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暴君

《大唐第一暴君》

第415章 剑指河阳(三)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男人,最听不得就是‘你不行’。

男人怎么能说不行呢?

既然当初父帅都能以几千残兵,守着偌大的潞州城近一年,自己现在手上兵强马壮,难道还守不住不成?

当然这是最坏的打算,若是可以,他并不想跟朝廷撕破脸。

“你说的有道理。不过这一万军队,还是不能都调牙兵和亲兵,特别是亲兵不能调动,那是本帅的依仗。”想着自己从私库掏钱养的六千亲兵,李继韬心疼的很。

要知道杨师厚的银枪效节军人数也就这个规模而已。

杨师厚麾下的魏博军有十万之众,那是魏博的底子在那里,各个州都是人口密集的州,又在运河和黄河边上,土地肥沃,府库充足,这也是为什么魏博一直都是河朔地区数一数二的强藩。

虽然银枪效节军只有数千,但魏博的藩镇兵却有数万。

这些藩镇兵加上银枪效节军才是杨师厚手中的底气。

至于十万大军怎么来的,还得加上各州的州兵,加起来也有数万。

而李继韬能在牙兵之外再养了六千亲兵,靠的是其母善经营,所以私库充足,才有足够的财力去养活这么多亲兵。

“节帅,可以从潞州抽调六千军队,再从泽州抽调四千,这样不用动牙兵和亲兵,对节帅来说无伤大雅。”魏琢建议道。

李继韬听闻连忙点头,“不错,本帅也这么想的,只是一时忘了说。”

“节帅深谋远虑,下官佩服!”魏琢笑着回道,并未因为自己的主意被李继韬抢去而不满。

有了很好的应对之策,李继韬便下令以泽州刺史陈宏为领兵之人,率领着一万战力不强的昭义军队听从氏叔琮的调动。

之所以战力不强,那是因为那六千潞州兵的装备很普通,披甲率只有一成。这里的披甲率指的是铁甲,剩下的九成则是用的皮甲。

昭义的规模就那么大,想要养活更多的军队,并不容易,即便李继韬从自己私库拿出钱财来养。

为了壮大牙兵和帅府亲兵,李继韬需要不少钱粮,除了私库掏一部分外,剩下的则是由府库出。府库的钱粮也不是很充足,为了拿出更多的钱来养活藩镇直属军队,只能把潞州上交节度使府的税赋比例调高。这样一来,潞州的钱粮就少了,为了养活这八千军队,只能从武器盔甲这些方面下手。

盔甲的消耗很大,降低披甲率,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其次就是减少骑兵,战马一少,粮草的消耗就会少很多。这种后果导致的就是潞州八千兵马,骑兵居然只有五百人,少得可怜。

泽州同样也是八千兵马,但却有两千骑兵,要知道泽州不如潞州,可见李继韬吸潞州的血吸得有多狠。

。。。。。。

“招讨使带大军亲至,想来昭义上下肯定惶恐不已。”

潞州以北的黄碾,左神威军的大军正在南下,不日便可抵达潞州城。

当然,大军肯定是不会进城,就算是氏叔琮想,李继韬也不会同意。

禁军强大,一万五千的左神威军足以攻占潞州城,李继韬自然不敢放这些悍卒入城。

骑在马上,张琛颇为惬意,还不时跟氏叔琮聊上几句。

张琛毕竟是张承业的侄子,天佑五年的那次致仕风波虽说闹得沸沸扬扬,他也因此被贬。

可去年张承业在平定晋王之乱后,有意让权以换取圣上的信任,作为补偿,张琛也就被提拔起来,如今担任左神威军的长史。

禁军长史为从六品上,位同上县令。

如今的禁军编制跟大唐原本的北衙六军或者十六卫有所不同,只是在之前的禁军编制基础上做了一些调整。

长史掌判全军禀禄,卒伍、军团之名数,器械、车马之多少,小事得专达。

看似长史在禁军的级别低于大将军、将军、指挥使、指挥副使,但其实厢指挥使和指挥副使的地位不如长史,可以说长史一职算得上禁军中地位和级别最高的文职。作为运输粮草的后厢,其指挥使和指挥副使实际上也要受长史制约。

