领兵?这太好了。朕这就下令,让张爱卿就在开封、郑州等地招募两万军队,编入禁军,然后向魏博开拔。”朱友贞也没想到最后还是自己舅哥站出来。

果然,患难时刻,还是得靠自家人,其他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根本靠不住。

不过朱友贞在心里说了一句,朱友珪和他的那些兄弟除外。

不知道为什么,朱友贞对于娘家人这边的信任,高于自家亲兄弟。他的那些弟弟,他看谁都像是要夺自己皇位的。

估计是做贼心虚害的,就像是历史上赵匡胤,因为他是兵变称帝,所以称帝后就打压武将,扶持文官,整个北宋和南宋的文强武弱的局面就跟开国不正有关。

此时朱友贞也是如此,只是因为外患不断,他还没空去收拾那些兄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