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暴君

《大唐第一暴君》

第501章 师厚退兵(二更)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回邺王,末将不敢欺瞒。”

对于此事,朱汉宾也没隐瞒的必要,那种可以喷火的武器越强,就越能证明此战失败不是他的问题。

“那你详细说说看!”杨师厚沉声道。

“唐军有两种喷火的武器,有一种像是小型投石机,但却能投射数斤重的铁球或者是小石子,威力很大,射程也很远,应该有两三百步,每次投射,迎面的数人都会死于非命。

还有一种像是一个木棍,可以喷火,唐军士兵手持着便可使用,射程可能就跟普通的弓箭差不多。但它每次喷火,就会飞出一些东西,然后射程内的士兵就会莫名死去。

这喷火的木棍具体发射的什么,末将并不清楚,但那小型投石机投射的铁球,末将却是让人冒死带回一个,就在末将的马背上的一个布袋里。”朱汉宾解释道。

若是李柷知道朱汉宾所言,估计会很惊讶。

朱汉宾虽然战败,但观察却很仔细,把火炮和火枪基本的特征都说了出来。李继韬同样在场,但他估计就没这么认真。

朱汉宾一说完,杨师厚便对身边的亲兵示意了一下,后者便离开大帐,去朱汉宾的座驾上找到了那个布袋。

亲兵一掂,里面的确有东西,打开口子一看,的确是一个铁球。

见拿到东西,他便快速回到大帐内,把东西交给了杨师厚。

“回邺王,的确有一个铁球。”说着亲兵,便把铁球拿出来,捧在手上。

杨师厚看了一眼,抓过铁球。

有些沉,但最多三四斤的样子,表面有些粗糙。

这东西的确少见,没人听说有什么投石机是投射铁球的,真当铁不值钱吗?

其实用铁来做实心炮弹,有些不划算。

毕竟铁很贵,不如铅那么不值钱,也好开采冶炼。

可李唐此时的疆域并没有太大的铅矿,仅有的一些铅矿主要用来做火枪的子弹去了,用于做火炮炮弹的数量不多。

不过去年在镇州找到了一处铅矿,规模不算太大,但能缓解神机营对于铅弹需求量大导致出现紧张的情况。

“你说银枪效节军就市败于这种喷火的武器手下?你是觉得本王那么好骗吗?”杨师厚还是不愿意相信自己的银枪效节军就这么败了。

“回邺王,末将所言句句属实,不敢欺瞒,还望邺王明鉴。”朱汉宾有些着急,头上开始冒着冷汗,他没想到自己都拿出了证据,对方依然不愿相信。

突然,他想到了一件事,或许能证明自己所言非虚。

“邺王可曾记得去年唐军如何攻破镇州城的吗?”

“难道跟这个有关?”成德之事,杨师厚自然知晓,就因为王德明之子没能守住镇州城,导致镇州和赵州落入唐军之手。

“回邺王,当初探子回报,说是镇州城被犹如天雷般的投石机袭击,还有火光四射。末将怀疑,可能那就是末将所说的那种可以喷火的投石机。”朱汉宾解释道,这是他最后的救命稻草,若杨师厚还不信,他真的就没辙了。

杨师厚听后顿时沉默,过了一会儿才说道,“李继韬现在何处?”

朱汉宾一愣,不知道对方问这个干什么,下意识回道,“回邺王,李继韬暂时被末将软禁在磁州城外的大营中。”

“带他去魏州!”说完,杨师厚就坐回自己的位置,也不管朱汉宾。

“谢邺王!末将这就去把李继韬带去魏州。”朱汉宾一听,便知道对方已经不再追究自己的责任。

“下去吧!”杨师厚不耐烦地挥了挥手,出了这事,他心情也好不到哪里去。

“谢邺王!谢邺王!”

朱汉宾一边说,一边退下,脸上的喜悦之情显露无疑。

在他走后,杨师厚看着桌上的那个铁球和挂着的军事地图,若有所思,犹豫了半天后,他便召来军中大将。

。。。。。。

“什么?杨师厚退兵了?消息可是真的?”

洺州城外的唐军大营里,听到杨师厚退兵的消息,李嗣源有些惊讶。以杨师厚的性格,不该如此才是。

“回郡王,梁军大营已经空无一人,应该是昨夜连夜撤军。而且,洺州城的城门大开,梁军好像也放弃了洺州城。”来人连忙解释道。

“不对啊!杨师厚怎么可能撤军?以本王对他的了解不至于这么快撤军,还连夜走的,这么果断?”李嗣源愣是没想到原因。

他跟杨师厚可谓交战数年,双方都知根知底,除非发生了什么大事。

“可能是发生了什么我们不知道的死。或许是冀州城破,也有可能是德州那边,也有可能是昭义那边,更有甚者是伪梁内部出现了问题,只是杨师厚比我们先得知消息,这才连夜撤军。”一旁的郭崇韬猜测道。

“不管是什么原因,杨师厚败退,这正是我们破敌的好机会。本王看来,应该立即出兵追击,一举攻破贝州、甚至魏州。”李嗣源听到杨师厚败退,自然是激动万分,好不容易有这么好的机会。

“咳咳!”见李嗣源如此激动,郭崇韬连忙说道,“追击之事还需从长计议,杨师厚狡诈,我们还不知道他为何撤兵,以免贸然出击中了对方的奸计。”

李嗣源哪里听得下去,也不管郭崇韬才是此次大军的统帅,直接亲自率领数千骑兵追击。

看到对方不听从自己的命令,郭崇韬有些恼怒,自己好歹是行营都统,就算你李嗣源是郡王,也不该如此不听军令。

可李嗣源已经率军追去,他却无可奈何,想到对方的骄横,他心中决定,等回了太原定要参对方一本。

不用想,杨师厚能让五万大军不动声色地连夜撤退,怎么可能没考虑到唐军的追击。撤退的同时,他还设下了埋伏,若是唐军追兵不多,他就放弃,可偏偏李嗣源只带了几千骑兵。

于是这位大唐郡王一口气栽进了杨师厚的埋伏圈,虽说最后逃出,但却损失了一千多骑兵,就连李嗣源本身也中了一箭,要不是李从珂冒死救他,可能这位郡王要提前嗝屁!

看到李嗣源,‘乘兴而去,败兴而归’,郭崇韬自然很高兴。

该,让你不听本官指挥。

以他的性格,自然免不了一番冷嘲热讽,结果可想而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