长史管理整个禁军后勤,手上自然不止一人,手下还有录事参军事二人、仓曹参军事四人等诸多属官。前者为从七品上职位,后者为正八品上职位,无论是职级和人数,都与之前的禁军有很大的区别。

主要还是人的原因。

如今的禁军编制很大,按照李柷设立的编制,一支禁军便是两万五千人。这样一来,原本禁军的那些人员编制就有些不适用,很多属官需要增加。

但无论怎么变,都无法改变长史在禁军中的地位---实际上的第四把手,仅次于大将军和两名将军。

骑在骏马上的氏叔琮听到张琛所言,不禁笑道,“若是惶恐不已,说明这昭义做了对不起圣上之事,否则为何惶恐?”

“招讨使,属下倒是听说昭义私自扩充的军队,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一旁的将军忍不住开口道出一个小道消息。

“哦?阎将军怎么得知这个小道消息的?”氏叔琮看着这阎宝好奇打量着对方。

阎宝原本是朱瑾麾下大将,后朱瑾战败南逃至淮南,阎宝便和胡规、康怀英投靠了朱温,逐渐成为朱温手下大将,也算是跟葛从周、丁会齐名的人物。

不过之前被唐军俘获,虽说没有被处死,但也一直关着。

李存勖得知后,倒是想用他,结果正好遇到跟李柷彻底撕破脸,然后李存勖彻底完蛋,就没人想起阎宝的事。

但跑肯定是跑不了的。

氏叔琮却是知道阎宝的能力,所以在平定晋王谋逆后,找了个机会向李柷保举阎宝,这位降将这才被任命为左神威军将军,协助氏叔琮指挥左神威军。

与阎宝同期的氏叔琮、丁会等人都成了李唐的大将,一个是大同节度使,坐镇边关;一个是枢密院副使、禁军大将军,而阎宝还是靠氏叔琮的保举才能出任一个禁军将军。

这也没法,阎宝是降将,李柷也怀疑其忠心。其实李柷之前就知道阎宝被俘获,但当时李存勖看好对方,他自然不会去提拔阎宝。

李存勖伏诛后,他也有意晾着对方,恰逢氏叔琮保举,他这才顺水推舟,让其出任左神威军将军。

这也算是敲打对方,不然不知道在这大唐,谁才是老大。

好在氏叔琮平时在枢密院还有不少事务,左神威军大多时候都是阎宝在协助管理,名义上是个将军,实际上行的是大将军之权。

氏叔琮迟早是要卸任禁军大将军的,在几位亲信都有好出路的情况下,他自然得选一人带好左神威军。若是圣上有其他打算,自然另说。

阎宝笑着解释道,“之前在太原时听几位熟人说的,也不知道真假。”

氏叔琮看了一眼阎宝,也没去追问那几位熟人是何方神圣。

对于昭义扩军一事,氏叔琮也知道,但这是圣上告诉他的,让他想办法趁着这次攻打河阳,把昭义的军队削弱一部分。

如何个削弱法,圣上却是没说。

可以是让其跟梁军拼个两败俱伤,也可以是派人夺了这一万昭义军的领兵之权。

“若真如阎将军所说,那这次本使还真的看看这昭义到底想干什么。”氏叔琮淡淡道。

“招讨使放心,就算是昭义想要作乱,就凭这一万五千左神威军,末将就有信心平了他这几万昭义军队。

要是李嗣昭在世,末将倒没这底气;可李继韬跟其父相差太大,末将观他难成大事。

要以末将的意思,直接趁着这次机会,大军开进城,直接攻入节度使府,抓了李继韬去太原。”阎宝也憋着一股气。

他自忖不输于丁会、氏叔琮,如今却平白矮上一截,心中也很憋屈。他也知道自己是降将,而不是主动投诚的那种,连刘知俊都比不上,自然想立下军功来证明自己。

若是能为朝廷平了昭义,想来也是大功一件。

“阎将军这话现在说说可以,后面可就得管住嘴。昭义之事比较特殊,牵一发而动全身,若因为阎将军的冲动而误了圣上的大事,到时候本使也难辞其咎。”氏叔琮提醒道。

他这话言外之意很明显,他都难辞其咎,作为主责人的阎宝,他肯定保不了。

“招讨使放心,末将也是随口一说。”

