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暴君

《大唐第一暴君》

第434章 唐辽初战(五)(三更...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听到李县令的话,周围的人不禁哑然。

那是点火的机会,何尝又不是契丹人的机会。今天的雨明显小了很多,契丹人肯定不会放弃这个机会的,看着周围的残兵败将、老弱病残,失去了老天的庇佑,还能守住吗?

没人去抱怨什么,不管他们之前是否自愿留下,现在说这些都没用了。同袍的战死、契丹人的残忍,都让他们只能拿起武器战斗至最后一刻。

他们在沉默的同时,有近百人正在把各种干柴、秸秆之类的堆放在停满尸体的房间内外,包括火油这些助燃的东西也都准备好了。忙碌的同时,城外传来契丹人进攻的战鼓声,鼓声透过朦胧的雨雾,传到昌平城内。

“李县令,契丹人进攻了!”

李县令转过头看向众人,一字一句地说道,“诸位,如今情形,家国情仇集于一身,我们唯有死战,方能对得起战死的同袍、百姓、身上的战袍以及那大唐的旗帜。”

旁边的县尉拔出腰间的横刀,咧嘴笑道,“反正我老王已经够本了,再拉几个契丹人垫背,也算是给死去的亲人报仇。”

因为地处边关,幽州境内的百姓,大多和契丹人有血海深仇,他们是阻拦契丹的第一防线,多年的交战,早已是深仇大恨。之所以有不少人留下,未尝不是想给死去的亲人报仇。

李县令认真地点了点头,沉声道,“我们走!”

一百多手持各种武器的军民跟着李县令朝着城头奔去,一些人不禁回头看了一眼县衙和那些还在忙碌的人,眼角一滴滴泪水横飞,然后回过头便大步向前,丝毫没有停留的意思。

还没等李县令等人抵达城头,契丹人已经杀来了。

等他们抵达城头,便看到密密麻麻的契丹军队顺着梯子朝着城头爬来。透过濛濛细雨,城楼上的守军都能看清那些契丹人狰狞的面孔。

“给我扔!”

也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句,一块块石头、一根根滚木撞开雨幕,朝着契丹士兵砸去。或许是知道今天可能就守不住,城头上的守军丝毫不吝啬那些石头、滚木,只要可以扔的,都往下面扔。

高速飞来的巨石和滚木,将契丹士兵砸得惨叫不断,一名名契丹士兵被砸中,然后跌落梯子,没等挣扎爬起来,又有巨物从天而降。

虽说进攻开始时契丹人损失不小,但契丹人并不是只进攻一处,而是四面城墙都有人攻城,只有千人的守军,做不到面面俱到。

“启禀李县令,北门告破,王县尉已经战死!”一匹快马冒雨疾驰而来,一名浑身鲜血的骑兵飞快地跳下马来到李县令身前。

“什么?”

李县令听闻这个消息,还是愣了一会儿,可听到周围的喊杀声,他很快回过神来。

可坏消息接踵而至!

“南门破了,赵镇将战死!”

“东门已破,陈镇将战死!”

一刻钟内,三座城门告破,消息不可为不坏,只有西门还在坚守。可此时的西门城头上,已经有不少契丹士兵在与守军厮杀。

“快,快去点火,把县衙烧了!”

“可还在下雨!”

“快去!”李县令用着全身最大的声音嘶吼道。

“是!”

那名县衙的捕头连忙带人去点火,而李县令看着不断爬上来的契丹士兵,取下头上的兜鍪,用力地扔在地上,手持长剑便朝着最近的契丹军队杀去。

可契丹人实在太多了,李县令年过五旬,若不是有人护着,早就战死了。可即便如此,他身上也伤痕累累,身边仅剩十几名士兵,而数十名契丹士兵把他们里三层外三层地包围着。

或许是知道李县令身份不小,加上唐军只剩十几名残兵,这些契丹军队只是围着,并没有动手。

“县令!”

看到这些契丹军队围而不攻,有士兵颤抖着双手并问向李县令。

看着眼前这只有二十岁左右的士兵,李县令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那边起火了!”

突然有契丹人喊道,李县令等人下意识看过去,看见县衙及其周边的房子已经被点燃。李县令本担心雨会淋湿那火,可他突然发现雨居然停了,天空中的乌云已经变得稀薄。

就在那一瞬间,一缕阳光穿过层层乌云,照射在了大火燃烧着的县衙。

看到这一幕,李县令不禁沉默。

就在他准备跟契丹军队同归于尽的时候,契丹人那边开始出现混乱,而脚下的城墙也在微微颤抖。

一时间双方都充满了疑惑,下意识寻找震动的来源。

是南边。

就在城内交战双方的惊讶表情中,南边突然出现一大队骑兵,看那架势足有上万之多。很快,城外的契丹大营中出现了骚乱,因为那支突然出现的骑兵居然朝着契丹的大营杀去。

“县令,我们的援军来了!是我们的援军!”一名守军突然喊道。

他这一喊,顿时吸引了这些契丹士兵的注意力。

看着那突然出现的援军,李县令不禁摇头,“太迟了!”