阎宝听见氏叔琮的提醒,顿时悻悻然,虽说心里不满,可却无处发泄。

对于这二人的谈话,张琛闭口不言,这不是他能掺和的,而且叔父也告诫他们几兄弟,不要掺和不管己身的事,尽量低调。

如今张氏一族在朝廷的势力不小,若再行乖张、跋扈之事,就会引起圣上的猜忌。

从古到今诸多帝王,凡是臣子引起圣上猜忌的,有几个是有好下场的?只要帝王一开始猜忌臣子,那个臣子基本就算是凉凉了。

不过他倒是想到一个老熟人,也不知道对方如今在泽州干的是否顺心。

当大军抵达潞州城附近后,氏叔琮让大军在距离潞州城十里之外的偏僻之地安营扎寨,他则是率领百余骑兵进城,协商那一万昭义军队调动之事。

为了确保安全,他并没有带着阎宝随行,而是让其统领大军。

对于氏叔琮的到来,李继韬虽说很怕,但还是亲自出城相迎。他虽然担心朝廷以攻打魏博之名,行削藩夺权之实,但经过幕僚的相劝,他心里也安定不少。

既然不怕朝廷硬来,他自然不会主动给朝廷借口,所以没有派手下人来,而是亲自迎接,这让氏叔琮也很意外。

“氏副使,朝廷在圣旨中的一万大军昭义已经准备好,由潞州出兵六千,泽州出兵四千,统一由泽州陈刺史指挥并听从氏副使的调动。

本帅已经下令让陈刺史率军前来潞州集结,相信数日后便可抵达。”饮了几杯酒后,李继韬也就把自己的决定说了出来。

听到是潞州和泽州各出几千兵马,氏叔琮便猜到了李继韬的用意,这事把最不能打的军队给了他。

好在不是真的去攻打魏博,否则还真有可能被李继韬坑了。

氏叔琮转着酒杯,盯着李继韬露出玩味的笑容,“长子县男不必如此麻烦,让陈刺史在泽州等候就是。”

“在泽州等候?”李继韬看着氏叔琮那笑容,他也有些心虚,可听清对方话后,有些疑惑,“氏副使不是要去攻打魏博吗?从潞州出发不应该更为便捷才是吗?难道要走白陉?”

李继韬以为大军要走滏口陉,从这里出去就是相州境内,配合左羽林军就可合围相州。

而白陉位于潞州和泽州中间,属于泽州管辖的关隘。若是要从泽州走,只能是走白陉。

同时魏博的军队也是加强了滏口陉和白陉外的防守,重点还是前者。

“县男什么时候听说本使要去攻打魏博?”氏叔琮笑着说道,“圣上的旨意是让本使攻打河阳。”

听到氏叔琮这话,不仅是李继韬,在场的其他昭义将领也惊讶不已。

在他们看来,若是朝廷攻打魏博,最好是打个两败俱伤,他们乐得看见。可此时梁军都在魏博境内戒备,此时朝廷大军却是去攻打河阳,那里的梁军能守住?

“啊!是去打河阳?”李继韬大惊,有些不敢相信。

“张长史,把圣旨给县男看一眼,免得他说本使假传圣旨。”

“是!”

说着张琛这才让身边的人把一个长盒子拿来,从里面拿出一份明黄色绢布所制的圣旨。这个盒子,李继韬之前也发现了,以为是装的其他东西,却没想到是圣旨。

“县男要不要看看圣旨?”氏叔琮玩味说道。

“不用。。不用。。”李继韬说是这么说,但眼神却不由自主地往圣旨瞟去。

氏叔琮有些失望,对张琛示意了一下,“既然县男不看,那就把圣旨收起来,好好放好,不可有损伤。”

张琛作势就要放回圣旨,李继韬一看,顿时急了。

“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