见此,一名契丹军官喊道,“杀了他们!”

“杀!”

在契丹士兵动手的时候,李县令也大吼一声朝着契丹士兵冲了过去。那声大吼中,有解脱,也有不甘。

最后,李县令和身边十几名士兵尽皆倒在了城头之上,一缕缕阳光照射下来。

天,放晴了!

。。。。。。

城内的厮杀已经结束,除了那些重伤昏迷的外,其余守军尽皆战死,包括那些百姓。看到这些尽皆战死的守军,带头攻入城内的卢文进突然有些不是滋味,自己是不是做错了?

可很快,他便被城外的喊杀声吸引过去。

城外的骑兵交锋来得也快,去得也快。虽说唐军的援兵有上万,但契丹却有六七万骑兵,哪怕是有一部分在攻城,也有五六万人在待命。因此在一次冲锋之后,氏叔琮便下令撤退,结束了这次交锋。

没错,来源的骑兵正是氏叔琮率领的。

氏叔琮是五月二十五日率领先锋部队出发,虽说走的是成德,但要考虑步兵的速度,所以不应该这么快抵达才是。主要还是前线的急报让氏叔琮有些担心,抵达定州后,便舍弃步兵,率领骑兵先行一步,在六月二日就抵达了幽州城。

休整一天后,今日清晨,氏叔琮便集结一万五千骑兵准备支援昌平,也顺便看看契丹骑兵的实力。

可当他抵达昌平附近,才发现来晚了,昌平已经破城,加上契丹骑兵占据数量优势,他便选择撤退。

不过损失方面,唐军并未吃亏。

虽说契丹有六七万人,但装备较差,又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反而死伤人数是唐军的两倍多。这一次短暂的交锋,氏叔琮也对契丹骑兵的实力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昌平城已破的情况,又得到了想要的答案,自然是及时撤退。

若他手上是一万五千的禁军骑兵,肯定直接干了,但这是一支拼凑组成的骑兵。有禁军,也有幽州本部骑兵,也有李绍威率领的山后部族骑兵,虽说部族骑兵更为灵活,但因为装备差,在这种正面对决中,有些吃亏。

氏叔琮扬长而去,但萧敌鲁的脸色就不太好看了。

昌平一战,就让他死伤五六千人,还被阻拦了四天。现在倒好,突然杀出来一支骑兵,直接让他的骑兵战死达五千多人,而战场唐军留下的骑兵尸体只有两千左右。

这就打了一个回合啊!

这要是继续打下去,他的骑兵很有可能会败。

“这不是幽州的骑兵,幽州没有装备这么好的骑兵。”

萧敌鲁来到战场,看着那唐军战死者身上的盔甲,神色凝重。他跟幽州过交道,也见识过幽州的骑兵,虽然同样彪悍,但装备比他们强不了太多,大部分骑兵都是披皮甲。

但此战中,其中一部分唐军却是人人铁甲,虽说只有不到五百人,但装备之精良,却让他感到震惊。

其实批铁甲的骑兵,他们契丹也有,但比例很低,不足一成。各支骑兵中,也只有耶律阿保机的侍卫亲军才能做到大比例的披铁甲,可侍卫亲兵的人数却不是很多。

面前的唐军骑兵尸体明显分为三种:一种是熟悉的草原骑兵,可能就是山后那些部族的骑兵;一种是幽州的骑兵,一部分批铁甲,一部分是在关键部位有铁甲护着,还有一部分是皮甲,萧敌鲁对这个比较熟悉;剩下的则是他没见过的骑兵,居然都是铁甲。

李存矩和卢文进走了过来,看着那地上的盔甲,神色有些凝重。

“好像是唐庭的禁军!”卢文进看着地上的盔甲,羡慕之余有些惊讶。

“禁军?”萧敌鲁有些疑惑。

“是左神威军,原本是我兄长的嫡系部队,前身是我沙陀骑兵。”在禁军上,李存矩明显更具发言权。

他一眼就看出了这是左神威军,或许怕萧敌鲁等人不相信,蹲在那名左神威军骑兵面前,在其身上摸索了一会儿,最后在其腰间取下一块木牌。

他拿起木牌,确认了一下,递给了萧敌鲁。

萧敌鲁有些疑惑地接过木牌,上面写着汉字,而他本身也懂汉字,所以很快认出上面写的什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